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作者:mijia      更新:2023-06-19 23:52      字数:5053
  “这是自然。”太子微笑应诺。如此乖巧的太子,着实让皇帝十分新奇,他一面满意于太子对大师表现出的敬重,一面又有些担心太子阳奉阴违、暗中酝酿着什么坏点子。“说起来,朕还是有些奇怪,你为何突然对大师这般热情?对了,你方才说愿意大师一直住在东宫内,到底是真是假?”皇帝微微眯起眼睛,审视着自己的太子。“自然是真的,儿臣虽然做不到像父皇那般金口玉言,却也不是胡言乱语之人。”太子面色郑重,“父皇既然将大师安排在儿臣这东宫之内,便是对儿臣的信任嘉许,儿臣自然要对大师以礼相待、奉若上宾。更何况,在儿臣见到大师的第一眼,便觉得大师的确是高人风范,与儿臣所见的其余僧人格外不同,儿臣自然也想要亲近一番,聆听教诲。”太子这一席话,听得皇帝龙心大悦,就连旁边的德安也有些目瞪口呆----毕竟,太子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这般乖巧懂事过了,这几句话,当真是说到了皇帝的心坎里,算得上是逢迎拍马的经典范例了。倘若太子能够在皇帝面前一直这般恭顺贴心,德安觉得,太子的位置大概还能再稳上好几年。被太子哄得格外开心,皇帝的语气态度自然更加柔和。他今日已经浪费了太多时间,此时虽然十分想要继续听大师讲经谈禅,但那堆满御案的奏章却在不断催促他履行本职工作。与太子一同走到东宫门口,皇帝殷切叮嘱太子务必要好好照顾大师。太子也一一应诺,见皇帝马上要离开,他突然似是想起了什么:“父皇,您那里存了不少佛家典籍吧?”皇帝愣了一下:“的确,太子你是……?”太子干咳一声,似乎有些不好意思:“实不相瞒,父皇先前带着儿臣一同念经礼佛,儿臣都颇为心不在焉,对于佛经什么的都一耳进一耳出,不曾放在心上。”顿了顿,他迎着皇帝揶揄带笑的眼神,微微侧头,“刚刚见了大师,儿臣极想与大师畅谈一番,但对于佛家之事却所知甚少,所以……想请父皇将您保存的经书借给儿臣翻阅,以免儿臣跟大师相处时一问三不知,丢了脸面。”太子少年老成,自从十岁开始就没再露出过如此尴尬羞赧、极不稳重的模样。而随着他的性格越来越沉稳老成,皇帝也逐渐将他的定位从单纯的“儿子”转变为掺杂着君臣关系的“儿臣”,父子间的距离渐行渐远。如今,看到太子露出这幅情态,皇帝心中一动,原本被深埋的父爱再次蠢蠢欲动着冒了头,看着太子的表情越发慈爱。“你啊,真是平时不努力,临时抱佛脚。”皇帝笑骂了一句,随即爽快点头,“行,过会儿朕就让德安将朕的那些佛经都带给你,省得你在大师面前露怯!”听皇帝这样说,德安立即应诺,同时忍不住看了眼表情微赧的太子,心里惊疑不定。德安对于太子没有皇帝和太子之间的父子亲情,更不曾像皇帝一样被孟晖催眠、对孟晖有着超乎常理的信任尊敬,所以他看事情的角度也更加客观冷静。德安不相信太子对于大师的态度骤变,是被大师的人格魅力所感染----哪怕大师如何优秀,想要得到太子的信服也需要一段时间的相处,哪里是见一面就能做到的呢?当这是话本里的“一见钟情”不成?于是,太子的诡异态度在德安看来,就带上了几分阴谋和利用的味道。德安觉得,太子这样表现,应当是受到了什么人的劝诫,意识到自己这些年与皇帝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疏远,于是干脆借由大师为跳板,重新加深这段父子感情。不得不说,这一番动作因势利导、顺水推舟又不着痕迹,实在太过漂亮。暗暗在心里揣摩学习一番,德安先前对于太子的那些不看好稍稍消散了一些,对待太子的态度越发恭顺尊敬。他带着人从皇帝的御用佛堂中抬了好几箱佛经送至太子东宫,说了几句讨喜的话便告辞离开,却不料太子爷一手翻着佛经,一边出言叫住了他。德安与这位太子接触不多,毕竟两人都知道避嫌,很少私下里交谈。看着太子迟疑的表情,德安的心被高高提起,生怕太子让自己透漏些关于皇帝的消息----这种事,其他皇子经常干,他们对德安百般讨好,就希望能够从这位与皇帝最为亲密的贴身总管太监口中得知些对自己有利的小道消息。倘若太子也这样干,那自己是说呢……还是不说呢?