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作者:小镜湖      更新:2023-06-19 18:46      字数:5966
  雍若露出一个灿烂的微笑:“凤公子,若是这些菜没有吃完,我可以把剩下的都打包带回去吗?”这时代没有快餐盒、食品袋,还不知道要用什么打包,自然捡方便携带的剩下。凤寥不解,问道:“带剩菜回去做什么?给……”突然,他的话音顿住,有些迟疑地改口说,“……你想带给……别人吃?”“是!”雍若大方承认,“凤公子,这就是民间疾苦的一部分了!而且不是带给别人吃,是带给我家里人吃。你知道我们一家多久没吃过肉了吗?三年多了!今天晚上,我已经把家里最后一点糙米都煮了,每个人分了一碗稠稠的粥,配一点点咸菜,只能吃个半饱。而这……已经是我们过节的伙食了。”想想都心酸!凤公子默了默,想象着那样的境况,好半晌才说:“你们家是做什么的?为何到了如此境地?”雍若思索了一下:如果我把情况告诉他,他会不会为我家讨回公道、拿回一点赔偿啊?!她继承了前身的记忆和技能,所以对于雍家败落的事知道得很清楚。只稍稍一想,她就迅速做出决定:赌了!赌赢了最好,赌输了也没什么损失。“我们家原本也还过得不错……”她给自己盛了一碗鸽子汤,轻轻喝了一口,“可是将近三年前……”第5章 段子手那一年春天,雍家遇到了仗势欺人之辈行仗势欺人之事,雍老爹奋斗多年攒下的一点家业毁于一旦。雍老爹从小学厨,人聪明又勤快上进,手艺极好。快四十岁时,他攒够了钱,在双喜胡同买了个小院子,开了一个私房菜馆——雍家菜馆。雍老爹自己掌勺,带了一个小学徒帮厨,周氏收钱算账,又请了两个小伙计跑堂。但没过多久,附近一家大户要扩建宅院,需要他家那块宅基地,便想将那个小院子买下来。雍家原也不敢跟大户人家硬顶,便想请那家大户多出一点钱,好让他另寻一个地方重新开张。至于馆子搬迁导致的老客户流失,也不敢计较了。可那家大户甚是可恶,不仅不愿多出钱,还把他家那个小院子百般挑剔,报了一个比市价还低的价格。雍老爹毕生积蓄和心血都寄托在这个小馆子里,自然就不干了,死顶着不卖。没多久,雍家菜馆便出事了——有客人到馆子里吃饭后腹泻不止,以为是疫病爆发,直接报了官。官府一查,好家伙,竟有十几个人都在拉肚子、请大夫!再一查,这十几个拉肚子、请大夫的人,竟然都到雍家菜馆吃过饭!馆子里的所有人,除了周氏这个女流之外,从雍老爹到小学徒,再到两个伙计,一个不落地被拿到了公堂上。一顿板子打下来,小学徒供说:雍老爹想卖了馆子回老家,便想在卖之前多赚点钱当路费和重新开张的本钱。为了节省成本,把家里病死的瘟猪肉当了原材料做菜,拿自制的赤酱压味提鲜。衙役上门去抄,居然真的在厨房的一个坛子里,发现了被赤酱腌制过的几块猪肉。而雍家几天前,的确有一头猪拉肚子拉死了。去挖开用石灰深埋的猪尸一看,那头猪腿背上的肉竟然都被割掉了!这下人证物证俱在,雍老爹被动了大刑,终于扛不住,招供了。按朝廷律法:故意贩售变质或有毒食物,致人死亡的,判处绞刑;致人重病但未死的,杖六十,徒一年。雍家这个案子,没有人死,但有多人拉肚子拉到虚脱,险些送命。雍老爹便被判了一个杖八十、徒一年的刑罚,另赔受害者纹银若干。雍老爹本就不年轻了,被这一番折腾,不等出狱便死在狱中。为了赔银子、上下打点,周氏不得不把那个小院子贱卖给了那家大户,又把自己的嫁妆、家中稍稍值钱一点的东西都当的当、卖的卖,折腾了个干净。他们家,也不得不从原来的住处,搬到了现在的那座破院子里。“我爹那个人,胆小,谨慎,有时候也会有点倔。