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节
作者:小镜湖      更新:2023-06-19 18:51      字数:3715
  她仔细地洗了手, 搽了一点香香的护手膏, 然后才走进屋子里去, 免得凤寥闻到她手上有什么不好的味道,心情更不好。凤寥四仰八叉地躺在炕上,眼睛直愣愣地盯着屋顶。雍若想了一下,将炕桌挪到了一边去搁着。她正准备凑上去, 关心一下凤寥的心情时,就见凤寥朝她伸出了一只手,无言地邀请她一起上炕。她脱了鞋,爬上炕, 被凤寥一把拉进怀里, 紧紧地抱住。他的一条手臂搂着她的腰, 另一只手压在她脑后,让她的头紧紧地贴着他的。他的头埋在她的肩窝里,让她感觉到了阵阵热气,还有一种十分压抑的痛苦。她慢慢放松下来,就这样静静地半趴在他的身上。过了好一会儿,凤寥的心情似乎好一点了。他放开了她,拉着她的手,与她面对面侧躺在炕上。“若若,还记得我第一次去你家时,你对我说过的那些话吗?就是关于妻妾之争的那些话。”他情绪低落地说。雍若轻轻点头:“我记得。”凤寥的嘴角露出一点讽刺的笑意:“你那些话说得太对了!大户人家之中,当家男人只有一个,妻妾之间岂有不明争暗斗的?有些正房,表面贤德,内里狠毒……”说到这里时,他的语气突然有一点哽咽,便说不下去了。停了好一会儿,他才淡淡地补充了一句:“你曾说:‘别看内宅不过方寸之地,可这明里暗里的文章,能把三十六计都使全了!’现在,这些话我完全相信了。”雍若心想:凤寥在英亲王府受了什么刺激了?怎么突然说出这样有哲理、有感触的话来?“王爷怎么突然想起了这个?”她试探着问。凤寥的嘴唇动了动,心里挣扎了好一会儿,终究没有勇气把他母亲的阴私说出来。便只道:“这天下有多少是非恩怨,是由‘意难平’三个字生出来的?”雍若把他这番话和说话的语气,与英王府的情形、最近发生的一些事比对了一下,心里突然生出一个念头。凤寥这一次回英亲王府,是不是听到了什么龌龊的陈年旧事?比如说:沈太妃和平郡王生母周侧妃那些是非恩怨?这是很有可能的!如果是现任英亲王后宅里的事,跟凤寥关系不大,他的感触不会这样深,心情不会这样丧。而平郡王和沈太妃之间的关系,可不像正常的庶子与嫡母。其中的恩怨,怕是不会浅。人的心理和行为模式,都是有惯性的。沈太妃对自己这个没什么利益冲突的人都能接连下毒手,直到自己利用朱樱警告过她一次,她才收手。对于周侧妃这个有利益冲突的人,沈太妃下手只会更狠。周侧妃的死,很可能就跟沈太妃有关。只是这样的阴私之事,在凤寥主动告诉她之前,她就算猜出来了,也只能装糊涂。她有些含糊地说:“‘意难平’这三个字,的确会生出许多是非恩怨。”“你说……”凤寥有些茫然地说,“怎样才能少一些‘意难平’、少一些‘是非恩怨’?”雍若觉得这个问题有点难以回答,思量了一下,才谨慎地说:“人人都想‘万事如意’,可这世上的事却总是‘不如意十之八、九’。不如意,就会意难平,就会滋生是非恩怨。这是少不了的。“与其去想如何少一些‘意难平’,不如想一下:要让谁如意,让谁不如意?没有人能让所有人都如意。能知道该让谁如意、该对谁不在意,便已经是了不得的智者了。”凤寥陷入了沉默之中。过了很久,他才轻声对雍若说:“若若,我曾对你说过:要为你放弃世间所有春`色,今生今世只要你一个女人。你还记得吗?”雍若只觉得心头微微一颤,轻声道:“记得。”她当然记得。可她从未打心底里当真信过。她不认为凤寥说这话是在骗她。她相信他说这些话时,是认真的。年少情热时,谁不曾甜言蜜语、山盟海誓?可作为一个思想成熟的、性格理智的女人,她要是把这些甜言蜜语当成真,当作一辈子的倚仗,那就太可笑了。更何况,这还是一个男女极不平等的封建社会。凤寥能坚守那些诺言多久,她实在没有信心。“你相信我的话吗?”凤寥轻声问她。雍若顿了顿,言不由衷地吐出了两个字:“相信。”眼神无比坚定地看着他。虽然我真的不信,但我会竭尽所能按照“相信你”这个原则去处理问题——这很矛盾,却是她能拿出的最好态度了。这样,就算事实证明我信错了,也不过是一切回到原点,我也不会感到懊悔。“那你要一直相信我!”凤寥的嘴唇微微嘟起来,竟有一点点在撒娇的味道,“我也会尽我所能,让你一直‘如意’的!”看着他这个样子,恍惚之间,雍若似乎又看到了年初时那个生动而纯粹的少年。她忍不住笑起来,笑得没有任何负担:“好!我一直相信你。”甜言蜜语人人爱听,她也不能吝啬啊!凤寥十分高兴地在炕上爬了几下,爬到了她身边,一手撑在炕上,一手轻轻地捧着她的脸颊,目不转睛地凝视着她。