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节
作者:一叶苇      更新:2023-06-19 16:13      字数:4655
  幺儿,好好珍惜你的大学生活,在快乐生活、保重自己的同时,把所有你有机会得到的知识都学到,为你自己,也为一直以来疼爱我们的家人争取一个好的未来。柳凌这段话,直接决定了柳侠大学四年生活的主旋律:学习!学习所有能学到的知识。一周后,柳侠结束军训开始正式上课的第一天,他又收到柳凌一封信,非常简短:幺儿:信收到,我最近非常非常忙,如果回信不及时,不要担心,记着,好好生活,好好学习。永远疼你的五哥198*.9.12第二天,他又接到了家里的信,家里的信一直都是由柳魁执笔。柳魁告诉他家里一切都好,然后用两张多纸描述猫儿回家后的情况。猫儿收到柳侠寄回去的信和照片后好好在全家人面前显摆了一番,每天情绪高涨的背着小书包去上学,下决心要考上柳侠的大学;这两天经大家引导,他知道小叔非常想五叔和六叔,但却去不了京都,于是猫儿觉得考上京都的大学也不错,那样他就可以带着小叔坐火车去京都,实现小叔的愿望了。现在猫儿正在计划如果他去京都上大学,要带小叔去哪些地方耍、照相,给小叔买什么好吃的。柳侠想象着猫儿雄赳赳气昂昂背着小书包上学的样子,再想想他希望去京都上大学的初衷,乐呵的好几天一想起来就会自己咧着嘴傻笑。正式开始上课,柳侠才知道,还有每次上课都可以在不同的教室、公共课不同的专业也可以在一起上这种事,学校还鼓励他们选修一些其他专业的课程,这让他既混乱又兴奋。他每天和张福生、黑德清、詹伟、沙永和一起去上课,下课后,如果下一节没安排课,他们会马上跑到图书馆去,每人借一本自己喜欢的书专心致志的看,回到寝室后开始讨论、争执、一个月时间,柳侠基本已完全适应了大学的生活,除了江城的气温和蚊子让他比较郁闷,也只有特别想猫儿这点是他生活里最大的缺憾,其他时间,他永远都兴致高涨,精力过剩。柳侠每星期写五封信,家一封,柳凌、柳川、柳海各一封,给柳钰的信夹在给家的信里。他给柳海描述他上的那些课,图书馆的书多到无法数数;给柳川说自己寝室和同班同学之间都发生了哪些愉快或苦恼的事;给柳凌说自己对他的想念,说学校那些教授讲课的特点,问柳凌现在的生活;给家里写信描述自己每天上课多有意思,吃的多好多贵,问猫儿所有的一切……柳侠问柳川,五哥到底有什么事,会忙到连写一封信的时间都没有。柳川说,柳凌所在的部队是北京军区备受重视的重装野战部队,镇守京都北大门,训练十分艰苦;柳凌身体单薄,但性格坚强,他肯定会为了弥补自己体能上的不足而更加刻苦的训练,让柳侠不要担心,柳凌坚韧的心志和他的体格成反比。可柳侠就是放不了心,他给柳海写信时差点说让柳海找个时间去看看五哥,他不会是生病或出了什么事吧?但他又想到,柳海现在是高三,分秒必争,他不能因为担心五哥就不管六哥了。在新奇、快乐和思念中,柳侠迎来了他在异乡的第一个国庆节。国庆节,望宁,五道口原煤中转站职工宿舍区,下午四点。墙上贴着大红喜字、地上铺着席子的婚礼现场,院子里到处都是看热闹的人,柳茂的一大群同事和家属闹哄哄的在折腾新人。按本地风俗,如果黄道吉日这天结婚的人多,娶亲回来的越早越好,这叫“抢好”,意思是老天爷给当天结婚的人幸运是有数的,要早点把幸运抢回家,晚了,‘好’就被前面先拜天地的新人给抢完了。即便结婚的人少,不需要‘抢好’,中午十二点前也一定要把新娘接进门,过午不吉。可今天,柳魁作为男方的执事,和柳茂他们不到八点就出发了,正常情况下,他们十点前就应该把新娘迎娶回来,但他们却是下午快四点才回来的。这是本地最为人不齿的一种情况:女方在结婚当天以不放闺女走为要挟,临时提出条件,迫使男方当场兑现。