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节
作者:曲流水      更新:2023-06-19 07:58      字数:5776
  想到这里,他急急拉着穆子期跑到对面一座凉亭坐下,解下书箱就在里面摸索了一阵,掏出从考场带出来的空白草稿,嘴里念念有词:“一队官兵从夷州出发,搭船向南航行三百海里,再向东航行两百海里……到达陆地后,步行前进,先向东方向行走一百五十里,又向北行走一百里,再然后向西行走一百里,最后向南走一百里,试问,官兵最后在哪里安营扎寨?”“子期,这道题是这样子吗?我有没有说错?”写到最后,严日初抬头看他。穆子期站在他身边,看着从他们身边经过的考生,回忆一下试题的内容,点头道:“你说得对。”“那我的答案是这样的,你看一下有什么和你不同。”严日初继续抓着铅笔刷刷刷地写下答案。等他写完,穆子期拿过来看了下,就抓起笔写下自己和他不同的地方。“是这样吗?”严日初白嫩的脸蛋已经冒汗了,重新又算了算,发现竟然真是自己错了!“我错了!”他紧紧抓住笔杆,怔怔地看着纸上的内容不说话。穆子期抿抿嘴,发现这个平日里大大咧咧、活泼开朗的小少年原来是这么在乎自己的成绩,他想了想,终究还是开口安慰道:“你前面的步骤对了,老师们应该只扣你后面的分数,这道题还有分数的,不会扣完。”“这可是十分啊!一点都没被安慰到。”严日初还带着婴儿肥的脸蛋皱成一团,“万一我正好因为这扣的几分上不了初中呢?”地理课可是他最喜欢和最拿手的功课,他本来以为自己考得很好,没想到因为自己的粗心和记错一个知识点而导致最后一道大题扣分。完了!万一他真考不好,他爹一定会抽他的!穆子期:“……”好吧,他无话可说。“行了,错了就错了,别死揪着不放,你平时做题就粗心大意,每次说你,你都说考试细心点就好了,现在弄成这样,都是你自身造成的。”老远就看到他们在凉亭的季无病刚走过来就听到严日初说的话,没好气地呛了回去。“哼,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季无病双手拢在宽大的袖子中,嘴角弯起一道讽刺的弧度,微风一吹,衣袂飘飘,越发显得他身材单薄。“这样好吗?”穆子期无声地张嘴,不安慰一下?季无病朝天翻了翻白眼。穆子期无奈,又见他面色苍白,额头出汗,顾不得其他,赶紧询问道:“无病,你的脸色不好看,是不是中暑了?”他来县城考试,原本是想住在客栈的,不过季文甫没让,把他带回自己家。季家是两进的宅子,季文甫的妻子早已去世,平时季家只有季无病和他的祖父母一起居住,前院的客房是空着的,所以穆子期住进去完全没有压力。季爷爷和季奶奶对于穆子期的打扰很是欢迎,再看自家的孙子和他竟然认识,更是开心不已。而在季家住的这三天里,由于每天晚上一起复习,同进同出之下,穆子期和季无病的关系比之前更进一步。穆子期听季爷爷说过,季无病从小身体就不大好,打从娘胎出来就一直吃药,后来经过精心调理,加上他年纪渐渐大了,注重保养,这才慢慢好转。不过就算如此,他的身体还是比一般的少年弱一些。此刻穆子期见到季无病脸色苍白,自然会紧张。要说考试有什么不好,最不好的就是这个季节了。虽说七月流火,气温已经慢慢下降,但在南方,七月份的太阳还是很猛烈的,尽管这个时候没有温室效应,但在没有空调、没有冰块降温的考场里,大家还是汗流浃背,再加上考试一紧张,这身上出的汗简直是……他拿进去的那一葫芦的清水全部喝光了都不够。