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节
作者:少地瓜      更新:2023-06-19 21:14      字数:4384
  这孩子去年就由徐知府亲自启蒙了,三百千都已熟读,听说《诗经》都背过几篇了,故而这个倒不急,关键是文臣家的通病,光脑子溜了,身子骨弱的什么似的。瞧徐秋这小胳膊小腿儿,简直跟几条豆芽菜似的,若这么下去,就算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又有什么用?保不齐压根儿连考场都下不来!众人正说着,忽然听到外面街上一阵锣鼓齐鸣,都吓了一跳,徐秋直接把啃了一半的包子都丢了,嘴巴一瘪,就要哭。“不许哭!”赵恒板着脸道,“男子汉大丈夫,宁流十滴血,不掉一滴泪,不过几声爆竹,哭什么?”徐秋的眼泪都挂在睫毛上了,谁知竟真的生生憋回去了。胭脂看了赵恒一眼,又打发莲花去拿帕子。不等里头的人问,外面就有伙计进来回话了,“回禀各位当家的,这是斜对过那条街上一个书生中了秀才呢!对了,就是江姑娘作坊隔壁那个,姓唐的!”“是吗?”胭脂一听,回想起来那位姓唐的书生,隐约记得是个挺老实本分的,为人也质朴,也替他高兴,就转头吩咐莲花,“你赶紧去准备几样礼,也不必太重了,一匹布,几样点心果饼即可,去吧。”唐秀才家境贫寒,在这里租房子也是他一边抄书,他妻子一边替人洗衣裳维持生计,若是自己送的礼太过贵重,人家反而会有负担。身边邻居成了秀才公,莲花也觉得与有荣焉,麻利的去了。吩咐完这一切,胭脂才恍然意识到,原来都这会儿了。朝廷上下的考试都是同一个时间,既然这边出了名次,想必父亲他……也不知考上没考上。江志确实考上了,而且也如他老师所言被选为禀生,自此之后免费入府学就读,且每月有二两银子、十斤米粮。便是不这么拼命抄书,也不至于养活不了自己了。八月就是乡试,若乡试得中,便是正经举人老爷,就算一只脚踏入官场,即便中不了进士,略使点银子,也能弄个芝麻小官儿当当。江志的老师叫了他去,满面红光的勉励一番,又叫他莫要太紧绷。左右衣食住行有了保障,府学众位教授们又都是饱学之士,多学学总没坏处,即便今年不中,也可等下一轮。江志磕了个头,却一字一句说得清楚,“今年必中!否则无颜去见学生那一双儿女!”他已亏欠两个孩子太多,若是不混出个人样儿来,拿什么说补偿?老师也知江志一腔心事,知道苦劝无用,只好罢了,又问他还要不要钱,“府城不比咱们这小小青山镇,便是不要钱,额外开销也少不了。再者,你也少不得要与同窗交际,可还有积蓄?”“劳先生记挂,学生感激不尽,尽够了。”江志恭敬道,“之前我一直没断了抄书,如今已经攒了将近十两银子,且日后还有每月银米贴补,只有剩的,断然没有不够的。”见他执意如此,老师也只好由他去,又勉励几句,就放他走了。第48章徐小少爷的新鲜劲儿很快便过去了,等赵恒叫他绕着演武场跑到第二圈的时候,他就开始瘪嘴,到第三圈的时候索性站住了,可怜巴巴的道:“师父,我跑不动了。”平日但凡他做些类似的表情,府中上下都会跟着心软,当真是有求必应。然而这些人中并不包括赵恒。他安安静静听徐秋说完,摆了摆手,“去吧,还有三圈,之后歇一刻钟,稍后我教你五禽戏。”徐秋难以置信的瞪圆了眼睛。“我真的跑不动了。”他犯了倔劲儿,脚下跟砸了钉子似的稳当,一动不动。赵恒看着他干干净净的额头,似笑非笑,“若不跑完,便不许进屋。”说完,又对跟着徐秋来的小厮道:“看着你家少爷。”那小厮忙垂首应是,徐秋就嚷道:“不许你听他的!”