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节
作者:排骨菌      更新:2023-06-19 18:54      字数:4368
  “坐,我问你啊,你好几天没去阳光——”“咳咳!”戚茹拼命咳嗽两声,打断小黄即将要说的话。周围同学都在观察他们两,他明目张胆把网吧名说出来,怕是嫌自己死的不够快。小黄心领神会,扭头冲着其他同学喊:“看什么看!没见过帅哥啊!写你们的作业去!”“……”果然是真·中二病。八班的学生质量良莠不齐,小黄小绿便是人们口中的‘小混混’,时不时逃课上网,不服管教。虽然没有打过群架,可难保有一天他发脾气打人,是以看向他们的同学全都坐正身体,连余光都不往这个方向走。只有一个女生发出一声嗤笑。“切。”戚茹转头看了看,说话的那女生陷在宽大耐磨丑丑的红黑校服中,竟不觉违和,一股清纯的学生气扑面而来。肤白貌美大长腿,满足了前世她对美女的想象。想必这就是周怡口中的班花,齐瑞秋了。戚茹还想再仔细看看小美女,小黄不耐烦地开口:“你看哪呢!”随后用手捂住嘴,凑到戚茹耳边说起了悄悄话。“你以后还去不去阳光网吧?没了你我们都不太敢去,万一被老师抓到说不清。周末放假,你看要不我们约着去?你不是要上网看视频,我出网费!”说出这话小黄有几分肉痛。他零花钱不多,给戚茹一份,自己就少上一个小时。但若是不给,也许连上网的机会都没了。“说不准,再看吧。”班长楚格一进门看的到便是这副颇耐人遐想的情景。从前门的角度看,小黄的架势似乎在强吻戚茹。“咳咳。大家都坐好,各回各位,新学期第一天也不能松懈,开始早读吧。”架着黑框眼镜的少年声线特别,青春期特有的公鸭嗓从他喉咙中发出并不让人反感。戚茹推了推小黄,低头放书,不再搭理他。久违的初三生活,上一辈子没体会到学习的快乐,这一辈子当然要好好补回。至于网吧?她没兴趣。看别人的二胡视频,不如林启光指点一句,何必走歪路。“啊,但是这个什么配平化学方程式和平面几何真的好难!”戚茹抓着头发碎碎念。一个上午四节课,语文数学英语加物理,除了英语和语文能听懂,戚茹几乎都在盯着班主任的地中海听天书。拿着一块钱一本的草稿纸拼命记笔记,下课十分钟坐在座位上研究,连厕所都不去上,她依旧没能弄明白并联的两个小灯泡为什么会短路。小黄从隔着一条过道的左手边探过半个身体,瞅了一眼戚茹的笔记,不厚道地笑了:“你牛啊,这字写的你自个认识不?”说完甩了甩他好歹写了一行字的黑色硬壳笔记本。戚茹不说话。班里的同学习惯了她沉默寡言易受欺负的形象,还以为她是被小黄威胁了。下课铃声一响,学生们三三两两结伴去食堂打饭,没人来找戚茹——她在班里没朋友。小绿位置较远,隔空喊小黄去吃饭。见戚茹坐在位置上不动,想起这段时间的革命友谊,同样喊了她一声。“好,等我拿钱。”戚茹从书包夹层摸出三枚硬币,抱着饭盒跟去食堂。这一幕落在他人眼中,更坐实了她被小黄一伙人欺负的传言。楚格望着三人离去的背影,叹了口气。他没法管,他只能自己好好努力,早日离开这所学校。戚茹三人回来得晚,小黄小绿不停劝说她去网吧,烦的她只好往教室走。可一进教室,发现讲台不见了,连他们的课桌,也被搬到了教室两边,空出一大块地方。“同学们安静,按照上学期给你们排好的站好。齐瑞秋,你点点人数。帮他们站好位置,然后带大家复习一遍。”齐瑞秋甩着活泼的马尾,冲楚格笑了笑,随后板起脸让大家快速站好队。“戚茹,你磨磨蹭蹭在干什么!大家都站好了你为什么不动?太没有集体荣誉感了,还不快入队!”