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作者:渣渣巫      更新:2023-06-19 07:33      字数:5299
  《灵魂画手》作者:渣渣巫</p>文案小草是个道士,从小就是个道士。不过这个年代,道士也是要读书的,领取道士证还要考试呢。师父说:等你上大学就好了,你上了大学我就终于可以去云游了。不过等小草上了大学,却一不小心把自己折腾成了神仙?(文案看看就好了,我感觉文章好像不是像文案说的那样?)内容标签: 情有独钟 天作之合 青梅竹马 仙侠修真搜索关键字:主角:谢涤初,卫邑 ┃ 配角:谢清玄,卫城,陈默,等 ┃ 其它:破案,天作之合☆、楔子楔子临安市东南,有一座绵亘起伏的山麓,山势平缓,直伸入临安市区,古时此山是吴国的西界,故名为吴山。随着旅游业的日益发达兴旺,吴山上的游人也越来越多,特别是横插进临安市区内的那一半,春天踏青、夏天避暑、秋天登高、冬天健体的大有人在。不过吴山南麓还是鲜有人踏足,山中虫鸣鸟叫,很是清寂。这日傍晚,南麓的山道上,有一个道士缓缓的顺着山道往上走,约莫三四十岁的年纪,一把山羊胡子,容貌清矍,面带微笑,道骨仙风,让人一看就心生向往。“呜哇,呜哇……”静寂的山道上突然传来了婴儿的大哭声,道长停下了脚步,微微的皱起了眉头,然后突然龇了一下牙,一脸嫌弃的表情,大大破坏了他的仙气。不过道长也没有就此不管不顾的继续往上走,而是凝神细听,哭声还在继续,断断续续,有点上气不接下气的感觉。现在正是隆冬时节,虽然临安地处江南,户外温度仍然不到十度,再加上近两日天气阴冷,有下雪的迹象,这里还是山上,虽然海拔不高,但人烟稀少,林间冷风呼啸,冷的很。终是放心不下这断续的哭声,道长细细分辨着声音传来的方向,抬腿向右走去。右边山间的野草微微的向两边倾倒,有一条非常不明显的痕迹,顺着这条若隐若现的小道,道长绕过了几棵杂树走到了一棵香樟树下。吴山上香樟成群,据道长观里的典籍记载,最古老的香樟可以追溯的南宋。南宋末年,蒙古骑兵横行,先借道宋地灭金,造成南宋百姓民不聊生,后为阻止南宋北伐,又倔开黄河大堤水淹宋军,中原地区满目疮痍。当时道长修行的庄观,全名还叫做三茅寿宁观,时任第十三代观主紫阳真人亲手在山头种下了49颗香樟,取“大道五十,天衍四九,人遁其一”之意,又因香樟有驱除虫豸之功效,是为天下百姓求取一线安康。山上其他的香樟,都是那49颗古树的子子孙孙……这棵香樟看起来也有不少年头,树冠繁茂,虽在冬日也绿意盎然,树干粗壮,一人无法环抱。只见在离地面最近的枝丫间露出一角灰布,婴儿的哭声也从那处传出。虽然是离地面最近的枝丫,但是也有三四米高。道长绕着香樟树走了一圈,又四下查看,微微露出了疑惑的表情。一路走来,虽有踩压痕迹,但痕迹很轻,野草仅为倒伏,没有折断,这棵香樟更是没有半点攀爬痕迹,那个婴孩,到底是怎么被放上去的呢?虽然想不通其中关窍,但是道长还是决定上去看看,就这一会时间,哭声已经渐渐转弱,开始微微抽搐了。道长将道袍下摆的前襟撩起塞进裤带,手脚并用,动作轻盈,四五步就窜上了树枝。蹲在树枝上,道长低头看着一个放在树丫里的灰布包裹,果然是一个小小的婴孩,看起来刚出生不久,脸上的红斑还未完全消退,又因为大哭一场,显得更为红艳,现在正闭着眼睛哭地随时都要背过气去的样子。道长将包裹轻轻提起,抱住怀中,又上上下下打量了半晌,还站在枝头极力远眺,直到确认目之所及确实再没有其他外物,方才跳下树去。又回到了山道上,往下望,是下山的路,下了吴山,离最近的警局只要再走半个小时,把这个小小婴孩作为弃婴交给警察,之后就没有他什么事了。往上看,在那层峦叠嶂后面,是三茅观,那里是他出家的地方,现在观里除了他还有他的两个徒弟,香火不算旺盛,好歹不会饿死,但要再养这么一个小东西,三个大男人还是有点捉襟见肘。道长轻轻叹了口气,为着心里突起的那一点点玄之又玄的念想,还是抱着小布包往山上走去,边走边点了点怀里的小红脸,“看来我们是有缘的。现在天也晚了,我就先带你到观里住一晚,明天再送你去警局。”☆、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安静的道观里,传出了奶声奶气的读书声,在道观后院单房前的大树下,一个三岁左右的小小孩童坐在小马扎上,趴在树下的石凳上,用石凳当桌子,手上拿着一本蓝色封面,竖版的书,摇头晃脑的读着。