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节
作者:小镜湖      更新:2023-06-19 18:48      字数:4937
  “原以为自己已经一只脚踏进了棺材里, 上次你回来已是娘儿俩的最后一面, 哪知上天垂怜,许太医和你那偏方竟十分有效, 又让我活了过来……”周氏抹着眼泪说。“那是娘吉人天相,得了凤公子这样的贵人相救!”雍若看了凤寥一眼, 眼中波光流转。凤寥两手负在背后, 微微抬着下巴,笑得十分矜持。周氏便笑道:“那是你的福气,也是我的造化了!”寒暄了一阵后,凤寥将手一招, 焦桐便上前两步,把写着雍荞、雍苗名字的房契、地契,连同雍家的户帖一起双手呈给了周氏。“这是什么?”不明所以的周氏接过去, 细细一看,大惊失色, “这……这……这是怎么回事?”凤寥便将自己的打算说了,又道:“不管雍二弟和雍三弟能否在科场有所建树, 我都会为若若请封侧妃。但侧妃与侧妃, 也是有所不同的。娘家若有得力之人, 若若将来与皇族中其他女眷来往时, 便会更有底气。我和若若的孩子出生后,若有得力的亲舅舅,与皇族亲眷来往时,也可多得两分敬重……”周氏看着手里的房契地契,手指微微颤抖,愣了好一会儿才说:“王爷如此厚赠,如何向家中长辈交待?”凤寥摇头道:“此事不需要向我家中长辈交待。我已自己开府,郡王府邸虽比不得亲王府邸那般财力雄厚,可区区三万多两银子,着实不算什么。那些勋贵之家采买一班小戏,花的银子都不止这个数。我家长辈若是知道了此事,最多是问一声,取笑两句了事,根本不会多加理会。”“可……”周氏还是有些忧虑,“王爷如此厚待雍家,是不是……太招摇了?”她心中真正顾忌的是:等将来王妃进门,知道了此事,还不知要怎样忌惮若若呢!凤寥又笑道:“这是本王对若若的一点心意,也是为了本王与若若所生子女考虑。娘子不必顾虑太多,直接笑纳了便是。等娘子病好了,好好督促二弟和三弟读书,别让他们走了歪路,便是对我最好的回报了。”这是他第一次在周氏面前自称“本王”。言下之意:这点小钱对我堂堂一个王爷来说,根本不算什么,你就别推辞了。雍若也劝周氏:“此事我也是赞同的。二弟三弟都不算愚笨之人,既然王爷有心扶持,何不让他们试一试读书科举这条路?万一有幸得个功名回来,也能给娘挣个诰命,光耀一下雍家门楣不是?”梦想要有啊!万一实现了呢?周氏便说不出什么拒绝的话了!她心里猛然闪过了一个念头:王爷支持雍荞和雍苗读书,莫非要为雍家洗冤?这冤屈不洗清,雍荞和雍苗便都是罪徒之子,连走进考场的资格都没有,谈何得功名、挣诰命?只是,此事太美好,她不敢多想、不敢多问。便让在旁边侍候的李嫂子扶着自己下了床,非常郑重地向凤寥深深一福:“王爷如此厚爱,小妇人愧领了!”凤寥连说:“娘子不必如此客气!”却又不便亲手去扶,便让雍若扶住了周氏,又道,“我终究是晚辈!娘子向我行礼,倒叫我心中不安。”周氏这才重新躺回了床上,让雍荞将房契地契和户帖一并收好。凤寥便又与周氏商议搬家之事。“娘子挑个好日子,我派妥当人来帮娘子搬家。有一件事要禀告娘子一声:外面院子里那一树梅花,我是极爱的。等娘子和二弟三弟搬家之后,我便想派了花匠来,将这梅树移栽到我的府上去。还望娘子成全。”“一株梅树而已。公子若是喜欢,尽管挖去便是。”然后凤寥又说起了给雍荞和雍苗找的师傅,把这位探花郎的学问人品着实夸奖了一番。又道:只等搬家后,雍荞雍苗便可以去安先生那里开蒙了。雍荞雍苗都听到双眼放光,连连催问何时搬家。周氏便道:“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读书不可耽搁,挑个就近的日子吧!”丫头莲枝便喜滋滋地去找了黄历出来,递给了周氏。周氏便挑了三日后搬家。一时间,雍家上下都是兴高采烈。雍荞雍苗是庆幸终于能去正经读书了。雍苗已经在幻想他中了进士、当了大官之后,顿顿都吃好吃的……雍家几个下人高兴,是因为搬家之后,他们的居住条件就可以大大改善了。