第一百五十四章
作者:姿然      更新:2022-05-05 11:40      字数:5251
  “谨遵陛下旨意。”

  京都之中,朝堂之上,经过一番激烈的辩论,朝堂的喧嚣终于归于了寂静。

  那位立于文官之首的李鸿儒在辩论之时,一言不发,袖手旁听。

  此刻却是终于走出了百官之列,说出了两次朝会以来的第一句话。

  于群臣注视之下,拱手接旨,也正式宣告了这接连两次朝会的结果。

  大庆朝堂,那举国之力,养士二十年的舰队,终于要出锋了。

  “那全海梦,是个废物不成?

  连区区一个一十七岁的少年,都拦不住,简直是丢尽了神祇的脸面。”

  立于帝座之旁,甚至还高帝座三寸的凤座之中,那位风韵犹存的帝后揉捏着眉心,虽然没有对那广旭帝难得硬气的降旨进行阻拦,可心中却是一阵暗骂。

  第一次朝会之时,她之所以尽力阻拦,在与李鸿儒的默契之中,压下朝廷群臣。

  那是因为她知晓,迷雾尚在,全海梦仍存。

  若全海梦能够在尽诛一国之民后,于王都之中集合所有力量,彻底蜕变,极尽一跃,登临超凡入圣,神中之神的境界。

  哪怕是东洋战舰齐出,虽不敢说能够以一己之力,让东洋覆灭,可同为入圣之境,还有着神祇神通的全海梦,至少也能够给东洋舰队带来沉重的打击。

  神国不灭,全海梦甚至能够让大战陷入拉锯。

  让这场针对大庆而来的谋略,化作东洋与高句丽之间的角逐。

  可帝后怎么也没有想到,当迷雾散去之后,东洋舰队凌空。

  全海梦,却根本都没有走出全罗道,就已然在全州城头败北。

  虽然祂以身化作天幕,给大庆朝堂之中留下了争论的时间。

  但这与她所料想的将敌拒之于外,坐看两虎相争的局面,根本是背道而驰。

  反倒是那被她视作弃子的东岛中人,成为了那片大陆上,大庆的象征。

  也成为了那广旭帝据理力争,拨兵开战的引子。

  甚至于,高句丽之局势,都是那个她本以为去送死的小子通过前往高句丽的座驾梦蝶传输回来。

  是灵光牵引,消息传来,这才让第二次朝会,瞬息召开,打了她一个措手不及。

  “罢了罢了,高句丽之地,实在是太过于重要。

  黑水白山之间,是我大庆立朝之本。

  如果真的让东洋人拿下了彼处,那一旦他们对黑水白山有了觊觎之心,才是真正的大事。”

  这位执掌大庆数十年之久的帝后看着身旁喜形于色的帝王,微微摇头。

  刨去帝王光环,这位广旭帝,其实也不过是一个少年罢了。

  “连自己的情绪都无法控制,比之他的父君,还是差的太远了。

  自以为身为主战一派,拉拢了户部尚书,有周子瑜这位大宗师背书,如果能够将此战打胜,则可以携大胜东洋之威,逐步开始掌权?”

  想法自然是好的。

  可,哪里那么容易。

  “大庆水军也好,超凡入圣的周子瑜也罢。”

  帝后放下揉捏眉心的手指,眼神明亮。

  “这些人,从来都只是大庆的表。

  大庆的里子,可都在我的手里呢。

  没有了这些里子,李鸿儒的怀军也好和那周子瑜,哪个不是各怀心思,当真会任凭你驱策?

  就让我看看,你这个小崽子,到底能够掀出来多大的浪来。”

  稳坐朝堂数十年,帝后自诩自己的权术已然登峰造极,广旭帝自以为此战是他的契机,却不知,帝后本就不愿插手与东洋之事。

  广旭帝下旨,帝后默许,此事已然算是彻底定下了调子。

  就在群臣正准备跪安之时,一道声音却响了起来。

  “既然李大人已然接旨。

  那还请尽心尽力。”

  眼见李鸿儒接旨,就要转身离去。

  同样立于朝堂之上的周子瑜却缓步踏出。

  身为万劫不磨的灵文宗师,他虽然立身朝堂,但却已然超拔于外。

  也只有他,才能够在满堂文武无言之时,肆意开口。

  “上次周某入京之时,李大人曾于朝堂之上放下豪言,大庆水军之中,有三万炼战舰两艘,万炼战舰十艘。

  对比十年之前的东洋水军,可成摧枯拉朽之势。

  如今东洋水军,果然出军,周某却要拭目以待了。”

  “周师何必如此挖苦。”

