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节
作者:曲流水      更新:2023-06-19 08:00      字数:6040
  穆子清则按照他的想法来下注。几人掏出的金额都不大,就凑个趣而已,毕竟有家人在呢。真玩得大,即便现在不说,等回去肯定挨骂。至于穆子安,他就看看,没有下手。“子期,无病,你们也来了?”几人拿到凭证后,正待往回走,就突然听到队伍中传来熟悉的声音。穆子期定睛一看,原来是同班的陶靳和孟明苇。“两人什么时候勾搭在一起了?”穆子期有些诧异,转念一想,可能是自己知道得太少,也就不在意,面上没有露出丝毫的诧异。“你们也来了。”季无病应了一声,双方凑在一块。孟明苇的目光在他们身后的穆子清两人打转了下,笑道:“这是……”竟然露出笑容?穆子期和季无病对视一眼,明显看出对方眼里的惊讶,顿了顿,他还是做了介绍。“你三弟长得和你有些相像,不错。”大概是人多,孟明苇的态度出人意料地温和,竟然说了这么一句。至于长相平凡的穆子安,他只看了一眼就略过。穆子期无语,打发弟弟们先回去,四人走到人少一些的角落。陶靳是真正的欣喜,笑道:“我们真是有缘分,我还以为你们早就回家了。哎,早知道你们也来看比赛,大家就约在一起好了。对了,我们是在包厢,那边有几个同学,你们要不要过去一起看?”对于学习成绩好的同学,他一向高看一眼。不用指望季无病答话,穆子期笑道:“我们和家人一起,不好过去,祝你们玩得开心。”不管如何,在这么大的地方,竟然遇到自己认识的人,终究有两分亲切感。四人又说了几句废话,眼看着人越来越多,比赛快要开始了,就此分别。“孟明苇的态度似乎好了一点。”路上,季无病突然说了一句。“他就这样,阴晴不定,以后再看吧。”穆子期倒是没有什么想法。对于孟明苇,他只求对方不要打扰到他的高中生活,其他的不大在乎。而有关于他本人,他没多大的想法,即便他觉得对方不算是坏人,可生活环境和性格的不同,就算没有开学前的那场冲突,还是让他们很难成为好友。季无病一听,点点头,没再说话。比赛很精彩,过程犹如话本的情节一般,跌宕起伏,高潮迭起,有时又出人意料。第一天是蹴鞠比赛,第二天是赛马比赛,穆子期等人都没有错过,看得津津有味。在狂热的人群中,他们难得抛却以往的矜持,大声叫喊,鼓劲加油。满意时大笑,和旁边的人相互捶打,失望时,哀叹声不断,整个人没精打采。可以说,一场比赛牵动了在场所有人的心弦,喜怒不由己身。连几位老人的情绪都被调动起来了。穆子期第一发现,原来古代人也是这般鲜活的,他们的表现和现代人没有什么区别。激动时照样会抱在一起大喊大叫,或者相拥而泣。难怪他听说,这里举行的每场比赛都会爆满。原来在这种气氛中看球赛,真的会上瘾。他都抵挡不住,那些娱乐生活较为乏味的人们就更加难以抵挡了。两天下来,让他看到了大家激情的一面。而在比赛结果出来时,有下注的人群,表情不一,人生百态不外如是。令他高兴的是,应该运气好,他们输的时候少,赢的时候多。当初他下注的成本加起来仅有一两银子,最后赢回来的竟然多达四两。好吧,这次来游玩的花费都差不多赚回来了。反倒是穆子清的本差点就没捞回来,要不是最后一场跟着穆子期和季无病行动,结果肯定是把他的私房钱亏掉。“我以后再也不下注了,等我学会用算学计算概率再玩。”最后,穆子清愤然说道。穆子期等人不置可否,看完比赛,他们和严家汇合,又在明州城游玩一天,第四天才一起启程回家。等回到县城,穆子期发现请他去教导孩子的人不断上门,称得上是络绎不绝,几乎可以比拟他取得中考状元那一阵子媒人上门的频率,再仔细一打听,知道期末考试的成绩出来了,花家兄弟的成绩大幅度提高,成为证明自己教学甚好的活广告。