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节
作者:小镜湖      更新:2023-06-19 18:47      字数:4451
  “用盐水冲洗伤口?”旁边的苏名剑终于忍不住插话了,“那会很疼的!非常疼!”这跟往伤口上撒盐有何区别?太狠了!一直没有说话的罗布也连连点头。“是很疼!但终究是性命更重要吧?”雍若淡淡地顶了一句,又继续说清创,“伤口越深越大,越有清创的必要。清创用的烧酒越烈越好。盐水不能直接用清水加盐调制,因为清水之中实际上也有病气秽气。得把盐水煮开了、放凉了再用。顺便说一句,用开水煮,也是清除病气秽气的一种好办法。故而喝水最好喝开水,裹伤用的布条一定要用开水煮过再晾干的……”凤寥听她说完,点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又饶有兴致地问:“那伍家兄弟可听了你的话,清洗伤口?”雍若轻轻叹息一声:“我刚说出来的时候,那伍家人都当我是歹意。说他们兄弟已经伤成那样了,我何苦再折磨他们?我好说歹说,他们只不信。后来,还是胡同里的秦寡妇出头说了几句话,伍大才同意清洗伤口。那武二怕痛,宁死不受那个罪……”“那秦寡妇说了什么?”“秦寡妇说:她先夫就是给人淘暗沟时,脚趾头被一个破铁片割了一个小口子才去了的!“当真只有很小的一个口子!只有指甲盖那么长,他先夫便没有在意。结果几天后,那个脚趾肿得跟萝卜似的,后来整只脚都肿了,疼得在床上打滚。七八天后,她先夫就开始头晕眼花、全身无力、胡言乱语,约摸只过了半个月,就抽搐着死了!死的时候,全身绷得像是一张弓,面容扭曲得像是见了鬼……“便有神婆说:她先夫是被恶鬼捉了去!这些年,她一直对恶鬼之说深信不疑,几乎是散尽家财给她先夫做法事超度……”凤寥和苏名剑、罗布几人都听得寒毛直竖!“听了秦寡妇的话,伍大被吓住了,便咬牙忍痛,让他媳妇给他清洗伤口。伍二忍不住疼,无论如何不肯相信……”雍若眉头微皱,“只希望他们兄弟都无事。”凤寥看着她,神色很是奇异:“他们兄弟闯进你家行窃,你还为他们担忧?”雍若笑容微苦:“他们兄弟罪不致死!”如果可以选择的话,我也不希望自己的手上沾着人命。几人正说着话,便见顾大娘一脸诧异地打量着凤寥等人,快步走了进来,对雍若说:“杨家回话了!”第16章 再拒凤寥杨家回话了?雍若深吸一口气,压制住心里的紧张,对顾大娘说:“大娘辛苦了!”转身对凤公子说,“公子要折梅花请自便,小女子要送顾大娘去见我娘。”凤寥站得笔直,淡淡扫了顾大娘一眼后便不再多看她一眼,冷淡地说:“姑娘无需客气。”转头又去看竹钉阵。雍若便扬着得体的微笑,引着顾大娘去见周氏。到了正房门前,顾大娘低声问:“那位公子什么来头啊?好大的排场!外面守着的人有十几个,盘问了我好一阵才放我进来。”雍若暗暗咂舌,却不动声色地忽悠开了:“元宵那日,我见院子里那树梅花开得极好,便折了一些梅花,拿到花灯会上去卖。可巧遇到了这位公子家的老太太,老太太极是恤弱怜贫,请我吃席,又赏了我几个碎银子。第二日又说喜欢这梅花,遣了这位公子送来一些肉食点心,讨了一枝梅花去插瓶。今儿这凤公子又来讨梅花了,说是之前那枝被人抢了去,老太太心疼呢!”她低低一笑,说:“大娘你说,大户人家之中,一枝梅花也值得人抢,是不是怪有趣儿的?这公子什么来头我却不知,想来定是极富贵的人家。”顾大娘便随口笑道:“那些富贵人家,吃饱喝足了,便讲究个风雅。你家这树梅花确实开得挺俊的,怨不得招人喜欢!”进了正房,周氏正被剧烈的腹痛折磨得脸色惨白、神智恍惚。顾大娘只好长话短说:八字合上了,杨家正月二十日来下聘,正月二十六日便来迎娶。