雍若毫不心虚地与他对视。她有什么好心虚的?相信和“按照相信的原则处理问题”,对凤寥来说有区别吗?看了她好一会儿之后,凤寥的脸上,慢慢绽放出了无比明朗、无比轻松、无比愉悦的笑容。“若若,你真是我的好若若。”他紧紧地抱住了她,在炕上翻滚,“我们要一辈子这样心意相通才好!”他的声音,再无之前的低沉压抑,变得爽朗而欢快。“这也是我的愿望!”她笑着说。不管怎么说,此时此刻是真的,那就够了。当天傍晚,接连几道圣旨从宫中发出。第一道圣旨是发给平郡王的。皇帝以“行为不端,有负朕望”为由,将平郡王连降三级,降为了辅国公,并罚他去林州看守祖陵,无旨不得擅离。第二道圣旨是发给沈太妃的。大意是:英亲王太妃沈氏看破了红尘,多次请旨出家修行。朕念其心诚,特恩准沈氏到普惠庵出家,并赐法号惠静。普惠庵是皇族家庵,的确有自愿去那里修行的皇族女眷。可到那里出家的,绝大部分是犯了大错被处罚的皇族女眷。皇帝这道圣旨,将沈太妃到普惠庵出家之事由处罚变成了自愿,算是给她、给英亲王府、给她的几个儿女保留了一点颜面。当凤寥从宫中得到这两个消息时,神情痛苦而落寞。雍若看他这样子,就知道自己猜对了:沈太妃的确谋害了周侧妃和周侧妃肚子里的孩子。第三道圣旨,是由宗人府的宗人令、内阁首辅和太监总管蔡庆年亲自送到恒郡王府的。内容是:过继恒郡王凤寥为皇嗣子,并择吉日册封为皇太子,以固江山,以延国祚。这道旨意,让凤寥和雍若都松了一口气。他们所谋划的事,已经成功一多半了。沈太妃在皇帝下旨第二天,就一身青衣素服,带着杜嬷嬷去了普惠庵。这主仆两人,其实谁也不想出家。可圣旨已下,沈太妃必须得去。杜嬷嬷作为心腹,也不得不跟随,免得下场更凄惨。她想:好在朱樱已经嫁到了外面,可以离了英王府那滩浑水。至于她以后日子如何,就只能自求多福了!凤寥当天去给沈太妃送行了,没有带雍若。雍若巴不得离那尴尬场面远一点,就乖乖地留在府里等凤寥。凤寥回来以后,又默默地抱着她在炕上躺了好半晌,心情才好了一点。钦天监很快择定了吉日。九月初六,凤寥正式被过继给了无嗣的皇帝,成为了皇嗣子。九月十九,凤寥被正式册封为皇太子,移居东宫。雍若被册封为太子良娣,随凤寥一起移居东宫。太子妾室的品级有五个,名额也丰富多了。这些品级和名额分别是:正三品良娣2人,正四品良媛4人,正六品承徽6人,正七品昭训12人,正九品奉仪24人。太子良娣仅次于太子妃,以雍若的出身来说,这是一个很高的品级了。雍若不得不想:皇帝给她这样一个品级,恐怕就有赏她鲁南之功的意思。她就说嘛,如果皇帝真想赏,又何必让她去讨?在搬家之前,凤寥看着凌寒院那株从雍家老宅移栽过来的红梅,十分遗憾地说:“今年梅花开时,我又不能日日得见了。”雍若也有些遗憾:“是啊!本以为今年能与你在这株红梅树下饮酒的。”凤寥微微叹息一声:“这株红梅今年才移栽过,不好明年又移栽,还是先在恒王府养几年。你说呢?”雍若同意:“频繁移栽,容易养不活。这几年,我们可以赏别的红梅花。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红梅的品格,都是一致的。”第87章 秋决成为了皇太子之后, 凤寥一方面要跟着皇帝学习政务,另一方面惦记着给皇帝办十件差事换取自主择妻权利的事,变成极其忙碌。一天中午,凤寥回来时皱着眉, 一脸的为难, 为难之中又夹杂着一些厌恶和排斥。跟在他身后的小桂子、小林子等人, 还抱着厚厚的几摞卷宗。“怎么啦?”雍若问凤寥。皇帝给你什么差事了, 让你难受成这样?凤寥皱着眉头长长一叹:“父皇命我在今年的朝审之后, 亲笔勾决今年的死囚犯。”雍若微微一呆:这是生杀大权啊!因为“人命关天”这四个字, 朝廷对死刑的判决和执行程序是十分繁琐的。按本朝律法:凡是关系到人命的案子, 由知县进行初审,审结后上报给知府二审, 然后将卷宗呈报给提刑按察司的官员审核。如果按察司的官员认为没有疑点, 就分别报送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复核。等这三方的复核意见汇集齐了, 就分门别类呈递宫中,请皇帝最后定罪。这是基本判决程序。一些特殊的案子,可以跳过中间的一些环节。比如为雍家洗冤的那个案子,直接是皇帝发给顺天府审的;再比如凤寥亲自去查的那件杀良冒功案,直接就是三司会审了。按执行时间分类的话,死刑可分为“立决”和“监候”两种。“立决”是立刻执行死刑,一般用在罪行重大、影响恶劣的犯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