第96章 劳逸结合“你明年就高考了, 现在还去教别的孩子,我怕你太累。”傍晚, 金乌西坠,在庭院里消食散步时, 老叶氏面对这几天上门的访客, 有些忧心,不赞同穆子期把自己弄得太累。“奶奶, 你放心,我有分寸的。”穆子期拿着花洒, 站在花坛旁边浇花,闻言就安抚道,“我对学习还是比较有把握的,之前从来没有松懈过, 而且这次的教导对象不难, 小学的知识对我而言,没有什么难度, 花费不了多长时间和精力。”穆子期对于自己的好行情倒是挺满意的,他也没想到花家兄弟的成绩会从中下等提高到上等,其中花玉明在这次期末考试上名列前茅,排在年级第二十名。他的成绩是一点一点提高的, 等期末考试一看,进步竟然那么大,其他家长自然好奇不已,尽管花家有意不说, 但还是被神通广大的人民群众发现了。有钱不赚不是他的风格,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穆子清终究还是接了一个熟人的邀请。这位熟人就是之前在县衙实习、对他帮助良多的丁吏员,他有个儿子今年就读四年级,成绩起伏不定,明年就是小升初考试,丁吏员生怕儿子考不上初中,那未来的前程可怎么办?就算他能利用关系把儿子塞进初中去读,可到底不是自己考上的,不到逼不得已,他不想那么干,怕儿子受歧视。穆子期想到实习的那两个月,丁吏员对自己挺不错的,之后自家的饺子馆有他在,所需的打点容易许多,思来想去,还是答应了。穆子清正在走廊下走来走去,听到这里就忍不住说道:“大哥,幸亏你拒绝了花家的邀请,你再教下去的话,我怕过不久阿明的成绩就该超过我了。”“超过你也是活该。”穆圆圆蹬蹬蹬从楼顶下来,手中同样拿着花洒,佯装怒道,“你再这样悠哉下去,迟早会被花玉明超过,人家可比你勤奋多了。哼,刚才我在楼顶就看到对面的花玉明在庭院里看书。”饭后,她主动去楼顶淋菜,穆子安帮忙拎着水桶上去。在穆子清和穆子安的巧手下,楼顶那里铺设了不少木箱子和花盆,种植的青菜已经能满足自家的食用,至于花卉,也是精心打理,老叶氏和穆圆圆对此非常欢喜,时常流连不去。要说建有二层小楼最不方便的事情就是这个了,大北街这边有几户人家都是建有高楼,和别家又挨得近,在楼顶登高望远,几乎能把邻居看个大概。对于以前一直住一层房子的住户而言,看到别家的事,颇为尴尬。穆子期在报纸上看到过相关的报道,知道有不少人为此闹出了矛盾。消息一出,在庭院里种树的人就多了起来,连老叶氏也是如此。以前她还想着种花就行,现在一看到这种局面,很快就在两侧的花坛里各自种了两棵石榴树和桂花树,就为了挡挡别人的视线。对于在前世生活过的穆子期来说,这种事并不算什么,很久之前,他住的房间,窗户还和隔壁邻居相对呢,反正只能看得到庭院的一角,屋内还能保留隐私,他并不在意。这些年,社会不断发生变化,新旧之间的观念碰撞时有发生,大家只能慢慢适应。“嘿,大哥和我说过一句话,欲速而不达,读书要劳逸结合,一味地死读书是不行的。”穆子清对于穆圆圆的话倒是没有生气,一派悠然,手中盘着核桃的动作不断,继续说道,“我这不是饭后想休息一下吗?”前不久他们初中流行盘核桃,听说可以锻炼手指的灵活度,穆子清很是热衷,有事没事总喜欢抓着核桃把玩,样子很有架势。穆子期对此不置可否,只要弟弟不长歪,成绩保持年级前三名,他就不会管那么多。老叶氏笑眯眯地看着这一幕,见大孙子对自己的未来有规划,也就不再劝说。说来说去,这几年发生的事,让她对大孙子很有信心,也就不再干涉,只提醒道:“如果太累就停下来,你啊,不用把自己逼得太紧。现在饺子馆的生意不错,你大爷爷那边又把钱还给我们了,现在积蓄还够用,不用老是想着赚钱的事。”