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节
作者:小镜湖      更新:2023-06-19 18:52      字数:3559
  他已经极尽舌辩之才了,可父皇还是没有松口。难道,真要动用后备方案?他在心里叹息一声:若逼不得已,就只好动用后备方案了!如今,且看父皇接下来要怎么做吧!雍若仍在书房里作画,可一直画得乱七八糟的,许多废纸被扔在了纸篓里。听到外面的太监宫女向凤寥行礼的声音,她竟有一点害怕面对他带来的结果,就站在书桌前没有动。凤寥走进了她的书房,从身后环住了她的腰,与她头挨着头。不等她开口询问,他就主动说起了最重要的结果:“父皇同意了我暂时不立太子妃,暂未同意我这一次不纳妾……”雍若十分难过地闭上了眼睛,微微垂下了头。凤寥在她耳边安慰她:“你不要难过。若父皇不顾我的请求,仍然给我指了人来,我也有后备计划的。”“什么后备计划?”雍若语气低沉地问。凤寥叹息了一声,却没有告诉她:“不算光明正大的计划。暂时……我不想告诉你。”雍若只好不再问。她垂着头,看了看在她腹部交叉的那一双大手,用自己的手轻轻按住了。“好,我相信你。”在这件事情上,她除了相信他,没有别的办法。第二天,成泰皇帝连续发了几道赐婚的旨意。安书琦被指给了一位郡王的嫡长子,其他几道赐婚旨意也都是指给宗室亲贵的。柳玉妆等人被撂了牌子,发给本家自行聘嫁。那个容貌最美的周明柔,以及那个看起来最为温柔贤淑的徐婉儿,都被留在了毓秀宫。凤寥和雍若的心情,都十分沉重。皇帝的后宫,已经连续两届选秀不曾进人了。周明柔和徐婉儿是为谁留下的,不言而喻。凤寥安慰雍若:“后备计划已经启动了,只是还需要时间。你……不要心急……”雍若点了点头,没有说什么,心里却陷入了深深的绝望。皇权高高在上,普天之下谁又能抗旨?太子也不能!她的凤寥的缘分,怕是已经到头了。两天后,凤寥去了工部清查账目。雍若被叫去了坤德宫,说是挑选新贡的料子。到了坤德宫,她竟然见到了成泰皇帝。她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上前见礼:“妾身太子良娣雍氏,给皇上请安,给皇后娘娘请安。”她心里有一点紧张,却又有一种奇异的解脱感。图穷匕现的时刻,终于到了。第95章 图穷匕现成泰皇帝没有说平身,雍若就只好继续跪着。过了好一会儿儿, 成泰皇帝才慢慢说:“本次选秀, 朕留下了两名秀女在宫里。一个叫周敏柔,是工部侍郎周顺才之女;一个叫徐婉儿, 是汤州知府徐巍之女。你对她们印象如何?”雍若不带什么感情`色彩地客观评价:“禀皇上,这两位姑娘都生得十分标致, 是各具特色的两个美人。”“只是生得标致吗?你觉得她们性情如何?”“这两位姑娘, 妾身都只见过一面, 未曾深交,并不知她们性情如何。”“你没有派人到毓秀宫打探一二?”“妾身素来散漫,无益之事向来懒得去做。”成泰皇帝默了默,看着雍若说:“朕打算封她们为太子良媛,你有何看法?”雍若沉默了一下,依旧是客观评价:“太子似乎并不喜欢这两位姑娘。”“朕是问:你有何看法?”成泰皇帝完全不容她回避, 直指问题的核心,“如果朕封她们为太子良媛,你会嫉妒她们吗?会与她们争风吃醋,令太子心烦吗?”雍若暗暗叹息一声, 在心里对凤寥说了一声:抱歉!她深吸一口气, 十分坦然地说:“妾身会嫉妒,但不会与她们争风吃醋。”成泰皇帝脸上隐隐浮现出一点怒色:“你可知‘嫉妒’是‘七出’之罪?太子身边,可容不得如此不贤的妇人!”雍若轻笑一声:“皇上后宫佳丽三千, 大约从未揣摩过女子的心思。“人都有七情六欲。因欲而生情, 因情而生妒, 此乃人间常理,男女都一样。“对夫君另结新欢不生妒嫉的妇人大约有两种:一种是已修得六根清净的佛系高人,无欲则不妒;另一种是心中厌恶夫君,巴不得他去亲近别人,眼不见为净。“故而妾身以为:妒与不妒在于心,不受世俗的教条规矩所约束;贤与不贤在于行,会因教化而有所不同。“世间妇人,若能不因嫉妒而谋算于人,已经是品行端正;若能克制妒意为夫君张罗妾室通房,那就接近圣贤了。”成泰皇帝沉默下来,陷入了思索之中。“妒与不妒在于心,贤与不贤在于行……”卫皇后将这两句话重复了一遍,笑着点了点头,对成泰皇帝说,“皇上,雍氏这两句话,倒是说得极妙!”成泰皇帝横了卫皇后一眼,又问雍若:“你说自己不会与那两人争风吃醋,意思是说:自己是贤妇了?”