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节
作者:曲流水      更新:2023-06-19 07:58      字数:5421
  “和我绝交?”穆子期含笑道,眉毛一挑,眼睛直盯着他。“呵呵,怎么可能?不可能!”沉默了一会儿,季无病陡然发现自己竟然没有制约他的手段,谁叫子期是他爹的得意弟子,其良好的生活习惯还让祖父母称赞有加,让自己向对方学习呢?“再有下次我一定会说。”穆子期站直腰,拍了拍他的肩膀。“一定不会有下次了。”季无病双手抱拳,作了个揖。两人相视一笑。下午散学,这次没有旺财来接他了。早在几天前,穆子期就把自己的铺盖拿到县城,旺财只能每天跟着陈香来回一次,每次它跟着进城,陈香都要紧张地看护它,就怕它随地大小便,被神出鬼没、戴着红袖章的大妈们抓住,然后再罚款。榕树街在城南,学堂在城东,相隔不算远,快步走过去也就一刻钟左右,要不是中午要做生意,附近人声鼎沸,老叶氏肯定让穆子期中午回去吃饭和休息。远远的,穆子期就见到自家新挂上的招牌,他快走几步,见还不到吃晚饭的时候,店里竟然也坐了七八个人,心下顿时一松,脸上的笑容不自觉地露出来。“大郎回来了?”老叶氏正在柜台后忙碌,见到穆子期还有他身后跟着的三位少年,顿时一喜,忙说道,“这是大郎的同窗吧?是在前院还是在后院坐?”说着她就一一叫出严日初和张铭的名字。至于季无病,之前在季家早就见过了。穆子期看出严日初和张铭的疑惑,就笑道:“我昨晚跟奶奶提过,下午会带你们回来吃饺子。”大家赶紧相互行礼。季无病等人颇为好奇地看着这家店铺,整体看起来非常干净,铺面摆有八张四方桌,能坐下三十二人,挨近后院门口那里还摆放有一张高大的桌子,看样子就是收钱的地方。“就在这里坐吧,后院那里一定很忙乱。”张铭笑道,他叔叔这家店铺他来过很多次了,后院是要干活的,最好不去打扰。其他人自然没有意见。“想吃什么你们自己点。”穆子期指指墙壁上挂起来的竹片,竹片上用毛笔字写有饺子的种类和价格,今天做有什么馅就挂出什么竹片。“这些字是子期写的。”季无病一眼认出来,说得很是肯定。“对,子期的字我能一眼认出。”严日初赶紧答道。“真羡慕你,家学渊源,从小就开始练字学习,你的字比许多人写得好看,包括老师们也是这般说的。”张铭觉得本国虽然不承认什么秀才、举人等功名了,但读书人到底是不一样的,比如刚才他见到的老叶氏,和他想象中的不同,虽然衣着简朴,可气质和普通的农妇不同,待人接物让人很是愉快。“哈哈,我小时候就练字能静下心来,那时我身体不好,到私塾念书总是头疼,功课可不算好。当时我那夫子说了,能在三十岁之前考上秀才是我走运。”穆子期呵呵一笑,并不想解释他们家以前的复杂关系。大家都不信。穆子期笑而不语,要不是来到大夏,他怎么能激活自己学习上的“天赋”?也许早就走上从军的路了。大家也不客气,纷纷点了自己爱吃的饺子,除了季无病想吃香菇玉米饺外,其他人都是想吃肉馅,不外乎是韭菜猪肉馅、香菇肉馅等,蔬菜都是当季的,以后会按照时令来换。让他们稍等,穆子期走到柜台这里拿起他们所点内容的小竹片,然后送到后院的厨房里。如果是正常的客人,应该是先点饺子,交钱后他们才把小竹片交到后厨,这是为了防止有人不记得给钱或者想吃霸王餐。此时,陈香正在后厨里忙碌,穆圆圆和瑞珠在另一个房间包饺子。所谓的后厨其实就是在后院搭着的棚子里,陈香一眼就能看到整个铺面。尽管现在女性可以自由露面,但在老叶氏看来,除非是忙不过来,要不然她还是会亲自端饺子给别人,让瑞珠和穆圆圆留在后院不出去。“你先做别人的,再做我们的,不急。”穆子期见陈香抬起头来就笑道,顺便把小竹片挂在四号桌的墙壁上,看了看,发现他的前面还有三号桌的蒸饺。“好,很快就好,大郎,用蜂窝煤蒸煮饺子真的很方便,就是比柴火贵了点。”陈香看到他很是高兴,“今天的生意不错,你看圆圆她们快忙不过来了。”“那我就放心了。”穆子期松了一口气,刚才见到抽屉里的铜钱,其实他已经心中有数,看来,今天算是开门红。第56章 求之不得“今天不是集市, 刚开始是没几个人,后来老太太主动把几笼蒸饺送给隔壁铺子的掌柜, 这不,没多久就有人主动来吃了。”陈香信心满满, “东西好吃, 价格和以前张掌柜卖的一样,不愁没有人捧场。”“那倒是真的, 对了,这锅里的蒸饺熟了吗?”大家都在忙, 穆子期自然不会闲着,忙指指这里问道。“现在熟了,我在煮饺子,刚想告诉老太太。”