小孩童生的唇红齿白,肤白如雪,一双圆溜溜的猫眼清澈透亮,瞳仁是少见的纯黑色,小小的鼻子笔直挺拔,唇角微微上翘,天生一副笑颜,唇边还有两个浅浅的酒窝,一个小小的道士髻扎在他的头顶,一身道士的小蓝袍,别提多可爱了,难得的是他还一本正经,认真的盯着手里的书。“小草,看书呐,现在认识多少个字了?”“大师兄。一个都不认识。”“……那你看那么认真,我还以为你都认识了哦。”“大师兄你一点也不关心我。师父说我还小,不用那么早开始识字,每天教我背一段就行了。”“既然你都不认识字,那你干嘛拿本书”“我就拿本书随便看看,说不定就认识了呢。”“好吧,你开心就好。”“大师兄,你今天要下山吗?”“是的,师父让我去买点盐。”看着小孩童渴望的小眼神,大师兄艰难的拒绝道:“但是你不行,师父说在你能自己走完这段山路前,都不能下山。”“哼,坏师兄,不理你了,我继续看书了。道可道……”“你就在观里乖乖的背书吧,我回来给你买给竹蜻蜓。”“那是什么东西?”“买回来你就知道了。”被称为大师兄的男人离开道观,背着褡裢下山买盐去了,小草继续坐在树下的小马扎上摇头晃脑的“看”着书。现在距离道长在吴山南麓的山道旁捡到小草已经过去了三个春秋,现在正是初冬时节,山里其实已经显得有些萧条了,但吴山地处江南,所以仍是满山绿意。小草就是当年树丫上灰布包着的小婴孩,道长正是他的师父,叫谢清玄,道号抱阳子,人称抱阳道长,据说是因为师父小时候是放羊的,饥荒年代,被师父的师父收留,所以取道号的时候,就叫了抱阳子,取“付阴抱阳”之意,又通抱羊的音,也是不要忘了自己的出身。当年谢清玄在第二日下山,将小草送到了最近的警局,但是没有说是在树上捡到小草的,而是说有人放在了道观门口。经过警察们多方查找,也没有找到小草的亲人,谢清玄通过相熟的香客找了一下关系,就将小草的户口落在了观里,挂在他的户口本上,跟他姓,叫谢涤初,取“涤除玄鉴”之意,意为让头脑像镜子一样保持清明的意思。小名就叫小草,贱名好养活,出家人,还是要有点迷信思维的。小草初到观中,可是把一个师父两个师兄给折腾的不轻,那么小小的一个婴孩,除了喝奶,啥都不能吃,但是观中一向清贫,三个大人平时粗茶淡饭,偶尔才能吃点好的,见见荤腥打打牙祭。为了省下点钱给小草买奶粉,师徒仨愣是吃了一年的咸菜萝卜,再加上自己种在观中的一点青菜,就这,奶粉还是搀着米汤才将将够喝。别看小草现在长成个粉团的样子,用二师兄的话来说,就是“小草命贱,有点土有点水就能活。”三个大男人,都从来没有养过孩子,怎么换尿布----因为没钱买纸尿裤,小草的尿布都是用师兄们的旧衣服改的,什么时候饿了要喂,怎么才能既保暖又快速还干净的给小草洗个澡……说起来师徒三个都是一把心酸泪。虽然一开始的时候,两位师兄很是不理解师父的选择,也心有埋怨,但是看着小草渐渐长开的可爱小脸,也被激起了傻爸爸心理,恨不能事事顺着小师弟,有时也会觉得师父太严厉。幸好这些年,小草也健康长大,虽然偶有伤病----出牙发个烧,学走路摔个跤,但是正应了那句话,“贱名好养活”。现在三岁的小草长得粉嫩又可爱,今天正是小草三岁的生日----生日这东西,是报户口的时候,谢清玄随便定的,按照他的说法,小草肯定不是捡到的那天生的,那往前随便挪挪,挑个好日子,当作小草的生日,11月11日,代表了观里四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拿来当生日,刚刚好。“小草。”一道清朗和蔼的声音响起。小草抬头看着出现在自己身旁的男人,“师父。”谢清玄:“书背的怎么样了?”小草:“背好了,您考考我。”谢清玄点点头,“行,背好了就行,才那么几个字,不用考了,等你把整本书五千多给字都背完了,再一起考。到时候,错一个字就……惩罚还没想好,到时再说吧。”小草机灵的问道:“那要是全背对了呢?”谢清玄点了点小草的额头,“全背对是应该的,就这点字还背错,祖师爷爷都没眼看。”“啊,”小草一咕噜滑下了石凳,将手上的书合了起来,“今天还没跟祖师爷爷们唠嗑,那我去给祖师爷爷们背个书好了。嘿嘿……”谢清玄挥挥手,“去吧,顺便跟祖师爷爷们说一下,今天你生日,要祖师爷爷们保佑你快高长大,长大了就可以给观里干活了。”