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节
作者:小镜湖      更新:2023-06-19 18:51      字数:4077
  雍若不明白成泰皇帝这是在闹哪一出。她心中微微有些忐忑:漉漉不是什么不干净的东西吧?然而皇帝都这样说了,她也没有拒绝的余地,只能恭顺地说:“但凭皇上安排。”成泰皇帝朝旁边的太监总管蔡庆年使了个眼色,蔡庆年又朝站在门边的一个小太监点了点头。那小太监匆匆出门去,很快就领了一个道士打扮的人进来。那个道士进来之后,按照皇帝的指示,念念有词地绕着雍若转了一圈,将她从头到脚细细打量了一遍,又拿拂尘在她上下左右前后扫了一下,然后躬身对皇帝说:“启禀皇上,这女子身上,并没有什么不干净的东西。”雍若更加莫名其妙地看着他:你确定这样看一看、拿拂尘挥舞两下就行了?不需要往我身上泼点黑狗血、撒点符水什么的吗?成泰皇帝就点了点头:“有劳道长了!请道长下去休息吧!”那名道士退下。成泰皇帝又对雍若说:“这一次,你在鲁南立下大功,想要什么赏赐?只要不太过分,朕都成全。”凤寥在旁边听见了这话,暗暗有些懊恼:他该先跟若若商议一下这事的。可他没想到皇帝会让若若当众讨赏。雍若心想:请问你这“过分”与“不过分”,大体的界限在哪里?万一我拿捏不准,提的要求太高,岂不是平白惹你厌烦?若提的要求太低,我岂不是白白吃亏了?她觉得:这个赏,还真不好讨。“谢皇上恩典!”雍若脑子转得飞快,几乎脱口而出,“妾身正有一件事想求皇上:若皇上再派王爷出京办差,可否允许妾身依然随行?”成泰皇帝、卫皇后和凤寥一起看着雍若,神情都是微微一愣。成泰皇帝打量着她的神情,扬声问:“你不放心凤寥?”雍若点了点头:“王爷似乎流年不利。有个细心的女子在身边照应,凡事总能周全些。”成泰皇帝忍不住点头,心想:不仅流年不利,还命犯小人。这一次若非雍氏跟着凤寥去了,自己此时就追悔莫及了。这个雍氏,当真是什么逢凶化吉、遇难呈祥的贵重命格不成?他神情有些微妙地扫了凤寥一眼,又看着雍若说:“这一次到鲁南,听说你们吃了不少苦头。你一个弱女子,这样的苦头还没有吃够?”雍若神情自若地回答:“妾身与王爷同行同吃同住。王爷能吃的苦头,妾身自然也能吃。”成泰皇帝沉吟了一下:“你就没有想过要为自己讨一些恩典?比如说:你自己的位份升一升?或者给你娘家人讨些好处?他们现在都是白身吧?”“回皇上,妾身自己的位份,皇上和王爷心中自有一杆秤,又何须妾身自己来讨?“给娘家人讨好处,更加没有必要。妾身娘家原本贫苦,仰仗着王爷的扶持,如今已是衣食无忧、呼奴唤婢了。对妾身而言,扶持娘家到了这个地步,已是足够。再多,就过了。”至于荣华富贵,雍荞雍苗若有本事,就自己去挣;若没有本事,还是寻常度日为好。成泰皇帝微笑道:“你可能没听明白朕的意思:你父亲是平民,你便是平民之女。倘若你父亲能有一个五品、六品的闲散官职,也能抬一抬你的出身不是?“同样是郡王夫人,出身官宦之家还是平民之家,终究是有一些不同的;所生孩子的地位,也是有一些不同的。”雍若想:皇帝这是什么意思?他若真想给她爹一个官职,直接给就是了,又何必让她来讨,平白让她落了下乘?她对于自己和凤寥的前途并不看好,心里并不想让雍家成了官宦之家,免得雍荞和雍苗一再体会那种大起大落的人生波折。