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作者:雾十      更新:2023-06-19 15:55      字数:5102
  顾乔觉得很巧,因为小时候他有段时间的记忆也是一片空白,他阿娘也是这么安慰他的,他太小了,不记得实属正常。两个同样失去过一小段童年记忆的人,互通有无了一下后得出结论,这好像真的蛮平常的。安大夫在给顾乔看完诊后,就皱起了眉。温娘比顾乔这个当事人还要紧张,一个劲儿地问:“怎么了吗?阿弟是有哪里不好?我们能做什么?我……”顾乔:“……”我什么时候就这么自然而然地成你阿弟了?“不是。”安大夫摇了摇头,好一会儿才在温篆密集的询问中,插进话去,“正相反,世子一夜之间奇迹般地好了,好很多、很多。”明明昨日他早上来给世子诊脉,小世子的脉搏还很虚弱,可以说是气若游丝,他还记得当时自己是如何激烈建议世子不要去参加殿试的,因为哪怕是坐着考,世子都很可能会因为体力不支而导致糟糕的结果。具体有多糟糕,就要看命了。没想到,也不知道是他医术不精,还是小世子的命就是这么好,折腾了一日,世子不仅没有发生他预想中的情况,反而还更健康了。真是奇也怪哉,平生罕见。顾乔则更加坚定了自己心中对于灵魂互换规律的一些推测,他已经迫不及待要和太子殿下分享了。诊完顾乔的脉,就轮到了温篆。这回安大夫的眉头皱得更深了,但已经熟悉了安大夫套路的人,没一个担心的,结果也如安大夫的表情所示----什么事也没有。温篆身强体壮得一点都不像是一个文弱的书生该有的样子。这位温大公子就是典型的穿衣显瘦、脱衣有肉,看上去斯斯文文的好像手无缚鸡之力,实则从小与周叔辩打到大,他虽不曾赢过,但也没有输过,能达成这种平局的局面,除了温篆异于常人的脑力,自然也得有一些武功底子作为依托。事实上,以太子那样文武双全的课业安排,他身边的伴读就没一个身体素质特别差的,几乎都是骑射方面的一把好手。最笨的公主子闻添,也能在围猎的时候,自己动手射个小兔子什么的。顾乔还没有来得及和温篆再说什么,闻道成就也不是那么大张旗鼓地到了,在面对顾乔疑惑的表情时,公然逃课的太子给出了和温篆一模一样的答案:“今天师傅有事不上课。”顾乔、温篆:“……”骗子!!!武帝自然第一时间知道了儿子连同伴读温篆一起,在本应该上课的时间去了显国公府,不过这位双标帝却觉得儿子这是爱护伴读,说不定三个学问都很好的人就此组了一个学习小组,凑在一起苦读呢。正在激烈讨论中午应该吃什么的三人,大概要让武帝失望了。顾乔想吃暖锅,不管天气多热,好不容易凑齐了这么几个朋友,他早就想试一试大家围坐在一起吃暖锅的感觉了。闻道成坚决不同意,为了顾乔的身体着想,要喝粥。温篆暗搓搓地想吃来自北疆的风味小食,目的就是秀一把恩爱,他曾和司徒容在信中很矫情地提及,真想和她感受一样的水土风情。司徒容不解风情,把北边一位名厨千里迢迢给送了过来当做解决办法。温篆在内伤的同时,又会觉得这就是未婚妻关心他的表现,但没办法和别人秀,就很憋屈。如今好不容易才等到了同样知情的妻弟和太子。三人争执不下,最终就摆了满满一桌。很快就跟着逃课而来的周叔辩惊喜万分:“你们怎么知道我要来?这些菜虽然少了点,但也勉强够了。”周叔辩的饭量和他健壮的体格成正比。吃完饭,小心眼的太子就以“不要打扰顾乔修养”为名,把温篆和周叔辩都给扔了出去,整个世界终于清静了。闻道成的本意是和好不容易对了板的小可爱聊些可爱的事情,没想到小可爱严阵以待,要与他商量正事。好比互换后的信息沟通。也好比……“我无法解释为什么,但我自从与您互换之后,就多了一种玄而又玄的预感。很多预感的事情,都一一被证实了。我现在觉得温篆有可能会死。”顾乔选择了对太子殿下开门见山,“您不相信我,我也能理解。我只是想提前解释一下,我接下来有可能会做一些奇怪的事情。”顾乔刚刚往深里想了一下,觉得这事真的挺可怕。太子一共八个伴读,已经莫名其妙死了一个定北侯家的小侯爷,温篆按照话本所示,也命不久矣……所以,这会不会是什么阴谋呢?下一个又会是谁?