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节
作者:我想吃肉      更新:2023-06-19 06:49      字数:5339
  邸报断了的时候,便是程犀去考试,不能给她带邸报回来的时候。赵氏却又忙碌起来,将程素素叫到自己房里,向她展示着漂亮的首饰,种种美丽的缎子,又拿出香喷喷的胭脂给她玩。拿这些出来,是为了诱惑女儿,可别真的修道去了。程素素穿了道袍,也就开始胡乱读几本道藏,充个门面,省得一问三不知。赵氏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只是要装样子而已,干嘛这么认真?真的做了女冠,赵氏哭都来不及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然而程素素的心思不在这些个上头,顺口夸上一句:“是挺好看呀。”便也过去了。一个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程素素权衡在三,放在首饰女红之类的事情上的精力就少。无论是织锦、首饰还是美食,她也不过能分辨出个“好”、“一般”、“不好”来。要她细细数来、认真研究,却是不能够的。赵氏忧心不已:“你怎么就不喜欢这些个好东西呢?”程素素心道,咱们家也就是个小康以上,小地主吧?能有什么好东西呢?有啥好喜欢的?王妈妈急赵氏之所急,诱哄道:“姐儿要看仔细了,这都是大娘子从京里带出来的好东西,别人都不给看的。看,这个还是宫里造的呢。”程素素果然瞪大了眼睛,看过来,见这一双嵌着珍珠的金镯子上,果然打着个戳子,有些不敢相信:“真的假的?”或许是心理作用,再细细看的时候,就觉得这对镯子应该放到珍宝馆里了。“阿娘,这是怎么来的?”赵氏却将镯子一收:“去去去,绣花儿去!一个香囊你做了半个月了,还没做好呢。”程素素吐吐舌头。赵氏道:“你好好儿的,等你长大了,我的这些首饰,还不都是你的?那些经啊,少念些,啊。”“哦。”阳奉阴违的把戏,程素素已经很熟练了。赵氏没有追究,没有逼问她表态,只是看着镯子发怔。第二天,赵氏又将程素素叫过来,这回又不展示什么“宫里造的”金器了,拿赵氏年轻时戴过的簪子来给程素素看。程素素眼尖,发现上面有两个小字“丽华”:“这是谁?”赵氏脸上一红,将簪子夺了过来:“就你眼尖。”程素素奇道:“这有什么不能说的吗?这名字也……不罕见呐……”王妈妈怕她口无遮拦说出什么不好听的来,抢着说:“哎呀姐儿,这话怎么能乱说呢?这上头是大娘子的名字。”原来赵氏有名字的!程素素恍然——每个人都该有名字的,不过赵氏在她这里,已经符号化成了“阿娘”。这令程素素感慨不已。有了一个名字,仿佛整个人都鲜活了起来。程素素再看赵氏,便觉得她的形象,立体了。她至今犹住在西厢,三两步回到房里,看卢氏正在给她拣线。想起赵氏有名字,便问卢氏:“三娘,你叫个什么名儿呢?”卢氏手一抖,看一眼小青,丝线又缠在了一起:“姐儿怎么想起问这个来了?”小青心里也是极想知道的,被母亲看了一眼,赶紧缩了回去,将耳朵竖了起来。程素素道:“就是,今天知道了阿娘的名字,挺好听的。”卢氏一咧嘴:“那我们贫寒人家的名字,哪有大娘子那样读书人家出来的名字,听起来……”说到一半,见女儿在旁,又不说了。程素素也识趣儿,见她不说,便不再问。小青十分失望,也不敢问。卢氏见状,又拿旁的话来逗程素素,好叫她忘了这件事儿:“今秋考举人,明年春天,大郎便该考状元去啦。到明年秋天,是二郎考举人。三郎要考秀才,也是明年春天的事儿。明年是个好年景哩!”这是一切顺利的情况下,还有不顺利的,卢氏就没有讲。好话谁都爱听,程素素笑眯眯地道:“是极是极。”卢氏又看了她一眼,慢条斯理地撺掇:“那姐儿不给大郎他们做些小物件?也是个心意。”她是程素素的乳母,处得还算不错,卢氏不免要为程素素计划。女孩儿家过得如何,一是看父母,二是看兄弟,接着才是丈夫,最终定局看儿女。程家里,程玄不管事儿,程素素在娘家过得如何、嫁得如何、出嫁后娘家是不是肯撑腰,全靠兄长。虽然程犀是个很负责任的兄长,但是发自内心与出于责任,还是不一样的。程素素脸上不由一红:“三娘说的对。”她的手艺稀松平常,先前觉得不好意思拿出来,经卢氏一说,果然是心意更重要的。