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节
作者:我想吃肉      更新:2023-06-19 06:49      字数:4264
  转眼,京城到了。——————————————————————————————程素素头一回见京城,只觉得……也就那样了。比老家城墙高些、城门阔些、城大些,更繁华一些,而已。震憾,真谈不上,新奇倒是有的。遗憾的是,她只能和赵氏一样,往车里一坐,透过窗帘,打量外面的世界。皇帝的赐宅比住了十余年的宅子还要大些,在京城里,不与勋贵豪门相比,也算不错了。宅子已由玄都观派人打扫完了,程家人一到,便可卸了行李入住。因为宽敞了些,程素素年纪也渐大了,这一回,自己分得了一个独立的小院子。派了小青与卢氏去布置自己的院子,程素素盯着赵氏这里安置,程犀就管布置兄弟仨的地方。丹虚子从紧紧张张,直到放心,终于确定,师弟虽然不顶用,但是师侄们早当家。弟妹虽然病了,也不是添乱的了。终于,丹虚子说:“我先回观里向师父禀报一声。”程玄当即说:“我也去!道一,你说!大郎,你说!你们别说了,说了我也是要去的。”道一与程犀交换了一个眼色,道:“我陪师父去。”程素素看看赵氏的脸色,道:“阿爹先去拜见师祖,我和阿娘在家准备好拜礼,明天全家一块儿再去磕头。”程玄匆匆点头,瞪着丹虚子。丹虚子被他瞪得十分没气,道:“走走走。”程玄开心地被徒弟和儿子架着,跟师兄去了玄都观。程素素一看,卷起袖子来,对赵氏道:“阿娘,铺盖都放好了,歇息一下?”赵氏摇头:“我坐不住。”程素素见她坐立不安,要分一分她的神,故意问道:“娘,京城娶亲,都有什么讲究?”说到这个,赵氏精神一振:“那讲究可多了,放定要有首饰。你大哥娶的是李相公的闺女,这礼可不能轻了,我的那些首饰呢?我得挑几样好的给她。”程素素闻言,恨不得抽自己一个大嘴巴!赵氏却已经在翻箱笼了,她的收藏,已放回了自己的房内。程素素尴尬地道:“阿娘,除了这个呢?你还没跟我说全呢!说完再一总弄,还有明日拜见祖师,还有阿翁、阿婆迁坟的事儿,总要将这些都做好了,才好谈大哥的婚事。”赵氏停了手:“对对,迁坟的事儿,我也不太懂,王妈妈老人家,她懂得多。”“小青姐,你去请王妈妈来吧。”程素素开始琢磨怎么拦着赵氏。与程素素一样,另外一处地方,也有两个人在发愁。却是李丞相夫妇。李丞相面完圣,向皇帝道完了喜,回到家中,就与萧夫人说起这新亲家的奇事。萧夫人笑道:“我原还担心,新女婿家里对京城不熟,绾娘嫁过去要劳累些,如今倒好啦,好歹能跟婆婆互相照应。”李丞相道:“唔,绾娘,我还有话要对她讲的。”“要是不急,就先歇歇再说。”“唔,也好。穷进士娶妻,讲不起排场。当年岳父大人也不挑剔我,我如今更不如挑剔程家,夫人你……”“我都跟你过了几十年,你说我挑剔不挑剔?”李丞相老脸一红:“咳咳,给绾娘的陪嫁,也不能薄,这样……”萧夫人知道他的意思,这个时候,就不能显得男方家里太寒酸。招寒门女婿,最麻烦的,反而是这个,又要顾及双方的面子,又要将事变好。有时候,甚至要女方为男方多想一想,比如聘礼……萧夫人道:“这个还用你操心?程家也不是赤贫人家,再说了,绾娘婆母,压箱底的首饰总还有几件的,当作聘礼下了,我还给绾娘带回去……”说到这里,夫妇二人脸色同时一变!赵氏压箱底的好东西,最大的可能,不不不,一定是当年的赐金还家时的旧物!