又把那位杨七公子的庚贴给了周氏。婚事初步敲定,雍若心中竟有一点茫然感。这是她选择的婚姻,也是她几经权衡之后,认为对自己最有利、最适合自己的婚姻。为何她会感到茫然?雍若神色平静地送了顾大娘出门。回到院子时,正想去看看周氏的情形,便被凤寥叫住了。凤寥脸色铁青,咬牙切齿地低声问:“听说刚才那个妇人是个媒婆,还给你保了一桩永昌候府的大媒?”雍若心中暗叫要糟!这位凤公子吃醋了?但看破不说破,此时此刻,此情此景,她也只有装傻了!便垂下头,低声道:“是!”“那你可知杨七是什么人?”凤寥的声音陡然提高,语速飞快地说,“他是有名的活死人!听说现在连眼皮子都难得动一下了,也不知还能活几日。他们家正四处找人冲喜,你们家被人骗了!堂堂候府公子,要娶一个民女为妻,必有缘故!你们家就不想想这等便宜是怎么来的吗?你可知自己快要被骗进火坑里了?!”他那激烈的语气,让雍若没法再装了。她抬起头,与凤寥对视,异常平静地说:“我知道!我娘也知道!顾大娘并没有骗我们,我知道自己是要去冲喜的。但我并不认为那是火坑,很乐意答应这门亲事!”“你知道?”凤寥失神地看着她,满脸难以置信。过了好一会儿,他才露出一个似哭似笑的表情,说不清是失望、愤怒还是悲伤:“你宁愿给杨七冲喜,也不愿给……给本公子做妾?”他竟然把话挑明了!雍若有一种想死的感觉:不能再装傻了,也不忍心再演戏忽悠他了!她默了默,直接说:“我曾经对公子说过:对女子而言,名分很重要!我虽然想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却不会为此卖尽一切、廉耻全无。纵然公子的身份远比杨七公子尊贵……妾,终究也只是一个妾!”凤寥飞快地说:“那你可知:便是我的妾,也远比那杨七的正妻更尊贵?”雍若再次默了默:妾都比人家的正妻尊贵?这位凤公子还真是一位王爷不成?!总不会是皇帝吧?她心中快速算了一下:今年是成泰十五年,也就是说:皇帝至少在位十五年了!这位凤公子看起来也就十七八岁,难不成是少年皇帝?她在心里盘算了一下,默默地摇了摇头,否定了这种说法:没听说过当今皇帝是两三岁就登基的。而且,如果是皇帝,出宫应该没这么容易,出宫后的排场也会更大些。她思忖了一下,郑重地说:“公子的妾尊贵,公子的正妻便会更尊贵。公子的身份越高,身边的妻妾也会越多。小女子才貌平平、家世寒薄,哪敢与高门贵女争春?到那时,只怕想求一个无人问津也不可能了!”“所以,你宁可去冲喜?宁可去守活寡?”凤寥愤怒得两眼冒火,却仍然控制着自己的音量。“未必是守活寡!或许冲喜之后,杨七公子竟痊愈了呢?”雍若略带讽刺地说完,语气不自觉地变得有些激烈,“再说,守活寡又有什么不好?至少不必被‘妇德’二字困住,强颜欢笑地看着男人拈花惹草、左一个右一个地往屋里拉!那会叫我觉得很恶心!公子有所不知,小女子妇德修得不好,生平最是善妒,见不得自己男人亲近别的女子。我这样的性情品格儿,最适合守寡不过!免得哪天因为嫉妒被扫地出门,没个好下场!”“你去杨家冲喜,就一定不会被扫地出门了吗?你别做梦了!一旦杨七有个三长两短,你的下场,只怕比在我家做妾还要凄凉!”“能有多凄凉?好歹我是杨七明媒正娶的元配正妻,就算出身差一些,杨家还能不给我一碗饭吃?他们总还是要脸面的吧?”守寡生涯会遇到什么,她的确无法预料。可她反复权衡,还是觉得嫁到杨家是最好的出路。嫁去杨家,最惨也不过是终身□□,将来有希望假释。去了凤公子家,指不定哪天就被某个“更尊贵”或“更更尊贵”的人给灭了,死法未知。她知道这不是一条完美的的出路。可这世上哪有完美的事?任何一条路上,都会各自的风霜雨雪、艰难险阻。