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节
作者:曲流水      更新:2023-06-19 07:58      字数:6886
  穆子期奇怪地看了他一眼,哈,他弟弟这脑子转得蛮快的嘛。“应该没有,咱们跟在村里人身后呢。再说了,县里最近严厉打击春节前犯罪行为,前几天有人偷盗被判刑,那犯人被押着在全县溜达一圈,且家中有人犯罪,其他人也会受到影响。目前来看,应该没有人敢顶风作案。”穆子期笑道,尽管如此,他袖子中的手还是紧紧捏着那两块银元。这一两银元是大夏新出的货币,据说年后就会正式使用。之前他们使用的铜钱重量、花色不一,这给大家带来了不少麻烦,有些铜钱过轻,质量很是低劣,去买东西的时候店主根本不肯承认这是一文钱,或者要两三文钱才能顶得上一文钱。现在好了,大夏钱庄推出统一的货币样式,所有的一文钱都是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个个图案精美。除了一文钱,还有等值一百文钱的银币,以及穆子期手里捏着的这一枚银元,和以前的一两银子等值。刚才他掂了掂重量,发现和之前的一两银子重量差不多,虽然知道官府造这个银元肯定有钱赚,里面的含银量不会十成十,但这一枚银元的质量、式样实在是精美,而且还易于结算。往后再也不用把银子称来称去了!穆子期第一个就想到这个,虽然他们家落魄后,手中一般只经手过铜钱,银子很少见到,但想到之前的不方便,他还是积极响应大夏的政策。等过完年,他肯定要劝老叶氏第一批到钱庄去把家里的旧钱兑换,不说别的,官府新出的大夏钱币本身就有收藏价值了。指不定把第一批铜钱或银元留到两百多年后不止成为古董,还能大大升值呢,那时的子孙后代一定会感激他这个老祖宗的。心里不着边际想了一通,那边听完穆子期安慰的穆子清总算稍稍放松下来,低声道:“原来官府还会连坐呢。”“连坐一向是官府的拿手好戏。”穆子期撇撇嘴,只有犯罪成本高才会让人谨守底线。想要不牵连家人,除非是他的前世才有可能实现。对于这两种方法,作为一个守法奉公的普通百姓,他当然更喜欢一人做事一人当,可这又不能由他决定,他还不能说当权者落后愚昧,毕竟社会状况不一样。兄弟俩高兴归高兴,还不敢露出太大的喜色,毕竟村里的其他小伙伴还有两个考得不怎么好呢,对方阴沉着一张脸,生人勿近的模样让本来自觉自己成绩良好的小伙伴也不敢露出笑颜,还得小心安慰他们。穆子期干咳一声,走到刘延舟面前,轻声道:“刘二哥,今年你们家做什么过节的糕点?”赶紧转移话题。刘延舟脚步沉重,侧头看向穆子期的眼神很是羡慕:“管他做什么糕点,我不想吃。对了,大郎,你说我哥看到成绩后会不会打我?”想起对方的成绩,国文二十分,算学九十分,农学六十分,格物三十分,穆子期没法闭着眼睛说这是好分数,只能安慰道:“你的算学还是不错的。”他还想问问,如果刘延舟不懂课本内容,他们有大把的时间相处,他怎么就不来问问自己呢?像袁叔兴,同样基础很差,可他认真勤奋,不懂就问,虚心好学,每天晚上干完活就来找自己补习,放学的路上还会见缝插针问自己问题,这样的付出是有回报的,这次考试他考得了全年级第五名,得到两百文钱的奖金。想到这里,穆子期抬头寻找袁叔兴,结果发现袁家兄弟正远远落后于大部队,两人不知在说什么,袁季兴还伸出手去推袁叔兴这个做三哥的。