小草用力的点头,“嗯,我一定会让祖师爷爷好好保佑我快快长高高的,不劳动者不得食。”吴山南麓是吴山唯一不与临安市区接洽的一面,可远眺钱塘江,山势虽然不高,但仍有临空之感,又称“吴山天风”。三茅观就在吴山天风之上,供奉的主神是三茅真君,三茅是指秦汉时得道成仙的茅氏三兄弟,大茅君茅盈、中茅君茅固、小茅君茅衷。宋朝年间,宋太宗,宋真宗、宋徽宗、宋理宗等对三茅真君屡有加封,茅盈被封为「上茅九天上卿司命太元妙道冲虚圣佑真应真君」,茅固被封为「中茅地仙上真定禄右禁至道冲静德佑妙应真君」,茅衷被封为「下茅地仙至真三官保命微妙冲慧神佑神应真君」,三茅真君以司命、保命、定禄为名,亦以司命、定禄为职。三茅观也是建于北宋初年,宋时极为显赫,宋高宗曾赐以唐钟、宋鼎,禇遂良书小字《阴符经》,加上后又入藏的吴道子《南方星君像》、玉靶剑、七宝数珠、轩辕镜,是为观中七宝。并于观后筑“十二瑶台”,遍植桃花,春时郊祭,时有“瑶台万玉”之称。一千多年的岁月过去,七宝已尽数遗失,“瑶台万玉”也不复存在,只有三位真人依然守在三茅堂中。摇摇摆摆,摇摇摆摆,虽然小草有着他这个年龄难得的口齿清晰伶俐,但身体的灵活性还是差点,有的时候走快了还要摔一跤呢,所以才有师父说的“等他能自己走完那段山路,才能下山”。“小草,又去跟祖师爷们唠嗑啊。”爽朗的声音从后面传来,小草在三茅堂前转过身。“二师兄。师父从今天开始教我背《道德经》了,我刚刚背完第一章,去背给祖师爷爷们听。”二师兄:“嗯,不错,不错。小草就是因为经常跟祖师爷们说话,所以祖师爷们才保佑小草口齿伶俐。我下山见到的跟小草一样大的小朋友,说话都没小草好。”小草开心的对着二师兄傻笑,“嘿嘿,那我先去背书了,二师兄。”二师兄:“去吧。”三茅堂是三茅观的主殿,供奉着三茅真君,三位真君并排坐在高台上,中间的上茅九天上卿司命太元妙道冲虚圣佑真应真君手捧如意,位置比另外两位稍微高些,中茅地仙上真定禄右禁至道冲静德佑妙应真君和下茅地仙至真三官保命微妙冲慧神佑神应真君持笏分列两边。小草走到角落放蒲团的地方,先把手上的书放在蒲团上,然后抓着蒲团的两边,哼哧哼哧的抱起了一个蒲团。蒲团太大,抱着走路小草有点看不清方向,摸索了一下,走到了记忆中的位置,撅着屁股把蒲团放在了地上,前后左右的看了下,微微的调整了一下蒲团的位置,然后放心的喘了口夸张的大气,又用袖子擦了擦额头不存在的汗珠。做好准备后,小草捡起了蒲团上的书,一屁股坐在了蒲团上,又用手吃力的拢了拢腿,尽力将他们摆成了跪坐的姿势。主要是小草太小,短胳膊短腿的,长期跪姿不但影响发育,身体也是受不了,所以在上香的第一天,师父就带着小草向祖师爷们告了罪,等小草始龀之年(七八岁)再向祖师爷们行正式的跪拜礼。“祖师爷爷们,你们好。”小草说完还向前尽力磕了个头,结果用力太大,“砰”,不小心翻了个跟头。“哎呀。”小草瘪瘪嘴,又爬回了蒲团,摸着脑门说,“又磕过头了。祖师爷爷,你们要保佑我身体棒棒啊,二师兄说老是摔跤会变笨蛋的。”“师父说我今天已经三岁了,其实是不是真的三岁我也不知道,不过今天11月11号,师父说是个好日子,四个1代表我们观里四个大老爷们。祖师爷爷,什么是大老爷们啊?我明明这么小,哪儿大了?”“今天师父开始教我背《道德经》了,嘿嘿嘿嘿,师父说我天赋异禀。天赋异禀又是什么意思啊?师父老是说一些我不懂的词。唉~”说到这,小草装模作样的叹了一口气。“师父说我天赋异禀,可以早点开始启蒙了,不过我现在还太小,不能学写字,就先背着书先,不懂也没关系,以后就懂了。”“啦,祖师爷爷们,我开始背了哈,我也就学了第一章。以后我每次学了新的,就来背给你们听。……道可道,非常道……”“呼,背完了。祖师爷爷,我掷个茭,你们看看我有没有背错哈。”小草双手撑着,从蒲团上爬了起来,走到供桌前,从供桌下拉出了一张小凳子,哼哧哼哧的爬到凳子上,然后伸手在供桌上摸摸摸,摸到了两个茭杯,又从凳子上爬下来,把凳子推到供桌下,回到蒲团跪坐好,双手抱着茭杯念念有词,然后往上一丢,一正一反,圣杯。“哎呀,没有背错。嘿嘿。祖师爷爷,我今天可是背了一个早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