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作者:雾十      更新:2023-06-19 15:55      字数:5217
  还是武帝提出的那个让太子出阁讲学的事情闹的。虽然这事早就提了出来,但前前后后发生了这么多事情,太子出阁的事情就被搁置了。但没有人会真的忘记。武帝在消散了丧子之痛后,心思就重新活泛了起来,正准备哪天再暗示一下太子的师傅们,把出阁的事情重新提上议程。毕竟从挑选吉日,到操办准备,再到太子真正出阁,这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武帝希望尽量在夏末秋初搞定这个事情。因为到了十一月,就是太子十五岁的生日了,不能再拖。朝臣们也没忘,特别是太子的老师们,他们在等待着合适的时机,再次对武帝提起。随着几个皇子在朝中的地位越来越稳固,太子的老师们不可能不着急。他们希望借由太子出阁,来打消某些人才刚刚升起的希望,把伤害降到最低。太子的竞争对手们更不敢忘这件事,几乎可以说是寝食难安,日日夜夜想着办法希望能够拖延太子出阁的日子。最好这辈子别出,出了也搞砸了。但另外一个问题也来了,那宫人引顾乔去书斋做什么?太多此一举,画蛇添足了。“也许还是两伙人。”挑拨顾乔的人不知道具体是怎么打算,但目的很显然就是离间太子与伴读的关系。而给太子下药的幕后之人,很可能是本身就有意对太子动手,又知道了第一拨人的动作,才决定将计就计,一箭双雕。联想三公主和十皇子的事,对方的目的从没有变过,那就是挑起两个皇子之间的矛盾,自己坐收渔利。所以,对方搞事,不怕太子知道,就怕太子不知道。对方就是希望太子能报复得轰轰烈烈。若不是之前十皇子的死,让太子和顾乔意识到了至少有两股势力在角力,他们现在也不会这么快想通这个处处都是矛盾的夜晚。而当他们把做这一切的人从一股势力看成两股,那就都说得通了。他们的目的不同,但都是在给太子设套,其中还有一方顺便把另外一方也算计了进来,才会让一切都显得扑朔迷离,又略显智障。不过,他们也因此至少知道了一件事。----想要挑拨他和顾乔关系的人,绝不是真正的幕后黑手,对方应该很好找,毕竟这样才能如了幕后之人的愿。他可以让顾乔暂做与他人斗法的样子,自己私下里排查真凶!这挑拨之人……不做他想,正是大皇子妃。她本来的计划也不是这样的,只是在她不明白的情况下,计划被改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她听说宫人被抓之后,就急了,一直想办法想要打听清楚情况。大皇子妃就是很单纯地想要依照大皇子所愿,搞臭太子的名声。其他伴读都滑不留手不好下手,她只能把顾乔这个新来的当作突破口。大皇子妃也是知道顾乔的聪明的,制科第一,不好糊弄。所以,她的本意是引顾乔去拿东西,白跑一趟,等第二天顾乔把东西拿给太子,太子表示不认得,然后再一步步引导着顾乔往太子这是在故意耍他的事情上想。她也不怕顾乔在一开始就看出这里有问题,这就是个阳谋,就是为了让顾乔看出来问题,但模糊了到底是谁做的。顾乔被他心思歹毒的二叔虐待了那么久,对这种事情肯定是心思敏感又纤细的,他绝对受不了重新回到地狱的感觉。一旦顾乔崩溃,他就是最好的突破口了。再借顾乔之口,把她精心炮制的有关于小侯爷之死不是意外而是自杀的谣言传出去。太子前逼死一个伴读,后又逼崩溃一个,他还能怎么洗?只能是百口莫辩。杀人诛心,大皇子妃太习惯玩这种心理战了。她都不需要惊动太子,只用在顾乔身上使劲儿地下功夫,武帝肯定不会去关心顾乔的死活。大皇子妃的算盘挺好,可惜,出师未捷,死在了第一步。最可怕的是,大皇子妃一想,她没给太子下毒,但有人下了。她虽然没敢这么大逆不道地想过这种事,但如果太子死了,她自然也是开心的。可是因为她找人引导顾乔的举动,反而让顾乔警觉,无心插柳柳成荫地解了太子被下药之围……大皇子妃恨得砸烂了一屋子的东西。当闻道成得知想要挑拨他和顾乔关系的是大皇子两口子的时候,他竟一点都没有惊讶的感觉,甚至有了一种“既然是他们,也就放心了”的诡异宽慰。因为这两口子真的不足为惧。与此同时,顾乔也在思考着该怎么为殿下复仇,这药不能白吃。比起喜欢把什么事情都自己扛的倔强太子,顾乔就要神奇得多。