小厮却不怕他,面无表情的说:“少爷,来之前老爷就嘱咐了,但凡出了府门,小的一切便都只听赵师父的。”之前那两个小厮只一味的哄着少爷,结果害的少爷险些回不来了。就因为这事儿,夫人去了半条命,老爷那样温和的人也勃然大怒,平生头一次发了那样大的火儿,直接将那二人打了个半死,然后丢去庄子上自生自灭了。经此一事,府中上下俱都绷紧了皮子,宁肯惹小少爷不高兴,也不敢有半点差池。师徒两个就这么耗上了。别看徐秋年纪小,还挺有韧性,晌午叫吃饭也不去,就这么闷声不响的蹲在廊下。小厮也不敢劝,木头桩子似的垂首立着。胭脂看了难免担心,“这么饿着能成吗?”赵恒道:“喝着水呢,三天两日饿不死。”胭脂就有些无言以对。徐秋也算有志气,憋了一天,饿的肚子咕咕叫,竟没屈服,熬着一口气回了家,一进门就眼泪汪汪的告状,说不想去了,师父并不是好人。徐知府同夫人对视一眼,问为什么。徐秋就如此这般的说了,结果徐知府沉吟半日,对丫头道:“吩咐厨房,将一应菜肴果品点心都撤了,只与他一碗白粥。”徐夫人难免心痛,可张了张嘴,到底什么都没说。玉不琢不成器,往年他们着实太过放纵,如今若再不狠狠心,只怕日后越发难以管束了。徐秋打翻了粥碗,哭了大半夜,饶是打小跟着的下人们听得肝肠寸断,因有老爷夫人的命令在前,也不敢劝慰。最后徐秋累了饿了,自己哭着哭着就睡着了,第二天饿的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直接被小厮抱着去的镖局。见他蔫哒哒的,晶莹圆润的肉乎乎的脸蛋都好似凹陷了些,胭脂心疼的不得了,夹了个细肉蓉的笋丁包子给他,又取了半碗八宝粥,“吃吧,饿坏了吧?”从出生到现在,徐秋何曾知道饿字怎么写?昨儿半夜就后悔了,这会儿也顾不上什么风骨气节,一边抽抽噎噎的掉泪,一边抓着包子啃,吃的满手满脸都是油,就觉得从未吃过这样好吃的东西。便是那碗粥,也一粒米没剩,都干干净净吃光了,小厮看的眼珠子都快掉出来。自家少爷大毛病没有,小毛病不少,尤其爱挑食,每到饭点都令人十分头痛,多少人追着劝着都吃不好呢,如今竟把一碗在普通不过的八宝粥吃净了?回头夫人知道了,只怕头一句就要念阿弥陀佛。虽然性格执拗,到底是知府家里教出来的,礼仪还是懂的。吃完之后,徐秋还规规矩矩的对胭脂道谢。赵恒就道:“吃完了,先走两圈,然后歇一刻钟,再走三圈。昨日你功课未完成,今日便没有点心吃。”徐秋一听就觉得腿肚子疼,下意识看向头一个对自己表示善意的胭脂,委委屈屈的哀求道:“仙女姐姐,我不想跑。”然而这会儿仙女姐姐也不管用,因为她很明白公私分明、各有所长的道理,压根儿不会插手此事,只是一脸爱莫能助的摸了摸自己的脑袋,“乖,你师父乃是这沂源府头一号能干的,听他的准没错!”被这样一个玉雪可爱的孩子眼巴巴看着,胭脂也是一阵阵心虚,很怕最后撑不住,说完这话之后便立即起身,带着莲花去了香粉宅。徒留徐秋瞪着一双水汪汪的眼睛看着。赵恒敲了敲桌子,徐秋就抖了一抖。似乎是一夜之间,最疼爱自己的爹娘也不向着自己了,当真没有指望了!“别看了,走吧。”且不说徐秋是如何垂头丧气,胭脂竟在香粉宅里遇见了许久不见的胡九娘,看见对方的瞬间,两人都是一怔,然后齐齐上前问好。“近来忙得很,有日子没见你了,可还好?”一身留仙裙的胡九娘还是记忆中那般明媚娇艳,梳着最时兴的飞仙髻,簪着几只步摇,额上贴着花黄,面上涂抹的也是最好卖的油胭脂。她便如一支永不凋零的玫瑰,哪怕最凌冽的寒冬,也依旧这样生动。香粉宅内好些往来的客人都不由自主的将视线投在她身上,又羡慕又嫉妒,还有的低头讨论着什么,保不齐家去就效仿了。胡九娘笑笑,“不算太好,倒也不太坏。”