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作者:非言非默      更新:2023-06-19 23:03      字数:5087
  “刘管事,你不是孤家寡人一个,既然旁人让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想来我让你做什么,你也会照做吧?”赵石命人记下了他说的那些事,才问道。“赵大人请吩咐,小人一定照做。”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刘管事不低头,也得低头了。辰时末的时候,田庄里面赶出了几辆马车,刘管事及其家人以及他家的几个仆役,都上了车。这几辆马车慢悠悠地出了田庄,一路上遇到农户,不管有没有人好奇,刘管事都要大笑着说道:“前些日子,我发了一笔财,昨日向侯爷请辞了,现在要回乡去了。”有人有些迷糊,听到他这么说,就傻乎乎地看着他,有人机灵一点,就问了他一句,新的田庄管事什么时候会来?“放心,新管事马上就到。”他一路和人说着话,坐在车前,慢慢出了田庄。没过多久,田庄里面所有的人,都知道他发财后回乡了。而且,也不知道哪个家伙,还说他是替京里的某位大人效力,才得了许多钱财,说得有鼻子有眼的,许多人都信了。至于他们这么离去了,后续的其他消息,旁人就不得而知了。第一百五十九章 神仙打架腊月二十八, 周府尹从近卫营手里接收了沈泉,回到衙门, 他先审了一遍沈泉,随后发出了签令, 命东平县的县令, 把豪奴伤人案的案卷以及人证全部押解到府衙来。二十九那日上午,东平县的人到了京城。东平县的县令,是位中年男子,他亲自捧着案卷,送到了上司的案头,然后他就站在府尹书案边没有退下去, 而是随时准备替上司解惑。“这位刘发, 你有查过,是哪个府上的吗?”周府尹仔细翻看了一遍案卷,才问他。刘发就是强买沈家田地的豪奴, 推人致死的则是他的手下。“卑职不是很清楚, 不过据他的手下说,他们来自西丰县, 主家是陛下面前的宠臣, 让卑职放明白一点,像卑职这般小小的县令, 绝对招惹不起他们的主家。”东平县县令低声回道。神仙打架, 凡人遭殃。县令宁愿他什么都不知道,但是这些话, 听到的人不止他一个,这些人是用一种很嚣张的语气,在县堂上公然这么说的,他就算想推说不知情,周府尹多问几个人,就能把这事问出来了。他瞒着也没用,所以他就实话实话了。反正这事,上司要怎么样,他就怎么样,绝对不会有自己的意见,免得莫名其妙被坑在这事里。陛下面前的宠臣能有几个?周府尹听到这里,心中嗤笑了一句。这事意在何人,简直不言而喻。他默想片刻,抬起头,看了坐在下首帮他整理其他案卷的自家师爷一眼。师爷会意,急忙站了起来,说道:“东主,我去库里查找些旧档。”周府尹颔首点了点头:“去吧。”师爷快步出了大堂,走到无人处,对着外面招了招手,就有一个长相很伶俐的小厮奔了过来。师爷勾了勾手指,示意他把耳朵凑过来一点,才在他耳边说道:“悄悄去永宁侯府侧门,报个信,就说西丰县。记住了,悄悄地去,不要惊动任何人,拿了赏钱,记得分老朽一半。”“您老放心好了,这事小的一定帮您办得妥妥当当的。”小厮得了这桩肯定能得重赏的差事,拍着胸脯保证。“从后衙出去,快去快回,换身衣服,不要露了痕迹。”师爷有些不放心,又叮嘱了他一句。“哎,小的这就去。”小厮向师爷拱了拱手,撒开腿,进了月亮门,往后衙奔去。师爷站在门口,看着他的背影远去了,才随便进了一间屋子,拿了一册书卷,回到了大堂。大堂里面,周府尹已经查完了案卷,问过了证人,正在让人根据证人们的回忆,画影图形,准备捉人呢。沈泉昨日就做过一遍画影图形了,不过周府尹是个做事讲究的人,肯定不能听信沈泉的一面之词,现在人证到了,他就让人把证人们分成两组,分别再做了一次画影图形,最后把三张图合到了一起,对照着看。三张图,虽然是由不同的人述说的,不同最后的结果都差不多。这位刘发,年纪大概在四十上下,身材略瘦小,颔下留着一小撇稀疏的胡须,额边有一颗痣。所有的人都提到了这颗痣,周府尹琢磨着,一来是西丰县离这里比较远,二来是这颗会让人留下印象的痣,才是这位刘发被卷入这事的真正原因。这种神仙打架的事,周府尹也是心有怨言,不过人在官场,身不由己。