陈香点点头。蒸饺是一直放在锅里的, 除非是新放上去, 要不然一般上桌的速度都极快。穆子期一听,动作麻利地把蒸笼里的一屉子蒸饺拿出来, 再放到竹子编织的托盘里。“陈香,我端三号桌的蒸饺出去了。”穆子期说了一声,给三号桌的客人端去蒸饺。一般而言,只要客人不亲自说要酱料, 他们就不会主动提供,没办法,这里不是现代,醋、酱油之类的调味品价格还是不便宜的。最主要的是, 蒸饺的味道已经有了,不必蘸调料也行,他们还附送一碗骨头汤。等穆子期又帮忙端了几次水饺后,老叶氏赶紧把他赶走:“现在还没到饭点,把同窗丢在一边可不好。”“没事,大家都熟悉了,他们不会介意的。”穆子期不以为然,不过还是听话地坐到原来的位置上,加入大家的话题,说起最近有关于服兵役的事。不用等多久,陈香很快就端来四碗水饺,季无病等人赶紧站起来。穆子期给双方简单介绍了下,接下来就只剩下吃了。“真的很好吃,子期,你没骗我。”严日初用勺子舀起一个,吹凉后就迫不及待地放入嘴里,咀嚼吞下后,眼睛顿时一亮。其他两人也很是赞同,饺子的味道的确鲜美,浓浓的汤里还有一股香味,比家里包的饺子还要好吃一些。“那是当然,我吃过的好东西不少,要不是真的不错,我家可不敢开店。”穆子期得意一笑,“好吃就多吃点,今天管饱,下次来我就收钱了,小本生意概不赊账。”“我说,子期,难不成以后不是我们能免费来吃么?”严日初故作严肃。“你想得天真,这是不可能的事。”穆子期笑着摇头,“你的食量这么大,把我家的店子吃垮了怎么办?”这么多人,就严日初身材是微胖型,源于他的好吃。大家哈哈一笑。穆子期看着他们年轻还带着稚气的面容,觉得这个时代虽然有各种各样的不如意,但起码他还能再经历一次青春。年轻真好!努力为未来奋斗的感觉真好!“这次征兵的力度比去年大啊,看来真的要打仗了。”埋头吃完后,严日初再次说起如今最热门的话题,“我还听说明年开春上学要搞什么军训,嗯,像训练士兵一样训练我们,时间持续七天。你们说朝廷是不是想让我们上战场?”“我在《大夏八卦报》看过类似的消息,应该是真的,每次有什么风吹草动都是这家报纸先刊登,十次有八次是真实的,我看这次军训的事八九不离十。”穆子期点头表示赞同。这一年来,不同行业、不同内容的报纸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他走在路上都能被人塞一两张。其中《大夏八卦报》以极快的速度崛起,销售量比得上最大、最正规的《夏国新闻报》。在清溪村时,穆子期总觉得自己还活在鸡犬相闻的古代,但一出到县城,改革的气息就扑面而来,尤其是看到茶楼上的说书先生经常口沫横飞地说起各地的奇闻异事或朝中大员的八卦消息,那种感觉就更强烈了。遗憾的是,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如今大夏的科技并没有腾飞或大跃进,还没有关于“电”的消息传出来,不过蒸汽机倒是弄出来了,已经开始用在船舶上和工厂里,这是邸报上说的内容,没有大肆公开。他经常去借季文甫的邸报看,对这类消息很是敏感。不说别的,什么时候弄出一辆自行车就好了,可比赶牛车快得多。再想想穿着长衫、留着长发的古人骑自行车的样子……这个笑点他能乐上一年!“不过让我们上战场,我认为不大可能。”穆子期又分析道。在座的四个人,除了他这个跳级上来的,其余三人都读了四五年书,年纪又还小,没有经过基本的军事训练,把他们送上战场岂不是浪费资源?“子期说得对,你不要听风就是雨。”季无病取笑严日初,“就算是强制抓壮丁,你家就你一个儿子,怎么都不会轮到你头上。”“我就是胡乱猜猜,万一说对了呢?”严日初嘿嘿一笑。张铭坐在一旁看着他们,微笑不语。他一心埋头苦读,很少关注这些报纸上的内容。接下来几人又说起即将到来的期中考试,言语之间倒是对此毫不担心,只略略提过就算。没想到张铭自那以后就有些坐立不安,短短的一炷香内就往柜台上的漏刻看过几次,最后忍不住了,连忙说道:“快要期中考试了,我还有题目没有做完,心里急着慌,我想回去做题。”穆子期等人一愣,随即才意识到眼前的这位同学在学习上可是极为刻苦的,很少见他浪费时间,就算是大家课间活动时,他也是待在座位上看书。穆子期虽然觉得这种学习方法过于自苦,可能不够科学,但也很欣赏他对于学习的付出,于是忙赞同道:“对对对,我们聊着聊着都忘记时间了,眼看着天快黑了,你们赶紧回家吧,免得家里人担心。”