在《女将军》里,周叔辩等人也是完全没有姓名的。但周叔辩是太子的姨表弟,闻添是太子的姑表弟,更不用说学问仅次于温篆的谢涟等人,都不应该是在未来籍籍无名之辈。最可怕的是,无论顾乔怎么回想,他都想不起来话本里属于太子的结局了。甚至连话本里有没有提过太子这个人,都变成了两可之事。顾乔觉得,也许这就是老天让他知道《女将军》这个话本的意义,让他竭力去扭转所有的遗憾!“这听起来确实荒谬。”闻道成毫不客气的开口,搭配顾乔才十二的年纪,怎么听都像是小孩子的异想天开。顾乔微微垂头:“您说的对。”但他真的没有其他办法去解释了,他不想骗太子,又没有办法把话本的存在说出来。他已经试过了,每当他想和别人说《女将军》的时候,他都会突然失去声音,无论如何都说不出来。天机不可泄露,大抵如此。闻道成话锋一转,对顾乔笑着道:“但是,话又说回来了,连灵魂互换都发生了,还有什么是不荒谬的呢?”顾乔不可思议的抬头,怔怔的看向了他的太子殿下,全大启最好的太子殿下。闻道成直接上手,捏脸捏了个痛快。虽他不可能一下子就真的全信了顾乔,但心里对未来至少是多了一些防备的。而一旦顾乔的预感成真,就说明了已经有人在一步步地对他动手了。有别于那个通过谋杀三公主和十皇子等手段来诬陷他但手段生涩的人,这个不断暗中对他身边人下手,只做事不说话的也许才更可怕。太子之位,危机四伏,自古以来就很少有太子能够一直稳坐其位。亲兄弟都有可能会为了皇位打得头破血流,更遑论太子和那些皇子还只是同父异母的兄弟。退一万步说,哪怕顾乔真的预感错了,他们只是提前防犯,也不会损失什么。“不过,这些都是我该想的事情,你现在还是要以养病为主。”闻道成压倒了顾乔,让这个不听话的小孩躺在了床上,他在顾乔身体里的时候几乎每天都需要午睡,“否则你现在连文华堂都来不了。”顾乔连连点头,决定先以争取能去文华堂报到为目标,他可是要保护太子殿下的人!顾乔的生活里就这么又多了一个表姐夫,好像多了一个娘。顾乔表示压力很大,他回敬过去的手段就是哪怕温篆没事,也坚持让温篆三不五时地就检查号脉,喝点补汤。温篆觉得这是与他的“孩子”同甘共苦,喝得不要太开心。除此以外,顾乔还没去正式上课呢,就已经把未来的“同事”都认了个遍。太子伴读们在这随后的一段日子里,频频登门,十分友善。起因还是温篆来对顾乔嘘寒问暖。温篆来,偶尔就会带上和他关系不错的谢涟、苏肃等人。周叔辩心中的警惕雷达立刻响了起来,觉得自己不能输,也见天地往显国公府里跑,偶尔也肯定要带上闻添、钱多,严防死守着自己未来勋贵小团体的成员被温篆骗了去。哪怕温篆是顾乔未来的表姐夫也不行,他和司徒容还没结婚呢!再说,再说……“你和你姐说说呗,看我怎么样?”周叔辩积极和顾乔自荐,无师自通了通过联姻来加强自己和小伙伴关系的神奇手段。周叔辩就是这么矛盾,别人不能抢自己死对头温篆的未婚妻,但他觉得他可以。可惜,顾乔毫不犹豫地就拒绝了,因为:“我阿姊是个颜控。”“何为颜控?”“就是喜欢长得好看的人。”顾乔又委婉地补充了一句,“每个人对美的审美是不一样的。”周叔辩一直到离开了才反应过来,顾乔这话是在说他不好看啊!他怎么不好看了?从小每一个见过他的人,都会夸他浓眉大眼,虎头虎脑,长大之后也是长相周正,颇为英武,他怎么就不好看了???周叔辩左思右想,最终还是顺着顾乔委婉的话得出了一个结论----不是他不好看,而是司徒容审美有问题,她只喜欢温篆那样的小白脸!呵,女人!莫名其妙地,周叔辩就给自己整了一段短暂的相思未果的恋情,一副看破人世沧桑的样子,前朝才喜欢小白脸呢,未来终将是他这样真爷们的天下!温篆听到消息后,笑眯眯的啥也没说。只是没过几天,周三公子他娘就拐弯抹角听来了一个惊天八卦,她儿子开窍了,想要娶亲了!虽然现在说这些还有点早,但相看起来怎么着也要个一两年,再准备准备,真结婚的时候儿子也就大了,可以说是再合适不过的黄金年龄。莫名其妙地,周叔辩小小年纪,就陷入了汪洋大海一般的相亲队伍里,每天变得异常忙碌,不是在相亲,就是在去相亲的路上。天知道他比十四岁的太子表哥还要小一点呢!