他直接把对方有可能是在阻止他出阁的猜测,找人暗示给了善于脑补的武帝。武帝不愿意相信是自己的孩子对自己孩子下手,但他却很容易联想到其他人,好比皇子们的后妃,皇子们的外家,乃至皇子们入朝之后就拉帮结派的近臣。他的孩子是不会出差错的,错的只会是那些教坏了他们的人。如果能让武帝去暗中排查,为他所用,乃至借由此事拔掉其他皇子结党营私的苗头,那就太完美了。等武帝来找顾乔说的时候,他依着太子一贯硬刚的思路,给出了太子会给出的答案,声音沙哑,但已经能说话了:“儿臣想要尽快安排出阁讲书一事。”不是想要阻止他吗?他偏要再快一倍给对方看!第三十七章第二天一早, 周叔辩等七个伴读就结伴到了无为殿, 他们是来探望太子的,已经提前得到了武帝的允许。真正的太子闻道成因为照顾了顾乔一整夜,十二岁略带余毒残渣的身体, 发来了不堪重负的强烈抗议,现在正在后殿东间的侧室小憩。等待他们的只有顾乔版的太子。整座无为殿占地面积极广, 仅前殿便是面阔七间,进深三间, 关起门来就已是寻常权贵府邸无法比拟的大院了。但这个前殿只是武帝日常用来读书、办公、面见大臣乃至礼佛供道的地方,后殿才是武帝正式的寝宫。后殿的五间稍间都是武帝的住所,晚上看心情随机选择就寝地点;东西两堂的耳房则分别是为皇后与太后特意在无为殿备下来的房间, 也是各五间, 不一定住,但肯定有;寝宫两侧还有十多间矮小的围房,那是供妃嫔随侍时临时居住之所, 不固定哪间属于谁, 谁侍寝谁独自暂用。顾乔也是躺在床上养病穷极无聊,看着舆图一点点了解到的。武帝把太子就安置在了属于皇后的后殿东堂,名曰“长生”。“长生堂”这个名字,是在皇后去后才改成这样的。因为当时群臣不断上奏,希望武帝能够另立新后, 有人血荐----国不可一日无君, 后宫不可一日无主。闻道成听后怒不可遏,为了恶心前朝后宫这些在皇后尸骨未寒时就已经心大了的歹人, 就请旨把皇后生前所有居住过的地方都改了统一的名字----长生。“早登极乐,永享长生”的“长生”,这是大启的丧葬习俗里一般都会刻在棺材两侧的话。也是年幼的太子,亲手一笔一划刻在他母后棺椁上的话。闻道成的意思很明显了,你们不是迫不及待地想入主吗?不是恨不能今天就搬进来吗?他倒是要看看这些人住在棺材宫里会不会做噩梦!闻道成明面上对武帝给出的理由是,给他母后祈福。这理由蹩脚极了,所有人都看得出来年幼的太子在搞什么,但大家看不懂的是武帝在搞什么,他竟然欣然同意了!动作还十分利索,早前的牌子当天就摘了下来,新刻的牌子更是武帝亲自提笔,做好后就挨个挂了上去,所有的行宫一个都没放过。后妃们确实是被恶心得够呛,谁想住在这样寓意的宫殿里?她们虽然能忍,但短时间内还是需要先做个心理准备的。她们这一退……就退到了先后仙逝四年后的今天。武帝一直没有表示过丝毫要立新皇后的意思,他像极了所有突然丧偶的中年老男人,一方面觉得自己必须赶紧再找个伴侣,不能没人照顾,一方面又古怪坚持着没有人能再超越自己的原配妻子。从某种角度来讲,男性比女性更加不会独立,小时候从母,长大从妻,老了从子,一辈子没有办法从以家庭为单位的生活里走出去。不过,武帝大概并没有太子想的那么多,亦或者他就是这么一个坑儿子的爹,在把太子接到无为殿后,就把太子安置在了长生堂。因为这是皇后生前在承仁行宫最喜欢住的地方,她在承仁肯定有独属于她的宫殿,但她更喜欢陪伴在武帝和儿子身边。顾乔是不知这里面的弯弯绕绕,住得很坦然。毕竟要不是太子特意解释,一般人对于长生的理解就是字面意思,又或者文艺一点的,也只会联想到“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那样描写夫妻恩爱的句子。闻道成也住得很坦然,因为这里承载着他无数美好的童年回忆,特别是和他母后的。他甚至有点跃跃欲试,希望母后能够托梦给他。其他人压力就很大了,他们也敬爱着皇后,可还是会害怕神神鬼鬼。特别是七个太子伴读里最没有存在感的李怀遇,他和顾乔一样,都十分怕鬼。只不过顾乔是被他顾老太太故意给他的恶鬼床吓的,李怀遇则是天生胆小,家世在八个伴读里也完全不能看,学问不上不下,武功不高不低,将“平平淡淡的普通中等”发挥到了极致。他敢怕不敢言,两腿一直在打战,走路磨磨蹭蹭,慢到了不可思议。