通常,这种事只有在女方父母或兄嫂过于混账糊涂、女儿在家没有任何地位的情况下才会发生。一般说来,如果女孩子在家稍微有点话语权,又不那么贪财,都不会允许家人做这种让自己以后在婆家留下话柄的事。柳长青站在远离人群的地方,隔着人群的缝隙,可以看见面无表情的柳茂和黑丧着脸、偶尔勉强露出一点笑的刘冬菊,他长长地叹了口气,目光转向不远处高耸的千鹤山。柳长青今天再一次怀疑,自己费尽心力让柳茂再婚是不是错了,他从来没想到今天这种丢人现眼的事会有一天和自己家扯上关系。猫儿三岁后,柳长青开始筹划给柳茂再找个女人。在这之前他曾努力想象过,如果孙嫦娥不在了,自己会怎么样?结果是他只是想象了一下屋子里的那个女人不是孙嫦娥,就觉得无法忍受。所以他也想过就那样顺其自然的让柳茂生活下去,柳茂和徐小红的感情有多好他是非常清楚的。为了能和徐小红结婚,一直都非常懂事的柳茂主动找到他说想去罗各庄煤矿当合同工,那时柳川也很快就高中毕业了。婚后徐小红三年没怀孕,家里人只是出于对徐小红身体的担心多问了她几句,柳茂就当着全家人的面说他不喜欢小孩,徐小红一辈子不生孩子他也不会埋怨。徐小红怀孕后,柳茂不管在单位多忙多累,只要天气允许,天天回家,一天到晚都笑嘻嘻的,说不管徐小红生哩是孩儿还是妞儿他都待见。……可是,柳茂还年轻,有猫儿的时候,柳茂和徐小红结婚四年,都是二十三岁。柳长春的几个孩子,都是在柳长青跟前长大的,在他心里,这几个孩子和柳魁他们几个一样都是自己的孩子,他实在不忍心看着柳茂就这样孤零零的一个人走完以后的几十年,所以他还是开始找人给柳茂物色对象了。很多女方家听到柳茂在罗各庄煤矿当合同工,都愿意见面,但一听到家是柳家岭的,就没了下文。而柳茂,第一次让他去见面时,他崩溃的差点把家给拆了,泪流满面的指责柳长青他们冷酷无情,徐小红才没了三年多,他们就把她给忘了。后来很多次媒人说好了相亲的日子,柳茂都坚决不肯去。柳长青去找了即将退休的孙志勇,花去了柳川提干后一年多的工资,把柳茂转成了正式工。然后,人家给柳茂介绍的女方条件就好了很多,不再有离婚的女人和寡妇,并且几乎所有女方家都没有主动不愿意的。二婚,还有个儿子,这固然不好听,可每月有固定工资的正式工,这实在是太大的诱惑,何况柳茂的模样绝不是一般人能比的。柳茂后来终于妥协,但对相亲始终没有任何热情,他好像只是认命的想完成柳长青和柳长春交给他的任务。柳长青因此更觉得心疼,也更加努力的想给他找个最好的,条件要尽可能接近徐小红。刘冬菊就是这样一个人选:她比一般的姑娘都漂亮,和徐小红一样上过望宁高中,不同的是徐小红高中毕业一年多就和柳茂结婚去了柳家岭,而刘冬菊在自己大队当民办教师。因为自身条件比较好,刘冬菊挑剔过了头,二十七岁了还没有结婚,在望宁附近农村,这可是实实在在的老姑娘了。柳长青以为,漂亮,有文化的刘冬菊会慢慢的打动柳茂,让他逐渐回到正常人的生活状态。可是,后来发生的事和他的期待完全不同。刘冬菊家开始只是提出了很多物质方面的要求,等时间够长,亲事基本确定之后,又通过媒人的口说结婚后猫儿不能跟着柳茂过;然后是刘冬菊结婚后住在柳茂单位,不去柳家岭;刘冬菊走不了那么远的山路,结婚仪式在柳茂单位办……刘冬菊至今没去过柳家岭。柳长青其实有很长一段时间都在犹豫刘冬菊是不是适合过日子的人,可柳茂却没有说过一句不愿意的话,这让他和柳长春都没法开口说另择他人。“伯,你咋自己搁这儿哩?”柳魁的话打断了柳长青的思绪,他问柳魁:“她家又要啥啦?”柳魁是今儿柳茂结婚的迎客兼执事,和女方家交涉的事情全部由他出面。柳魁冷笑了一声:“要八百块钱,要不就现找人去荣泽给他们买个电视机,不拿钱不放人,我好话说尽没用,最后我说,要不俺先回来,让他们等着,啥时候咱家攒够钱买了电视机,再去她家迎娶。”