何况,有些事,皇帝不在意,别说只是手底下的管事惹事,就算那人亲自去惹事,皇帝也不会放在心上,若是皇帝在意,那人就算什么都没做,也是错。周府尹仔细琢磨了一下皇帝的心思,才选了现在这个立场。他慢悠悠地让人画完了影,对照无误后,终于发了签令,让人去西丰县捉人了。这时候,离师爷出去吩咐小厮那些话,足足过了一个多时辰了。再说那位小厮,得了师爷的命令,去了后衙,换了衣服,骑了马,就直奔永宁侯府去了。他上门的时候,卫衍还在宫里,卫泽已经回府了,府里只有世子卫敏文坐镇。“世子,府衙有人来报信,只说了三个字,西丰县。”大管家得了消息,马上就急冲冲跑进来报信了。“赏来人百两银子,备马,我要出城一趟。”卫敏文虽然不知道府衙的人,为什么要来报这个信,不过他却知道,这种时候,必然要抢在府衙拿到人之前,把这人给找到了。“世子,是不是等侯爷回来,或者去忠义侯府报个信。”世子毕竟才十岁,过了年才十一岁,大管家让他处理点家事,没有压力,但是这种事,他却要担心世子处理不好了。“我先带人出城去,你派人去大伯父那里报个信。”卫敏文摇了摇头,直接带着人,走出了他理事的地方。他带着身边的随从,很快就出了府,离了城,一路向西丰县奔去。那边,卫泽收到了大管家的报信,自然不放心他一个人去处理这种事,也带着亲卫追了出去。“世子,从官道过去,路途的确比较好走,不过从小道走的话,可以更快到达。”他身边的人,虽然不知道是为了什么,但是看到世子这么急着要赶往西丰县,一边骑着马跟着他跑,一边建议起来了。“小道好走吗?”卫敏文对京郊的情形不是很熟。“说是说小道,其实也能容一辆马车通行,而且咱们骑马过去,更不用担心过不去。”卫敏文沉吟了一会儿,果断下令:“换小道,你来带路。”他们几人换了小道,赵石等人,却是从官道回京的,以至于没有碰上,不过后来追出来的卫泽,倒是迎面遇上了赵石一行人。“赵大人这是打哪里回来?”卫泽远远就望见了一行人骑着马,护着一辆马车往这边赶,离得近了一看,才发现领头的那人是赵石。赵石的真正身份,卫府的人都知道,卫泽自然也不会例外。虽然赵石现在进了近卫营,变成了小七的下属,但是他做事到底奉的是谁的命令,卫泽心里始终是清楚的。“原来是忠义侯,这么急着出门,是要去哪儿呀?”赵石看到他,停了马,拱手问道。“田庄里出了点事,我去处理一下。”卫泽摸不透他的路数,说话有些含糊其辞。“正好,我奉侯爷之命,去西丰县走了一趟,要赶紧回京去向侯爷复命呢。”赵石波澜不惊地说道。卫泽听到西丰县三字,心中却动了动。“辛苦赵大人跑这趟了。”卫泽这话,说得相当真心。他们怕那边出问题,才急着赶去,但是赵石明显已经解决问题了。“赵某也是在为侯爷效力,当不得忠义侯这声谢。”“赵大人,那么这一趟,我还有必要赶过去吗?”“西丰县那里缺了一名管事,忠义侯要是有合适的人,不妨赶紧补上了。过年的时候,事情多,免得耽搁了事。”赵石把该扫的尾,全都扫了,但是他毕竟不能凭空变出一个卫家的管事来,补上这个缺。这一环,卫家的人去补了,显然更好。“既然如此,我还是跑一趟吧。”经过这一番交谈,卫泽心里有了底,也就没那么着急了。他们在路上分开了以后,赵石继续往京城赶,大概半个时辰后,碰到了府衙的捕快衙役。两行人,彼此对视了一眼,什么话都没有多说,就交错而过了。卫敏文走了小道,第一个到了西丰县的田庄里。他们进了田庄门口,就有农户来问,是不是京里派管事来了?这话有些没头没脑,不过卫敏文早就吩咐了,到了地方后,谁都不许多嘴,所以其他人虽然纳闷,却什么都没说,只等着他发话。“刘管事呢?”卫敏文管家多时,家中管事的名字,他都熟知,第一句话就问起了田庄的管事在哪里。庄里的农户,七嘴八舌地说起了话。他们的话,有些含糊,而且经常有人说着说着,就要离题万里,不知道说到哪儿去了,但是卫敏文听了半晌,总算从他们的话里,听出了玄机。刘管事为京里的某位大人效力,发了一注大财,离庄回乡了。这话一旦传扬出来,其他人会怎么想?老实人大概什么都不会想,但是聪明人绝对会想得很多。刘管事到底做了什么?指使他做事的这位大人到底是谁?这里面,有太多遐想的余地了。这些事,卫敏文稍微想想,就知道有人提前过来布局了。虽然他不知道布局的人是谁,但是是敌是友,他还是能分辨的。既然刘管事不在这里了,这里的管事缺人,肯定不行。