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节
作者:我想吃肉      更新:2023-06-19 06:53      字数:4758
  “可是……”“诸王皆不在京内,能如何?”谢麟抿了抿嘴唇,眼神冷而晶亮,“在京内的,只有一个齐王世子。来不及。少安,当做无事发生,如果不能,就暗访名医,或为东宫祈福。多余的事,一点也不要做。尤其要劝大长公主,不要往京外送信!”张起道:“这……”大长公主母女,甚至是张家全家,对齐王府都是一肚子的意见,男人们平时装大度,纵容女人们去骂。万一齐王上位了,邺阳大长公主一系不至于死,也要失势。对有些人来说,失势,比死了还要难受。“不轻举妄动,不过一时蛰伏,动了,恐有灭顶之灾。再者,哪怕东宫有失,立储也是国之大事,不可能不咨之宰相。还有周旋的余地。”张起匆匆一拱手:“好。我这便回家。”崔哲也说:“我也回去。要紧处,我也会盯着一二的。”周权等人一齐告辞,谢麟也不挽留,指着程素素道:“路上小心。有事找不着我,也可找她。”众人匆匆点头。看他们走了,程素素起身道:“我这就回家。”谢麟道:“原打算六郎与他们见个面,不想出了这件事情,六郎反被当成来送信的啦。”程素素道:“谢先生太心急了。”谢麟一笑:“路上小心。”“先生也请小心。”————————————————————————————————回来的路上,程素素心中颇为压抑,这种兴衰荣辱都要看别人的感觉,真是太糟糕了。忍不住用力捶车壁,催促马车再快些。太子得急病的这个时间也很巧,休沐日,程犀正好在家。程素素回到家里,独自去见了程犀。程犀见她独自前来,警觉地问:“怎么了?”程素素亲自动手去关门,让了阿彪守着门,才对程犀说:“在那边遇到一件事情……”低声将张起求援的事儿说了出来。这件事情,对程犀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他是东宫的官员。如果东宫易主,影响不言自明。还有李丞相,不管是换皇帝还是换太子,对上层的影响,都是最大的。程犀叹道:“我已经知道啦。”“咦?是李伯伯吗?”“唉,并不是岳父大人去打听的,是……太后派人,去齐王府里接了世子入宫。又派人去了吴家,让他们护卫,这个时候,她是信娘家人的。吴松,咳咳,才派人告诉了我。”程素素“啪”地一声撑住了桌子:“什、什么?她疯了?!这个时候,她急的什么?太子要是救回来,这就是个死结了!圣上也不管管她吗?难道……太子真的有事?大哥,咱们怎么办?”程犀道:“芳臣说得很对,太子未必有事,我等为臣子的,怎么能够……咳咳!”程素素道:“可也……不得不防吧?毕竟太后……”“防谁?齐王?”程犀不是书呆子,却也有自己的坚持,“每逢这样的事情,未必全是依礼法……呃,多半是不依礼法行事的。可是对天下来说,一动不如一静。齐王拥兵在外,哪怕回京了,威望犹存。况且,他就要抵京了。”程素素道:“我可不信一个人,一辈子,只做一件糊涂事儿。做了糊涂事,就是他的心里有了漏洞,这个漏洞,今天能漏此事,明天就能漏彼事。大哥,不怕他再做出什么出格的事吗?”“比起起兵戈,还是好的,除了今上父子,谁坐上御座,都要防他,他又不是一个会坐以待毙的人,”程犀毫不犹豫地说,“兵者,凶也,能不动,还是不动的好。在朝上角力,比在战场上角力要方便得多。纵然天子,也不能随心所欲。”“大哥!真放心齐王府?那个乱糟糟的地方,治一家随心所欲,何况一国?孔圣人是怎么说的?一言丧邦,说的就是他。”“齐王做事,还是有章可循,并不昏庸的。藩王里,他是不错的。我愿东宫平安,如其不然,不如齐王父子。”“大哥!”程犀一抬手,问道:“幺妹,你见过战场吗?身临其境的,看到尸横遍野。看到婴儿被穿在长矛尖上,看着妇人被剖开肚腹,肠子流了一地,还在挣扎着求救。我看过。