卢氏见她听进去了,也很欢喜,絮絮叨叨地说:“等大郎考上举人了,更好的日子就要来了……”此后,家中便常以闲聊来驱散等待的焦灼。直到程犀考完回家,表情镇定,两人才算是松了一口气——也不敢问程犀考得如何了。赵氏也有分寸,每日只管督促厨下,给程犀熬补汤,不令人去打扰他,也不许家里人问他。待到报喜的锣声响起来,赵氏才一扫愁容,喜孜孜地将早已准备好的红包发下。又命摆酒,又命取了新制的衣裳来给程犀换上,叫他走亲访友,不致寒酸。卢氏的任务便是程素素,程犀好了,程素素以后就会好,她也笑得合不拢嘴:“哎呀,我就说了,咱大郎必能考中的,到了明年,就要考状元,还有二郎、三郎……”程素素只管笑吟吟地听着。岂料,这世间的事情,是极少如人愿的。内里原因,一半儿是有了变故,横生枝节。另一半儿,是设想的时候,想得太美了,目标原就虚无飘渺。先是,程犀中举,却不是头名。若说心中觉得举许比不过谢麟,便失去了对“三元”还的向往,也是不确切的。程犀已经拿到了三分之一,虽然后面三分之二更难些,多少,还是有些想法的。这一下,“三元”梦碎,程犀心里反而踏实了一些。家里人也不觉得有什么好惋惜的,“连中三元”实是一个太遥远的梦想。中了举人,就已经很好了!街坊邻居也颇以为荣。皆以为,程犀明年当再接再厉,考个进士回来。哪知次年春天,却并不曾开科。程素素打邸报里看得出来,朝堂上为科考争得挺厉害。本朝科考,原就没有一个固定的规律,除开秀才是每年都有考核的,其余要看情况。本朝取官,非止科考一途,还有荫官,以及少量举荐等等。一年不开科取进士,也不稀奇。程犀内心十分平静,多读一年书,考中的把握更大些,也没什么不好。且可督促三弟功课。程犀对两个弟弟的功课心中有数,二弟天资好些,三弟天资略平庸一点。对前者,他的期望高一些,希望程珪可以考个进士,举人,程犀以为应该不难。至于老三,至少要中个秀才的。十分不幸,便是程犀,也无法在这上面顺心如意。到得次年,春天,程羽被赶上考场,出乎意料地……没有考中秀才。到得秋天,程珪乡试又落第。无形之中,全家的压力,都压到了程犀的身上。对此,程素素颇为担忧,程犀在家中,擎天一柱式的人物,毕竟今年才十七岁。对于科举,程素素却是一窍不通的。盖因本朝科考,除了考经史,还考诗词歌赋。程素素没半分浪漫细胞,仅懂点韵脚,会背些诗词罢了。她现在能为程犀做的,不过是做点蹩脚针线,缝厚袜子、手套,而已。从除夕到新年,赵氏去五行观里,连烧了七天的烧,只为保佑程犀能一举得中。虽然,所有人的心里,都没有底——谁也不知道考试会考什么。作者有话要说:嘻嘻嘻嘻嘻嘻,过渡章哈,交待一些两年内发生的事情~科举木有那么容易的哈,大哥这么顺利已经非常非常难得了哈。二哥、三哥这种,才是正常现象啦。二哥会比三哥好一点哒~这一次女主有木有长得很快?!又两年过去了!第21章 双喜临门出了正月,程家便开始准备程犀上京的事情了。如此大事,又是道士家,程玄亲自给起了一卦,选了个良辰吉日,却是在七日后。程犀临行之前,将家中诸人挨个儿嘱咐了一回。程玄是不用管的,因为叮嘱了也没有用,至于赵氏,只说:“阿娘看好门户,有事等我回来再议,要是急事,跟大哥说。”让程珪只管读书,有空管一管程羽。至于程素素,程犀也与嘱咐赵氏一样:“有事就去观里找大哥。”家中人也各有叮嘱。随同程犀赴京的,照旧是阿彪,阿彪的母亲少不得再对儿子嘱咐一回。赵氏犹觉得人少,然而却再难抽出得用的人手来了。如此长途,照说当有一个走惯远路的老成人相伴,然而程家却没有这样的人可以用。道一按耐下想陪同前往的想法,写了一封信,封上信物,交给程犀:“到了京城,去玄都观【1】找师祖、师伯他们。总比与人挤在客栈里强。”这许多人,这许多叮嘱,也就只有这一个是对程犀有帮助的。赵氏娘家是在京城的,赵永年旧年却谋了个外任,兜兜转转,到底也不曾回到京城。在京城的房舍,或租了出去,或是久无人住,皆不堪用了。见道一有安排,赵氏顿觉轻松。得知程犀将行,街坊各有盘缠相赠。知府那里,也将今年要赴京的举子,按着人头,每人赠了一份川资。程犀因而戏称:“这回上京,真是享福了。”程素素的笑容就有些勉强,因为她发现,到得今年,她十一岁了,比起发誓要帮程犀的时候,又长大了不少,却依旧是什么忙都帮不上。休说程犀的前程,便是家中的家务事,她能做的也很少。看账算账,她也会。闲着无事,动起脑筋,想多置一点产业,三个哥哥,就数三哥让人揪心,想给他多攒点儿。