他想到这里,目光扫过跟着他来的那些人。被他看到的人,都忍不住挺了挺胸膛。卫家的管事,和其他地方一样,也全部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现在听农户们的口音,这里出缺了,其他人自然有了机会。“世子!”众人纷纷喊了起来,他们没有直说,但是话里的意思都很清楚。这里离京城有些远,太过年轻的,太过滑溜的,都不适合,卫敏文想了想,最后选了一个老成持重的,直接把人给定了下来。然后,他就带着人,进了田庄,开始一个个房间的检查,以便确定,没有遗漏下其他不该遗漏的痕迹。赵石的人,已经扫过了尾,他又检查了一遍,卫泽到了以后,又把事情理了理。等到府衙的人,到了西丰县,和西丰县县令交涉过以后,查到刘发是谁,到底是哪个田庄的管事时,他们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只等着府衙来人了。二十九那日午后,府衙的捕快,终于来到了永宁侯府的这个田庄,得到的消息,却让他们目瞪口呆起来了。第一百六十章 劳心劳力有人披星戴月彻夜奔波的时候, 有人揣摩君心选定立场的时候,有人打扫田庄迎接官差的时候, 宫中的皇帝,正在优哉游哉地享受着心爱之人乖乖在怀的美妙滋味。劳心者治人, 劳力者治于人, 正是此等情况的最好写照。“陛下,臣该起来了。”皇帝的怀里窝着很舒服,又暖和又安心,但是卫衍想起那些事,就有些躺不住了。李家那里他该打发人去送份丧仪,近卫营那里也有些事要处理, 府里他也要回去一趟。他不想还好, 一想,事情就越来越多了。见他皱眉,景骊伸出食指, 一一抚平了他额上的那些皱纹, 才说道:“今日就是年休了,这么急着起来做什么?”“陛下, 沈泉冲撞御驾案的事, 臣还没有查完呢。”“没查完,就慢慢查好了, 朕又没有限定时日, 不着急。”“陛下……”每次皇帝摆出这么无赖的模样,卫衍都拿他没办法。“好了好了, 朕开玩笑的,这些事,朕交代赵石去办了,等他回来以后,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景骊见他又要皱眉,赶紧哄他。“陛下这是让赵石去哪里了?”“呵,这些人,摆出这么一副架势,不就是想要参你一个纵奴行凶的罪名吗?朕让赵石去找这个背主的奴了。”景骊轻轻嗤笑了一声,才回答他。不过,他这话也就随口说说,有些心里话,他没有说出来,免得卫衍担忧。卫家如今一门三侯,卫衍是近卫营副统领,有望在沈莫告老后,接掌近卫营,卫泽又被他提拔为镇南将军,卫老侯爷虽然告老,但是他在朝堂上混了这么多年始终不倒,自然也有他的长处,其他人想动卫家,都需要仔细掂量掂量了。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让他这个做皇帝的,觉得卫家这般恃宠而骄,嚣张跋扈,仗势欺人,是因为权势太多,让他起疑心,疏远卫衍,打压卫家,甚至对卫家动手,才是毕其功于一役的好计谋。众人皆知,卫家的恩宠,真正的根基是他对卫衍的宠爱,只要想办法让卫衍失了圣宠,卫家自然什么都不是了。有人迂回着布了这个局,故意放人进来告御状,把事情捅到了他的面前,为的就是这个目的。倒不是以为凭着这件事,能把卫衍怎么样,这种事,除非卫衍知道了以后,还要护着惹事的人,否则只要把人交出去,再交些罚金,就可以过去了。这些道理,景骊哪里不懂。他与卫衍共同生活了这么多年,对卫衍的品性早就了如指掌,知道卫衍对他忠心耿耿,而且为人自律,绝对不会做这种事。但是,其他人又不知道他这么了解信任卫衍,所以他们选了一个很容易会让他忌讳的角度来布局。“陛下觉得臣的府上真的有这么一个人?”卫衍听到皇帝这么说,有些不敢置信。他府上的人,都是在卫家多年的老人,父亲和母亲挑了又挑,才送到了他的府邸,替他做事,不大可能会做这种事。至于其他的,他没有想太多,就顺着皇帝的话音思考下去了。“八成是。”景骊预估有九成九,不过见卫衍这么吃惊,就少说了一点,“等赵石回来就知道了。”“嗯。”两人在榻上歪着,说了一会儿闲话,一直赖到日头高升,才爬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