如果说了,万一被皇帝知道,肯定讨不了好处;但如果不说,得罪了太子,也同样会被太子穿小鞋。德安如此惴惴不安,屏气凝神,却见太子将手里的佛经合上,缓缓开口:“对于玄臻大师的喜好,德安公公知道多少?”德安愣了一下,一脸茫然。“大师喜欢吃什么、用什么?除了读经论佛外,还有什么其他喜好?”太子见德安没有反应,又问得更加具体了些。德安:“………………………………”----看来,这位太子爷为了跟皇帝搞好关系,准备走曲线救国的道路,打算先去讨好那位极得皇帝敬重的大师?“领悟”了太子的意图,德安稍稍松一口气。毕竟皇帝的喜好是秘密,但这位玄臻大师的却不是。只是德安与玄臻大师并不相熟,再加上玄臻大师一路上态度温文,却喜怒不形于色,实在很难判断他的喜好。德安绞尽脑汁,努力回忆玄臻大师的一举一动,终于在太子爷越来越不耐烦的目光中灵机一动。“对了!玄臻大师应当极为爱茶!”德安眼睛一亮,音调微扬,“先前,奴才在乾清宫伺候大师休息,看到大师在饮茶的时候,突然笑了!”太子微一挑眉,满意一笑:“赏。”作者有话要说:感谢 犹记惊鸿照影、w、爱喵的程然然 三位小天使扔的地雷,还有 ashley 与 任易 亲爱哒扔的手榴弹=333=第四十四章就在太子四处搜罗好茶叶的时候, 孟晖已经舒舒服服的躺在含章殿柔软的大床上, 愉快的伸了个懒腰。不得不说,在外面端了那么长时间得道高僧的架子,着实有些累人, 比上一个世界的小可怜人设还要糟心。小可怜人设只有脖子疼, 但孟晖刚刚为了让自己的身姿显得更加笔挺庄重,浑身上下的肌肉都是紧绷的, 这一放松下来……全身都是疼的。“虽然这个高僧人设的确便利,但实在有些受苦。”孟晖活动了一下身体, 长长吐了口气, 示意自己的小伙伴开始工作, “咱们这次任务目标身上的气运怎么样了?”光球在床上蹦跶了半天, 犹犹豫豫:“其实, 还没进太子东宫的时候, 我就已经将任务目标扫描了一遍了,刚刚你问我之后,我为了确定,又重新扫描了一遍, 结果……”“结果什么?”孟晖皱眉, 听光球这样吞吞吐吐,表情也不由凝重起来。“不知道是不是错觉,我总感觉现在任务目标身上的气运值……似乎比咱们进入东宫之前浓厚了一点。”光球缓缓答道。孟晖:“………………………………”光球:“………………………………”一人一统面面相觑片刻,都有些摸不着头脑。“……我可还什么都没做呢。”孟晖沉吟。“……对啊。”光球闪烁了一下。接下来,又是一阵沉默。良久, 孟晖摸了摸自己的脑门----不知为什么,自从变成和尚,他总觉得自己脑袋的手感特别棒----叹息一声:“算了,不想了,气运开始凝聚这也勉强算是件好事,咱们就当天上掉馅饼好了。”见自家宿主将此事抛到了一边,光球也十分心大、或者说十分信任自己的宿主,同样不再担心:“那接下来,晖晖你打算怎么做?”“还是老一套,首先取信于太子,然后试探一下他对于皇位的态度。”孟晖懒洋洋的把玩着手中的念珠,眉眼中带着细微的恶劣,“如果这位太子殿下跟皇帝关系好,父子情深,咱们就帮他坐稳太子之位,直到熬死皇帝登基。而如果太子更加注重皇位,迫不及待想要更进一步,那咱们就帮他搞死皇帝,推他上位。”光球默默看着孟晖,只觉得自家宿主简直完美诠释了什么叫做祸国殃民的“妖僧”,不由为那位沦为宿主迷弟的皇帝点了一根蜡。“其实,我觉得太子跟皇帝之间的感情还挺不错。”弱弱的,光球试图为皇帝争取一点活命的机会。“我觉得也是。”孟晖赞同点头,“不过皇家人一个个都是演技帝,表面上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实际上是什么情况,还得慢慢观察。”扫了光球一眼,孟晖温言安抚,“别担心,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还是更想做一个好人的。”光球:“………………………………”----感觉自己完全没有被安慰到呢。由于古代位面并没有网络,所以孟晖待在房间内也是无所事事,稍事休息一番后便重新开门,走了出去。一个小太监正守在门口,看孟晖出来,连忙殷切的迎上去行礼:“敢问大师有何吩咐?”“这位施主。”孟晖微笑着朝他回了一礼,“请问东宫可有佛堂?看天色已至申时,小僧差不多要开始做晚课了。”