那对于他们的成长很不利。他们现在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有学上、有佣人使唤,这已经比很多人幸福了。如果他们想要更加美好的未来,就凭自己的本事去挣吧!至于说她的孩子的地位问题……呵呵,等她有了孩子,再来考虑这个问题吧!“妾身是什么出身,无人不知,又何必掩耳盗铃地让皇上为难呢?至于孩子的地位……”她轻声说:“到时候,想必皇上和王爷自有考量,不必妾身来操心这些事。”成泰皇帝打量着她的神情,觉得她说的不像是假话,神情更加微妙。“难道你不想光宗耀祖?”雍若微微一愣,一脸愕然地说:“光宗耀祖,难道不是男儿的事?妾身家中还有两个弟弟,这样的事,还是交给他们去做吧!“一则,靠着裙带关系光耀门楣,终究不美;二则,他们总要有些正经事做,才不会整日里游手好闲、四处惹事。”她心中忍不住调侃:若皇上允许女子参加科举,允许女子做官,我倒是想去科场和官场上试一试,看看自己有没有光宗耀祖的能力。可惜,这不是那样的时代。成泰皇帝原本是想小小地为难雍若一下,再给她一些恩典,让她感恩,也要让她安分。可雍若都这样说了,他真觉得自己无话可说了。“既然这样,你就退下吧!凤寥也回去。念你这次辛苦,朕给你十天假期。”成泰皇帝挥了挥手,将雍若和凤寥打发了出去。等两人都走了,成泰皇帝就吩咐太监总管蔡庆年:“再把虚清道长叫回来。除了皇后,其他人都退下吧!”第81章 太狗血了当和风轩里只剩下了成泰皇帝、卫皇后和虚清道长三个人时, 皇帝开门见山地问:“刚刚朕让你见的那个女子,她面相如何?”“启禀皇上,那女子天庭饱满而润泽, 主聪明机敏有主见;眼睛清澈却藏神, 主豁达坚毅有决断;鼻直而挺、山根丰隆、鼻翼饱满,主持家有道……”虚清道长把雍若的长相点评了一遍之后,总结说:“……总体来说,是一个年少时有些坎坷、成婚后旺夫旺家的面相。娶到此女之人,当是有福之人。”“有福之人……”成泰皇帝喃喃地重复了一遍这四个字, 又从袖子里掏出两张庚贴来, “道长再帮忙批一下这两人的合格,他们的八字合不合?”“龙年鸡月鸡日龙时?”虚清道长的视线在两张庚贴上一扫,就非常吃惊地低呼了一声。“怎么,这个生辰八字有问题吗?”成泰皇帝连忙问。虚清道长看着手中的庚贴,摇了摇头:“没有问题。贫道只是没有想到, 真能见着这样的命格。”“这命格怎么了?”成泰皇帝略有些忐忑。他对于命格面相之事, 在信与不信之间。他不会只凭命格面相之说,就肯定或否定一个人;但对于命格面相好的人, 他的确会多一点好感。“这是龙凤呈祥、好事成双的罕见命格。有这样命格的人, 无论男女,必定秀外慧中、学有所成。“只不过,凡事总会有利有弊。这样的命格过于贵重, 年少时多半压不住, 注定了会少年坎坷、历尽艰险。“若能渡过这些坎坷艰险, 便会一生富贵、福寿双全;若不能渡过,怕就是夭亡早逝、天妒英才的结局了。”“道长见过这样命格的人吗?”虚清道长摇了摇头:“不曾亲眼见过,但批过类似的八字。永昌侯杨家有一位七公子,就是类似的命格。“只是杨七公子五行不全,更加压不住,便成了九死一生的凶险格局。那一线生机,就是找到一个类似命格且五行齐全的女子,与他互相扶持、共度难关。“只可惜,听说杨七公子冲喜之事出了些岔子,他未能与这样的女子结为连理,最终不治身亡。”