“我没事,就是觉得热得慌。”季无病手撑着石桌,在石凳上一屁股坐下,然后在腰间解下一把折扇使劲扇风。这折扇是不能进去考场的,一般的杂物都会放在考场外边。这边的严日初本来还在生气,但见季无病的脸色的确苍白,也就不好再说,只能坐在对面生闷气。穆子期左右看看,又抬头看了看天色,换成现代时间才是四点半,他现在回家还来得及,反正从县城到清溪村只有十八里的路程,他走路快点,一个多小时就够了,现在白天长,回到家太阳还没落山呢。“走吧,大家都走得差不多了。日初,你不要自己吓自己,现在分数尚未出来,说什么都太早了。”穆子期颇有些无奈。尽管他在这里居住时,一心沉浸在考试上,但对于两人平日里的表现还是有所耳闻的。其中季无病的算学非常好,人也十分聪明,就是偏科,对国文和历史不大感兴趣,花费的心思最少。就算如此,他每次考试都是县城平安小学的头名。按理说好成绩的学生应该是非常受欢迎的,可惜季无病说话较为刻薄,总是直接说到别人的痛处,久而久之,大家自然对他敬而远之。至于严日初,他的成绩中等偏上,个性开朗大方,交游广阔,和谁都能聊得来,令大家惊讶的是,他和季无病的关系竟然是最好的,平时在学堂,两人几乎形影不离。“说得对,我不能自己吓自己。”严日初头一甩,很快就自我开解,忙站起来道,“走吧,总算是考完了,接下来咱们有一个月的假期,太好了!我要好好在家睡几天,每天睡到自然醒。”说到这些令人开心的事,他的心情总算好转起来。见他如此,穆子期和季无病没话说,大家结伴往大门走去。临走之前,季无病和严日初还回头看了下绿荫葱葱的学堂,神情颇为不舍。回到季家,穆子期惊讶地发现老叶氏和穆子清竟然来到这里,还和季奶奶坐在一起闲聊,看样子相谈甚欢。“奶奶,你们怎么来了?”穆子期话一出口就知道原因了,还不是来接自己的?只能故作埋怨,“不是说不用您来接吗?这天气热得让人冒烟,我又这么大了,自己能走回去。”他看了一眼乖乖坐着的穆子清。穆子清无奈地摊摊手。奶奶不肯听他劝说,他有什么办法?老叶氏看到穆子期朝自己走来,心情有些激动,毕竟三天没见面了。“地里的菜长得好,吃都吃不完,我就和圆圆摘一些来卖。”老叶氏笑眯眯道,“三郎说家里的墨锭用完了,他也跟着来。”顺便把一些瓜果蔬菜送给季家,虽然不值什么钱,但这也是自家的一点心意。穆子期瞥了一眼心虚的穆子清,他考试又不用写毛笔字,墨锭没有了有什么关系?只是在外人面前不好说什么,就点头道:“那正好合适,我不用走路回家了。”“大郎,不住多一晚上吗?”季奶奶听到这里,有些急了。穆子期是提前一天来到县城居住的,住在季家的三个晚上,每次吃过晚饭后,大家都会聊一会儿天,对于这个乖巧、听话、懂事的孩子,她是喜欢的。“不了,家里的稻谷还未晒干,稻田还要耕作。季奶奶,等山长回来,请帮我跟他说一声。”穆子期婉拒。至于季文甫,本来他一直陪考的,结果昨天接到一封信,似乎是他的好友出事,无奈之下,他今天一大早就离家去处理了。老叶氏又和季奶奶寒暄几句,说了一箩筐感激的话,等穆子期收拾完行李,双方这才依依不舍地告别。穆子期对老叶氏的交际能力佩服不已,感觉自己又学到了一些。季无病则板着一张小脸,挥手道:“有空记得来玩,我爷爷奶奶喜欢你。”“我会的。”穆子期笑着点头。“大哥,你考得怎么样?”往回赶路时,穆子清终于按耐不住了,连忙问起。穆子期回头看了一眼老叶氏,见她神情慈爱地看着自己,忍不住笑道:“放心,没问题。”说完又板起脸,对他训斥道,“不是说这几天你要好好在家复习功课么?后天你就要期末考试了。”“大哥真厉害!”