听到孟晖的询问,小太监连连点头:“有的有的,大师休息的时候,太子殿下已经吩咐过将东宫佛堂打扫干净,大师随时都可以使用!”----说起来,这东宫佛堂已经长草很久,整个东宫的奴才合力收拾了半天,这才勉强能够见人。就在孟晖跟着小太监前往佛堂的时候,太子正在书房练字。报信的太监站在书房门口踟蹰半晌,愣是不敢进去,还是启铭看到门外人影晃动,这才悄无声息的出了书房。将书房的房门合上,启铭微微皱眉,压低了声音:“什么事?”报信太监的声音更低,凑到启铭身边,以堪称耳语的声音说明了大师前往佛堂的消息:“太子殿下先前叮嘱,关于大师的动向,都要及时上报。但殿下现在在书房,奴才实在不敢打扰……”说起来,太子在小时候还是个普通的孩子,温和乖巧、聪明伶俐,对待周围的下人也十分平易近人。但不知为何,从十岁开始,他的性格却有了极为突兀的转变,不仅时不时会陷入沉思,脾气也变得阴郁凶戾起来,周身威势愈隆,明明只是个豆丁一样的小孩子,某些时候却让东宫奴才们觉得比之皇帝本人还要威严可怕。对于这样的转变,东宫奴才心中打鼓。他们寻不到改变的根源,也不敢在外多言,只能更加小心翼翼的伺候照料,唯恐引起太子不满。所幸太子虽然冷酷乖戾,却也不会随意朝人发泄,只要不坏了他的规矩,便不会引起什么麻烦。逐渐的,东宫奴才们变得谨言慎行,唯太子马首是瞻,绝不行差踏错一步,还曾被皇帝亲口褒奖,感慨太子小小年纪便极有御下的手腕。一脸血泪的东宫仆从们:“………………………………”太子大约也知道自己的变化。在将东宫整顿得如同铁桶之后,他便不再掩饰自己的转变,但在东宫之外,他却还懂得装一装样子、收敛一下性情,没有令皇帝大臣、妃嫔兄弟们起疑,只是潜移默化的让他们习惯自己新的性格。都说练字能使人平心静气,为了压制自己的脾气,太子经常会将自己关在书房内写一些东西,除了贴身太监启铭以外,不许任何人打搅。故而报信的太监来到书房外就徘徊不前,哪怕身负太子之前的嘱托,也不敢抬手敲门。----那些打扰太子殿下练字之人的前车之鉴,至今仍旧历历在目。启铭了解了情况,摆手让报信太监离开,报信太监如蒙大赦,行了个礼便匆匆转身,迅速远离书房这一是非之地。将报信太监肩膀上的重担转到自己身上,启铭心里也有些打鼓。他重新进了书房,走到太子身边,一眼都不敢多看太子书写的字句,轻声唤道:“殿下。”太子笔尖一顿,面上的神情冷漠威严,颇为不悦:“何事?”“刚刚有太监来报,玄臻大师此时去佛堂做晚课了。”听到“玄臻”二字,太子愣了一瞬,面色顿缓。他看了看自己笔下只完成了一半的文章,迟疑片刻,终究还是违背了自己一贯不喜有始无终的习惯。“孤也去看看。”如此说着,太子放下毛笔,站起身,将尚未完成的卷册合上,放到一边。待到太子来到佛堂之时,孟晖的晚课已然开始。他懒得去敲木鱼,只是选了本《大悲咒》缓缓念着。而为了将自己的高僧人设立得更稳一些,孟晖在念经的时候还带上了几分精神力,配合着声音暗示的方法,使闻者能够产生一种平心静气、洗涤心灵之感。在任务中混了这么久,孟晖完全不会小觑底层民众的力量。在东宫中,他毕竟是个外来者,倘若自己想要取信于太子,单单去讨好太子本人可不够,同样还需要这些在东宫伺候许久、得到太子信赖的下人们的帮助。毕竟,当大多数人都相信自己是一位高僧时,就算有那么几个不好哄骗之人,也会在三人市虎、众口铄金之下将信将疑。由于本朝崇信佛教,听说玄臻大师去佛堂做晚课,但凡是手里没有紧急任务的侍卫太监宫女都悄悄去了佛堂,想要一睹这位据说引得祥瑞降世、被皇帝金口玉言评点为得道高僧、又让太子对其青睐有加的大师的真容。原本,他们只想要看一眼、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便抽身离开,却不曾想只是一眼就心悦诚服,听了一会儿经文便如痴如醉,再也舍不得挪开半步。等到太子来到佛堂时,便看到佛堂外围了一堆仆从,或是跪于地面双手合十、随着佛堂内传出的声音默念经文,或是趴伏在地、虔诚聆听。----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太子不喜太多人伺候,东宫仆从的数目并不算多,不然这座小佛堂非要被围个水泄不通、连太子都没处落脚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