行路人不是这条路上冒险,就是那条路上冒险,有谁能无风无浪地活一辈子?!以她的条件来说,这已经是风险最低的一条路了。凤寥语塞,愣愣地望着她,脸上渐渐露出一点绝望来。“不是我不想娶你为正妻,而是我家中长辈绝不可能同意!”他迷茫而痛苦地说。雍若无比平静,淡淡地说:“我知道。”正因为知道,所以才不会对你心存幻想。在现代社会,父母不同意,子女还可以抗争一下。在这个时代,“孝道”二字就是儿女脖子上的绞索,越是挣扎,死得越快,没有丝毫抗争的可能。若是我进了你家,惹恼了你那“更更尊贵”的父母,我的下场会“更更更凄惨”,连周氏、雍荞、雍苗也会受到连累。这么不理智的事,我是不会做的!凤寥再也说不出一个字来。他脸上的表情,交织着浓重的绝望和悲伤,看得雍若心里一阵阵不忍,但她丝毫没有让步的打算。过了很久,凤寥突然自嘲地勾了勾嘴角,喃喃低吟:“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吟罢之后,他呆愣了好一会儿,又极是惨淡地笑了笑,才看着雍若,一字一句地说:“是我强求了!梅花素来傲雪欺霜、凌寒独放,何曾与桃李争春?!”他眼中有泪光闪动,怕人看见,便低头垂眸,快步往院外走去。“那就祝愿姑娘……”走时,他想说几句祝福她的吉祥话。可刚想了想,那些话便如同一团黄莲似的堵在了他的胸口喉头,让他整个人、整颗心,都淹没在了一种又酸又涩、又辣又苦、又闷又涨的陌生情绪中,摆不脱,甩不开,冲不破……就好像一只被困在陷阱中的盲兽,只感觉到了无边的黑暗和剧痛,哪还说得出一个有理智的字来?!苏名剑、罗布两人深深地看了雍若一眼,眼神中有淡淡的薄怒,而后他们便匆匆跟了出去。雍若站在院子里没动。她听着院外的车马声、脚步声渐渐归入沉寂,突然觉得……有些心塞。雍荞过去关上了院门,小心翼翼地对雍若说:“姐,娘叫你进去!”雍若有些懒洋洋地回到了正房。周氏疼痛稍缓,看见她进来,便喘息道:“那位凤公子想纳你做妾?”雍若点点头。“你拒绝了?”雍若再次点点头。想起凤公子的身份问题,便问:“娘,当今皇帝登基时多大年纪?”周氏想了想:“约摸三十多岁的样子。怎么啦?”雍若心道:凤公子果然不是皇帝!“我只是在猜那凤公子的身份,约摸是个王爷,只不知是郡王还是亲王。”周氏默了良久,才呢喃似地说:“我既盼那凤公子就此放手,别让你的婚事节外生枝;又盼那凤公子干脆将你抢了去,让你不必去冲喜……”说着说着,她又流出泪来。雍若默然想:那位凤公子,这次怕是要真的放手了!她安慰周氏:“娘不用担心!无论将来如何,我都会过得很不错,也会照顾弟弟们的。”第17章 猪脖子肉正月二十,杨家果然派了人来下聘。周氏皱着眉将聘礼单子看了一遍后,脸色很沉,随后便闭目躺在床上,也不知是不是睡着了。雍若知道她为什么不高兴——哪怕她对这时代大户人家的排场不太了解,也觉得这聘礼太简薄了!通常,从聘礼的厚薄,可以看出婆家对未来媳妇的态度。与聘礼、聘书一起过来的,还有杨家的一个老嬷嬷、两个小丫环和四个家丁。在迎亲之前,他们都要住在雍家。老嬷嬷姓严,据说是杨太夫人身边得用的老人,是专门来教导雍若礼仪的;两个小丫环一个是跟来服侍严嬷嬷的,一个是调来服侍雍若的。四个家丁是来保护妇孺的,可雍家只有一进院子、五间房,他们没法挤在雍家,便在东邻和西邻各租了一间房子住。见到周氏的情形后,严嬷嬷也在皱眉,而且还把眉毛皱得死紧,小声嘀咕了一句:“这到底是给我家公子冲喜,还是给你娘冲喜啊?!”雍若心道:一举两得不好吗?但这话不能说出来,便只作没听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