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作者:顾青词      更新:2023-06-20 01:50      字数:5096
  他再次抬眼看了一下给他奉茶的宫女, 再次无奈的叹气。愁容满面。“皇兄身子不舒服吗?”秋阳看他唉声叹气一下午, 以为他哪里疼,忙又说:“不舒服一定要请御医来诊脉呀。”谢元嘉看了看她那张秀美的小脸, 心里好受些, 好歹妹妹盛世美颜,多少能安慰点。“无事, 就是闲的。”谢元嘉随口答道。秋阳好奇的看了他一眼, 不解的问:“咦?那皇叔给皇兄布置的大字, 皇兄都写完了?”谢元嘉:“……”还有八张没写完, 心塞。“皇兄, 臣妹前几日看了本书,可有意思了。”秋阳看他发愁,忙贴心的陪他说话,跟他分享自己新看来的故事。“是个民间小话本,臣妹看了足足两日才看完呢。”谢元嘉勉强打起精神来,配合的问:“哦?讲的是什么?”秋阳见他感兴趣, 立刻坐直身子给他讲道:“说的是才子佳人的故事。一个落魄的秀才家道中落吃不起饭,他母亲过世前让他去投奔一个远方的表舅,他便依言前去。”“表舅嫌贫爱富不愿接济他,只把他仍在家里做个下人使唤,秀才心有不服,想要离开去考取功名,可又苦于身无分文没有盘缠上路。”“这时,表舅家的女儿,也就是秀才的远方表妹正好在花园里撞见修剪园子的秀才,两人一见倾心,表妹便芳心暗许。得知秀才无钱赶考,就私自从自己的私房钱里拿出几十两银子相赠,秀才很是感激,两人约定好盟约,秀才便辞别小姐,去了京城。”“后来,秀才终于考上了功名,表舅也知道自己嫌贫爱富心有羞愧,但秀才还是原谅了他,和表妹相亲相爱,终成眷属。”秋阳一边讲故事,一边露出了些向往的神情,活脱脱的一个小女孩的模样。谢元嘉轻轻一笑,打趣她道:“秋阳喜欢这样的故事吗?”“也谈不上喜欢,只是听着有趣。”秋阳面有红晕,“书中的才子佳人金童玉女,令人倾羡。”谢元嘉听出她话里的意思,想了想又问:“那,秋阳也希望将来遇到这样的如意郎君吗?”秋阳的脸瞬间爆红,她到底是未出嫁的姑娘,又是公主,一下子被问出这样直白的话,叫她害羞的不知怎么自处,好半晌才小声的说道:“若能觅得良夫,哪个女子不愿呢?”到底还是小姑娘啊,就这么被糟心的所谓才子佳人的骗人小话本给糊弄了。你想听故事,哥给你讲啊!哥前世看过的网文废料多得很,什么套路的都有,不必这些带坏小姑娘的话本强?谢元嘉正色教育道:“话本终究只是话本,秋阳可不能跟话本里的那些小姐们学。”“为何?”秋阳不解。谢元嘉叹气,“首先,正经人家的小姐根本不会私自跟外男幽会,更不会背着父母私自定亲。”时代的局限性在这,注定不大可能自由恋爱,“更何况,书中其实美化了这些事件背后的真相。”“或许真的有书生懂得感恩,成就之后还会回头找当年愿意慷慨解囊助自己渡过难关的表妹,但实际就是,多得是过河拆桥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的例子,秋阳不要被话本中的故事所欺骗,真以为世上所有的男子都如此有良知。”他其实还挺讨厌这些古代故事的,尤其是《西厢记》这种代表,都是写来骗这些不知人事的小女孩的,真要有人信了这些,估摸着被骗的骨头都不剩。秋阳懵懂,她不知为什么自己会被骗,但皇兄说的话应该不假,“那秋阳以后就不看这样的话本了。”谢元嘉想了想,又说道:“也不是说都不看,皇兄也会说故事,你要实在想听,皇兄给你说。”“真的?”秋阳眼睛一亮,“皇兄也会说故事的吗?”谢元嘉轻咳一声,“可能说的不如话本里的好,但也许你会喜欢。”一听说有故事可听,秋阳可高兴了,小手摆正了准备听现成的故事。谢元嘉牛已经吹出去了,不好意思再反悔,脑子里过滤了一圈后说:“既然你想听,皇兄今天就给你讲一个,关于一个少女被心爱之人背叛,然后怒而愤起自主创业,最后把渣男一脚踹翻的故事。”半个小时后,秋阳一脸世界观被打碎的表情走出了景盈宫的门。蓝蔻在一边沉默了很久,才终于开口问道:“皇上,那故事的结局……真是这样的吗?”“嗯?”谢元嘉回头看她。“那女子,当真不肯回头,自己一个人生活?”蓝蔻有些无法想象,“自古女子都是要嫁人的,怎么会有人宁可守着自己过一辈子呢?”