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作者:非言非默      更新:2023-06-19 23:03      字数:5061
  皇帝不过是不想永宁侯出手,弄脏了他的手,才不愿意永宁侯直面这些事,但是这样的事,永宁侯迟早有一天必须去面对。“这些事,朕会和他说,你将飞鱼帮的人交几个给府衙,将这几桩案子都了了,其他的事,朕来处理。”景骊不想和他多作解释。这些人做事,必然转了无数道手,只要随便将哪一道卡断,就要死无对证了,就算真的闹出事来了,最后也是丢几个喽啰出来平事,除了气着卫衍,根本不会有卫衍想要的公道。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很多时候就是说说而已。除非那个王子亲自动手,并且人证物证俱全,否则总有人因为种种原因,会跳出来帮他顶罪。这些事,景骊太清楚,才不想卫衍费很大的劲,最后只能让人折进去几个奴仆。不过,这些人这么欺负卫衍,说白了就是不把他这个皇帝放在眼里,他当然要给他们一个深刻的教训。“卿退下吧。”“臣告退。”赵石离去后,景骊又独坐了半晌,琢磨了一会儿,才下令:“宣谢萌见驾。”自从皇帝与卫衍在秋狩时和好了,皇帝终于消停了,没了再去折腾谢萌的兴致,谢萌总算过了一段时间的安生日子。谢萌从有实权的二品地方大员,到无实权的一品大员,又被皇帝贬成了六品小官,打发他去管理宫里的藏书阁,他的仕途,也是相当坎坷了。谢萌原先觉得,他能逃过一劫,没有因为知道绿珠和那个孩子的事,被皇帝直接灭口,人生的霉运应该到头了。毕竟以皇帝的本心来说,皇帝大概宁愿卫衍过继侄子来继承永宁侯府,也不愿意他与绿珠有个孩子,只要皇帝将他、那个孩子以及相关人等全部灭口,卫衍恐怕就永远不会知道这件事了。谢萌当日向皇帝禀报这件事时,是在赌自己的小命,也是在赌那个孩子的小命。幽王当日的确还有余孽,南边天高皇帝远,这些余孽就散落到了南边,绿珠那时候去南边,就是奉了太后的命令,去钓出这些鱼。谢萌一直以为绿珠用来钓鱼的孩子,只是她路上随手买来的孩子,当他从绿珠的来信中,知道这是她和卫衍的孩子时,他也是震惊到了不敢置信。绿珠最后说,他这边若事有不逮,可用此事来向皇帝求活命,反正鱼都钓到了,到了收尾阶段,不用也是浪费,谢萌原以为绿珠蠢,蠢到敢将孩子的性命交到皇帝手里去,事到临头,他才发现是自己蠢。皇帝听说了这事,果真网开一面了。不管是他,还是孩子,全都安然无恙。后来,他冷静下来,仔细推敲了一下,也想明白绿珠为什么这么笃定孩子不会有事了。皇帝心里在意卫衍,不忍让他伤心难过,绿珠又没有一起被抓住,皇帝根本就没法全部灭口,保证这事绝对不会被人泄露出去,不想节外生枝的话,皇帝肯定不会去做多余的事。谢萌自诩是个聪明人,到了如今,他却不得不承认,绿珠才是那个真正的聪明人,算计人心的本事比他高明多了。现在,摆正了心态的谢萌,每日里只与古书善本为伍,小日子过得也是有滋有味。今日是小年夜,他的夫人早早就领着侍女们,在厨房里忙活,而他则在陪幼子正鸿玩耍。以前他公事繁忙,孩子的教养都是抽空完成的,现在他闲了下来,与孩子们相处的时间就多了起来。他拿着笔,正教儿子画院中的梅花,就看到他身边的小厮,一阵风似的冲进了正院。“老爷,快……换衣服……”小厮跑得上气不接下气,断断续续地说道。“慢慢说,出什么事了?”谢萌放下了笔。小厮努力喘平了气,才说道:“老爷,宫里来人,宣您马上进宫去见驾!”谢萌抬头看了看天色,此时日头已经移到西边偏半了,皇帝这个时候宣他入宫,到底是为了何事?“可知何事?”“来人没有说。”“帮我换衣服。”“是。”谢萌换了衣服,匆匆入了宫,皇帝是在外殿召见他的。“臣谢萌叩见陛下,陛下万安!”谢萌的大礼也是行得一丝不苟。皇帝好不容易才安生了一段时间,把他给忘了,他一点都不想哪里做得不对,就让皇帝经常挂念他。“平身吧。”景骊仔细端详了他几眼,没给他赐座。他对谢萌,因为没能将谢萌如愿流放,让他也尝尝流放的滋味,心里还是很不爽的,有事没事,就想折腾他一下。