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节
作者:一叶苇      更新:2023-06-19 16:41      字数:4539
  家里三个大人亲眼看着俩淘气包被抓了现行,柳若萌觉得这回想瞒天过海大概是不行了,就抢在柳侠他们之前一溜烟先跑回了家,等柳侠他们回到家里,迎接他们的就是孙嫦娥一顿数落:“孩儿看您光耀叔成天老使慌,逗他开开心,您光耀叔都恁高兴,您打孩儿干啥咧?”逗光耀叔开心?光耀叔还可高兴?柳侠和猫儿扭头。看着柳若萌小姑娘对着俩弟弟一脸情真意切的心疼和不忿,俩人深深地觉得,小丫头这辈子要是不拿几个著名电影节的影后简直天理不容。在大栎树下把瓜切开,柳侠和猫儿心有戚戚焉。现在他们吃西瓜是有十分严格的标准的,要和柳若虹小朋友一模一样,把瓜皮啃得晶莹透亮,否则柳若虹会高高兴兴坚持不懈地把属于你的瓜皮捡回来送到你面前,直到你心甘情愿地再啃一遍,啃到符合她的标准为止。在吃西瓜这件事上,柳若虹最喜欢柳小猪,因为柳小猪历来都是吃干抹净连个瓜子皮都不剩的。柳侠和猫儿为了防止柳若虹万一哪天拣西瓜皮拣烦了,提高标准,按柳小猪的标准要求他们,现在每回都是一次达标。先切了几个月牙,放在小盆里,柳若虹端着颠颠地跑到大柿树下:“爷爷,大爷爷,给。”柳长春手里飞快地编着个小筐说:“爷爷正忙着咧,先端去给奶奶跟娘她们吃。”柳长青在帮柳长春挑选柳条,也腾不出手,其实,哪怕他们这会儿手里没活儿,这盆瓜也都是先送到堂屋去的。柳若虹端着小盆又往堂屋跑了。柳侠和猫儿又特别切了个小小的碗状,这是给柳若虹的,小丫头喜欢这样用勺子挖着吃,最后挖不动了,才开始用嘴啃。俩人把两个小瓜切完,还没开始吃,坡口上急急忙忙跑进来一个人,是柳成宾的父亲柳长顺。柳长顺看到柳长青和柳长春,二话不说就上手拽人:“长青,长春,快点,走走走,俺那边都做好了,过去吃去。”他说着回头,冲堂屋方向喊:“嫦娥呀,别做了,那边都做好了,都过去吃,松宾已经去学校那儿等着了,小茂跟几个孩儿放学直接就过去了。”柳松宾是柳长顺最小的儿子,明天结婚,女方是吴玉妮的孙女。柳长顺这边是本家,吴玉妮这边多年和柳家一直交好,柳长青家两头都要照顾到。柳魁明天是男方的亲家,带队娶亲;孙嫦娥今晚上主持压床仪式。玉芳是最近几年柳家岭大姑娘小媳妇艳羡的新对象,丈夫疼爱,儿女双全且聪明伶俐且有福气——小萱跟着五叔生活在人人向往的京都。所以,玉芳明天在男方家搀新媳妇儿。对男方来说,娶亲是大喜事,而对女方来说,嫁女儿却是件伤心事。所以结婚当天,女方家是不摆酒席的,女方家的正式仪式在前一晚上,请乡亲邻居和亲戚吃晚饭——喜面条。吃喜面条是很正式的仪式,柳家也得去人,秀梅和柳钰、玉芳一起去,这是给吴玉妮面子。男方家的主要活动大部分在娶亲当天,酒席也都是当天中午摆,不过,前一晚压床的时候,通常会同时给过去商量事的本家长辈准备一桌酒席。今天,柳长顺居然又把酒席往前提了一步。柳长青、柳长春和孙嫦娥说什么都不肯去,哪有帮一天忙吃人家两天饭的,就算是本家也不行。柳长顺还过来拽柳侠和猫儿,并且拽得非常诚恳,看不出有一点假。那么大年纪的长辈,诚恳地邀请,柳侠无奈,只好答应晚上和孙嫦娥一起过去。柳长青和柳长春晚上也不去,这是十多年前柳长青摔断了腿以后柳魁定下的规矩,无论村里人有多大的事要请柳长青帮忙,晚上都不行,如果事情太急真等不了,那就来柳家说好了,反正柳魁是不会让父亲再冒险的。孙嫦娥也一样,因为压床仪式是在晚上,早几年柳魁就不让孙嫦娥再做这件事了,这次是因为吴玉妮亲自找到家里,柳魁才勉强答应。