回想起袁季兴中等的成绩,他眉头忍不住皱起来,只希望袁叔兴能硬气点才好。“算了,打就打吧,反正从小到大被我哥揍习惯了,我皮粗肉厚,我不怕。”刘延舟毕竟是一个开朗之人,他第一次知道学习成绩能用数字标出来,两相对比之下,和别人的差距一目了然。以前不知道自己有多差,现在知道了。见他自我开解后又跑去逗穆子清,穆子期无语了。好不容易回到家,穆子清喘着粗气,飞奔进入屋内,叫道:“奶奶,妹妹,表姐,表哥,我回来了……”对于瑞珠和陈香的称呼,他总算是改口了。穆子期慢悠悠跟在他身后,顺手把竹门掩上。老叶氏看到他们很是高兴,虽然早就从郝村长口中得知兄弟俩的成绩,但现在白花花的银子一出现,真实感总算有了。“我拿走四枚,留一枚银币给你自己存着,记得下学期继续努力。”老叶氏慈爱地摸摸穆子清的脑袋,“比你爹强不少,以前他在私塾老是被先生打手心,才读了几年就再也不敢去读了,现在好了,要是你爹知道你现在这么有出息,他和你娘一定会很高兴。”“嗯,我会好好念书的。”穆子清重重点头,紧紧捏着这仅剩的一枚银币,一点不高兴的情绪都没有。再听到有关于爹娘的话语,他抿了抿红润的嘴唇,黑亮的眼睛闪过一丝坚定,决定以后让他爹娘更加高兴,最好能晚上托梦给他。穆圆圆脸上也露出喜悦的笑容,她把穆子清手里的银币拿出来,很是稀罕地打量半天。至于穆子期的银元,他没有私下留着,反正家里的银钱放在哪里他都知道,身上还有一把钥匙。不过他们俩拿回来的新币倒是让大家开了眼界,陈香表示过完年就去钱庄兑换。鼻端闻着香味,穆子期等他们过完瘾了,忙问道:“奶奶,今天咱们做什么了?”好香。“在做萝卜糕,这个和年糕差不多,我是第一次做,看样子还行。”老叶氏回答,她可是请教了不少人,又去人家家里专门看了一遍流程才亲自动手。“是不是今天早上陈香磨的米浆做的?”穆子期颇为好奇,虽然后世他吃过不少糕点,尤其是年糕、萝卜糕之类的,但那时物资丰富,购买方便,就是在农村都很少有人自己做,基本上是从市场上买回来,他们老家连石磨都没有人用了。过年前,村长让村民们集资去石匠那里买回一个石磨,再配上手柄之类的,看来就是为了过年做糕点准备的。“就是我去磨的,这可是我第一次磨米,要费不少力气。”旁边的陈香把银元还给穆子期,笑道,“等磨完我出了一身的汗,大郎,以后早晨你不用去跑步,直接去石磨那里推几圈,保准你全身出汗。”“这个不一样,我又不是驴,推不了磨。”穆子期嘿嘿一笑,突然想起以前买的那两头驴,有点淡淡的伤感。南方这边过年一般都会做年糕,穆家留下的萝卜还剩下一些,就决定做萝卜糕。听老叶氏说了一遍流程,穆子期觉得这和做年糕差不多,都是要把米磨成浆,然后放在锅里蒸煮制成。众人走进厨房,看着盖得严实的锅盖,暗暗流着口水。“听说萝卜糕吃法很多,可以切成片或者切成条,直接吃也行,把它们做成菜也可,我看村长家直接用来炒酸菜、腊肉、猪肉之类的,口感非常细腻爽口,我之前吃过一块,觉得蘸上酱料吃很不错。”老叶氏介绍道,又见大家围在这里阻碍他们干活,忙挥手道,“还没熟,不能吃。大郎,三郎,你们饿了就先吃野菜糯米糍。”这野菜糯米糍是前天做的,味道也不错,只是穆子期他们已经吃过了,不想再吃,就想等着新鲜的萝卜糕出锅呢。众人正在有说有笑间,家里突然来了不少村民。一问才知道,他们大都是知道穆家兄弟的成绩后跑来看热闹的。