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节
作者:小镜湖      更新:2023-06-19 18:49      字数:4447
  雍若其实不不在乎自己能不能成为天下最尊贵的女人。但既然凤寥已经不再无欲无求,她就陪他共进退,直到他们的感情消失,或者……她的生命消失。“最后,第四点……那天你让我想一想:我皇伯父的心意,与我二哥的心意,究竟哪一个更重要?我想了这么多天,觉得还是皇伯父的心意更重要。不是因为皇伯父是天子,而是因为:皇伯父真的待我很好!“我小时候,有好几年时间,在宫里住的日子比在府里住的日子多很多。没那么忙的时候,皇伯父常常把我抱在怀里,让我坐在他膝盖上,拿一些不要紧的奏折,教我认字,给我讲一些朝中之事,或者是古往今来、五湖四海的见闻。“我第一次认字是皇伯父教的,第一次写字、第一次骑马射箭,都是皇伯父教的,就连游水这件事,也是皇伯父亲自教的。“我从小没了爹,皇伯父待我,比很多亲爹待亲儿子还好。“我八、九岁的时候,有一回,皇伯父当着我母妃的面问我:愿不愿意给他当儿子?我当时很是高兴地说:愿意!心中想着:如果给皇伯父当了儿子,就可以天天住在宫里,见到皇伯父的时间一定会更多吧?“只是没过多久,我就大病一场,不得不移出宫养病。病好之后,皇伯父就说我年纪大了,不方便,没再召我进宫小住。他给我选了先生,叫我在府里好好读书。为此,我心里难过了很久。“后来我大一些了,才想到:也许我当年那一场大病,不是那么寻常的事。等我弄明白:给皇伯父当儿子,不是认个爹那么简单之后,就不想过继给皇伯父了……”那天,凤寥和雍若聊到很晚。回到房间时,他居然没有滚床单的兴致。只是抱着她说:“若若,我们这次回京后,就搬回恒郡王府长住吧!那样,很多事都会方便一些。”雍若想:搬回恒郡王府长住,的确有很多好处。至少,她那个稳定增加积分收入的计划,就可以开始实施了。但问题是:若恒郡王府的人全部退出了英亲王府,她到英王府向沈太妃请安或侍疾之类时,占据主场之利的兴安郡主和沈太妃,可以玩的花样就很多。她的危险系数,将大大增加。她便委婉地说:“我还蛮舍不得无尘居的。而且,太妃也终究是长辈……不如我们两边住?”凤寥想了想,同意了。雍若又道:“如果我们能两边住,有一件事情,我觉得我就可以开始办了!”“什么事情?”“是关于避子汤的事……之前不能与公子圆房,我就在想:这世上真的没有对身体无害的避子汤吗?“这段时间,我回忆那游方郎中的事,依稀想起来,那郎中似乎给一个青楼女子开过一个避子汤的方子。“那郎中说:照那个方子服避子汤,服个十年八年,也不会损伤身体的根本。将来她若想从良嫁人,只需要停药半年到一年,便与寻常妇人无异,照样可以怀孕生子、绵延后嗣。“只可惜,我那时候年纪还小,不仅不懂医术,连字也认不得几个。那张方子,我只隐约记得几样药材……”凤寥不怎么在意地随口一问:“所以呢?”“我想把这个方子推演出来,然后公布出去。若是于人有益,也算是为自己积福了。也许……将来会因此而有些福报呢?”因为那个游方郎中说过雍若子嗣艰难,凤寥便对那郎中没有好感。对于那郎中的一切,他都有一点本能的排斥。可此时此刻,听到雍若说“积福”“福报”这样的话,他却连一个表示反对的字都说不出来了。“既然你想做,那就去做吧!”他在心中暗暗叹息,“不过你想怎么做?医道关乎人命,万万错不得。”“正是考虑到这一点,所以我想:先用家畜来试药。”“这样也行?”凤寥十分惊讶,“家畜可用的药,人就可用吗?”“这个肯定不是。但是家畜不可用的,人肯定也不可用吧?我先悄悄找出家畜可用的方子,然后再慢慢与太医院的大人们商讨此事。