戚茹傻站在队伍外,一脸茫然——她压根不记得自己该站在哪。“说了你也不听,你想干嘛!”齐瑞秋见戚茹还是不动,怒意上头,一张美人脸皱了起来。人群中出现了小小的骚动,小黄看不过眼,从队伍中出来扯着她的袖子往倒数第二排左手第三个的位置塞。“站好,别乱动。真是服了你。”小黄凶了戚茹一句,才回到自己的位置。周围人不敢说话,可心底对戚茹升起了一丝同情。被小黄他们缠上,可不是什么好事啊。主动担当指挥的楚格见队伍排好,双手在空中随意划着三角,右手抬起,高声唱道:“轻轻敲醒沉睡的心灵,预备,唱!”《明天会更好》这首歌便是初三八班选择的合唱曲目。戚茹对此毫无印象,缩在人群中低头看脚尖,开口却不发声,假装自己很努力在唱。居高临下的楚格在讲台上看得一清二楚,有人假唱逃不过他的眼睛,但毕竟不是什么正规比赛,他睁一只眼闭一眼就过去了,没必要给同学带去压力。何况戚茹在大家眼中,本就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女生,会唱歌才奇怪。参差不齐的合唱折磨着戚茹的耳朵。虽说她唱歌不太好听,但剧院去过不少,见过的合唱团都是国家级别。此刻这些稚嫩的学生尖着嗓子唱歌,实在不是什么听觉享受。“……收!好,我们再来一遍。预备!”戚茹更低落了。一曲唱罢,男男女女都回自己座位找水喝。楚格将讲桌搬回原来的位置,并未注意门口有人。啪啪啪三声,班主任拍着手掌进了教室,先夸了夸同学们唱的不错,又宣布了一件事情。“同学们唱的不错,值得表扬。这一次的比赛不同以往,响应国家对于素质教育的要求,学校决定对此次表演的前三名颁发奖状和奖金,第一名的班级可以拿到一千,第二名可以拿到。因为时间紧迫不够重新排练,表演时间往后推两周,相当于是为了庆祝国庆的节目了。”介绍完这些,班里已经有人激动了起来。地中海咳嗽两声,话锋一转:“不过——我希望大家把重心放在学习上,初三是你们的关键年份,一些活动比赛参与就好,不一定非要拿名次。至于奖金,你把学习提上去了,日后考个好大学,找份好工作,可比这一千块强多了……”又是老生常谈的‘学业至上论’,同学们不复方才的激动,没兴趣去听地中海的长篇大论。听他一番话,不如睡大觉。戚茹两只小耳朵动了动,不管班主任后头的话,将要求听明白后心下一喜——有钱拿?那必须上啊!第17章临安九月,七月流火。盛夏的浮躁被初秋的一抹凉意带走,叫人心头一轻。在林启光的指导下,戚茹的二胡水平不说突飞猛进,至少有所小成。当然,最重要的是周末她在白云寺上了一柱头香后,梦见了前世的自己。戚家人并不迷信,但戚爷爷信奉孔孟之道,对于神鬼之说持保留态度。所以戚茹提出要去寺庙时,戚奶奶并未阻拦。“想去就去。捐点香油钱,但别太多。自身陷入泥沼,给别人的也只有泥土。”于是戚奶奶给了孙女五块钱。对于戚家来说,五块钱抵三餐,算是给这不知是否存在的漫天神佛一丝敬意。求人不如求己,拜佛不如上进。上完香的当晚,戚茹做了一个梦。前世的自己每一分每一秒过的生活,如一部情景剧,清晰地展现在眼前。她看到那个小小的戚茹抖着手拉弓,趴在比自己高半个头的饭桌上写字,父母在一旁谈事,爷爷奶奶就着花生瓜子和邻居们唠嗑。历历在目,生动无比。然而意外比明天更早来临。父母俱亡,爷爷从房顶摔下,她亲眼见证死亡,亲人们一个接一个从她身边离开。她被人教育要好好学习,考一个好大学,找一份高薪工作养活自己和奶奶。于是她放弃了二胡,也没有再笑过。每天熬夜学习,换来的是一场猝死。也因为这样,后世的戚茹才得以重生。大梦一场,戚茹醒来后摸了摸湿润的脸颊,又摸了摸汗湿的后背,再无睡意。