  李鸿儒将手插于袖口之中,缓声道:“那东洋中人,弹丸之地,居然能够在二十年间,将己身之战舰,攀升到如此地步,确实是出乎了老朽的意外。

  但周师弟子传来的所见,我却也已然见过。

  他们不是新术中人,分不清其中差别。

  那东洋战舰,并没有臻至全员皆万炼的地步。

  其万炼战舰,当只有一十二艘,其余的那些战舰,大抵只有六千余炼的地步。

  之所以能横空,应当是借助了道术之能,让一十二艘万炼战舰连锁将其托举而起。

  但在我看来,此举不过是画蛇添足,万炼战舰之下,就算是再多,也影响不了大局。

  这一点,周师身为灵文宗师,应当明白才是。”

  灵文宗师,万转雄文,才算是踏入了圣道。

  天下灵文大师不敢说多如牛毛,但却也不在少数。

  可这些人,在周子瑜面前,都要尊称一句周师,执弟子礼,却是不无道理的。

  万转之境,在灵文开道,天地灵气仍属鼎盛之时,都是至圣七十二弟子的水准。

  至圣三千弟子,聆听至圣讲书,都不是人人能够跨越那条万转之线。

  万为圣,下为凡。

  这是灵文的划分,也是所有道路的划分。

  凡与圣之间的壁垒,犹如天堑。

  就算是九千九百九十九的极境,与入圣之境,仍是犹如云泥之别。

  “万炼之下,不足为惧,可以忽略。

  而我大庆水师,虽然同样只有一十二艘万炼之上的战舰。

  但这其中,却有两艘三万炼的战舰之王在。

  有这两艘举国之力的战舰在,足以对那东洋水军,进行碾压。”

  李鸿儒继续侃侃而谈:“而且大庆水师的掌军者,皆是从当初的天国之乱走出的将领。

  他们比之那东洋舰队的掌舰人,强的绝不是一星半点。”

  “还是如此骄傲吗?”

  周子瑜望着面色平淡,根本看不出心中情绪的李鸿儒,心头一叹。

  以他的性子,之所以出言讥讽,是为了让李鸿儒明白,东洋人能够出乎常人之预料,以弹丸小国之力,二十年间发展新术,能和大庆水师明面实力相差仿佛。

  那便未尝不能再度给出一个惊喜。

  但李鸿儒也好,帝后也罢,似乎仍是没有将东洋放在眼中。

  就连广旭帝,也沉浸在自己终于能够把握神器的喜悦之中。

  “骄兵必败啊。”

  周子瑜心中隐隐不安,却也不能再多说什么。

  大庆水师,毕竟是李鸿儒的立身之本,他再指手画脚,终究会引人不快。

  “周师放心。”

  李鸿儒看了周子瑜一眼,轻声安抚道:“您的那位徒孙,还有东岛之人,我会派遣战舰,将其先行接纳而回,再言开战与否。

  我相信,当我大庆的水师,开拔于东海之上时,那些骄狂的东洋人,必然会感到后悔。

  说不准,我们会兵不血刃,不战而屈人之兵。”

  “如真能如此,却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凤座之上的帝后眼前一亮,适时开口道:“哀家的寿辰,最好还是不要耽搁。

  如那东洋果愿乞降,却也不是不能给他们一个机会。”

  “但愿如此吧。”

  周子瑜心中的不安愈发浓重,但最终却也只能听那位大太监高唱退朝。

  ————————————————

  朝会结束之后,大庆水师的战舰,立时开拔。

  李鸿儒虽然骄傲,但他却也有骄傲的资本。

  那集合了大庆所有能工巧匠,用尽了奇技淫巧才铸造的两艘三万炼战舰,确实称得上战舰之王的称号。

  当那数百丈之长,宽都近乎百丈的钢铁战舰横空于天穹之上时,给人带来的震撼,简直是无以言表。

  凭借着万炼入圣之能,自由翱翔于天穹的两艘三万炼战舰,只是升空之时,引动的气浪,就让京都之中起大风不止。

  与之相比,其余的十艘万炼战舰,虽然同样犹如天工造物,雄奇无比,却也不过只是陪衬。

  当一十二艘至少都有着百米之长的战舰并肩横空,向着东海之向开拔时,沿途所经过的每一个城池,其中的大庆之民,皆是心神摇曳。

  “铸成这定夷镇夷巨舰已然一十二载,每每见其,皆是感叹其伟力之盛,却只能明珠蒙尘。”

  身处万炼战舰舰队之首的定夷巨舰舰头之上,一位武官长身而立,满是感慨。

  “如今,终于是有了用武之地。”

  “禹庭兄身为这次舰队总指挥,定能一战扬名。”

