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节
作者:雾十      更新:2023-06-19 16:01      字数:4628
  第四十四章在侍卫们围猎, 驱赶动物到中央的时候, 武帝和皇子大臣们一边等待,一边顺便就搞定了这一轮的集体“合影”。太子伴读们,最终一个也没有被迁怒于他们的太子放过, 统统都有了好几幅画。负责作画的谢涟,也被别人同步记录了下来, 一只骚粉色耳朵的兔子,正在给其他八只兔子作画。负责太子这边一应事物的不是别人, 正是一同参与制科考试的才子陆南鼎。他得了官位之后,在宫里可以说是如鱼得水,这样清贵的职位正符合他的所求, 既有俸禄, 有官位,又可以继续过每天吟诗作画的神仙日子。羡慕得谢涟眼睛都红了。这位在这个时候就已经诗词真迹价值不知几何的江南才子,诗兴大发, 当场就在有太子和顾乔的画上, 留下了他的传世大作。肃肃兔罝,椓之丁丁。……肃肃兔罝,施于中逵。……肃肃兔罝,施于中林。赳赳武夫,公侯腹心。*这首模仿前秦体的诗歌, 句句不离“兔”字, 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即将展开的狩猎活动,引来一片赞叹、传阅, 还有人当场就停下了自己手中的活计,要把陆南鼎的诗先记录下来。最后甚至惊动了武帝,得到了又一轮的赞扬与吹捧。武帝到底看没看懂诗不好说,他真没什么艺术方面的鉴赏能力,但顾乔几乎可以想象出武帝的脑回路了。哇,这是写我儿子的吗?真棒!还写了狩猎?不错不错!啊,别人都说这诗十分惊艳,朕不能输,虽然不知道哪里惊艳,跟着一起夸就对了!这还是朕发掘的人才呢,朕厉害啊!总而言之,在这场狩猎开始时,其他人还没怎么样呢,才子陆南鼎已经因为一首诗而升官了。可以预见等此事传开,陆南鼎在未来会如何地名噪大启。画本身的价值会随着这首诗《兔罝》提高多少不好说,但闻道成知道,陆南鼎在他这里也死了!死了!温篆已经提前一步,把顾乔推到了太子眼前,这才没让太子给众位大臣表演一个什么叫当场翻脸。围猎在当天下午才正式开始。武帝在钦天监算好的吉时,对雄鹿射出了第一支箭,太子等皇嗣随射,然后是大臣、侍卫配合,箭矢在天空中划过优美的弧度,造出了漫天箭雨的壮丽效果。但最终导致雄鹿之死的,还是武帝射出去的那一箭,当场毙命,全场惊叹。太子的表情管理也由于受到顾乔的影响而勉强跟上,让武帝真心觉得,他这回厉害大发了!就特别开心。大手一挥,宣布了他的又一个天才主意,他要改变一下围猎的规则。这场盛大的夏末围猎要维持差不多十五天的时间。对于大部分还是孩子的皇子公主来说,最开心的地方莫过于这十五天都不用上课,但他们也并不能尽情享受打猎的乐趣,因为围猎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场大型的年中考试。往年围猎的规则,对于皇子公主们来说,就是通过获得猎物的多寡,来判定他们这一年武学上的优劣。赢家可以得到武帝的欣赏与奖励,败家就是大丢面子。年年如此,无一例外。太子不计入这种比赛,一开始是因为太子小,武帝要照顾太子的面子,后来是太子太厉害了,武帝要照顾其他孩子的面子。所以,往年皇子们的比赛都是五皇子拔得头筹。如今五皇子没来,也就给了不少有心表现的皇子公主机会,他们摩拳擦掌,想要成为这次的第一,顺便暗中和太子的狩猎数量比一比,只要能过半,就会觉得自己特别了不起了。今年的规则变得更加复杂。不再是皇嗣们单兵作战,也不只是单一的狩猎了,还被武帝有意识地加入了一些军事演习的味道。事实上,狩猎本身就是军事演习的一种。往年对于其他将士亲卫来说,这就是独属于他们的“战场”,和太子他们那样过家家的小儿科是截然不同的。