大家看着那一枚面值一百文钱的银币啧啧称奇,一个个小心翼翼地上来摸了一遍,纷纷感叹这太方便了,以后不用拿着一串铜钱去街上买东西。再说起穆家兄弟的成绩,村民们个个语带欣羡,直夸得老叶氏笑不拢嘴。第44章 形成风气穆子期无意留在这里听这些令人难为情的吹捧, 有些还是尬吹,虽然这些大娘们不会伸出手来捏自己的脸, 但到底还是有点不自在,就赶紧和陈香走出去, 留穆子清在里面做道具。两人走到隔壁陈香的后院, 穆子期看了看那宽敞的后院,问道:“陈香, 你想把鸡棚盖在哪里?”既然年后要成亲,那陈香自然想把该建的建起来, 总不能以后想吃个鸡蛋都来穆家拿吧?而且瑞珠很喜欢养鸡喂鸡。“就在这个角落吧,我看了下,还差点竹子。”陈香胸有成竹,他已经准备好茅草和泥砖了。“那我回家拿柴刀和你一起上山砍点竹子, 家里的竹篾也不够用了。”穆子期忙说道, 他有空闲的时候就会到郝村长那里请教如何编织竹制品,到目前为止, 练就的手艺总算能编个菜篮和簸箕,其他的式样还不熟练。“好。”陈香想了想,本来想说不用他帮忙,自己做就行了, 但看到穆子期轻快的步伐,还是按捺下来。尽管对外宣称大家是表亲,但陈香很清楚他们之间的关系,真让穆子期帮他干活, 他总觉得有些不自在,不过比之前的感受好多了。接下来,两人各自拿着柴刀到后山那里开始砍竹子,穆子期还看到有几根刚冒出头的竹笋,顿时大喜:“没想到这后山时常有人来,现在竟然还有冬笋!”据说冬笋的味道最好,肉质最为鲜嫩,简简单单的油焖冬笋就足以让人胃口大开。前段时间家里一直忙,大家都没空来山上采挖。“约摸是地方偏了点,又是刚出头没几天,要不然早就被人挖去了。”陈香看着比年前稀疏的竹林,叹道,“村里有些人觉得这些竹子是村里的,为了占便宜,使劲来祸害,这不,竹笋刚冒出头就被人挖个干净,成年竹子又不断地被砍伐,我看没多久这片竹林就会消失。”“你的意思是我们现在不挖这几根竹笋?”穆子期抬眼看他,语气很是无奈,他的姿势刚摆好呢,方才忘记拿锄头了,就想着用柴刀凑合一下。“当然不是,我又不傻,咱们不挖,明天总会有人来挖,我才不傻呢,反正这竹林我们也有份。”陈香立即摇头,大步走过来在旁边另一根竹笋处蹲下,准备和穆子期一起展开行动。“这才对嘛,刚才说的那番话都不像你了。”穆子期笑了起来,又道,“你放心,这片竹林不会消失的,好不容易长到那么大一片,以后咱们清溪村指不定能靠它们卖钱,肯定要保护好一点。嗯,这样吧,我待会回去就跟郝村长说起这事。”他认为把竹林分到各家名下,这样大家才会爱护,毕竟竹子也是要靠人种植的,会比野生竹林长得更好。两人挖完竹笋,又砍下足够用的竹子,把竹枝削掉后,陈香就用一根带来的麻绳捆好扛在肩膀上,穆子期则负责抱好那四根冬笋,另一只手拿好柴刀。“听说上个月袁家大郎在竹林里抓到好几只肥肥的竹鼠,味道非常鲜美,还在村里足足吹了几天,今天我们一只都没见,难不成它们冬眠都去了?”穆子期走出竹林时还左右张望,口里颇为失望地感叹。早知道就把家里的旺财带来了,指不定它能捉到或发现一两只。再者,他的准头很好,至今仍然保留着每天射箭的爱好,他自信就算手中只有一把柴刀或几颗石子,也有很大可能击中竹鼠,毕竟竹鼠比老鼠个子要大一些。“现在早就没有了,它又不傻,被捉了这么多总该变聪明点。