  这艘定夷巨舰的舰长刘子睿则立于武官身旁,同样笑道:“定夷镇夷,今日之后,方才算是名副其实。”

  “东洋之人,毕竟是异族,野心勃勃。

  二十年前的耻辱,我还记得清楚。”

  姚禹庭摊开双手,目露精光:“如果不是老大人的命令,我一定要直接炮击那东洋舰队。

  让他们知晓,我大庆之威,我九州之威,我大庆水师之威。”

  “哎,兄弟们谁不想直接刀马之下见真章。”

  刘子睿摇头道:“但咱们大庆毕竟是礼教传世,总归得有些风范在。

  老大人的想法,也是可以理解的。

  何况,那东岛中人,毕竟还深陷其中。”

  “那江离,倒还真是有些少年英雄的意味。”

  提起这个,姚禹庭颇有些感慨道:“不过年方十七,便曾刀斩东洋战舰。

  虽然现在看来,不过是东洋二十年前的千炼淘汰品。

  但这份勇气,已然足以称道。

  如今,更是单刀赴那神国之中,斩神祇,救其父,炼道兵。

  以前看那风语文章如何夸赞,我还多少有些觉得夸张,如今看来,却是怎么夸奖都不为过。

  若我九州少年皆如此,区区东洋,怎敢如此撩我大庆虎须?

  这少年,必须得救。”

  沉吟半响,姚禹庭开口道:“除了我们一十二艘万炼之上的战舰,那些失败的千炼战舰则早就已然派遣到了各地海域,用以各地之用。

  我记得,东海之地,就有一艘商用的高晟商号,号称东海第一商船。

  这样,即刻传书。

  东海之地那艘用以运输的高晟商号,直接开拔,向那东洋舰队,发出通知,先将东岛中人接出,再洽谈高句丽之事。

  还有,让济夷战舰的方益堂先行全速前进,护送高晟商号。”

  “是。”

  刘子睿当即颔首,下去传令。

  不多时,一十二艘战舰当中的一艘,先行开拔,除去自我飞翔之能,更是在御灵师的操控之下,催动自身之力,进行提速。

  同时,东海之地,也是接到了以秘法传递的调令。

  一艘用以运输的商船,航行于海上。

  在月上中天之时,这艘商船,便驶入了高句丽海域。

  与之相对的,则是那艘名为济夷的万炼战舰,后发先至,与之并行,翱翔于天穹之上。

  “指挥使大人!”

  仍在催动炮弹狂轰滥炸的东洋战舰群中,有人探知到了这一切,层层上报到那了指挥炮弹轰落的羽衣男子之耳。

  “大庆的战舰,终于开拔了吗?”

  听到属下的汇报,羽衣男子目露精光,合掌道:“再这么假模假样的打下去,都要打的我瞌睡了。

  一艘商号,一艘战舰?

  他们是想要接回那东岛中人?”

  “是的,指挥使大人。”

  那禀报消息的武士跪在地上低头道:“那艘万炼战舰之上,已然传来了消息。

  让他们将东岛中人接回,给我等一个乞降的机会。”

  “乞降?”

  羽衣男子听得哈哈大笑:“还真是自视甚高的九州啊。

  好,那就让他们给我们这个乞降的机会。

  停火。

  让那商船接回高句丽之上的人。”

  “指挥使大人,您这是?”

  那武士反倒是不解了。

  他很清楚,神皇的意志,就是开战。

  什么乞降,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更何况,东岛之人,也被神皇下了必杀之令。

  东岛中人,绝不可以生离此地。

  在那位神皇的眼中,那位东岛少主的性命,甚至比高句丽的归属还要重要。

  “万炼战舰,毕竟是万炼的层次。

  而万炼之后,就是超凡入圣。”

  羽衣男子摇了摇头,轻声解释道:“就算那大庆故步自封,根本不知道新术一日一变之可怖。

  但如果能够在那大庆舰队来临之前,先行击沉一艘万炼战舰,那却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您的意思是,让他们先接回那东岛之人。”

  武士明白了过来,咽了口口水:“而后,我们在背后对他们开火?”

  “不错。”

  羽衣男子微微颔首,寒声道:“那群大庆人不是早就说我们见小利而忘大义吗?

  那我们就忘大义给他们看看。

  什么礼义廉耻。

  这个世界上,只有胜者为王!”

  在羽衣男子的意志下,天穹之上不熄的炮火,终于停了下来。

  就在高句丽之中的人有些疑惑之时。

  笼罩高句丽的血色天幕之外,一艘商船靠岸。

  而在那天穹之上,则有万炼战舰横空。

  “东岛中人何在!”

  战舰之上,有将领昂首朗声。

  “上商船,我们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