公子放心,我一定慎之又慎,不会拿人命开玩笑的。”凤寥觉得她这法子有些不靠谱。可转念又想:若若嘴上不说,心里指不定怎么介意“子嗣艰难”这件事呢!既然她想积福,那就随她高兴好了。反正不过是一些家畜,吃药吃死了也不打紧。他很有兴趣地问:“你打算用哪种家畜?”雍若就慢慢扳着指头数。猪犬猫都不行,它们的一胎,要生好多崽,跟人不一样;羊一胎也要生两三个,跟人也不太一样。人一胎只生一个崽,只偶尔生两三个。鸡鸭鹅也不行,它们都是用蛋孵的,跟人更不一样。能用的只有牛、马、骡子、驴子。牛和马……马是公子喜欢的,她不忍心折腾它们;耕牛是朝廷保护的,她不能拿牛来瞎搞。骡子却是天生不育不孕的。“……剩下的就只有驴子了!驴子一胎只生一个,偶尔生两个,跟人是最像的。”凤寥笑着支持:“驴子常被人用来拉车拉磨,蛮辛苦的。若是它们来给你试药,就能免了这劳役,换一种活法也不错。”给驴子喂避子汤,然后从它们身上吸走绝育药的药力,这是雍若所能想到的、稳定获得积分的最妥善办法。反正驴肉都在吃,从驴子身上吸走绝育药药力,她完全没有心理障碍。虽然每一剂避子汤里面的绝育药药力有限,可她能多养一些驴子,并选用绝育药含量多的配方喂驴。日积月累下来,所得到的积分必定相当可观。积少成多,集腋成裘,本就是许多商人发财的不二法门。凤寥和雍若,在庄子里住到了三月下旬。皇帝给的一个月期限将至,凤寥即将告别悠闲、散漫的日子,开始给皇帝做牛做马并检验自己的能力了。回到京城以后,雍若和凤寥去给沈太妃请了安,就回到了恒郡王府。雍若开始安排人购买驴子。凤寥也领到了皇帝交给他的第一件苦差事:去牢里问一问杨景岳想被流放到哪里。他觉得:这差事真是说不出的怪异!第57章 郡主被离婚杨景岳杀人案, 案情十分简单, 过了这么久早已审结,难点在于如何判决。争议的焦点在于:杨景岳杀掉吴氏, 究竟算不算“十恶”中的“不睦”?刑部、大理寺、御史台吵了半个多月,把各种律法条文和以往判例翻了又翻,最终认定:吴氏的庚帖作假, 婚书无效, 在本案中, 应以普通民妇论而不是堂弟媳妇论, 杨景岳“不睦”之罪不成立;杨景岳是为报祖母之仇而杀人, 又曾经有功于社稷,死罪可免,拟判流放三千里。如今,一应卷宗早已报到了宫中, 只等皇帝做出最后裁定了。凤寥觉得,皇上这时候让他去问杨景岳“想被流放到哪里”, 真是说不出的怪异。他想了想,也没有直愣愣地冲到大牢里对杨景岳说:皇上让我问你,你想被流放到哪里?而是从杨景岳曾带他去吃过的一家馆子——留香居里,点了几个他记得杨景岳挺爱吃的菜,又捎上了一壶酒,带去大牢探监。杨景岳当初是投案自首, 在公堂上招供又招得极其痛快, 并没有受过刑。至于传说中的入狱杀威棒, 考虑到他郡主仪宾的身份,又有杨家在暗中照应,也没有哪个狱卒那么不开眼,敢把杀威棒往他身上使。因此,虽然身穿囚服,坐在牢房之中,杨景岳的气色却依然不错。看到了凤寥,杨景岳的脸色很是诧异。等凤寥让狱卒打开了牢门,又搬来了一张小方桌、两把椅子,让随身服侍的小太监将他带来的酒菜都摆上桌时,杨景岳忍不住笑道:“王爷这是来送我上路的?”凤寥哼了一声:“送你上路这样的活儿,轮不到本王亲手来做。”他一撩袍子,在靠近牢门方向的椅子上坐下,又朝杨景岳做了个请的手势,让他坐另一张椅子。杨景岳从稻草堆里站起来,施施然在凤寥对面坐下,有些好笑地说:“看王爷这架势,莫非还想陪我喝两杯?王爷可当心了,这大牢里颇多虱子、跳蚤,实在不是您这贵人该待的地方。”凤寥忍不住心头一跳,看看左右又看看自己脚下,最后看着杨景岳,问道:“真有虱子跳蚤?”杨景岳哈哈一笑,十分认真地说:“真的有!我这阵子闲得无事,已经抓了不少。当然,肯定没有抓干净。”