这比拿不出来贵重东西,还让人尴尬呀!第32章 亲朋故旧普通人家,能拿出几样宫中流出的首饰来聘取子妇, 是极有面子的事情。放到丞相嫁女儿, 这几样首饰就不算什么了。若首饰的来历又有些尴尬, 有还不如没有。不能让这种尴尬的事情发生。提醒也很为难, 事不大, 话难讲。萧夫人叹道:“真是比办军国大事还要难。”李丞相思索片刻,问道:“你看程家,会不会已经想到这个了?”萧夫人更愁了:“万一没想到呢?”对方想到了, 再多嘴, 显得轻视亲家。想不到而不提醒, 一起尴尬。李丞相捻须不语。萧夫人低声道:“不知程家有没有什么交好的人?会说话, 又不多嘴, 让他们试探一下?”李丞相道:“程家在京城,哪有故交?唯有玄都观。不行。”萧夫人道:“相公, 容我再想想办法。程家现在事多,吉日未定, 婚期尚远, 还有时间。”“时间不多了,”李丞相道, “还要给他们时间筹备新的物什。”萧夫人眼睛忽地一闪:“只要能见了面就行, 程公不是要移葬吗?咱们也是要去的。见了面, 我还不会说话吗?”李丞相笑道:“夫人周到。”其实,这二位根本不须这般伤脑筋,程素素已经将此事拿与程犀商议了。————————————————————————————————程犀是自己回家的。程玄到了玄都观, 抱着师父紫阳真人的大腿就不肯松手,哭得十分可怜。眼睛哭肿了,也不肯挪个地方。程犀陪着落了一回泪,在父亲的哭声中,自觉地将道一介绍给紫阳真人与广阳子。广阳子与两个师弟都不一样,稳重而干练,像官员多于像道士。他将这几个月来京城要事告诉程犀,着重点出:“圣上对祁夬十分恼火。”再看程玄还在哭,程犀又说明天全家还要过来,广阳子道:“你明日一定要来,你爹就先放在这里吧。”道一主动请缨:“我陪师父。”广阳子默许了。程犀便自己回来了,回家先见赵氏禀明程玄留在玄都观。赵氏道:“有道一和你师祖师伯在,我也放心。咱们明天就去观里,再请你师祖师伯,给看看风水、算算时辰。你阿翁阿婆迁葬、你的婚事,这些都要的。”程犀答应一声,四下检查一番,最后找到了程素素。程素素正在紧张地计算着家当,一如所有穷京官的家人。程家的新宅,在京城算普通人家中的豪宅了,除了没有花园,也能分东、中、西三路。中轴上是大厅、大书房、赵氏与程玄的卧房等等,东路三个小院,程犀住头、程羽住尾、中间空着。程素素住在西路上,她院子的后面,就是家中库房,前面,归了程珪。宅子的四角分布着厨房、马厩、佣人房等等。以程家的品级,皇帝此番出手颇为大方。程家底子薄,新家一整个院子,连两厢都是库房——颇为空荡。入库的东西,连小院正房三间都装不满一半,里面很大一部分的积蓄,还是路上收到的礼物。赐宅里带的家具也很简单,库房连架子、箱子都不足。程家带上京的不过各人现用的物件,并不够用。程犀就是在这个时候过来的。一看屋子就乐了:“比家徒四壁好点儿。”程素素笑道:“好的不止一点吧?”程犀踱了过来:“怎么样?我看阿娘的精神好了一些,你该多向阿娘请教的,弄这些个,她总比你熟。”程素素将本子一合,晃晃脖子:“大哥,我正要说这个。”“嗯?”“今天,阿娘说到聘礼了……”原原本本,将自己如何说,赵氏如何说,都告诉了程犀,“我路上已经准备了,这箱子里是金银,寻个手艺好的银楼,打几样时新首饰。就难在怎么对阿娘讲了,你不能说,我也不好说,王妈妈我又怕她说不好。”程犀苦笑道:“我没想到这里,就照你说的办吧。阿娘那里,我一句一句教王妈妈说。”程素素低下头:“那还是我来说吧,你自己讲,我怕她会多想。