谢元嘉看她面上困惑,笑着说道:“为什么不呢?如果一个人也能过得很好,为何要找一个人让自己糟心?”蓝蔻不知道哪里不对,皇上说的话分明每一句都在理,“可是,长公主不能不嫁人呀,世人会胡言乱语的。”“朕并不是让她产生永不嫁人的念头。”谢元嘉叹气,他当然知道在古代不可能有那么开放的环境,“但朕也不希望她被那些民间话本影响,认为女子就该找那样投机取巧毫无担当的男子成婚。”“朕只是觉得,无论是男是女,人都可以有选择的机会。”谢元嘉说道,“旁人的未来朕无法干涉,但至少秋阳的前程,朕想给她一个自由的抉择。她喜欢什么人想嫁什么人,或者干脆不嫁人,朕都愿意包容。”“女子与男子本也没什么不同,为什么女子就不能获得更潇洒些呢?”蓝蔻听着他的话,心头忍不住竟慢慢地开始羡慕起秋阳长公主,出身那么高贵,兄长却并不将她当做可以利用联姻的工具,反而愿意把她真的当做一个“人”来看待,宠她至此。“皇上是个好兄长。”蓝蔻真心地说道。谢元嘉低头微笑,一手摩挲着桌上的宣纸边缘,他也在学习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兄长,尽所能的保护所有能保护的人。又过了几日,季少炎进宫来面圣,他前几天带了些人去进行一个短期的训练,昨日才刚回来,今天就火急火燎的来宫里看小皇上,几日不见,竟还有些想念。“爱卿回来了?”谢元嘉正背书呢,听说季少炎进宫来,忙高兴地请他进来,询问起了他这次军训的成果:“爱卿这次可有收获?”季少炎先喝了口茶,然后才答道:“此次短修炼很顺利,那群小子们被臣狠狠地收拾了一顿,怕是这会儿在家里还爬不起来呢。”谢元嘉点头道:“爱卿辛苦。”“不辛苦,都是替皇上分忧。”季少炎短暂汇报完工作后,又道:“皇上近来可好?”“朕挺好的。”谢元嘉回答说,“爱卿才刚回来,一路奔波劳累,其实不必这么急着来朕这里,在家里好好歇着,过几日再来也是一样的。”季少炎闻言放下杯子,有些羞涩的挠挠头,露出点孩子气的笑容:“其实,臣离开这些天,还挺想皇上的。”第一次被人说想念,谢元嘉愣住了,虽然明知季少炎说的想念肯定不是那种暧昧的意思,但他心中还是涌起一种感动,有谁不喜欢被人惦记呢?“朕一切都好,爱卿以后,不必这么挂念着。”谢元嘉轻声道。季少炎也觉得自己有拍马屁的嫌弃,也跟着叹了口气说:“也不知怎么的,臣一见皇上就觉着心里头软,见之则欢。”“臣家中只有个妹子,没有弟弟,臣偶尔觉着,皇上倒像臣弟弟一般。”这要是一般人是绝对不敢在皇上面前这样说话的,又不是不要命,谁敢说自己是皇上哥哥?但季少炎这人本来就性子野惯了,无拘无束自在逍遥,心里想着什么嘴上就说了出来。谢元嘉知道他什么意思,附和着道:“若有爱卿这样的兄长,那一定是一桩幸事。”两人就像久别重逢的老友一样谈天,谢元嘉一边听季少炎说话一边笑,面上表情很轻松。从书房出来陪谢元嘉用晚膳的傅景鸿就在门边站了很久,看着谢元嘉跟季少炎说话,眉眼弯弯很高兴的样子,不由得开始深思。凌霜那混账看着是不中用了,一路上尽出馊主意坑他,难道这种夺人先夺心的方式真的不适合他?还是说,直接把人捆了关起来比较好点?傅景鸿认真严肃的在考虑这个问题,与其等元嘉开窍,不如自己先下手为强,反正他在元嘉心中,估摸着也不算什么好人。第47章谢元嘉总觉得主角这两天看自己的眼神又不对劲了, 也谈不上是恶意或是别的什么,但就是让人莫名的胆战心惊,仿佛下一秒就会被吃下肚骨头都不剩。他赶紧偷偷回顾了下原著这时候的剧情,想想自己是不是又到了什么作死的时候, 按照原著的时间线, 正是主角和女主地下情打得火热的情节,男频嘛, 不怎么擅长你侬我侬的描写,但该有的那啥也该那啥了, 读者们对这种剧情本来就喜闻乐见。这期间自己的作用就是充当一个男女主感情升温的催化剂, 也没作什么大死, 最多就是在后宫里成天花天酒地,毕竟皇后不让碰, 只能从别人身上找乐子。但如今他也没动皇后,也没弄后宫,主角怎么还用那种眼神看着自己呢?这么难伺候吗?谢元嘉今天也是心里苦的一天。然而,这种苦日子突然就被意见突如其来的事打断了。谢元嘉是半夜被倩碧突然叫醒的,“皇上不好了!出大事了!”