村里有人不喜欢它们,像许大爷家,他们家刚买回来的两只小鸡就是被竹鼠给咬死了,别人说是黄鼠狼,可那时我看得真真的,就是竹鼠咬的。还有冯家,他们家的篱笆缝隙比较大,竟然有只竹鼠跑进去把一只小鸡给咬了,幸亏被人看到给赶跑了。”陈香摇摇头,看竹鼠那咬鸡的劲儿还是十分凶残的。“运气不好,在竹林里养鸡就是这般。”穆子期苦笑,突然眼睛一亮,急声道,“陈香,我们养竹鼠怎么样?竹鼠大,肉也多,而且常吃竹鼠对身体好,它们的食物并不难找,除了竹子外,听说什么芒果枝、玉米秆、玉米苞、玉米芯、甘蔗头、甘蔗茎、甘蔗尾、胡萝卜等等都能吃,不难养。”穆子期想起前世看过的一些新闻,有许多农户是通过养殖竹鼠获利的,而且当时的食谱他还认真看了几遍,现在还残留着一点印象。“养竹鼠?”尽管陈香早就知道穆子期从小会冒出一些稀奇古怪的念头,但他没想到对方的想法会跳得那么快,一眨眼就变成想养竹鼠了。听到穆子期已经在说买什么样的砖头盖房,又该养多少只之类的,他还未出声,就听到穆子期接着说道,“还是太冲动了,总要先养几只看看,现在还不知道我们能不能养得活,而且也不知道这里的人有没有吃竹鼠的习惯。”虽说逃荒的路上,真碰上一只老鼠是走大运的事,可现在大家安定下来,谁知道大家肯不肯买竹鼠吃呢?陈香闻言,顿时松了口气。不得不说,他刚才也有点心动了。“咱们是缺钱,正因为如此,更要谨慎投资,免得得不偿失,白费功夫。”穆子期又笑道,刚才陈香的表情他看在眼里。“好,那我们试试。我有空就到竹林里转转,真有的话就看能不能套几只活的竹鼠回去养。”陈香立马点头。一路说着话,很快就回到村里。竹林这里挨近村头,所以从村里走过时,大家看到穆子期抱着的竹笋,大都问了几句。穆子期则看着从篱笆里探出来的桃枝,笑道:“好像没几天桃花就开了,现在已经是含苞欲放,只可惜咱们家没有种桃树。”本来想种的,可找到的树种都不好,结的果子不好吃,后来就没种。不过现在一看到桃花,他就觉得有些遗憾了,幸好村里还有人种,可以看上一眼。陈香对此一点兴趣都没有,果子不好吃的树种来做什么?浪费地方。“穆家大郎,我家明天清晨杀猪,这猪肉就先在村里卖,你们家要不要?”走过毛家时,一位脸上长着瘤子的中年男人突然从篱笆后面站起来,叫住穆子期。“毛叔,你们家的猪多大了?怎么就突然要杀?”穆子期放下捆着的竹笋,松松肩膀,一边好奇地问道。据他所知,在没有饲料的情况下,家猪一般要养两百多天才会出栏,他们村大部分人都是五月份才开始建房子,有些甚至六月底才把房子建好,这样的话猪就不够肥了,宰了可惜,要知道猪养大到一定程度,之后有段时间长肉可是很快的。“我找许大爷来看过了,估摸着有一百斤出头,唉,还不是为了我们家那兔崽子,家里就他这么一个男娃,难得他还想上进,我后来想了想,还是把他送去学堂学几个字算了,免得整天在家里偷偷哭,烦得我要死。”中年男人叹道,一脸的肉痛,“好不容易把猪仔养那么大,再养两个月,估摸着能多出三四十斤肉,可惜……”“现在肉价是贵,听说十六文钱一斤,平常一般是十一或十二文。”陈香点头道,“年前杀猪也不错。”“读书是好事,我见毛田宝挺好学的,我之前教过他几个字,他学得很好,资质很高。”穆子期赞道,毛田宝就是眼前长瘤子的毛大叔的儿子,早在八月初郝村长提起读书的事时,毛大叔是第一个表示反对的,还认为读书没用。至今,穆子期仍然记住毛田宝那失落的小眼神,也因为如此,后来对方跟着袁叔兴来找自己时,他会顺便教对方几个常用的字,比如全家人的名字之类的。