李墨不论有多可疑,逃教匪北上是真的,也算士绅家的姑娘,一朝兵乱,家破人亡。如今是补了契书做了你的丫环了吧?遇到大乱,我们的下场不会比她好到哪里去的。不要理所当然以为自己可以独善其身,趁乱得益。”程素素反驳道:“要是齐王不适合,把江山变得比这还惨呢?”“别人就更合适吗?要是他们连齐王还不如呢?东宫有变,我等前程或有波折,那又如何?”程犀认真地说,“幺妹,指点江山很惬意,但是不能因一己之私利拿天下万民的生死做赌注来下棋。这一步要怎么走,那一步要怎么走,气魄不小。棋子是死的,做诱饵、设陷阱,被吃掉也没有关系,人却是活的,不能用看死物一样的眼神去看他们。百姓何辜?”“我……”“苟利国家生死以,你说这个,我很高兴,只盼你不是说说而已。黎民百姓,不是游戏。”程素素哑口无言。以往诸多事情,她可以诡辩,可以耍赖,程犀总会让步。今天,她却知道,程犀是不可能再退半分的。因为,这是他的信念。程素素沉默了。“你说过,正气可以自生,难道自己却不信了吗?”“我信的,”程素素慢慢地说,“只是看到不平的事,总想与天争一争。这种无力的感觉,真是太糟糕了,我不想眼看着牺牲的发生。”程犀笑了:“世上不平的事多了,不想澄清,是庸碌,想一日扫净干净,是天真。慢慢做,哪怕自己得不到回报。君子固穷呀。”“君子固穷是这么用的吗?还有心情开玩笑呢!”“事情没坏到这个地步,说不定,你睡一觉,明天起来,东宫就痊愈了。”程犀宽慰妹妹。程素素哭笑不得:“我又不是三哥,才不会被你哄到呢。”【我还是讨厌这种无力的状况。】程素素猛然发现无法再自欺欺人,再佩服程犀,她也无法安抚自己那颗不安又不安分的心。大哥很好,自己却不想做依附者了,即使他很多事都是对的,哪怕这件事他的选择很伟大。不是因为这件事,而是因为这个世界!只凭他一个人的人格魅力,永远也不可能让自己认同这个时代的规范,并且三从四德的去遵守。即使自己还很幼稚,没有他那样的情怀。自己的每一寸骨头里,都埋着一个“不安分”,压不住。不是游戏,是有着太多的不满,总想挣扎。什么做大哥的幕僚、帮大哥的忙,都只是自己不甘心受“礼法规矩”摆布、不想被同化掉,而在寻找缝隙喘气。内心里,从不认同什么“妇德”、不认同“君臣父子伦理纲常”,特别想堂堂正正站在阳光之下,不用扮什么六郎!这些,疼爱她的大哥,给不了,也不会给。只有站得足够高,愿望,才有可能实现。合作的人选也有了,谢麟,我来了。程素素道:“太后召世子的事儿,要不要告诉……谢先生?”程犀诡异地看了她一眼:“他或许已经知道,不过还是知会一声吧,我派人……”“别在这个时候,你们到处乱蹿啦,还是我亲自跑一趟好了。风流罪过,总比你们串联要好。”“你怎么什么都敢说呀?”————————————————————————————————程素素又急匆匆地赶到了别院,谢麟已经走了、孟章也被他带去了叶府。留守的管家记得程家的马车,辨明了身份,派了自己的儿子一路狂奔去找谢麟。程素素道:“来不及了!我亲自去叶府,让他带路!”此时已到后半晌,路上行人渐稀,程素素终于赶在谢麟回相府之前,在叶府大门口将他给截了下来。谢麟凑到车前,问道:“怎么了?”“太后召齐王世子入宫,又召了吴家人入宫护卫。消息确切,吴松见了我大哥说的。”谢麟赶紧将她一起带去见叶宁。外甥去而复返,已经很让人吃惊了,还带了个小娘子过来。叶宁这一惊非同小可:“怎么的?”谢麟道:“这是您未来的外甥媳妇儿,有礼后补,先说正事。”叶宁抬手敲了他的后脑勺!饶是十分紧张,程素素还是忍不住笑了:“呃,是育圣宫里那一位……”叶宁道:“平时看宫城,禁卫森严,真有个事儿,筛子一样!什么消息都能往外漏出来。育圣宫平时可极少插手这些事情,难道是圣上?快!阿麟,你快回家,无论你阿翁知不知道,统统都告诉他,催他入宫!闹了这么大的动静,不许丞相知道吗?”谢麟道:“我也是这么想的。”叶宁跺脚:“还不快去?!”程素素忙说:“那我也回家。”