还有家俱什么的。我想,不能寒酸了,也不能太铺张,不然以后,就要靠嫂子的嫁妆过日子,直到哥哥发俸禄。这可不妥当。有些事儿,是不是跟师伯他们请教请教?早就混在一起了,也不用故作生份。”程犀道:“明天就要去玄都观磕头了,这个得我去讲。”“玄都观的礼物也都备下了,又有,哥你的同年们,也该走动走动了。”程犀抬手打断了她:“幺妹。”“我想,你的婚事,咱们自家没甚亲戚,外祖家也还没回来,是不是请你的同年在京城的,给搭把手?”“幺妹。”“三哥要读书,还要找先生。还有迁坟的事儿……”“幺妹!”“啊?”“你知道,要做成事,第一要紧的是什么吗?”“啊?”“要活得长。”程素素一怔,知道程犀是拿当初兄妹俩说过的话来提醒她,当时她的意思是“路很长,事很多,不能急,忙则出乱,要一步一步来。”程素素争辩道:“可是,这些都是急事呀。”程犀摸摸妹妹的脑袋:“事急,心不能急。何况已经有了应对之策。”程素素深吸一口气,故意很慢很慢地问道:“那,大哥说,怎么办?”程犀笑着扫视一圈,轻声道:“看看,家徒四壁,就不要想着一天将它装满。有时候,还要拿出去一些用。事情虽急,你不是已经都有处置的办法了吗?嗯?”兄妹俩大眼瞪小眼,一个比一个眼睛瞪得大,瞪到再也不能睁得更大了,程素素猛眨眼睛:“我,我知道了。”程犀柔声道:“你做得已经很好了,不是要你压抑自己。已经有把握的事情,急它做什么?要作戏的时候,再显出急切来。嗯?”程素素终于安静了下来:“好。”——————————————————————————————当天晚上,饭后,程素素派卢氏去找王妈妈:“有些京里的事儿不大懂,想请教王妈妈。”将王妈妈给诓了出来。王妈妈这几天自觉扬眉吐气地回到了京中,亢奋得丝毫不觉得劳累。听卢氏叫她,王妈妈一刻也不耽搁,以与年龄不相称的迅捷,出现在了程素素的小院子里。程素素的院子里有一株桂花,不粗不细,还未开花,程素素就站在桂花树下等她。王妈妈来了,先陪笑叫一声:“姐儿。”“进屋说话吧。”屋子里也没有多余的摆设。程素素先坐了,示意王妈妈坐下,才缓缓地道:“有一件事,我思来想去,还是要与您老商议一下才好。”王妈妈心里高兴,谦虚的话也用兴奋的口气说出来:“哎呀呀,姐儿抬举我啦,有什么用得着我这老东西的地方,只管吩咐。包管干好!不是我吹,我打生下来就在这京城里长大,京城的事儿,我熟哩!姐儿有不懂的,只管问!”一大串话炸下来,程素素脸上没有半点不耐烦,等王妈妈说完了,问道:“给大嫂下聘的事儿,您老知道了吗?”“哎,大娘子可上心了,不是要拿出压箱底儿的好物件来的么?姐儿也别太在意,大娘子说了,她的私房,总是要多留给姐儿些的。那是聘的丞相家的闺女,不好寒酸的。我看啦,给姐儿留的,多。”程素素想咬人,还要作很担忧的样子,幽幽地说:“我才不争这个。您老想,这聘礼拿出去,被人看来,一问,这哪儿来的?宫里来的。怎么有这个的?唉……哪怕大嫂进门,阿娘悄悄地都给了她呢?也不好这时候拿出去给人看的。”王妈妈的兴奋,冷却了。程素素续道:“咱家最在意这事的,不是别人而是阿娘,没进京就先病了一场。要她事后回过味儿来,不定怎么懊恼,您老说是不是?”王妈妈一拍大腿:“就是!姐儿说,怎么办?”“你来,我教你。”当下一句一句教了王妈妈,又反复问她记得住了,才放她去找赵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