今年,武帝打破了这个界限,将两者微妙地结合在了一起。每个皇子都可以额外得到一小支训练有素的士兵。他们自动会成为这些士兵的领帅,自成一国,加入到军事演习之中。在十五天的围猎里,可以吞并其他皇子的士兵与物资,也可以选择结盟,到最后分享胜果。谁也不知道武帝提出这个建议在想什么,知道话本走向的顾乔倒是瞬间明白了,武帝是在为不久的将来练兵,选择他认为最适合的领军皇子。武帝自己已经没有办法御驾亲征,他自然要找到更适合的继承者。在话本里,武帝在军事上的继承者选的就是五皇子。不过话本里的那场只在五皇子回忆里出现过,为他未来的武将生涯奠定了基础的比赛,按理来说,并不会这么早发生。不过,如果太子按照话本里所示的在承仁行宫出了事,没有顾乔的立刻回血和及时吃药,太子不可能好得那么快,甚至有可能十分严重,乃至真的失去了他的嗓子和双腿。以武帝对儿子的爱护程度,哪怕前情提要里因为没有顾乔的介入而已经和太子闹出了矛盾与裂痕,他也不会在这个时候扔下儿子不管,甚至会因为太子的弱势而更加照顾太子。那么这一场预定好的围猎也就会不了了之,后来回京后肯定又发生了什么,武帝选继任者的心思也就被不断地推后了。一直推后到了话本里五皇子回忆的那样。幸好,顾乔从未如此庆幸过,现实与话本早就不同了,在悄然间就已经发生了很多的改变,积少成多,到最后,他们谁也不会出事的!不过听武帝的意思,这种军演形式的围猎,并不会只有一回。他大概还要多观察几回。今年只是第一回 ,谁都想拿下这个第一,因为显而易见地,往后大家的年龄只会越来越大,越来越有准备,更不好拿。三皇子也志在于此,他有个一母同胞的亲弟弟七皇子,七皇子年纪不大,但他也拥有自己的一支小队伍,他肯定不能成事,却可以成为三皇子最大的助力,兄弟俩再加一个长乐王,天然就是个小同盟了。一般到了这种需要考验人缘的时候,太子永远是只能单打独斗的那一个。这也是太子最强的地方,明明他只有自己,却依旧能超越他所有的兄弟姐妹,不论他们是否人多势众,太子总会是脱颖而出的那一个,让武帝引以为傲。但是说实话,如果有更轻松的道路选择,谁又会走最难的那一条呢?所有的太子伴读都已经做好了准备,思考着该如何以一己之力再次战胜所有的皇子公主,杀出重围。幸好他们这边有八个伴读,其他皇子公主只有两到四个,稍稍平衡了一下天秤。但是这一回却与以往都不一样。顾乔在和太子轻声耳语了几句后,就确定了在私下里找到六皇子的行动方针。四皇子和五公主则是在明面上,就已经全部倒向了太子,人太小了什么都做不了的九公主,一直伴在武帝身边,还奶声奶气地给她现在最喜欢的太子哥哥加了一声油。武帝不可思议地看着下面骑在马上众星捧月的太子,他的安邦,真的不一样了。狩猎开始,顾乔与太子分头行动,太子先带着人去了他们的大本营,在那里插下了……画着兔子的黄底旗,这就代表了太子了。四皇子和五公主也各有图腾,他们三方确定结盟后,会诞生全新的图腾。也就代表着太子、四皇子和五公主的领域,已经全部都属于太子的势力范围了。武帝的帐篷这边会有个沙盘,实时有人来给武帝更新各个皇子之间合纵连横的情况。看到太子再不用向过去那样被所有人针对,武帝老怀欣慰。以及,是的,武帝有行军帐篷。他的角色扮演并不只包括了众人的装扮,还包括了他似模似样在秋狝围场建起来的行军帐篷。明明承仁行宫就在旁边,骑马一来一回并不会耽误多少事,但武帝却偏偏要忆苦思甜地住在帐篷里。这还是大臣们苦苦相求的结果,据说武帝当年的想法是在附近的山上建个寨子,他真的很怀念当年。两害较其轻,大臣们这才屈服给了行军帐。说真的,大夏天的,住在很难遮挡阳光的帐篷里,真心不是什么好体验。不透风的帐篷就像是个大型蒸笼,里面的人分分钟可以蘸醋下酒了。顾乔之前不确定他能不能和太子换回来,特意恩准了伴读们不用随行住帐篷,每天只需要往返行宫和围场就可以。