他对我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做人要有良心,昧心钱不能赚,否则早晚将老本儿也赔出去。这样一个人,又怎么可能割了死猪肉做菜给客人吃?!”雍若长长地吐了一口气,又道:“这案子蹊跷甚多。但我们没有证据,只能背了这个黑锅,自己认命。”“此案的关键人物,是那个小学徒。你们知道他的下落吗?”雍若摇头:“不知道。那小学徒跟了我爹十几年,案子一结,我们就再也没见过他。他原是汝州人,逃难到京城,父母皆亡。我爹怜他孤苦无依、人又伶俐,便收了他做学徒,不想却是引狼入室。”凤寥若有所思。他的手指,又在椅子的扶手上画圈了。雍若又道:“我家的案子结案不久,胡同里还出了一件事。我家旁边一家绸缎庄夜里着了火,不仅烧了自己家,还烧了左邻右舍六七家,银钱损失惨重不说,当家人还因失火罪被拿进了衙门,打了五十大板。打完以后没几天,那当家人就死了。他娘子拖着老人和孩子撑不下去,便卖了房子,去外地投靠亲友了。如今,我家那小院子的宅基地,还有那家绸缎庄的宅基地,都已经变成了那家大户的后花园。”十分讽刺地笑了笑。“那家大户是什么人?”凤寥问道。他神情平淡,看不出喜怒来。“那家大户姓魏,原是做生意的,后来他们家有个儿子中了进士,便成了官宦之家。如今他家儿子娶了朝中高官之女,在工部当主事。”“你爹去世以后,你们靠什么过活?”“靠我和我娘给人做针线、洗衣服。可惜我们绣工不大好,只能接些普通的活儿,挣两个辛苦钱……”“你们没有亲戚可以投靠吗?”“没有。我娘从小就被继母卖了,原是给人做丫头的,后来被放出府,嫁给了我爹。我祖父也是父母早亡,在族中无处容身,便辗转流落到京城,做了祖母家的上门女婿。我祖母只生了我爹一个,家中也没什么亲戚……”她笑了笑,“我曾经想过卖身为奴,到大户人家去做婢女,给家人换取更好的生活条件。可我娘死活不同意。她说:她自己就是做奴婢出身的,不舍得自己的女儿再屈膝为奴。便是日子再苦,只要一家人在一处,那也是苦中有甜的。”“你娘很疼你!”雍若点点头,将自己双手手肘搁在桌子上,把那一双布满了冻疮和裂口的手抬起来,翻来翻去地看了两遍,微笑道:“所以,我们娘儿几个就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很厉害吧?”带笑的眸子,往凤寥看去。凤寥的视线,也落在她的双手上,眼神里似有淡淡的心疼。“是很厉害!”他用很温柔的声音说,“苦了你们了!”正伤感时,雍若的神情语气却突然一转:“不过人活着,不仅得有心中的那股气,还得吃饭穿衣。对于美味食物的向往,是人之天性、镌刻在血脉中的东西。我们一家的日常生活,只能保证不饿死,已经很久没有尝到肉味了!公子今晚破费请我吃饭,如果我自己吃独食,未免心中难安。还请公子允了我,将剩菜带回去吧!”她缩头耸肩,拳头轻轻握起搁在下巴上,抬高眉头撅起嘴,用一种可怜兮兮的委屈眼神,眼巴巴地盯着凤寥,十分无耻地卖萌装可怜:“求你了……”凤寥被这突然转变的画风,弄得稍稍有些恍神。他十分诧异地看着雍若,眨了眨眼睛,她还是那副表情!又眨了眨眼睛,她仍然那副表情!!这这这……这是换了一个人吧?!她之前的风骨呢?她之前的孤傲呢?!她之前坚贞呢?!渐渐地,他脸上露出了了悟之色,继而漾出了忍俊不禁的笑意,最后竟指着雍若,哈哈大笑起来。“哈哈哈……”他笑得捶桌顿足,眼泪都要出来了,再无半点贵公子的礼仪气度。雍若心中叹息一声:许久不卖萌,重操旧业竟是这样的结局……心塞!在这个时代,萌文化无人能懂啊!她收起了故作可怜的样子,见凤寥乐成这样,也觉得好笑。摇了摇头,她拿起筷子夹了块豆腐,一边吃着豆腐,一边欣赏贵公子难得的失态。凤寥笑了好一会儿,才笑够了。