季无病和严日初没有意见,即便严日初觉得家里无聊得很,思忖了一会儿,还是没有反对。天色还大亮,对于县城的治安,穆子期还是比较放心的,就没有送他们,只叮嘱他们一路注意安全。送走同学后,他又开始陷入忙碌中,此时晚饭的时间到了,店里接二连三来了几个人。即便大部分的人都会在家吃,但出来吃饭的人也不是没有,尤其是独居的男人更是如此。“中午的人才叫多,晚上倒是少了。”老叶氏笑道,脸上带着几分疲惫,精神却很是旺盛。夜幕降临时,送走最后一位客人,穆子期等人就关上店铺的大门,开始就着烛光和油灯收拾东西。看着角落木盆里的那一堆瓷碗,穆子期挽起袖子,先把脏碗过了一遍水,之后才倒入热水用草木灰洗刷,一边说道:“陈香,今天太晚了,你不要回去。我跟三郎说过,如果你有事不能回村,就让他到刘家去睡。”反正家里值钱的东西都搬到店铺这里了,不怕被别人偷。陈香刚才一直满头苦干,没有注意时间,此时正犹豫不决,一听穆子期说的话,想了想,干脆就不摸黑赶路,决定在这里住下了。问过瑞珠的情况,知道她没什么事后,大家一边忙着手头的事,一边猜测今天的收入有多少。“肯定不止卖出五十碗,我算过了,应该有七十个人。”穆圆圆兴奋地说道,不用包饺子时她都会出来帮忙端盘子,一整天都在暗暗留意。大哥可是算过了,每天要是能卖出五十碗,他们每个月就大概能赚一千几百文钱。老叶氏是收钱的,早已经清点过,此时就笑道:“今天有八十四个人来吃东西,收了二百五十六文钱。圆圆算得准。”“难怪把饺子都给卖完了。”瑞珠听到这里恍然大悟,本来他们只准备五十碗,等发现可能不够时,这才又赶紧重新做。穆子期却没有笑,他思考了一会,问老叶氏:“奶奶,可是你们太辛苦了,这一天忙到晚,这样吧,钱是挣不完的,要不咱们就只做早上和中午?”为了早上的生意,他们天天要早起,毕竟包饺子的前期准备工作很多,而晚上又会忙到很晚,感觉都没有空闲的时候。像今晚,一时不察,陈香就错过回去的时辰。想到清溪村,穆子期不认为他们现在能抛下田地不管,所以陈香不可能时时留在这里。众人一想,这也是一个问题。“今天大家是好奇,明天估摸着就没有那么多客人。”老叶氏看样子早已想过这个问题,回道,“每天总有一段时间是没人的,那时我们轮流休息就是。大郎放心,奶奶心中有数。”“那就好。”之后,大家又仔细商量了一番,确定应对的措施。在场的人都是没有亲自开过店的,一开始总会有些手忙脚乱,或者忙中出错,把问题提出来再想办法解决,虽然劳累,但看着蒸蒸日上的生意,心里总归是甜蜜的。十月下旬,在经过一系列的体检和问询后,清溪村送走了三位年轻人,除了刘延知和袁仲兴外,冯老三的小儿子冯三郎也去了,这位饭量很大,家里人多,经常只能吃个半饱,又看到他上面还有两位兄弟没有成亲,想到现在成亲的困难,他就立即报名参军去了。刘延知一走,刘家就只剩下刘延舟兄妹,穆子期去探望他时,刘延舟的眼睛还是红肿的。“让你见笑了。”刘延舟没有掩饰自己的伤心,他低着头擦擦眼睛,哑声道,“要不是为了照顾我和妹妹,让我们适应这里的生活,大哥去年早就去从军了。”穆子期点点头,默默地在他对面坐下。“有时候我又想,要不是为了我和妹妹,大哥可能也不一定会去当兵,他一身武艺,人又聪明,去做什么不好?”“去军中搏个出身是不错的出路。”穆子期只能这样安慰他,往好的方面想会好受一些。“大郎,我总觉得一下子想通许多事。”刘延舟环视一圈家里简单的摆设,总感觉大哥刚走,这个家就冷清许多,心里难受得厉害,“我一定要好好读书,读出个人样来。我现在最担心的是,我白天在学堂,留妹妹一个人在家我有些不放心。”就算他们家里也养了一条狗,不远处还是村长家,他还是不放心啊,毕竟妹妹今年已经十三岁,出落得跟一朵花儿一样,时常有小子在家门口经过,而当地适龄的女子又少……真是越想越不放心。“这事我能帮上忙,如果你们乐意的话,你知道的,我家那个饺子馆生意不错,刘妹妹可以去那里帮忙,我奶奶他们肯定求之不得。”穆子期想到最近店铺越来越好的生意及越来越多的忙碌,这不是瞌睡来了送枕头吗?“去县城帮忙……”刘延舟一愣,仔细想了又想,竟然觉得这是个好主意。第57章 生意稳定“你先问过刘妹妹再说, 看她肯不肯,我们说没用, 如果她乐意的话,到时再让我奶奶来和你们说。”穆子期见他犹豫不决, 也不催促。又见刘延萱的房门紧闭, 估摸着对方也在伤心,就不想再打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