“妾身修行不够,所能做的唯有‘不争’而已,是品行端正之人,却不敢自称贤妇。”成泰皇帝指尖在宝座的扶手上轻轻叩了叩,淡淡地说了一声:“起来回话吧!”“谢皇上!”雍若站起身来,感觉膝盖有点发麻。成泰皇帝沉吟片刻之后,对雍若说:“朕有一件差事交给你去办。若你办得好,朕必有重赏。”听到这话,雍若心中毫无喜悦之感。赏赐越重,差事会越难办。皇帝要交给自己去办的差事是什么,她已经猜到了。那差事,她绝对办不了也不能办。“还请皇上吩咐。”雍若微微垂眸,神情十分沉静地说。成泰皇帝便说:“东宫只有你一个良娣。以前太子年纪小,倒也无妨;如今太子已十八岁,仍是这样就太不成话了。“朕要交给你的差事是:你去劝服太子,让他同意纳周氏和徐氏为良媛。日后,你与她们雨露均沾,早些为皇家绵延子嗣。”雍若心中极其苦涩:皇帝要交给自己的,果然是这种拉皮条的差事。这差事不仅让她恶心,还是一个巨大的坑。坑死人不偿命的那种。如果自己接了这差事,无论成功与否,对于正设法拒绝这两个妾室的凤寥来说,都是一种背判。更要命的是:她在凤寥心中的人设,也会彻底崩塌。凤寥或许会想:不是说梅花有傲雪凌霜的品质吗?怎么如此轻易就屈服了?他或许还会觉得:他对她这一年的慕恋,只是一个笑话。当这些念头闪过脑海时,雍若向皇帝躬了躬身,无比清晰地说:“禀皇上: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劝谏太子添置妾室、绵延子嗣是太子妃之责,妾身只是一个东宫良娣,不敢越俎代庖,行此逾权之事。”成泰皇帝和卫皇后都十分吃惊地看着她,万万没想到她竟敢如此干脆利落地拒绝了皇帝。“你这是抗旨!你知道吗?”成泰皇帝微微眯起了眼,目光冷冽地看着她。“都察院的御史言官有劝谏君王之责。妾身不才,自不敢与那些言官大人们相提并论,却也不敢一味媚上,明知此事不当而行之。请皇上明察。”成泰皇帝的一口气,被结结实实地堵在胸口里。卫皇后在旁边看着雍若,又是佩服,又是忧心。“还真是能言善辩!”成泰皇帝冷哼一声,“可惜你不是朝中御史,没有‘不因言获罪’的盔甲护身。区区一个东宫良娣,朕若想让你死,只需要三尺白绫就能了事。”雍若想也不想就说:“妾身自然明白:自己的生死荣辱,皆操于皇上之手。但生而为人,总该有一点风骨气节,不可一遇到祸福攸关之事,就立刻折了脊梁。”成泰皇帝心中的那口气,更是被堵得不上不下的。他的呼吸渐渐粗重,有些咬牙切齿地说:“你真不怕朕杀了你?!”雍若长长地、深深地叹息一声,神情黯然地说:“自然是怕的!妾身怕死,还怕因自己之死,影响了皇上与太子的父子关系;更怕太子因妾身之死而一蹶不振,再没有如今的朝气意志……那样,妾身就是朝廷的罪人了!”“既然怕,又为何要如此强项?”“因为皇上交待的差事,实非妾身所应做的。”“如果朕册封你为太子妃呢?”成泰皇帝突然说,“你若做了太子妃,为太子张罗妾室、照顾一家大小便是你应尽之责。朕可以抛弃门户之见,给你最大的体面;但你也要做一个堪为天下表率的贤妇,方才不辜负朕对你的抬举。”太子妃啊……雍若心里叹息一声:这也是个坑。她宁可成为一个弃妇,也不愿跳进这个坑里做一个“贤妇”。连大长公主的外孙女、简国公的嫡孙女都未能成为太子妃,她一个平民女子却可以成为太子妃?凭什么?自然得凭“贤德”啊!她若做了太子妃,皇帝皇后和全天下的人,也都会看着她这个平民逆袭的奇迹能够风光多久,会拿着放大镜看她的一言一行。她若想坐稳那个位子,就只能把自己变成一个妇德僵尸,拼命地贤贤贤……德德德……那样活着太累、太憋屈。她绝不愿意过那样的日子。也过不了那样的日子。雍若郑重地向皇帝行了个福礼:“太子妃是未来的皇后。妾身出身寒微,才德浅薄,哪堪当此重任?皇上还是另选名门淑女为好。”成泰皇帝和卫皇后极度吃惊地看着她。“你竟然不想当太子妃?”成泰瞪大了双眼,一脸的不可思议。雍若轻叹一声:“不是不想,而是不敢。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妾身自知不是那块材料,不敢窃居高位。”坤德宫正殿,陷入了寂静之中。成泰皇帝和卫皇后都久久地回不过神来。周围侍候的太监宫女等,虽然都低着头作恭顺状,眼珠子却都在不停地乱转,恨不能抬头瞻仰瞻仰这位雍良娣。究竟是何等奇女子,才能拒绝做太子妃的诱惑?还敢跟皇上硬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