***顾乔还没能销假去上课,十皇子的棺椁就先进了京,武帝稍微好了一点的心情,再一次因为这种“黑人发人送黑发人”的局面而跌破了历史最低。朝中人人自危,做事说话都谨小慎微,生怕哪里惹到武帝不快,乌纱不保。随十皇子一起回来的还有李淑妃。但也就只有李淑妃了。李淑妃比较聪明的一点就在于此,她不会在武帝下旨之前,就把还在病中的女儿带回京城,毕竟三公主是戴罪之身,并不会因为她受伤了而有所改变。武帝见李淑妃这么知情识趣,反而动了恻隐之心,想把三公主叫回来。当然,这事武帝也不能完全自说自话地就做决定,至少他得去先和太子聊一聊,试探一下太子对于三公主是个什么态度,毕竟当初想捅太子的是十皇子,三公主并没有那么丧心病狂。现在十皇子死了,三公主还在病中,接回京城也好治疗。哪怕找再多的理由,武帝心中也还是没什么底气,他知道他毫无缘由地就爱同情弱者的毛病又犯了。但那是他的女儿啊,他能怎么办呢?没想到太子这回这么好说话。“好啊,就让三姐回来吧。”太子如是说,好像完全没觉得这是一个多大的事。但反倒是李淑妃真心不想让女儿回来,一方面是担心她在京中还有危险,另外一方面也是在考虑太子的心情。她们现在算是微妙地和太子暗中有了合作,李淑妃多了解太子那记仇的小心眼啊,她可不觉得太子这是真的同意了。三公主自己也不想回来,她不想见到任何人,因为她伤的地方有些特别,她只想一辈子躲在暗处,让那些伤到她的人付出代价!而现在能够帮她且最能信得过的,是太子。这真的有些讽刺。但莫名地,三公主在这事上确实更信太子一些,她也就暂时并不想破坏了与太子之间这来之不易的虚假和平。劝说武帝的理由是现成的----三公主要养病,还要留在庵里为太后与十皇子祈福。同样一套宫斗用法,武帝却反而不是那么满意:“她当初那么对安邦,安邦都能不计前嫌,她怎么就这么小气?连祈福的时候都不愿意带上太子?她这个姐姐是怎么当的?!”李淑妃:“……”她可是听说太子也没带上她的两个孩子啊。大家都是玩宫斗的,谁看不透谁那点小心思啊,也就武帝看不破了。一样的套路,一样的做法,武帝给出的反应却不尽相同。不得不说,他真的很偏心。李淑妃也只能打碎了牙和血吞,不得不认。十皇子年纪太小,早早夭折,按照传统,葬礼并没有大办,哪怕他出生便已经和其他兄弟一样被封了王。武帝怕触景生情,连葬礼都没有出席,他唯一为十皇子做的,只是给他的这个王衔加了谥号,平。平安的平,武帝不求儿子下一世有何作为,只求他能平安喜乐,长命百岁。朝臣没一个敢在这个时候和文化不高的武帝讲,“平”在谥号里,可不是什么美谥,倒也不是恶谥,但……反正给人的感觉就是武帝并不太重视这个早早去世的小儿子。不过想来也是,武帝已经死过那么多儿子了,在孩子长大之前,他真的很难投入感情。一直到顾乔能上课的时候,武帝才渐渐从这种低气压里走出来,带给他改变的,是后宫又有嫔妃诞下了小皇子。有人死去,有人新生。武帝越看顾乔是越顺眼了,虽然这只是个巧合,但事实摆在那里----在顾乔入宫来上课的第一天,健健康康的小皇子就诞生了,就像是带来了所有的美好。于是,只上了一会儿课的众人,就被武帝放假了。他带着一众儿子女儿去看刚出生的皇子了。第二日,顾乔又接到了一个消息,在这个夏天即将走向最炎热的时候,武帝终于心情大好,决定举办皇子公主们每年夏天最期盼喜欢的活动----避暑。不只皇子公主们要去,伴读们也要跟着一起走。课业就这样先暂停了,大家收拾东西,准备一同前往避暑行宫。避暑的行宫是前朝所建,武帝并没有在这方面大兴土木的兴趣,很多都直接沿用了前朝的。前朝喜好奢华浮夸,明明很好的东西,只用了、看了一次,就被闲置在了那里。武帝自带一些奇奇怪怪的抠门本能,大概实在是小时候穷怕了,哪怕当了皇帝也喜欢废物利用。前朝的园林,前朝的行宫,能用的都被武帝翻新修葺了一下就用上了。举朝上下,无不在夸赞着武帝的勤俭节约,简直感动大启。武帝做事总是说走就走,没过几天,顾乔就跟着太子一众人去了行宫,见识到了与后建的皇宫截然不同的奢靡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