也许是有过逃荒的经历,或者是刚来到清溪村时那段拮据的日子,自家的几个孩子个个热衷赚钱省钱,有时甚至会有点小抠。不过想到孩子们的乖巧懂事,老叶氏笑得很是满足。算了,有这么懂事的孩子,小抠一点算什么?“奶奶,我明白的。”穆子期眯起眼睛一笑,他们家现在最大的目标是留有足够他上大学的钱,然后再买下一个店铺。饺子馆的生意越来越好,尽管张房东很好说话,房租按照市价来涨,可这店铺终究是租来的,他们还是想拥有自己的店铺,不用受制于人。等浇完水,大家又把平时遇到的事拿出来讨论了一遍,不久,对面的花玉明就来找穆子清出去了。有穆子期的关系在,这个学期,两人的关系有了改变,不知不觉中,他们竟然成为好朋友。今晚,长安街那里有同学请客,穆子清就和他约好一起去。他们一出门,老叶氏也开始忙碌起来,在一楼大厅为明天开店做一些准备工作。穆子期不用沾手,他洗完澡后,擦干头发,很快就点起蜡烛,开始沉浸在学习的无边海洋中。书山有路勤为径,他是这句名言的信奉者,对于学习从不敢轻忽。接下教导丁吏员家儿子的事,穆子期花的心思的确不多,毕竟是小学的知识,而且丁小郎的优点和缺点明显,他事先有准备,做了针对性教导后,每天花费的时间也就是一个时辰。而且事先说好,隔天才会教一次,所以在拜访过故旧后,他就搬回清溪村居住。郝石头村长现在已经不是村长了,接替他位置的是另一位曾经当过兵的中年人,同样识字,作风温和一些,穆子期和村民交谈过,从他们的谈话中,没有发现对方有中饱私囊、欺压百姓之事。这位后来的村长姓欧,祖籍湘省,会说官话,才来两个月,就会说当地的方言,年纪四十岁出头,瘸了一条腿,家中仅有一老母、妻子和独子,而独子今年才六岁,看得出他成亲很迟。这次穆子期一回村就立马去村长家拜访,虽说以他读高中和老叶氏等人长期在县城居住的事实,他们穆家不用巴结村长,可清溪村到底是他们的根,这里摆有祖先的牌位,每年的田地产出也有不少,自然不会轻易放弃。欧村长对他的到来非常欢迎,说话很是和气,言谈间又谈起了以前的郝村长,穆子期这才知道对方和郝村长以前是战友,这次他会来清溪村任职,也是郝村长极力怂恿的缘故。穆子期想到前两天拜访郝村长,知道这位欧村长大概想把清溪村当做自己的养老之地,连户籍都迁过来了。没有什么烦心事,穆子期的乡村生活过得很是平静。每隔一天就拉菜到县城,顺便在家里住一天,教导丁小郎。第二天再赶车回清溪村,帮忙照看自家的田地,做一做修剪荔枝树之类的,剩下的时间全部花在刷题上。他已经自学完高二的课程,对于下学期即将到来的比赛,他现在就开始做准备。学了那么多年,总要比本时空的土著厉害一点吧?有穿越者前辈的恩荫,穆子期不觉得自己差,总想做得更好。当然,比赛的奖金同样让他心动。艳情话本他已经不想写了,再写下去,他怀疑自己很快就变成性冷淡,提不起对女孩的兴趣。细思恐极,他可没有单身一辈子的打算啊。而要说不好的地方就是刘延舟时不时的拜访,他现在可是狂躁得很。刘延萱现在尚未找到婆家,她已经能在饺子馆独当一面,人长得不错,待人接物也拿得出手,对她有意的人不少。听刘延舟说,闲暇时间,她也时常买一些书籍来看,尤其喜欢算学。“我妹妹竟然想嫁给商人?”刘延舟抱怨道,“虽说大夏不歧视商人,可我到底觉得有点不自在。说得急了,她还回嘴说长幼有序,我和大哥都没娶妻,她不嫁是正常的事,唉,咱们什么都好,就是有点不好,现在的女娃成亲的岁数是越来越大了。”穆子期沉默不语,继续剥皮杀兔,这可是旺财逮回来的,很久没吃过兔肉了,想念。“以前在大金,我记得一般是十五岁就会出嫁,十二三岁出嫁的也有,可在大夏,这几年,拖到二十岁成亲,别人也不会多说,还说做父母的疼女儿。”