说到杨七公子那件事时,成泰皇帝颇觉得尴尬。他摸了摸鼻子,指了指虚清道长手中的那张庚贴,问道:“那这个人呢?能度过那些坎坷艰险吗?”“这个人在两可之间。能与不能,约摸是五五之数。”“若她不能度过,会带累家里人吗?”“会与不会,也是五五之数。”成泰皇帝沉默了好一会儿,又问虚清道长:“道长还没有说,这两人的八字合不合?”虚清道长掐着手指,推算了好一会儿,朝成泰皇帝拱了拱手:“乃是互有助益的天作之合。”虚清道长退下去了。和风轩里,只剩下了成泰皇帝和卫皇后。卫皇后问道:“皇上合他们的八字,是想让雍氏做寥儿的正妃吗?”成泰皇帝摇了摇头:“朕只是在考虑这种可能性,还没有做决定。”卫皇后便笑道:“如此看来,皇上对这雍氏,颇为看重?”成泰皇帝微微点头:“从个人的性情品貌来说,这个雍氏无可挑剔。朕就是把那些名门望族家的适龄闺女扒拉个遍,也未必能找出一个比她更出众的人选来。”“皇上不在意雍氏的出身了?”“与个人的性情品貌相比,出身家世微不足道。大不了朕下一道恩旨,赏她娘家一些体面。”卫皇后便点了点头:“这倒也是。”成泰皇帝又道:“从福缘来说……这个雍氏,跟寥儿倒似极有缘分,也十分相配。因此,刚才虚清道长说他们两人的八字互有助益,朕倒觉得甚是有理……”想当初,雍氏不过贫民之女,父亲还是个死在狱中的罪徒,一家四口过得极是艰难。不过因为院子里的梅花开得好,雍氏临时起意去花灯会上卖梅花,竟被寥儿看中了。从此,雍家就得了贵人提携,一家人再无衣食之忧,两个儿子还入了安氏私塾求学。得了美人,寥儿那混世魔王竟然想自己择妻了。哼!当朕不知道他那点花花肠子?不就是害怕正妃欺压他的爱妾,想娶个性子软弱些的么?此后,寥儿领了自己的差事。差事做得不错,人却屡遭凶险。而这个雍氏,竟已经救过寥儿两次了!这样细细一盘算,还真是两人互有助益。若无凤寥,雍氏仍旧只是贫民之女,如今也不知境况如何;若无雍氏,寥儿大约仍在终日逍遥,半点不沾朝中之事,将来怕是与大位无缘了。成泰皇帝沉吟着说:“既然如此,让雍氏做寥儿的正妃,也不是不可以。只不过,寥儿的正妃就是未来的皇后。此事关系重大,不可草率行事,朕还得再看看、再想想。“因此,朕打算在明春选秀之后再做决定。倘若雍氏在此之前有孕,朕决断时,会更加偏向她一点。”卫皇后微微挑眉:“皇上已决意过继寥儿了。”成泰皇帝脸上露出十分满意的神色:“寥儿这几次替朕办差,有情有义有担当,能屈能伸能隐忍,手段和悟性也都不差,是个合适的人选。“早日决定下来,也省得别人惦记着大位,暗中生事。都是六弟的骨肉,朕不忍心看着他们兄弟阋墙,令六弟在九泉之下伤心。”“早些定下来也好。若是年前就定下来,今年过年,宫中也能热闹些。”去年还有隆庆公主在宫里。今年公主也嫁了,宫中就更加冷清了。虽说过年时,这些公主、驸马、王爷、王妃都要入宫朝贺宴饮,可宴饮之后,他们都是要各自回府的。卫皇后其实很想在宗室里挑两三个小女孩养在宫中,也热闹一点。可如今正是敏感时刻,这件事暂时不好提出来。说到这个问题,成泰皇帝也忍不住一声叹息:宫里的确是太冷清了!他不想在这个伤感的问题上打转,就问卫皇后:“你觉得这个雍氏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