穆子清一听,面露喜色,忙拍拍胸脯道,“你放心,我都复习过三遍了,而且你常说劳逸结合,我在家看书久了,就想出来转转。”老叶氏也暗暗松了口气。“总有一大堆理由。”穆子期笑道,狠狠地把他的脑袋揉了一把,回头见老叶氏点头,就知道他在家表现不错,自然不会紧追着不放。接下来,穆子期又问起家中的其他事。“大郎,这几天官府贴出布告,说是鼓励大家种植大蒜。”老叶氏说起的这事引起穆子期的注意,“官府不仅提供蒜种,还会派农官到各个村庄指导种植,如果村民不放心,还能签订那个什么契约,说是等大蒜收获时,官府用至少两文钱一斤的价格全部收购。我看很多人都心动了,连村长都说要带头种植。”“大蒜?”穆子期只知道大蒜不止可以用来做调料,还是天然的植物抗菌素,有杀菌的作用,现在官府鼓励种植大蒜,也不知道他们打算用来做什么。这个暂时没法打听,他只能继续问,“是在整个大夏鼓励,还是单单我们这里?”“单单我们平安县,说是我们这里的什么气候条件最适宜种植大蒜。”老叶氏把自己知道的消息说出来,“大郎,你说我们种吗?听说大蒜管理得好,每亩产量至少能有五百斤以上,甚至更多。”他们家有六亩水田,九月中旬种植,明年三月份就能有收获,这样的话,起码能卖六两银子。更何况,听说大蒜不止能卖蒜头,还能卖蒜薹,又有官府兜底,怎么看都是比较划算的。“我去打听过再做决定,万一管理麻烦的话,我们就不种。”穆子期思考后答道。“好。”老叶氏自然没有意见。接下来,三人又谈起其他事,路上看到有要坐车的村民,他们见对方面善,也就同意了,顺便挣点车费。蚊子再小也是肉啊。等成绩出来起码要十天时间,穆子期在家安心干活。除了要把稻谷晒干,他早晚还要到黄豆地里查看成熟情况,顺便除草。有了空闲时间,就要上荔枝地观察荔枝的生长情况。因为今年荔枝的收获让他们尝到甜头,穆子期专门带上礼物去了一趟邻县的果农那里请教,回来就学着修剪树枝。这一忙就过了十天,七月二十二日上午,小升初的成绩出来了。出乎大家事先的意料,名不见经传的穆子期以接近满分的成绩斩获榜首,加上传出他只上了一年小学,所以穆子期可谓是横空出世,一鸣惊人。在这个小小的平安县是一举成名,还把名气传到明州府。这不,穆子期还未来得及欣喜,就同时接到县里平安中学和府城明州第一中学的入学邀请。第49章 给的奖励大概是暑假只有一个月的时间, 这些学校的动作都非常迅速,穆子期前脚刚知道自己的成绩, 还未回过神来,后脚他们的入学邀请就来了, 竟然还是老师亲自跑到家里。想起刚才他们话里的针锋相对, 穆子期就有些无奈,生怕得罪了其中一个。热情送走两所学校的来人后, 郝村长擦擦额头上的汗珠,问道:“子期, 你自己是怎么想的?”他心里高兴极了,村里出了穆子期这么会读书的人,对自己也有好处——他这个村长总不能当一辈子,他还有上进的心思。“当然是去县里, 县里离家近, 我还可以每天回家。”不就是每天走半个多时辰的路嘛,他能走得动。之前在镇上读书时, 有些家里离得远的小孩子还得走一个时辰,人家照常天天去学堂,从不迟到。这时候,穆子期不得不庆幸自己当初的决断, 离县城和镇上近就是有这个好处,这才十八里的路程,搁在现代,就大约是九公里, 小汽车十分钟就到了。指不定他们清溪村以后会成为县城的一部分,或者是城中村,然后他们家的孩子成为拆二代……当然,等他看到老叶氏沉下来的脸时,他觉得自己想得太远了,目前最要紧是过好现在的日子。“可是府城的老师教得好,他们有部分是高级学堂毕业的。”