刘延舟抓着头发,在前院里团团转,“我大哥就不说了,做不了他的主,我自己还在读书,也不会那么早,可女孩不同,那些二十岁的姑娘是早早就定下婚约,不怕。我妹妹现在都十七岁了,连个影子都没有,周围的媒婆都怕了我,不肯上门,唉……”他真怕妹妹嫁不出去。“你不要急,我相信萱妹妹有分寸的。”穆子期想起老叶氏昨天在饭桌上提起花主事,心中大概有了底。花家也经营粮店,从去年开始,他们家的面粉从花家那里进货,久而久之,作为采买的刘延萱就和花主事相识,似乎流露出什么苗头。对此,老叶氏看在眼里,暗暗在纠结,不知道该不该说。花主事不是奴仆,他是花家的旁支族人,父母双亡,在帮着花家做事,人品是不错的,唯一的缺点是年纪大了点,比刘延萱大六岁。老叶氏觉得对方二十三岁没成亲,怀疑是不是有什么问题。见刘延舟如此着急,穆子期想了想,干脆就道:“你有时间去店里找萱妹妹,把你的焦虑说出来,我相信会有收获的。再不济,你可以问一下瑞珠或者我奶奶。”刘延舟一听,马上停止脚步,惊疑不定地紧盯着穆子期看。接下来,无论他怎么打听,穆子期都不打算开口。第97章 良师益友次日下午, 屋外传来虫鸣鸟叫声,天气闷热得厉害, 穆子期在书房里静静坐着,即便这样, 额上和背部的汗水仍旧不停地冒出。穆子期面前是一本大夏皇家书坊出版的兵书, 里面大致描写了大夏立国以来的几次战役。管中窥豹, 他也不指望学到什么神妙的兵法, 就想着了解一下军中的事宜, 比如组织机构、后勤运作之类。就算不能从军, 可这不妨碍他了解军中生活啊。“是不是快要下雨了?”穆子期刚想用手帕擦汗, 结果发现帕子都湿透了, 他这才惊觉自己出了那么多汗。依依不舍地放下书本, 穆子期走出房门, 手摇出一盆清凉的井水, 先洗了个脸。一股凉意轻敷于脸, 他舒服地叹了口气。除了吃饭时要自己煮麻烦一些,在乡下的生活其实还是比较平静, 比在县城里凉快多了。“看来真的要下雨了。”穆子期抬头望天, 天色黑沉沉的,乌云压天。他家住在村尾, 旁边是陈香的房子,和其他村民隔有一段距离,即便这样,他仍然能听到村民们大声喊叫的声音。如今是八月初, 有些人在庭院晒了不少东西,天色一变,大家就赶紧收回来。“希望不是要刮飓风。”他喃喃自语,刚说了这么一句,就听到自家黄牛的叫声。“大郎。”原来是刘延舟回来了。“你果然说对了,我妹妹是看中了一个人。”刘延舟把牛牵到牛棚绑好后,刚喝下一瓢水就迫不及待地说道,“没想到我一问她就说了,唉,看得出她对那个姓花的有些好感。”大家都是熟人了,这一年来,他时常在放假时去饺子馆帮忙,偶尔犯懒,干脆就在店里吃饺子当做晚饭,穆家从来不收钱。再者,有之前一起逃荒的经历,他对穆子期是非常信任的,所以对说出自家妹妹的事没什么好担心,不怕对方出去乱传。“那是你怎么想的?”穆子期把自家晾在前院里的衣裳收回房间,再一间间来关上门窗。现在已经开始起风了,七八月份正是本地多暴雨的时候,大家已经习惯了。他耳边听着刘延舟颠三倒四、互相矛盾的担心之语,内心已经做出决定,等回到县城,一定要去帮忙问问花主事的为人处世,还有他尚未成亲的缘由。再怎么说,刘延萱也是从小认识的朋友,他真的希望她能嫁给一位合适的人。说实在的,刘延萱能自己想通,喜欢上另外的男人,他知道后心里挺高兴的。这下子,总算没有内疚感了。大雨下了一个夜晚,第二天起来一看,对面的小河水位暴涨,幸好这几年清溪村的水利设施年年检修,昨晚风是大了点,幸好不是飓风,才一个早上,日头就出来了,水田里的水没过多久就退走,到中午的时候,日头火辣辣的,一切恢复了平静,仿佛昨天下午和晚上的狂风暴雨没有出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