东方露出鱼肚白,听见奶奶的屋子里传出响动,她才起身,给自己烧水洗澡。和新二胡磨合了一周,加上从梦中得来的感悟,戚茹终于找回了练琴十年该有的感觉。顿弓连弓抖弓,通通不在话下。唯一没体会到的是音准。这个没有技巧,全靠个人天赋,耳力。不过对于目前的戚茹来说,足够用了。音准慢慢练习,多听多按,总能学会。揉弦,滑音,跳弓等基础训练过了一遍,戚茹又把几首考级曲目翻了翻。《茉莉花》,《送别》都是三级以下的曲子,并不算难。完完整整拉完两曲,戚茹还有点膨胀,总算脱离了低级锯木头的阶段。也许两周后的校园比赛上,她可以作为二胡伴奏带领班级拿到前三。从小竹林回家时,戚茹往之前的刘家,也就是如今戚家的第二栋房子看去,不出意外看见奶奶在翻地。这栋小二层面积大,厨房独立,院子里还有两块菜地。戚奶奶不忍心花出去的三万块,决定物尽其用,将菜地种满。“茹茹?累了吧,洗把脸,吃个早点。我拌了你爱吃的凉菜。”凉菜就馒头,曾经是戚茹最爱的早餐。“好。我帮您翻完地再去。”家务活两人分担,戚奶奶从不认为小孩该娇宠到不食人间烟火的程度。何况她们家只剩祖孙两。戚茹在发现自己学习成绩堪忧后,制定了一份严格的时间安排表——周一至周五,白天上课,晚六点至七点半练琴,八点复习课本,九点在房间做基本的瑜伽锻炼,十点睡觉。周末则上午练琴,下午和晚上学习。因为林启光徒弟不在国内,之前收的弟子已经成家立业,他对于戚茹十分喜欢,让她至少两周去一次。时间表整整齐齐贴在掉皮的墙壁上,督促着戚茹。不止如此,她还拜托王海洋从网吧给她打印了一张著名笑星的海报挂在墙上,提醒自己不要变成前世肥胖的模样。“王老师,我想给班里的合唱做二胡伴奏,你看行吗?”找文艺文员要来曲谱,练了几遍手后,戚茹趁自习课独自找班主任自荐。“你会二胡?以前没听你提起过啊。”地中海有些怀疑。之前两年的元旦晚会上,他们班的人除了嗑瓜子就是聊天,没见班里有特长生表演过。“以前学过,只是学艺不精,没敢说。老师,我希望能和班级一起拿到第一,给班里争光。”然后共享那一千块。“先考察考察。走,去民乐队借把二胡。”地中海虽说不太喜欢学生搞才艺,希望他们一心学习,但对于戚茹这样能考年纪前十的优秀学生,他是不介意的。之前的戚茹过于沉默寡言,因材施教,他反而希望她能活泼些。临安四中好歹是四线城市的初中,该有的配套设施不会少。但大多是面子工程,比如民乐队。民乐队的乐器是四中一位老校友捐赠的,希望学校能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可惜全年级就两位音乐老师,还都是学声乐的,对于民乐几乎一窍不通,更别提教育。音乐教室是用来堆灰的,乐器自然也是。地中海连报告都不需要打,直接和音乐老师要了一串钥匙便开门去了。“王老师要拿二胡?”“恩,班里一个学生要用。从家里带也不方便。”“那我也一块过去吧,怕你们找不到。”音乐老师也奇怪,学校里不乏会才艺的学生,但都是家里有钱不愁吃喝的富家子弟,学的也都是钢琴小提琴。民乐?那真是在说笑。不过二胡倒是很符合王老师身后这位同学的气质。看那面黄肌瘦的模样,还有脚上的塑胶凉鞋,以及洗到发白几乎一扯就破的九分裤,贫困生无疑了。“喏,你们在门口等一下,这里灰尘多,我先去找找二胡。”“不急,你慢慢找。”地中海不差这点时间,戚茹在他看来也不差这一小时的自习。毕竟是他心目中的好学生。“找到了,你们看看。这松香都没开封呢,买来没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