去年年底,一算账,发现多出来的收益,除了大部分却是因为程犀中举、程珪做了秀才,而得到的好处。这令程素素对现实,有了更深的认识。是以程犀临行之前,将她拎到书房,许她可以随意进出,再命她有事与道一商议的时候,程素素再不敢打着包票说:“你放心。”而是十分谦虚老实地道:“有不懂的,我一定请教师兄,勤加钻研。”程犀也不感意外,程素素这两年,较之先前内敛了许多。“这世间的事,都是人的事,看明白了,就会觉得,也没有那么难了。”程犀安慰妹妹。程素素原计划着做程犀的智囊,如今发现自己与程犀差得太远,跑腿都不占性别优势,顿时感慨万千。好在常在赵氏面前糊弄,作戏的本事勉强能看,在程犀现在并没有表现出来。程犀将家里家外处置妥当,待要动身启程,却不想道一自五行观里带下来一位客人——远在京城的师祖紫阳真人,听说徒孙要赴京赶考,指令首徒广阳子,派了四个可靠道士,来接程犀了!真是意外之喜。程素素还是第一次见到师祖那里派出人来,不由揣测:这是要培养自己人么?是不是京中将有变?否则何以派出四个人来接呢?拿出听壁脚的绝活来,偷窥这四个人,却都是老成持重的模样。她担心程犀的安全,又怕程犀分心,先悄悄找到了道一。道一有些意外,程素素对他,不如对程犀那么亲近。与程素素最能玩得到一起的,反而是程羽,也不知道一个缺心眼儿,是怎么达成这样的成就的。道一挑挑眉,等着程素素先开口。程素素小心地试探:“师祖那里,是不是有什么变故呀?以前从来没派人来接过的。”道一伸手,揪揪她头顶上扎的小包包:“多心。”“那你说,为什么呀?”“唔,师祖、师伯,对我们恩重如山。要是没有师祖,连我师父都没有,你说,师祖图什么?”程素素一噎,依旧有些不解的:“我总觉得怪怪的。就算是吧,准备下个清净的院子,给哥住,还不已经是很好的了?为什么还要派人来接?是怕会有什么事吗?”其实,道一心里也不是那么有底的。京中种种争斗,就没有停止过的时候。这些,就先不要跟跟程素素说了吧。小丫头心重,说多了,不定又要生出什么事来。他却不知,他能想到的,程素素已经在心里过了一遍了。程素素以为,紫阳真人与广阳子所为,已经超出了此限。道一的理由,不能说服她。“就算我亲外公还在京里,也做不到这样的。派人出城三十里接一接,已算不错了。”程素素再次强调。道一含蓄地道:“这是大人们的事情。”程素素一噎,顿时明白,自己现在还是个边缘人。然而对于京城还派人来程犀,心里一直打着一个大大的问号。————————————————————————————————自程犀走后,程家就关起门来,安安静静地过日子。程珪照旧去府学里读书,往家里捎邸报的任务,就落到了他的头上。不止是程素素要看,赵氏现在也急着从邸报上了解一些京城的消息,这原本是她极不想触及的内容。每旬,程珪从外面带了邸报回来,全家人凑到一起,试图从里面找到一点程犀的消息。然而上面却一丝消息也没有,直到一个月后,程犀从京城捎来一封家书,道是已经在玄都观里住下,一切安好。家中才算有了他的消息。再一次得到程犀的消息,却不是从邸报上了。而是端午前,快马从京中带来的好消息——程犀中了进士。这消息是先传到府衙,再由知府那里派出人来,到程家报的喜。赵氏整个人软在了椅子上,被王妈妈催着,才矜持地笑道:“快取上等的红封儿出来。”这红封,是她早就悄悄预备下的,原本是想当个好兆头,不想派上了用场。她京城人士,也见过不少次进士打马游街,当然知道十八岁的进士有多么罕见。如今这大大的红包派上了用场,赵氏喜不自胜。又要多喜:“取笔墨来,我要给他外婆写信!”终于熬出头了!赵氏来了干劲,又要去五行观酬神,又要准备宴宾客,忙得不亦乐乎。至于因此花费的银钱,反倒是其次了,只要程犀中了进士,以后银钱的事情,总会比现在宽裕的。程素素便负责做壁花。打从知道程犀中了进士,赵氏准备完了程犀的事情之后,第一件事,便是将程素素的道袍统统扒下来锁了!到了这个时候,赵氏做主母的精明劲儿,终于可以发挥了。十八岁的进士,多么好的前途,本地上门提亲的,统统被她给拒了。女儿也不用再装道士了,赶紧唤来裁缝,做些鲜艳衣衫!许久以来,由于曾经犹豫过,而对女儿产生的愧疚,终于爆发了出来。那双嵌着珍珠的金镯子,就到了程素素的手上。程素素近来都陪着赵氏,家里管事的是赵氏,凡有京城来的消息,皆是从外面传到她手里,由她读给赵氏来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