周叔辩实在是看不下去了,扛起李怀遇就进了长生堂,看到了正半倚在床上看书的太子版顾乔。顾乔在外面披了一层宽大的外衣,显得整个人都羸弱得瘦小了一圈,这自然是表现给武帝看的。作为一个宫斗演员,顾乔的表演永远是不会有破绽的,无时无刻,兢兢业业,哪怕是武帝去上朝的此时此刻。之前已经有人来通报过了,顾乔对于伴读们的前来本并不应该意外,只是在看到周叔辩扛着李怀遇进来的时候,还是微妙地停顿了一下。高大威武的汉子,像个山大王一样,扛着欲哭无泪的小小少年,这画面简直辣眼睛。要是真正的太子殿下在场,肯定已经吼出来了吧?顾乔这么想着。周叔辩也在惊讶,欸,我表哥今天竟然没有吼我?果然是太难受了吗?好心疼!顾乔其实没什么事,也不知道是太子殿下的身体素质太好了,还是那药丸就是这么神奇地包治百病,亦或者是互换回血特别厉害,总之,他除了嗓子沙哑以外,就没什么更多不适之感了。如今躺在床上,是太子殿下希望他能够假装双腿不良于行,除了他们俩以外,谁都得瞒着。太医也诊不出个所以然,只能就这么僵持着。周叔辩听说后,眼泪“哗”的一下就落了下来:“表、表哥,你不会,真的,不是,你肯定会没事的,我这就找我爹在全国寻觅名医!”其他几个伴读也是面色凝重。“……听我说完。”顾乔说话很慢,嗓子除了沙哑还有点疼,吞咽口水都会疼的那种,每次都只能小心翼翼的。他之前也和太子商量过,不要太吓唬到身边的人,毕竟他们是真心在担心他的:“能治好。只是这是个秘密,你们要尽量保守。”伴读们几乎都不用再听什么,就已经秒懂了。其实如果是周叔辩这种容易藏不住秘密的,被人套话了也没什么,外面知道的还是太子不良于行。没想到周叔辩在这件事上对自己这么狠,怕泄露了太子的秘密,决定在太子成事之前,都不开口说话了。理由也是现成的,太子嗓子哑了,他为了给太子祈福,决定修个闭口禅。一直不能说话,对于周叔辩的性格来说,简直是要了他的命了。但是他偏偏主动提了出来,还十分认真与坚决。顾乔更加不忍心了,周叔辩确实是脑子不好,但只这个性格就已是太子的福气了,他尽可能地暗示对方:“你还是说吧,没有关系的。”要不是怕伴读们在知道真相后,被幕后凶手灭口,顾乔肯定会说出来。但是一想到温篆的死,顾乔也拿不准温篆在话本里是什么时候死的,只能处处小心,什么都提防一下。周叔辩摇了摇头,不说,不说,就不说,打死也不说!温篆在一边看着变得这么温和的太子,总感觉哪里怪怪的。但他又说不上来具体哪里不对,毕竟太子是货真价实的,估计是吃了药,现在脑子还不太清楚吧。温篆抬手,用扇子打了另外一个脑子不清楚的。周叔辩睁大眼睛,怒目看向温篆,扬了扬自己沙包大的拳头,威胁的意思很明显----他虽然不能说话了,但他还能打人!温篆用扇子抵着自己的额头,有时候真心不想救这个傻子,但,唉,算了。温篆还是决定做个好人,对周叔辩提醒道:“你对外不说话,不就行了吗?私下里只有我们的时候,完全不需要啊。我们都知道你是为了保守秘密才修的‘闭口禅’。”“啊,对哦。”周叔辩终于解禁,哪怕只是闭了这么小会儿口,他都有一种被解放了的放松。顾乔哭笑不得,但也总算是不用那么担心周叔辩了。伴读们怕影响太子休息,只探望了一会儿,就准备离开了。太子虽然请了病假可以不用上课了,但是他们还需要呢。而且都不用顾乔提起,温篆就已经贴心地表示:“小乔今天也一并请假吧?他昨日肯定被吓坏了。”顾乔点点头:“嗯,卿卿照顾了孤一夜,刚刚睡下,就别叫起来了。”温篆走出去的时候还一直在想着,这个“卿卿”到底代表着什么?他已经好多次听到太子这么叫顾乔了,他到底要不要给容容写封信,稍微提示一下呢?一边是太子,一边是未婚妻,自古忠孝难两全啊。伴读们走了,皇子公主们就接二连三地来了。这也是太子的意思,上一次太子出事装病,没见任何他的兄弟姐妹。这回为了查清楚到底是谁动的手,自然要挨个见一遍。这次避暑,大部分皇子和公主都来了,只有个别几个不在。但不在的也不能让人放心,太子已经令几个暗卫回京调查了,如果需要,顾乔就会以太子的名义请求武帝,让这些人也来承仁行宫一趟了。皇子公主们自然是不想来看望太子的,有的甚至在心里恶毒地想,太子怎么就这么福大命大,没有真的被害死呢?但不管是礼数上,还是为了做给武帝看,他们还是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