第二天,周氏打发雍荞雍苗和李嫂子去看了新宅子。雍荞雍苗回来后,把新宅子的大小、布局、家具摆设、床帐铺盖等一应物事,都夸上了天,恨不得立刻就住到新宅子里去。他们还去安先生那个私塾的门口,远远地蹲守了好一会儿,只是没胆子凑近了瞧。搬家那一日,凤寥派过来的人手十分充足,雍家要搬的东西也没几样,轻轻松松地就搬走了,让那些想要来帮忙、蹭喜气的邻居们没有了用武之地。看着雍家上下渐行渐远,周围邻居议论纷纷,无不羡慕得眼睛发绿,直说雍家养了个好女儿,天生的富贵命,带契得全家都要发达了!又有邻居过来,问凤寥派来看宅子的老仆:雍家这宅子要卖不?心中打定注意,只要雍家愿意卖,自家砸锅卖铁,也要将这宅子买下来,也受用一下这宅子的好风水——已经有风水先生把雍家这宅子夸上天了!那老仆装聋作哑,瞪眼道:我哪知道主家的心思?我只是个看宅子的!周氏并没有请昔日邻居到新居暖宅,因为凤寥已经邀请了恒郡王府众属官及其家眷都去雍家新宅暖宅子。地位这样悬殊的两拔人,实在没法子安排到一处坐席。日后有机会,只单请与雍家亲厚、家风也不坏的那一两家就行了。雍若也跟着凤寥去了雍家新宅道贺。看着周氏、雍荞、雍苗脸上兴奋喜悦的神情,她感到由衷的高兴。众人正高兴时,守门的人来报:顺天府来人了!周氏听到官府来人,心中一个激灵,脸色一下子苍白起来。雍若连忙安慰她:“娘别担心!是魏家倒台了!顺天府约摸是来寻苦主的!”周氏木木地转头看着她,好半天才反应过来:“魏家倒台了?”雍若点点头:“如今顺天府正在奉旨查办魏家诸不法事,刑部和御史台派了官员监审。娘,爹就要沉冤得雪了!”她简短地说完,有一点担心地看着周氏。魏家的消息,她一直拖着没告诉周氏,就是想等周氏身体好一点、再好一点了,再让她来受这份刺激,免得乐极生悲。周氏像个木头人似的呆在了那里。过了好一会儿,她的嘴角抽了抽,似乎想笑。可那笑意还没有来得及展开,就无法抑制地变成了哭相。她的眼中,迅速聚满了泪水……她浑身的力量,似乎都被这个突然到来的大好消息抽空了,完全站立不住,跌坐在地上,雍若和李嫂子扶都扶不住。“魏家倒台了?那个丧尽天良的魏家倒台了?”周氏无力地坐在地上,脸上的表情像哭又像笑,似悲又似喜。顷刻之间,她眼中的泪水,就如断线的珠子一般,不住地滚落下来……雍若在她身前跪坐下来,握着她的一只手说:“娘,你想哭就哭出来吧!不要憋着……”话没说完,她就说不下去了,因为她也想哭了!她也不忍着,直接陪着周氏掉眼泪:“……我们一家,也憋得够久了!”一旁的雍荞也是泪流满面,扑过来拉住了周氏的另一只手一起哭。雍苗年纪还小,不是很明白家里与魏家的仇怨,只是见娘亲、哥哥姐姐都在哭,心中惶恐,便也凑过来跟着一起哭。周氏的哭声渐渐大了起来,啼哭之中,又夹杂着两声含混古怪的笑声。她突然昂首望天,声音凄厉地又哭又笑又喊:“老头子!你看到了吗?老天开眼啦!唔唔,老天开眼啦!!魏家那些杀千刀的狗东西,要遭报应了……哈哈!遭报应了!!唔唔唔唔……那些狗东西遭报应了……”雍家四口抱头痛哭。周围的人都陪着抹眼泪。凤寥蹲下`身来,温柔地抚拍着雍若的肩膀,以示安慰。等他们哭够了,凤寥才劝道:“多哭伤身!还是暂且收了泪,听听顺天府的人要说什么吧!”周氏大哭一场,终于将多年的积郁,用泪水冲刷得一干二净,心情无比畅快。她久病初愈之身,竟然没有觉得疲累,重新梳洗之后,又精神奕奕地亲自去前厅,见了顺天府的差役。顺天府的那名差役,已由恒郡王府的一名属官“陪着说了许多话”,此时见到周氏时,竟然战战兢兢地有些腿软。但他好歹是积年的差役,强作镇定地把该传的话都传了:明日顺天府要审雍家馆子食毒构陷案、紧跟着雍家倒霉的那家绸缎庄的纵火构陷案,诸多人证物证都齐备了,只还需要雍家苦主到堂做供。“请公差回复府尹大人,小妇人明日一定到堂!便是舍了这条命,也要将自家的冤屈诉一诉!”周氏硬气地说完,又开始流泪了。那差役异常恭敬地答应了,抖着腿退出了雍家,跨上一匹劣马回到了顺天府,跟府尹大人将雍家的情形说了。府尹大人一拍大腿,豁然开朗:“我就说嘛!