这段日子,卫衍和他如胶似漆,他太高兴,就忘了找谢萌的麻烦。现在他不高兴了,这不,又想起了他。“多谢陛下!”谢萌自然知道自己在皇帝心里的地位,乖乖侍立在旁,一点都不敢有怨言。再说,他现在只是个六品小官,在皇帝面前,也没有他入座的资格。“谢爱卿,有件事,卿若是替朕办好了,就能将功赎罪,不但前事一笔勾销,朕还会继续重用卿,就是不知道卿愿不愿意用心去办了?”景骊没和他虚头巴脑闲扯,反而把话说得很明白。谢萌若想继续被他大用,最好努力表现一下,现在就是需要他表现的时候了。“请陛下吩咐,臣自当替陛下效力,虽万死不辞!”“放心,万死还不至于。豪门奴仆强买庶民田地的案子,卿应该听说了吧?”“陛下的意思是?”谢萌听到这里,心里忍不住咯噔了一下。皇帝这个口气……他要是去捅这个马蜂窝,万死的确不会,因为他根本就活不到万死吧。“朕的意思是,此等豪奴强买田地的案子,恐怕不是孤例。朕每每想到,天子脚下,庶民活得尚这般艰难,朕心甚痛啊,爱卿可愿为朕分忧,为民做主?”景骊此时不管表情还是语气,绝对非常忧国忧民。谢萌的心里,却在打鼓了。这种事,的确不是孤例,但是敢做这种事的,绝对不是什么小门小户,皇帝让他去勘查这种案子,这是要把他架火上烤啊。但是他要是不做,恐怕这辈子,他都要待在藏书阁里不见天日了。谢萌想到这里,咬了咬牙,终于认了。富贵险中求,像他这样的人,要是遇事畏首畏尾,什么都不敢做,也不会有当日的高官厚禄。“臣自然愿意替陛下分忧,只是臣官小职微,查起来恐怕阻力重重。”谢萌先表了决心,再哭诉了困难。这是为官的诀窍,上头交代下来的事情,该做就要好好做,但是困难也要经常去哭的。谁不哭,就是谁傻了,哪怕干得累死累活,上头恐怕还是看不到他的辛苦。“谢爱卿!”“臣在!”“等过了年,卿就去民议司吧。这事,民议司负责收集消息,卿负责实地勘查,府衙负责审理案件,朕先不发明诏,免得有人盯住了卿的动静,先给卿一道密旨吧。放心,卿的安全,卿家人的安全,朕都不会轻忽。接旨吧!”又想马儿跑,又不让马儿吃草,这种事,景骊不会做。他既然准备用谢萌这把刀,肯定要把这刀磨得锋利些,而且不会轻易让人给折了。“臣遵旨!”谢萌跪了下去,领了这道密旨。第一百六十四章 兄弟夜话这世上, 活得比较苦命的人,不止谢萌一个。府衙的周府尹, 显然与他同是天涯苦命人,同僚们都在休年假了, 他还得蹲在府衙里面, 审理案件。这日,到了傍晚时,他上午派出去缉拿刘管事的捕快们,终于回来复命了。就算他早就知道这趟肯定抓不到刘管事,毕竟示意师爷给卫家通风报信的人就是他,但是听了捕快们的汇报, 他还是有些愣住了。刘管事消失不见是题中应有之义, 但是先是背后有人指使,后被人诱拐,这是什么新鲜的招数?“大人, 真的是被人诱拐了。”捕快见他家大人一脸犹疑, 马上就把他们誊写好的案卷交了上去。周府尹看了一遍,人证物证俱在, 就算是他, 也看不出什么破绽。“卫家有说,这指使诱拐刘管事的人是谁吗?”“禀大人, 卫家不知道。世子让人写了张状子, 已经递上来了,求大人做主, 查查这人是谁?”捕快又呈上了一份文书。周府尹接过来,扫了一眼,呵呵苦笑了数声。“让我查,我要怎么查?”卫家这不是把难题往府衙踢吗?不管背后之人是谁,他都开罪不起。但是不查,他就要得罪卫家了。“禀大人,近卫营的赵大人来了!”他正头痛的时候,又有衙役进来报告。“哪位赵大人?”“就是永宁侯身边的那位赵大人。”周府尹认真想了想,终于想起来这位赵大人是谁了。这位显然是永宁侯身边的倚重之人,永宁侯有事没事都会带着他。周府尹连忙说道:“快请。”“府尹大人!”赵石进了大堂,抢先抱拳为礼。“赵大人不用多礼,快请坐!”周府尹没有托大,反而对赵石相当礼遇。赵石明显是永宁侯的心腹之人,这次来,恐怕是来传达永宁侯的意思的。当然,这是周府尹想当然了,毕竟,不是所有人都知道,赵石很多时候是奉着皇帝的命令在行事。周府尹招呼着赵石在一旁入座,又命人上了茶,才问起了他的来意:“赵大人可是稀客,不知道今日哪阵风,把赵大人给吹来了。”“府尹大人应该知道,因为昨日御驾被冲撞,近卫营上上下下都挨了沈大统领的训斥,今日的巡查就变严了。”