柳茂和三个小学生果然没回家吃晌午饭。下午五点多,柳长顺和柳成宾又来到柳家,柳侠只好和刚刚回到家的柳魁和小莘一起过去。猫儿是绝对不可能去的。柳侠和猫儿现在对这事都非常坦然,他们不在乎村里人对猫儿的议论,但柳侠在乎猫儿,而猫儿在乎小叔的心情。人的一生几十年,一家好几口人,就是再好的福运,也不可能一大家人一辈子都没一点病病灾灾,柳侠不会主动给那些人迁怒于猫儿的机会。家里只剩下了柳长青、柳长春和猫儿三个人。吃过晚饭,祖孙三人坐在院子里乘凉,聊着现在还在京都的柳凌小蕤和小萱,聊曾广同一家。当说起小蕤暑假不回来、跟着曾广同去西北采风的时候,柳长青忽然问:“那个程老师一直搁咱家住着,没换过地方吗?”猫儿说:“嗯,他也不待见住楼房,而且,将军驿往北,可多古朴哩小村儿,正好适合程叔叔采风。”柳长青又问:“他家里一直都没人去京都看过他吗?”猫儿摇头:“没,听吴以恒叔叔说,程叔叔打算出国,不是留学啥哩,是定居,以后再也不回来的那种。”柳长青没再吭声。猫儿十六岁生日那天,因为大家都很兴奋,吃午饭的时间就长了些。三点多,他们准备收摊子的时候,忽然听到院子里有动静,好像是有人摔倒的声音。一群人都跑了出去,原来,是程新庭回来了,他不知道怎么绊到了海棠树下的石凳,整个人摔倒在地。柳侠和怀琛去拉程新庭起来时,发现他左脸颊一大片黑紫,大家都吓了一跳,急忙问他怎么回事,结果,程新庭好像听不懂大家的话一样。柳长青当时觉得事情不大对,让柳凌和柳侠把程新庭送医院看看,可程新庭死活不肯,最后只好烧了一壶水,让柳凌帮他做热敷。那天,曾广同喝的有点高,和程新庭说了几句话就被怀琛给劝走睡觉了,第二天清醒过来后,他以老师的身份命令程新庭跟他去医院,程新庭在医院住了一个星期。程新庭出院后,又在柳家修养了将一个多月才上班,柳家叔侄几个都觉得出院后的程新庭有点愣怔,后来才意识到,程新庭应该是左耳的听力出现了问题。这种事当然不可能问本人,于是,好奇心重的猫儿就偷偷问曾广同,可一贯对柳家叔侄知无不言的曾广同这次却是三缄其口,并且还对猫儿说,一定不要去问程新庭,所以柳侠和猫儿到现在也不知道程新庭那次到底出了什么事。不过,柳侠和猫儿他们推断,伤害程新庭的应该是他的熟人,因为程新庭在猫儿生日前的半个月跟他们打了招呼,说有点事,要离开几天,让他们做饭的时候不用准备他的份。除了有大概三个月左右的听力受损,那件事好像对程新庭没有产生任何影响,他现在的生活看上去和以前几乎没有任何变化,每天上班下班,每天画画练字,依然温文尔雅,依然开朗幽默。程新庭出国的事,是猫儿回来之前刚刚听说的,是吴以恒听说猫儿已经拿到了签证后,给猫儿打电话祝贺的时候说“尔等精英都要出国,程师兄还打算一去不复返,我等平庸之辈连个朋友都留不住,这可如何是好呀”时,猫儿才知道的。程新庭现在呆在柳家的时间比柳家叔侄几个都多,和猫儿可以说是朝夕相处,却没跟他透露过一个字。猫儿不知道怎么的,忽然就想起了几年前的柳凌,那时候的柳凌心里埋藏着多少事,但在当时,他们都没有觉察到柳凌有什么不同。还有陈震北,他和柳侠跟着柳凌去京都的那次,陈震北应该对五叔已经到了不能自拔的地步,他有个那样的老爹,肯定心里比五叔还煎熬,可是,猫儿和柳侠也是什么都没感觉到。猫儿忽然觉得非常担心,担心程新庭……“猫儿,你眼瞪恁大,看啥哩孩儿?”柳长青突然问。“嗯?哦,我,我搁这儿夜观天象哩呀大爷爷。”猫儿心里一慌,顺嘴胡诌。柳长春呵呵笑起来:“那你都观出来点啥呀孩儿?”“我观紫微星动,光耀万里,咱家该出个富可敌国哩大财主了。”猫儿翻了个身,顺手指着可特别亮的星星瞎掰。“你知紫微星是啥不知孩儿?”柳长青问。