顿了顿,又道:“前儿我找了个活儿,教城东玄武街上的苏小姐弹琵琶。”见胭脂难掩惊讶,胡九娘又笑了,神色有些复杂,“日子总得过下去,好歹找些事做。”她是不缺钱的,可决定放手之后,她忽然就发现自己的生活空虚了许多,叫她有些……无所适从。她依旧美貌如初,也脱了贱籍,不必担心有客人朝打夕骂,也有足够支撑下半辈子的钱财,甚至一度纠缠自己的郭赛也跑得不知去向,然而却开始整夜整夜的睡不着觉。胡九娘看过大夫,谁都说不出什么子丑寅卯,最后还是贴身丫头大着胆子进言,说她恐怕是闲的。胡九娘听后愣了半晌,竟也觉得有几分道理。太闲了,难免会胡思乱想,越想越多,越想越乱,哪里还睡得着?想明白之后,胡九娘决定做些改变,正巧城中有位富家小姐想学琵琶,而她又声名在外,两边一拍即合。许是因为忙起来了,又或许只是暂时有了寄托,胡九娘惊讶的发现自己终于可以再次一觉到天亮,于是对这活计倒有了几分真心。胭脂静静地听着,发现她说这些事的时候,脸上是前所未有的平静。“也好,多出门走走,多认识几个人,日子也有趣些。”胡九娘瞧了她一眼,笑道:“我已听说了,有位江老板十分的能干,难得又那样年青,来日成就必然不可限量……”话音未落,两个人就都笑了起来。笑完了,胡九娘又伸出自己涂的鲜红的指甲,对胭脂突发奇想道:“这甲油,还有没有旁的颜色?”“自然是有的,”胭脂道,“粉色,正红,紫色,不过想来你也都看过了。”胡九娘果然点头,有些失望,“我已都买了的,只是这么些年了,不管是早先的凤仙花汁还是其他什么,翻来覆去不过就这么几个颜色,看也看腻了,若是得闲儿,你单独替我调两瓶颜色特别的如何?”颜色特别的?胭脂一时间有些茫然,“如何特别?”胡九娘用梅花瓣似的指甲轻轻点了点下巴,视线划过天边时忽然咯咯娇笑出身,“譬如说,蓝色?”又指了指路边充满勃勃生机的小草和刚被春雨滋润过的土地,“绿色?黑色?”胭脂尚未说话,莲花已惊讶万分的道:“这些个颜色,哪里能上手?妖怪似的,怪吓人的。”胡九娘越发笑的欢,眼波流转的道:“小姑娘,我且来问你,这有凤仙花汁涂指甲之前,有谁想过有朝一日能将指甲染成旁的颜色么?”莲花茫然的摇了摇头,“大约是,没有的吧。”“这不就成了?”胡九娘一脸的理所应当,“还有这什么花黄,时兴的妆容,哪一样不是从无到有?还有前两年风靡一时的白妆,才刚出来的时候不也有许多人嗤之以鼻,可后来还不是竞相追逐?这又算的了什么?”莲花被她说的哑口无言。胭脂却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她自认自己逃家、做买卖,已可算是叛道离经,可如今看来,还是过于拘泥了!蓝色?绿色?黑色?!以前是从未有过的,可只要有颜料,未必不能成。见她有些出神,莲花忍不住问道:“姑娘,您不是真要弄这些吧?”胭脂莞尔一笑,反问道:“有何不可?”说完,又转头对胡九娘道:“且容我想想。对了,若回头果然能成,我算你两成干股,如何?”胡九娘显然十分意外,“我不过随口一说,哪里能要什么干股?”“这是正经事,”胭脂却出奇坚持,“物以稀为贵,你的主意这样好,说不得就成了,若果然卖得出,便是你的功劳,既然有功劳,取些酬劳便是理所应当的。”这些年大庆朝经济越发繁荣,上到达官显贵,下到寻常百姓,越发爱争妍斗艳,难免有许多人的想法与胡九娘类似。左右只是改改颜色,想来也不会多么艰难,既然如此,试试又何妨?胡九娘不曾想到只是自己无意中的一句话,竟就来了这样一桩买卖,心情就有些复杂。过了会儿,她才灿然一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