叶宁道:“你不用很着急,李相公大风大浪里过来的,想必也要去的,几位丞相,总有一争之力。缓一缓事情,还是做得到的。”程素素骂过皇帝无数次下地狱,这一次却是衷心希望他……还活着。第70章 纯属巧合如果皇帝还好好的,断不会做出现在召侄子入宫的事情来。一切的判断, 都是以此为基础的。这很容易理解, 哪怕太子真的死了, 再立新储也不急在此一时, 只有当皇帝和太子同时出事, 才会轮到吴太后出面。很符合常理的判断。而吴太后,众所周所的不问政事。国家大事落到一个生手的手里,还不算太糟糕, 最可怕的是, 这个生手是个老太太、她没有咨询任何有治国经验的熟手(比如丞相)就作出了一个令外界疑惑万分的决定。怎能不惶恐?家国天下, 对于皇室来讲, 家事即是国事。所有消息比较灵通的人, 都在焦灼地等待着。程素素回到家里,告诉程犀已经见过了谢麟, 并且叶宁也知道了此事。程犀叹道:“这样的事情,根本瞒不住, 我也在等岳父大人的消息。这几天一切照旧, 不要行动反常。记住,要稳住。”“哎。”程素素慢腾腾地答应着, 终究没有再与程犀争论什么。程犀不放心地解释一句:“幺妹,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不是说要没有志气,而是够不着。朝中老大人们各有思量,还有一场角力呢。”程素素老老实实地:“哦。那我回房了, ”顿了一顿,也解释了一句,“我知道,不在显位要职,没有兵权资历威望,我并不是要大哥现在就做什么能立竿见影的事。只是请大哥有所准备而已。哪怕是齐王,哪怕章程,因此而生的其他变故呢?不要因此坏了盘算。”程犀颔首:“我明白。你先去给阿娘问安,她才问起你来呢。那个李墨,你要看好她,阿娘心软。”“我这就去!”小青候在门外,顺手将门给带上:“姐儿,去哪?”“去阿娘那里,把阿墨接了回房歇着吧。他们休沐,咱们倒累得要命了!”赵氏那里,听李墨讲了许多异闻。物种有异,不同地方的精怪也各有不同。赵氏听了很多、叹了好久,也有些累了。看到程素素来,便嗔道:“你又到处乱跑了,芳臣也不说说你。”她知道程素素休沐日会见谢麟,已经定了亲,时不时见个面,赵氏还是不拦着的。规矩是要的,女儿和女婿积累些感情,她也是求之不得。一声取笑过后,就说:“累了吧?来,我这里有好茶,吃完了回去好好歇歇。”程素素笑道:“好。”耐着性子,陪赵氏吃茶,闲问今天讲了什么。赵氏道:“说的是你不喜欢听的妖怪。”程素素捧着茶碗直乐。在赵氏这里打了个花胡哨,程素素才带着小青和李墨回自己的住处。三人一天都累得够呛,回去便显得格外的沉默。老远就听到院子里叽叽喳喳,是李二姐、张三姑两个,在用家乡话飞快地说笑。语调轻快又清脆,听得出几分飞扬的意思。小青略带感慨地道:“这是掉进福窝里了,背井离乡,这么快就开心了起来。”程素素却是脚下一顿,看一看李墨,见她面色微变,点点头:“你也不用不开心。”李墨欲言又止,小青已经劝上她了:“嗯,你比她们能写会算,以后不会次了她们的。”程素素摆摆手,放慢了脚步,悠悠地迈进了院子。院子的月洞门并没的掩上,连推门的功夫都省了,一进门就见李、张二人一个抱着个妆匣、一个抱着一盘果子,有说有笑地往外走。也许是说得太开心了,才看到主仆三人的片刻,两人在惯性的作用下并没有停止,而是又交谈了几句。才变了脸色,紧紧地抱住了怀里的物事住了口。程素素一摆手:“你们接着聊,我听着人说话开开心心的,心里也舒坦。”李、张二人笑容微僵地屈一屈膝,程素素道:“不用害怕,说你们的。你们看阿墨做什么?”李墨的脸色更难看了。李二姐抬肘轻碰张三姑,而后居然出人意料地跪了下来,说:“姐儿容禀,我们方才……是说,有件事儿,不晓得该不该告诉姐儿。”张三姑看了她一眼,也跟着跪了下来:“是。二姐,你说。”李二姐道:“我们两个,不该乱走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