凤寥就觉得有些头皮发麻,他干咳一声,压下心头的不适,豪气地说:“既来之,则安之。大不了我回去之后,将这身衣服烧了,从头到脚好好洗一遍。”杨景岳含笑点头:“这样也行。”颇有些忍俊不禁的样子。凤寥看了看他的表情,总觉得他在笑话自己娇气。可他也并不多计较,只再次哼一声,便执起酒壶,给自己斟了一杯酒,又给杨景岳也斟了一杯。然后,他端起酒杯朝杨景岳举了举,也不等杨景岳跟他碰杯,直接轻啜了一口。杨景岳也学着他的样子,端着酒杯向他举了举,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好酒!”杨景岳大赞一声,神情十分酣畅。他拿过酒壶,将自己的酒杯满上,又拿起筷子,夹了一块红烧肉塞进嘴里,闭目咀嚼,脸上的表情是说不出的享受。凤寥看着他,讽刺说:“这些菜,我都还没尝过你就敢吃,不怕我在菜里下毒吗?”杨景岳闭目品味嘴里的肉香,有些含糊地说:“我觉得王爷言之有理:送我上路这样的活儿,轮不到王爷亲自来做。唔……留香居的红烧肉,做得真是地道啊!”凤寥看着他的样子,觉得有些好笑,又有些感慨:“我就记得,你爱吃他家的红烧肉。”杨景岳咽下嘴里的红烧肉,又夹了一块酱肘子。他的目光扫过桌子上的几道菜,心中有些感动:“我就是几年前带王爷去吃过一次。王爷居然到现在都还记得我爱吃哪几道菜,真是有心了!”凤寥摇了摇头:“不算是有心!我只是对姐夫那时的风采,记忆深刻,难以忘怀。”杨景岳动作一顿,而后神情黯然地长叹一声:“都到了这个地步,你还叫我姐夫?”“你没有休妻,没有与我姐姐和离,皇上也没有下旨义绝……就还是我的姐夫。”杨景岳略微讽刺地勾了勾嘴角,没有再纠缠这个话题,有些颓废、有些感慨地说:“今非昔比啦!我早已不是当年的杨景岳了!”凤寥承认:如今的杨景岳,与当年的杨景岳,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五年前的那个春天,杨景岳不过十九岁,却已在凉州边境立下大功,被皇伯父召回朝中献俘受赏。少年英雄,面目俊朗,银盔白马,意气风发……走在凯旋队伍里的杨景岳,不知令京城多少少女倾倒。可惜杨景岳早已定亲了。他未婚妻是杨家世交的女儿,姓闵。他这一次回京,也是准备回来完婚的。无数少女只能捧着自己破碎的芳心,或羡慕、或嫉妒、或诅咒那个即将嫁给杨景岳的女人。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被诅咒得太多,在杨景岳完婚之前,他的未婚妻却突然暴病而亡。闵家的说法是:闵姑娘夜里得了绞肠痧,没来得及请大夫,就匆匆去了。据说:杨景岳曾怀疑未婚妻的死有蹊跷,带了仵作上门验尸。他岳家却以女子闺誉为由百般阻挠,几乎与杨景岳闹翻。杨景岳只得罢了,任由他岳家将他未婚妻匆匆安葬。杨景岳当年是风云人物,他未婚妻的死,让京城里众说纷纭。有说他未婚妻命薄的,有说杨景岳杀气重剋妻的,也有说两人八字不合、互相冲剋的,还有许多人为杨景岳和那位薄命的闵姑娘惋惜。凤寥却记得很清楚,他姐姐当时表面上替闵姑娘婉惜,可实际上,她那副得意劲儿和高兴劲儿掩都掩不住。那时候,他不曾多想什么,只觉得他姐姐实在没有怜悯心。后来,皇伯母亲自做媒,与杨太夫人定下了他姐姐和杨景岳之间的婚事。那位闵姑娘过世三个月以后,杨景岳与她姐姐成了婚。之后,杨景岳从边关调回了京城,没有再回凉州。那时候,他也不曾多想什么,只是挺高兴多了杨景岳这样一个英雄姐夫。杨景岳也带他玩过几次——那家留香居,就是那时候去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