“做什么做出那副怪样子?”他问雍若,“就为了拿走几盘剩菜?”雍若摇摇头:“我们家平时,想吃这样的剩菜也吃不到啊!”凤寥想了想,轻咳一声,正色道:“将剩菜带给尊亲,未免不恭。还是我让店家新做几个菜给你带回去吧!”雍若摇头,也正色道:“把剩菜带回去,我带得心安理得,我家人也会吃得更踏实。”凤寥直直地看着她。雍若坦荡地与他对视。良久,凤寥无奈地笑了笑,又摇摇头,只得罢了:“就依你吧!”两人边吃边聊。雍若也不再多说自己家的事,而是把磨盘胡同这个贫民区里,因贫穷而生的种种事端,捡了几件荒唐有趣的说给凤寥听,好让他知道一点民间疾苦,却又不至于听了太难受。毕竟是元宵佳节嘛,总要高高兴兴的才好!“胡同里有一个小媳妇,嫁过来没多久就发现了一件奇事。每次她洗了衣服回来,她婆婆都不高兴,总要寻个由子指桑骂槐几句才肯罢休。一次两次也就罢了,回回都如此,这小媳妇就觉得奇怪,备了礼物,诚心向小姑请教。小姑便叫她少洗几次衣服,别那么勤快,也别用搓衣板、洗衣捶之类的物件儿洗衣服!你知道为何吗?”凤寥目不转睛地盯着她,眸子里写满了兴趣:“不知道!为何?”“因为那婆婆是个极抠门的人。她觉得,衣服洗多了伤料子,破得快,不可多洗,更不可用搓衣板搓洗、洗衣捶捶洗。因而她自己洗衣服时,总是将衣服浸入水中轻轻淘几下,便算是洗过了……”“‘淘’衣服?”凤寥眼珠瞪得溜圆,十分地难以置信,“那‘淘’得干净吗?”“自然是淘不干净的。所以她日常的衣服,总是很邋遢!”“……有一回,这婆婆穿了一套新衣裳去亲戚家里坐席,前襟上沾了一团油污,把她心痛得啊!都把衣裳拿到了河边,也没舍得下水去‘淘’,便拿回家去了。不久后她又去别人家坐席,人家才发现她那件衣裳仍是没下过水的样子,只不过胸口打了一个不伦不类的梨花补丁。原来,这婆婆舍不得新衣下水,又舍不得拿丝线正经绣一朵花盖住那油污,便拿了一块白布,剪成了一朵梨花的样子,用绣花的针法将这朵白布梨花盖在了那块污渍上。有个小丫头凑近了那朵梨花一闻,还能闻到一股子姜蒜酱料味儿,便道:你老人家这梨花倒别致,竟能跟厨房争味儿……”凤寥再次笑得打跌。第6章 求表白短短一顿饭的功夫,雍若宛如段子手附身,充分发挥刘姥姥式的娱乐精神,给凤寥讲了许多关于“民间疾苦”的笑话儿。比如:某老头死了老婆,便越发邋遢了。老头不喜洗澡,嫌麻烦,便说洗冷水澡容易着凉生病,洗热水澡又费柴火;还说留得这一身污垢在身上,也好稍稍挡些风寒,何必洗了去?偏他又是个体味重的人,不洗澡的结果便是:他身上那味儿能熏得人一个倒仰,无人敢近他三尺之内。有一回,他家小子看中了一个姑娘,央他去提亲,他居然也不洗洗便直接去了。那姑娘的父亲嫌他丢人,不想跟他做亲家,便讽刺他:你还是先回去洗个澡,再来提亲吧!这老头怏怏地回去了,想洗个澡再去,又怕再去对方也不答应,这澡便白洗了!他灵机一动,便寻了一枚大枣洗干净了,捧着去了那姑娘家。说:亲家你看,我已洗了一个枣,可以提亲了吧?“留得一身污垢好挡风寒?”凤寥笑得眼泪都出来了,“亏这老头儿想得出来!哎哟,笑死我了!”他学着雍若的口气说,“这澡便白洗了!哈哈哈哈……”比如:某次下雨,某人拿着一把伞回来,浑身几乎湿透了,唯独那伞是干的。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那伞是别人送的一把簇新的好伞,他舍不得用,就将伞抱在怀里,用自己的身体给伞挡雨。哪知没几天,这把簇新的好伞竟被家里才三岁的皮小子拆了个稀烂,伞面被撕得稀碎不说,伞骨也折断了小半,把这人心疼得啊!将那皮小子一顿狠揍。思来想去,终究舍不得扔掉这把伞的残骸——这把伞他还不曾用过呢!