这就是柳长青没有找外人当执事的原因,柳魁做事历来稳当,该软的时候软,但该硬的时候绝对不会任人拿捏,进退有度。柳长青其实提前已经估计到了今天可能发生的事,但他一直在心里希望只是自己多虑了,他不想对这个刘冬菊最后的一点希望也落空。可他注定要失望了。柳魁说:“伯,你别想恁多,该做的你都已经做完了,以后的事就看柳茂自己了,我套好了车,叫柳钰拉着俺妈,您跟俺叔先回家吧,这儿的事有我跟川儿哩。一天了,猫儿该想咱了,秀梅还得照顾小莘,没人跟孩儿耍,他该可没意思了,。”柳长春已经站在了架子车旁,面色平静,柳茂终于结婚了,大哥一家再也不用因为他一个人被拉扯的过不上安生日子了。至于柳茂和刘冬菊的以后,他连想都不愿意去想。柳长青走向架子车,和柳钰、柳长春、柳葳一起,拉着车上的孙嫦娥和柳蕤,向外面走去。第42章 惊喜国庆联欢暨迎新晚会让柳侠大开眼界,台子上抱着吉他唱歌的学长们穿着喇叭裤、留着长鬓角,非常时髦;外语系的学姐模仿邓丽君唱歌,声音足以乱真;现代诗朗诵,学长和学姐抑扬顿挫的声音配上丰富多彩的表情,让柳侠云里雾里迷迷糊糊。最让柳侠想不到的,是他们新生里居然也有特别的人才,他们对面218寝室镜片比张福生还厚的穆伟民一只竹笛吹得宛若天籁。还有云健,柳侠他们根本不知道他要表演节目,云健拉着手风琴轻轻晃动着身体唱《喀秋莎》的样子让柳侠觉得,人家是真的有高高在上的本钱。联欢带给柳侠的除了好奇还有自卑,不过柳侠性格足够强悍,一觉醒来,好奇依然,自卑自动消失,他问张福生:“以前上学那么紧张,人家哪来的时间学吹笛子、弹琴啊?”张福生也不知道,他们那里的学生也是从初中开始,课本和作业几乎要占据所有他们清醒时候的时间,他身边也从来没有一个同学学过任何乐器。国庆节后,校园里兴起了两种风潮:报社团和找老乡。柳侠在张福生的老乡找到219的时候,心里一下涌起了希望:邵岩可能会来找他。柳侠不知道怎么找邵岩,他对江城这个陌生的大城市还有点畏惧,他不太敢独自外出,怕自己出去万一找不回来,太丢人,他觉得一直生活在大城市的邵岩应该能快速适应江城,会来找他。三天后,真的有人来找柳侠了,可却不是邵岩,而是一个叫陈秋莲的女生。陈秋莲是光学仪器专业的,她牵头联系了中原省这一届的四个新生来了个老乡聚会,柳侠满怀期待的去了,结果,只此一次,没有后续,更没有邵岩。一个男老乡是信城南部一个县的,虽然属于中原省,但他们离江城所在的中南省更近些,男生说,他从江城回家只需要换一次长途汽车,所以他每周末都会回家。另一个女老乡是中原西部的,大伯家就在江城,逢周末她就会去大伯家。老乡聚会基本上都是周末一起去看电影,两个人周末都不在,陈秋莲虽然性格开朗热情,但她和柳侠相差应该有三岁,实在没什么共同的话题可以说,所以柳侠的同乡会无疾而终。寝室里除了张福生和毛建勇,其他几个人都因为各种原因没有老乡之间的聚会。张福生和黑德清晚会回来之后就摩拳擦掌的准备学吉他,学校除了诗社,最多的就是吉他社团了。对面218的宋岩告诉他们,云健加入了一个诗社,名字叫“徜徉”。柳侠对中国古典诗词有崇拜情结,但对现代诗歌他的了解仅限于初、高中课本上那几篇,不过他觉得这个诗社的名字够浪漫诗意。星期天一大早,张福生和黑德清就急不可耐的起来去买吉他,詹伟负责带路兼翻译,柳侠、沙永和跟着凑热闹。柳侠其实心里也有点痒痒的,但当他听到售货员的报价时,立马转成了全职看客。张福生犹豫了半天,售货员都烦了,他才决定买下那把29元的吉他。黑德清非常干脆的买了一把最贵的“红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