“不知,”猫儿嘻皮笑脸地回答,“我就知这一个名儿,觉着好听,就拿它说事儿。”柳长青拍拍猫儿的头:“那也就是说,你老想挣大钱,想当富可敌国哩大财主?”猫儿摇头:“没,我不想富可敌国,我就挣够能叫俺小叔安安心心当一辈子吃饱墩儿,够咱家哩人随便花就中。”“这样啊,”柳长青轻声道,“那,咱家将来那个能富可敌国哩大财主会是谁?”第325章 老生常谈 结婚和生孩儿柳长青说这句话的口气,就像偶尔恶作剧的大人拿明明不可能的事刁难小孩子,旁边的大人都知道是逗小孩子玩呢。放在平时,猫儿就算是个傻子,也知道柳长青肯定不会把他刚才的胡言乱语当真,但猫儿现在却真真地从柳长青这句话里听出了认真的意味。猫儿觉得这绝对是因为自己做贼心虚的缘故,可他就是心里不踏实,老觉得柳长青从他的话里咂摸出了啥事儿。要是万一因此让大爷爷怀疑上了什么……猫儿不敢往下想。“汪汪汪。”若有似无的狗叫声从远处隐隐传来。这声音此时对猫儿宛若天籁,等柳长青、柳长春反应过来,他已经跑到坡口了:“俺小叔回来了,我去接他。”夜晚的山里声音传的特别远,柳侠至少还隔着一道坡呢。“这都快二十了,还跟小时候样,就待见幺儿。”柳长春笑呵呵地说。“不一样了,”柳长青也笑起来,“我咋看这儿他照应幺儿哩时候,比幺儿照应他还多些。”“差远着咧,从小到大,幺儿大事小事都紧着他,他也就是最近两年会给幺儿做几样吃食。”柳长春的话面听着好像是抱怨,语气却是十分欣慰的。除了到家后的第一天柳侠怕累着猫儿,不让他动,后来的每一天猫儿都要参与做饭。做饭似乎也有天赋差异,同样的东西,猫儿做出来的大家都觉得更好吃一点。当然,全家人也都看得到,猫儿做饭绝对是揣着颗赤裸裸的私心的。柳侠喜欢吃饺子和包子,做这两样那么麻烦,他们回来十二天吃了四次饺子,蒸了三次大包子,每次都是猫儿拌馅儿,包的时候猫儿也是主力。柳侠不喜欢吃稀面条和玉米面馍,可即便柳家日子现在好了很多,也不可能天天饺子包子捞面条,更不会顿顿鸡蛋煎饼白面馍。于是,家里吃稀面条的那天中午,猫儿利用自己掌勺的便利,给柳侠单独来了一大碗让人一看就食欲大开的葱花拌面。小雲和小雷趴在柳侠的碗上吃着香喷喷的葱花拌面对猫儿喊:“偏心眼儿。”猫儿笑嘻嘻地回答:“咱小叔是老小嘛,老小搞点小特殊多正常。”做为证据,猫儿指着柳若虹,“看,我也给咱小厉害妮儿整了一份儿,她也是老小。”下午蒸馍,一大锅黄橙橙的玉米面馍里杵着几个白胖胖的好面馍。全家人一起笑话猫儿脸皮厚,偏心眼都不带藏一下的。猫儿振振有词:“咱都好吃蜀黍馍,俺小叔好吃好馍,咱各得其所,我藏啥咧?”后来几天,孙嫦娥把稀面条和玉米面馍暂时从食谱里剔除,猫儿才没干出更明火执仗偏心偏到太平洋里去的事。同时,葱花拌面成了家里的主食之一。其实,葱花拌面是特别简陋的食物,比稀面条的做法还要简单的多,就是一点葱花,加点盐、酱油、醋、香油,倒入点沸腾的水呛一下,然后直接拌了面条就成,以前柳家最穷的时候就经常吃。只不过那时的面条大部分都是红薯面,再加上原材料匮乏,香油每次只能用筷子滴上一滴,孙嫦娥和秀梅就算是神厨也做不出猫儿这么好的味道。猫儿做的葱花拌面,真的是全家都爱吃。玉芳虚心好学,猫儿手把手教了她好几次,可她做出来的味道就是跟猫儿不一样。猫儿还给全家炒了一次红薯面条,小锅炒,一次两碗,红艳艳的小辣椒、碧绿的韭菜、水嫩嫩的绿豆芽配着棕黑色的红薯面条,不用吃,只看着就让人流口水,连以前说自己吃红薯面吃伤了的秀梅都吃了一大碗。俩小阎王闹着要跟猫儿学,说等猫儿走了,他们可以自给自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