就这样扔掉岂不可惜?于是他想了个办法,找了些竹条接好伞骨,又把家里的破布烂衫缝在一起,勉强拼成个伞面的样子,蒙在那伞骨上。此后一二年,他便只用这把破布伞。他婆娘嫌他丢人,劝他换一把好伞。旁人就劝他婆娘:你还是就让他用那把破布伞吧!给他把好伞,他又要给伞挡雨了!而除了讲别人家的笑话,她也讲自己家的笑话。比如:某天夜里,三弟的手,被同床共枕的二弟咬出了血,痛得从梦中哭醒了。原来,那一天某邻居给了三弟一块骨头。三弟啃干净了肉,竟舍不得扔掉骨头,夜里还偷偷不洗手,悄悄攥着那骨头睡觉。哪知到了半夜,他翻身的时候,那只还残留一点肉香的手便无意间搭在了二弟的嘴上。肚子空空的二弟,闻到嘴边的淡淡肉香,就做了一个好梦,梦到自己被人往嘴里塞了一只大蹄膀。于是,他抓住“蹄膀”,张口就咬……这些段子的内容大体真实,但她将讲述的顺序重新编排一下,又加了一些画龙点睛的小细节,以求更有戏剧效果,更加引人入胜。而那些令人咂舌的荒唐可笑中,又暗藏着一股子难以言喻的辛酸。凤寥双手手肘搁在桌上,身体严重前倾,看着雍若的眼睛似乎在放着光。他已完全没有了贵子的娴雅姿态,反而像是一个等着听故事的小朋友。他的情绪,也在跟着雍若的讲述跌宕起伏。他整个人,时而叹息不已,时而拍案大笑,时而横眉怒目,时而面带凄楚,整个人都无比鲜活起来。眼看天色越来越晚,街上看灯的人已经稀稀落落,安子墨进来提醒说:“公子,该回去了。”凤寥一怔,慢慢从雍若的故事中回过神来,脸上不自觉流露出了浓浓的不舍。他看看安子墨,看看窗外的街道,又看看已准备起身的雍若,突然脸露哀求之色,眼巴巴地对雍若说:“今日元宵,不宵禁!”雍若觉得他的样子有些怪异,话也有点奇怪:怎么,还舍不得走了?便问安子墨:“什么时辰了?”安子墨道:“已经子时了!”又劝凤寥,“公子,再不回去,‘老太太’怕是要叫人出来找了。那就不美了!”凤寥默了默,而后长长地叹息一声,视线在桌上溜了一圈,便道:“你让老板娘拿几个食盒来,把剩下这些菜都装了,让雍姑娘带回去。”说完他便低下了头不说话,十分失落的样子。安子墨略有迟疑,看了雍若一眼。见她没有羞恼的感觉,反而十分期待的样子,便不再多说什么,出去了。雍若又舀了一点汤,慢慢喝了两口,脑子里回想着凤寥刚刚的样子,觉得他有点古怪,却不知怪在哪里。唉,想不通便不想了,反正要脱身了!此时她关心的是另一件事……放下汤碗,她小心翼翼地问:“凤公子,不知那十两银子……”你答应过给我十两银子哒!别食言啊!凤寥猛然抬头看向她,先是满脸的难以置信,接着便有一种似恼似恨似羞似怒、雍若难以分辨明白的浓烈情绪,从他的眸子里晕染出来。他气哼哼地大声道:“等子墨回来,我便让他给你!我身上可没带银子!”语气十分冲。说完他就扭头看向窗外,再也不看雍若一眼。他那两片不厚也薄、色泽艳丽的嘴唇使劲撅着,十分生气的样子。雍若越发小心地问:“那……名刺呢?”也别食言啊!好不容易找到的靠山,我真不想失去!在这个处处有强权的时代,有没有靠山,很多时候真的攸关生死啊!“今日未曾携带,改日给你送去!”语气更臭了。说完他就猛地一下站起身来,干脆走到了窗边去站着,面对着窗外不言不语。他的手指,紧紧地握在窗沿上,指节因过于用力而微微发白。雍若见他这样,也不知道自己哪儿得罪他了。她一边继续低头喝汤,一边寻思:刚才还好好的,刚说要走就变脸了!这凤公子还舍不得我不成?!心中渐渐升起一种怪异的感觉。过了好一会儿,凤寥突然转身面对雍若,问她:“你知道我为何要把那锭银子扔进水里吗?”雍若摇头:“不知道。”难道不是你的恶作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