没想到最后这个决策,却还是便宜在了自己身上。太子是无论如何都躲不掉的。闻道成倒也没想躲,今年全新的游戏规则,还是需要有人留下来守着他们的地盘的。晚上偷袭,实在是个再基础不过的操作。事实上,太子自己就跃跃欲试,想在晚上去他最讨厌的皇子地盘上插个旗,哪怕不能第一时间吞并对方,看着对方变成无“家”可归的丧家之犬也会很有趣。大部分伴读都不需要太子说什么,就已经心领神会,并第一时间配合起了太子的想法。也是这个时候他们才意识到,与人结盟有好也有坏,往年他们只需要自己内部开个小会就搞定了。甚至不需要开会,只要聪明人温篆和谢涟商定好大方针,太子点头同意,周叔辩等人就可以去冲锋陷阵了。但是现在,他们还得和四皇子、五公主的人商量,并且要保护这两位的地盘,工作量可不是简单的叠加那么简单,而是呈几何倍地翻涨了。幸好,顾乔最终为所有人带来了六皇子。他作为太子的使者,去暗中联系了六皇子,提出了一个过往太子绝对不会做的邀请:“要结盟吗?”六皇子虽然讨厌太子,却看得明白,他如果想赢,太子就是他最好的选择。更何况来说话的是六皇子很有好感的顾乔,他简单地想了一下,就给出了一个肯定的答案:“自然。”只不过在来了之后,因为看不见东西只能由身边的人为描述的六皇子,听到了那个结合了其他两种动物特征,但依旧主体像个兔子的图腾旗帜后,他可疑地犹豫了。他一点都不想让他的军队被人叫作……兔军。由兔子太子领导的兔子大军。太子再一次想打人了,管他什么友军不友军的,他不需要友军,他无所畏惧!作者有话要说:肃肃兔罝,椓之丁丁,这首诗出自《国风·周南·兔罝》,描述的就是王公打猎的场面。真实存在。不是文中人物写的。因为作者实在是不会写诗,才化用了一下。特此申明。第四十五章这次参与军演的皇子一共七位, 加上在序齿之外的太子, 就是八人。从大皇子到八皇子,除了战斗力真正可以称之为战神的五皇子不在以外,其他悉数下场, 准备为荣誉而战。公主们大多也饶有兴致地参与了进来,嫁了人的带着驸马当外援, 没嫁人的如五公主,一节骑射课都没有落下过, 她自己本身就很厉害。在武帝无意识养蛊的环境中长大,每个皇子公主多少都会有一些争强好斗之心。不一定非要有所图,但肯定是想要赢过自己难搞的兄弟姐妹的。不过, 或早或晚地, 这些心眼多的皇嗣们都意识到了,在军演中各自为政不是长久之计。因为获胜的方式从过去单纯的猎物计数,变成了地盘与资源的全方位考量。换言之就是, 只有大量的猎物是不行的, 还要不断地插旗、扩张地盘,乃至吞并敌人,得到对方的一切,包括人,或者说是人头数。太子这边人马齐了之后, 第一件事就是在大帐里先开会, 群策群力,谋而后定。天生有军师相的温篆, 提出了一个并不在明面考核范围内的新论点:“战损比会不会也是衡量获胜结果的标准之一?”士兵是会在攻占的过程中“受伤”,乃至“死亡”的。具体的判断标准就是一种很难清洗掉的红色涂料,一旦红色涂料出现在对方身上的致命处,或者是红色涂料过多,就会被判以“轻伤”战斗力减半,“重伤”失去行动能力,又或者是“死亡”直接退场。存在即合理,既然有“死亡”,就会在最后核算皇子所拥有的活着的士兵,和“死去”的人头数,那么战损比就势必会存在。好比在最后,当两位皇子所有的数据都十分相似时,战损比就会起到关键性的评判胜负的作用。当然,如果以压倒性的优势赢过了所有人,也就无所谓战损比了。六皇子和顾乔都赞同了温篆的这一推测,并一致通过了在未来十五天的比赛里,尽可能地珍惜己方的士兵,不要因为不会真的死人,就搞什么“自杀式袭击”。太子却想到了更神奇的一面:“人头数有分数区别吗?好比‘杀死’对方的一个士兵,和直接‘杀死’对面的皇子,总不能分数也是一样的吧?”擒贼先擒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