老叶氏总想让穆子期接受最好的教育,而且在她看来,自家大孙子的资质如此之好,当然要去最好的地方。至于高级学堂,其实就是高中的另一种称呼,这是学堂刚建立时的名称,正式建国后才改为穆子期熟悉的名字。“奶奶,县里的中学也差不到哪去,我会去读最好的班级,那里有最好的老师,其实和府城差不多。”穆子期耐心解释,这也是刚才县城老师说的。“村长,你怎么看?”老叶氏说不过他,就问起郝村长。“在哪里都没关系,只要子期认真学习。”郝村长看了一眼穆子期,对着老叶氏劝说,“按理说我不该开这个口,只是我看子期想留在县里,也是舍不得你们啊。”没有顶门立户的男丁,即便有他在,还是多有不便。这话一出,老叶氏就默然了。说实在的,她自己也很舍不得穆子期离开自己那么久,主要是她总觉得大孙子还小呢,万一真去了府城,如果学习忙,可能一个月才见一次面。一个没爹没娘的孩子,她又担心学堂里的其他孩子欺负他。“那就在县里读书吧!”老叶氏拉着穆子期的手,笑道,“奶奶都听你的,想想一晃眼大郎都十三岁了,要是在以前,现在就该为你相看媳妇了。”当然,现在穆子期如此有出息,她不会早早为他相看,免得耽误了他的前程。穆子期一听,脸色微窘,慌忙摇头道:“我才不要娶什么媳妇,我还小着呢。”虽说他心理年龄不小了,但他大约是受到身体发育的影响,并不觉得自己的心态老,顶多是沉稳。还有,他感谢大夏出台男子十八岁、女子十六岁才是合法成亲年龄的律法。郝村长听了,一向严肃的面容露出几分笑意:“到底是孩子心性。”老叶氏呵呵笑了起来。从内室里走出来的穆子清和穆圆圆跟着捂嘴偷偷窃笑。穆子期无奈地瞪了他们一眼。他们没有说多久的话,老师们刚走不久,村里的人就一窝蜂地上门了,提着自家地里的蔬果或存着的鸡蛋,甚至还有人提着两条自家做的腊肉,个个笑呵呵上门恭喜。穆子清赶紧把“汪汪汪”叫唤的旺财牵回后院。去年年底的那一幕再次重演,只是这次穆子期的成绩太过于耀眼,如果上次还有村民眼热,觉得是走了狗屎运,那这次就完全是震撼了!还能把四年的书读成一年?这完全不在他们的想象中。袁宏图这次竟然亲自上门了,拉着穆子期的手引经据典夸了一通,最后捻着下颌的胡须,眯起眼睛笑道:“这要是在大金,期哥儿怕也是中进士的好苗子。”他这话一说出口,热闹的气氛霎时一滞。周围的村民们面面相觑,就算心里是这么想的,可他们现在可是站在大夏的土地上啊,而且大家对大夏的印象都非常好,有些还是大夏救回来的。袁宏图似乎没有察觉这略微不对劲的地方,继续说道:“按老夫看,这初中也就相当于童生了,等读完三年结业,一出来就是秀才,那可是能直接入衙门的!期哥儿以后的前途不可限量。”至于初中毕业还得经过考试才能做公职人员,他已经无视了。说到这里,袁宏图就拉着身后的小儿子袁季兴出来,推到穆子期面前,和气地开口:“期哥儿,这是我家四郎,他天资也十分好,就是贪玩了点,还没有开窍,伯父这次是想请你教教他,你学这么好总该有什么窍门吧?”说完后袁宏图看了看有些骚动的人群,笑得很是温和,“我相信村里的人都想知道,大家都是清溪村的人,一荣俱荣,以后孩子们有了出息,大家都不会忘记你的。”这话一出,和刚才村民们流露出来的羡慕不同,这次个个双眼放光——就算家中暂时没有小孩读书,可那不代表以后没有啊。“胡闹!”郝村长本来心情一直很好的,他刚才出门是看到自家的娘子和岳父岳母正在向这边走来,他迎上去后就把宝贝闺女抱在怀里,刚走到前院就听到袁宏图的话,立马大喝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