英亲王的人大动干戈弹劾一个小小魏家做什么?原来是恒郡王爷为美人出头啊!啧啧,恒郡王府不惜人力物力,四处搜罗魏家的罪证……如此看来,这位雍美人很是受宠啊!”那差役抹了抹额头的冷汗,也咂舌不已:“可不是!那样一座三进的大宅子,少说也得六七千两,恒郡王爷说送就送了,还将王府属官都弄去暖宅子……在等那雍娘子从内宅出来时,小的被王府属官‘陪’得肚腿子直打颤……啧啧,那位雍美人,也不知是怎样的花容月貌。住在磨盘胡同那种地方好几年,竟没被附近的流氓地痞先抢了去,还真是好命!”府尹大人笑着摇了摇头,又叹息道:“天道好轮回……本官越发觉得这句话有些门道了!魏家仗势欺人之时,焉能想到某个苦主的女儿,竟能有这样的福气?他家行事不留余地,也难怪家业聚得快,散得也快!如今,这偌大的家资、子孙的前程,眼看着就要通通葬送啰……”弄清了背后因果,他也知道这案子要怎么结了!第二天,顺天府开审两件案子,周氏亲自到堂,当堂痛诉魏家种种恶行,哭得声泪俱下。王虎这个重要人证,也被移送到了顺天府。他的姘`头邱氏也已被缉拿到案。王虎杀妻毁尸的嫌疑自是洗清了,可他与有夫之妇邱氏通`奸,又构陷收留养育他多年的师父,这罪名也轻不了。几天后,顺天府审结了魏家的案子,报送刑部、大理寺,又往宫中递了卷宗和奏折。魏家那个做官的儿子魏耀祖,治家无方,纵容亲族为祸乡里,革除功名官职,贬为庶民。魏家其余的人,该杀的杀,该流的流,该打的打,该徒的徒。同时,魏家巧取豪夺的产业,发还原主;已不能发还的,则以魏家的家产加倍赔偿。雍家原来那个小院子,已经变成了魏家花园的一部分。顺天府便将魏家最大、最值钱的两个商铺,赔给了雍家。判决公布之日,周氏的身体已基本痊愈,在家里放了一箩筐鞭炮,又大宴宾客以作庆贺。次日,她又带着雍荞、雍苗,出城给雍老爹和雍家列祖列宗扫墓,以告慰亡者:雍家门楣终于恢复清白了!子孙再也不用低头做人了!魏家之案尘埃落定,凤寥便找了个时间,带着雍荞雍苗两人,去安先生的私塾里附学。安明非先生的正式弟子,基本都是有秀才、举人功名的。但有这样一位名师在,安氏族人、亲戚朋友自然都想把孩子送来给他教导,因而雍荞雍苗还是有几个年纪相仿的同窗的。为了去芜存菁——其实主要是为了省心,安先生的私塾规矩很严。调皮捣蛋的,逐出;品行不端的,逐出;资质太差的,逐出;性情懒怠的,逐出……在这样严格的规矩下,能留下来的,都是勤学好问、团结友爱的好孩子——至少表面上是。雍荞、雍苗战战兢兢地去了之后,倒也并没有遭遇校园暴力。做功课、写字、背书都嫌没时间,谁有功夫欺负他们啊?再说,能进这安氏私塾的蒙童,哪能没点背景来历?能随便欺负吗?于是,雍家两个小朋友就安下心来开始学习。他们是吃过无数苦头、受过无尽委屈、饱尝过绝望滋味的,如今有了这样好的学习条件,自然倍加珍惜。若不是周氏叫他们不可操之过急,他们都要废寝忘食地学习了!先生的教导,一字一句不愿漏听。先生布置的功课,从不打半点折扣,总是尽全力完成到最好。哪怕安先生对学生的要求一向很严格,也对他们的认真和严谨程度表示了满意。再加上他们本就聪明,记忆力、领悟力都不差,安先生慢慢也就真有几分喜欢他们了。当然,他们要想真正拜师,要想真正扬名科场,还任重而道远。第43章 轻吻魏家之案结束, 周氏身体痊愈, 雍家有了安身立命的产业, 雍荞和雍苗可以上学了, 雍若大大地松了口气, 一颗心也慢慢沉静下来, 开始更多地关注自己和凤寥。她的目光,更多地停留在了凤寥身上。越是看, 她越是难以移开自己的视线。他那张精致的v形脸,她以前总觉得稚嫩, 想亲一下都觉得下不了口。如今她却知道, 那张稚嫩的面庞下,藏着一个温柔而坚韧的灵魂,一片纯粹而赤诚的心意。感情的事,因纯粹而美好, 因赤诚而难以抗拒。虽然她一向的观点是:男人的承诺靠不住,一切山盟海誓终将被时间所消磨,渐渐化作记忆里的尘埃, 与青春一同被埋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