没想到那个小少年学得非常认真,听穆子清说过,毛田宝后来自己上山去采草药卖,好不容易才攒钱在书店买了一本国文课本,开始在村里向上学的孩童请教。村里一共有九个人上学,总有三四个乐意教的,这样轮下来,毛田宝现在已经学完大半本书了。至于资质,穆子期是随口说的,毛田宝是普通人的智商,不过他相信,对方这么热爱学习,以后不会差到哪里去,起码小学毕业或中学毕业是肯定的,这样一来,以后的出路总比没上过学好很多。“是吗?穆家大郎,你真的觉得我家阿宝资质很好?”没想到毛大叔却当了真,脸上露出欢喜的笑容,“那就好,那就好,不枉费我要送他去读书了!哈哈,我要求也不高,不敢说第一名,第三名就可以了,正好可以奖五百文钱,把束脩给赚回来。”穆子期和陈香一囧,相互对视一眼,颇有些哭笑不得。“只要认真学习,总会有回报的,阿宝读书勤奋,不会没有出息。等阿宝读书出来,毛叔,你以后就等着享福吧。”穆子期还是肯定道,又见他家的猪健康,不是病死的,就继续说道,“至于猪肉,到时我会来买几斤的,毛叔,如果可以的话,记得把猪大骨留给我,我喜欢吃这个。”快到长个子的年龄了,要提前补钙啊,他可不想成为小矮子。“好好好,一定留给你。”听到穆家要买猪肉,毛大叔更是开心了,毕竟在村里卖完总好过大冷天挑到镇上,麻烦。两人说定后,穆子期弯腰抱起竹笋继续往回走,刚走了几步,就听到身后有脚步声传来,他正想偏向一旁,就听到有人叫道,“大郎。”穆子期回头一看,只见毛田宝跑步跟上来,小声道:“大郎,这是我娘让我送给你们家的,家里做了油堆,不知道你喜不喜欢吃?”说着就把有大约半斤重的油纸包放到穆子期怀里。见穆子期想开口,他又急声道,“你放心,我爹也知道,他是同意的。”油堆也是一种过年做的点心,是用糯米粉和水捻成饼,里面的馅料有多种,看各家的经济情况,一般会有糖,条件更好的话,还会放上芝麻,之后就是放在沸油里煎熟。这种高热量的食物前世可能不一定讨喜,但在这个年月,却是孩子们觉得最香、最好吃的食物。过年时,谁家能做油堆,说明这家的日子过得不错。昨晚,穆子期还听老叶氏念叨着是不是要炸油堆呢。“不行,这太贵重了,我不能要。”穆子期自然清楚油堆的价值,忙摇头推却。“我们家还有,我爷爷想吃,我爹让娘亲做的。”毛田宝的眼睛极亮,他帮忙扛着一半的竹笋,低声道,“大郎,谢谢你,要不是有你,我爹肯定不会让我去读书的……有钱他也不肯……哎,不说这个了,反正,我要谢谢你,还有,还有你平时的教导。大郎,你是我见过的最好的人。”话音刚落,毛田宝怕他拒绝,撒开脚丫子又跑了。穆子期看向陈香,陈香看向穆子期,两人都不说话了。“真不知道毛家是怎么想的,都有钱做油堆了,还不乐意送人上学。”快到家门口时,穆子期终于憋出一句。“谁知道那些人怎么想的?”陈香摇摇头,“也是毛田宝的娘在家说不上话,要不然毛田宝早就该上学了。”毛田宝的娘是童养媳,在家里没什么地位。接下来的几天,穆子期突然发现,先前不让孩子读书的人家基本上决定,等过年一开学,就去学堂问能不能送孩子进入学堂读书,就算不能,等到八月份再送也行。穆子期见村里形成这种风气,隐隐知道源头就在自家兄弟身上。对此,他乐观其成。作者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