他迷迷糊糊的在蓝蔻的服饰下洗漱穿衣,又迷迷瞪瞪的穿好衣服趁着夜色坐上软轿上朝,此时大殿之上已经站满了朝臣, 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面色凝重的交谈, 现场气氛非常紧张,和平时文武大臣互相打嘴仗的架势一点也不同。谢元嘉刚坐定,下头的朝臣参拜后, 工部尚书叶迟上前一步奏道:“启禀皇上,飞鸽传书水情急报!”“黄河堤坝坍塌,水患肆虐,周边数十村庄城镇已被大水淹没,死伤人数难以估计,请皇上过目。”说罢,便有个太监小心地接过工部尚书手中的加急奏折,低头献到谢元嘉面前的案桌上。谢元嘉这时脑子已经清醒了,他低头打开折子看了一下,脑子里努力的回忆原著剧情,好像黄河决堤这事确实有,但剧情已经是靠后的了,怎么提前出现了呢?要知道现在是秋天,正是要丰收的时候,一场洪水这么弄下来,别说有没有收成,到时候不闹饥荒就不错了。从奏折上看,这次的水灾确实很严重,那堤坝是整个被洪水冲垮,水流量可想而知,古代的这些茅草屋青砖墙在急湍的喝水面前毫无抵抗力,波及范围已经涉及了几个省份,可以说是生灵涂炭。“此事,众卿有何见解?”谢元嘉把奏折放下,一脸严肃的看着堂下众人。淳于雅首先站出来,低身道:“皇上,自古水患就一直是头等大事,黄河决堤所造成的伤情必定是最严重的,一定要慎重对待。首要就是安抚灾民,派官员前去赈灾,重修堤坝。”谢元嘉点头:“丞相所言极是。”户部尚书李大人也站出来道:“皇上,黄河堤坝一直都是本朝历代最为关注的坝口,每隔三年都会有人去补修检阅,按说不该有这么大的水患。”“堤坝有缺口或许可能,但全部被冲垮,一定是人为造成。臣以为,黄河一代的所有官员,全都有责,定要严加审查,这中间是否有贪污枉法之事!”李尚书掷地有声的陈述,他的观点也得到了在场大半官员的声援,就连死对头兵部尚书也没有反对。“朕会派人尽快查明此事。”谢元嘉开口说道,他如今处理这种大事已经不像初次上朝那样手无足措,俨然已经有了点气势,目光在堂下众人面上转了一圈,又道:“当务之急,还是先把黄河附近所有村镇的百姓全部转移至安全地段,然后开仓赈粮,安抚难民。”“朕决意派遣一位大臣去黄河边,替朕代巡此事,可有哪位爱卿愿往?”谢元嘉环视全场,看起来像是征求各位的意见。文中这段是傅景鸿自己站出来要求去治理黄河的,像这种大事一般最容易攒人气,而且还可以借机和自己的一些隐秘部下碰头,又可以远距离放线试探皇上的底线,一举多得。谢元嘉当然希望傅景鸿接这个剧情走。但是傅景鸿并没有站出来,他紧锁眉头,看着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倒是户部尚书慷慨激昂的说:“皇上,臣愿往!”谢元嘉一抬眼就对上他那张沧桑又刚正不阿的面庞,忙放软声音道:“爱卿年岁太大,朕领你的心意了,你还是在家里好生歇息。”李尚书一腔热血被挡,非常不满:“臣虽年老,但心却未老!皇上正是用人之际,臣一把老骨头,却也愿意为了皇上再博一回,为皇上解忧!”他的一番话似乎是起到了煽动的作用,下头的一些年轻大臣就有些躁动起来,人家一五十多的老头都这么不怕事的站出来了,他们这些年轻的不站不是更不够意思?但这差事确实不是什么好差,因为黄河堤坝坍塌,现场随时可能还会再有水患,曾经就有朝廷派出去的官员被洪水卷走的事,谁敢拿自己的命去堵呢?就在这时,傅景鸿终于站了出来:“皇上,臣愿往。”众人都停下自己上奏的声音,齐齐的看向站在最前方,一身绛紫朝服的人。傅景鸿这是首次在朝上做臣子仪态,从前他都是狂傲负手而立的德行,可如今却安安分分的行臣礼,看样子倒真像是那么一回事。谢元嘉看他站出来,欣慰的点头:“皇叔真乃我大成的肱骨之臣,明知黄河水患严重,却还是愿意以身犯险,可见德行的确高尚。”他的彩虹屁拍得欢快,傅景鸿眉头也轻缓了些,“为皇上分忧,是臣分内之事。”堂下众人心思各异,拥护摄政王的人自是不必说,一心称赞王爷果然英勇无畏,反对党诸如李尚书之流,也不禁在心里微微的肯定了他一次。毕竟,去现在还不稳定的黄河边,真不是嘴上说说就行的事。谢元嘉却没像其他人那样担忧,他知道傅景鸿此去不会有任何危险,还会满载荣誉而来,作为读者,难道不就是为了主角荣耀而存在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