赵石喝了口茶,润了润嗓子,才开始说事。“唉,这事整的,赵大人辛苦了。”周府尹适时表示同情。“辛苦谈不上,大家都是为了陛下在效力。府尹大人今日还要办公,也是相当不容易。”花花轿子人抬人,对于周府尹的辛苦,赵石同样表达了他的敬意。“赵大人说得对,一切都是为了陛下,不谈辛苦不辛苦的。”“下官刚才说到哪里了?哦,是这样的,下官今日奉命巡查,就在宫门附近,撞上了几个鬼鬼祟祟的人,拿下来审了一下,府尹大人可知晓,他们交代了什么?”“赵大人请直说,不要吊周某的胃口。”周府尹对他说着正事,还有兴致吊胃口有些哭笑不得,不过他转念一想,突然灵光一闪,“莫不是,这些人与冲撞御驾案有关?”“府尹大人心思这般机敏,下官佩服不已。”赵石拱了拱手,随手给周府尹戴了一顶高帽子,才继续说道,“这些人,说起来与冲撞御驾案,关系的确不小。府尹大人可还记得,小窄街的那位李大郎?”“难道说,赵大人抓到了杀死李大郎的凶手?”周府尹听到这里,腾地一下站了起来,他在地上转了几个圈,平缓了一下情绪,才说道,“赵大人若是真的抓到了凶手,可是帮了我的大忙了。”小窄街的那位李大郎,看起来毫不起眼,但是他的死,可以串连起来许多事件,东平县的沈泉就是拿了他的腰牌,才进入了端门。周府尹仔细审了沈泉好几遍,沈泉只说腰牌是他路上捡的,现在审问一下凶手,就知道他这话是真是假了。“他们是这么说,不过下官不会审案子,是真是假,还须府尹大人好好审问了。”赵石笑了笑,对着外面喊道,“来人,把人压上来。”他的手下,很快推搡着几个五花大绑的壮汉,进了大堂。“人犯一共五名,下官就交给府尹大人了,如果大人审出了什么,请派人知会我家侯爷一声,下官感激不尽。”“赵大人这是说的哪里话,这次赵大人帮了我这么大的忙,是周某对永宁侯和赵大人感激不尽才是。”眼见着凶杀案子有望水落石出,周府尹也很高兴。“时辰已经不早了,下官这就告辞了。”“赵大人请慢走。”周府尹把赵石送出了大堂,才转回来。今日天时已晚,他就没有开审,只让衙役们把人犯都收监了。赵石从府衙出来,带着人回到了永宁侯府。他虽然调进了近卫营,不过现在依然住在永宁侯府的客院里。卫衍对他倚重,世子对他客气,府里的下人自然不敢怠慢他,不管是衣食还是住行,都是上等的供应。赵石没有身家拖累,可谓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自然乐得过这种事事有人准备妥当的日子,所以他也没想着要换个地方住。这日永宁侯和世子都去忠勇侯府过小年夜了,府中就剩下他们这些护卫以及奴仆,赵石就让人整了些菜蔬,喊来了不用当值的人,和手下喝起了酒。忠勇侯府里,卫家也在过小年夜。宫里已经派人来传达了三十夜宴的参加者名单,卫家的主事者明晚都要去参加宫宴,今日的小年夜就特别丰盛。“老大,过了年,想办法把敏诚调回京里吧。”卫老侯爷望着熙熙攘攘的家宴,突然说道。敏诚是卫泽的长子,如今正在青州为官。“父亲,是不是再缓一缓?”卫泽有些犹豫。他担心的倒不是朝臣,而是在担心皇帝会怎么想。“有些事,你和小七商量一下,就知道能不能做了。”卫老侯爷提醒了他一句。他老了,以后他们兄弟该互相扶持,互为倚靠,才是长盛之道。“是,父亲,我得空会和小七商量的。”卫泽说完了这句话,就看了小七一眼。小七正在专心替敏文夹菜,敏文这孩子,有些菜他不喜欢吃,却不肯老实对他父亲说,反而嘴里说着让敏时试试看,就把不爱吃的菜,全都推给了敏时,敏时这孩子,倒是来者不拒,什么都觉得不错,所以他们三个,都在很认真很热闹地用膳,根本就没注意到他和卫老侯爷在说什么。他看着小七,总觉得他有些不靠谱。这么不靠谱的他,真的知道皇帝心里怎么想吗?卫老侯爷随着他的视线,也看了幼子一眼。他的想法倒是和长子略有不同。幼子如今依然万事无忧,固然是他心性如此,但是如果皇帝真的对他不好,没有时时护着他,在皇宫里面,他这样的心性根本就没法保持长久,迟早心里不是幽怨就是惊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