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作者:顾青词      更新:2023-06-20 01:52      字数:4973
  一切慢慢都会好起来的。第110章又过了一月, 大军终于回来了, 京中百姓夹道欢迎,场面盛大热烈, 尽管大军连月赶路都很疲惫, 但见到这种场景心中还是振奋, 个个脸上都洋溢着喜悦。谢元嘉在宫门口带着百官迎接他们,他的目光一直凝聚在傅景鸿的身上,他比上次出去的时候的确消瘦了很多, 心里说他这次伤得不轻,就算是好了也要修养几年才能补回来,谢元嘉眼里有些雾气。他们分开已经半年多了。“臣, 幸不辱命,如约回来见皇上了。”傅景鸿翻身下马, 缓步走到谢元嘉面前, 静静地看着他, 忽然伸手抱住他,“元嘉,我回来了。”他昏迷的时候听到照顾的几个军医说到京中防线已破,当时就急火攻心,只是奈何伤得重不能马上清醒过来,否则这场战役或许还能再早些结束。“回来就好。”谢元嘉抱住他, “没事了。”这次的庆功宴比往常的要更隆重, 人人都兴奋, 季少炎父子三人却一杯接一杯的喝闷酒, 谢元嘉亲自端了酒杯走到他们面前,“季氏满门忠烈,朕……敬各位一杯。”说罢,他仰头把一杯酒喝下去。季少炎眼眶发红,他知道皇上是在愧疚代柔的事,忙站起来道:“皇上严重了。”“是朕没能护住代柔。”谢元嘉眼中一片黯然。季老将军也站了起来,沉声道:“皇上切莫这样自责,小女出身我季家,自然也身负保护皇上的使命,她为了长公主而死,那是她的荣耀,死得其所。”“她做得对。”季老将军头发斑白,晚年痛失爱女怎能不悲伤,只是他不能像小辈们那样显露出来,何况代柔是浴血奋战而死的,没有丢了他们季家的脸。谢元嘉不知说什么,弯腰深深地鞠了一躬,“这份恩情,朕永远铭记于心。”季少炎忙去扶他,“皇上!皇上莫要如此!”他在归来的途中知道小妹战死的消息,当时险些没握住缰绳,刚二十出头的大男孩在马上没忍住就哭出了声来。虽然他总是到处跟人吐槽自家小妹不着调,比个男人都粗糙,可他也是跟季代柔感情最好的,两人常常喝酒到天明。“长公主没事就太好了。”季少炎红着眼说,“若是长公主出了什么差错,莫说是代柔,便是臣也要伤心难过自责的,皇上不要多想。”谢元嘉低头,“朕一定会给代柔一个交代,给她封号,风光大葬。”战后带给人的伤痛也许要很多年才能平息,活下来的人也只能带着遗憾继续往下走,才能不辜负死去人的遗愿。谢元嘉也曾派人满世界找谢丰宜,他心里仍然属意他做太子,何况这次能平定战乱,谢元岚的功劳很大,他不想亏欠了丰宜。他们在一个小镇上找到了昔日的宸王妃,她穿着一身素净的布衣,看着倒比宸王府那时绫罗绸缎美丽许多,她只是淡淡的听完了他们的来意后,言明自己不愿回京。“民妇如今只是区区一介村姑,再不愿踏进那水深火热的地方了。”她紧紧地搂着自己的儿子,“丰宜也不会回去的。”“那皇位太危险,我们丰宜不适合,他也不会想要的。”“多谢皇上厚爱,还请另择人选。”听着凌霜带回来的口讯,谢元嘉站在窗边许久,最终还是叹了口气,“宸王妃也真是可惜了。”一个很温和通透善良的女子,竟没能让谢元岚回心转意,“你让人暗中照顾他们孤儿寡母,平日里生活上想法子补贴些,莫让他二人受了委屈。”“若是有那不怀好意的人,也一并处理了。”凌霜领了命,转身离去。“丰宜不想回来,我也不能逼迫他。”谢元嘉回身无奈的对傅景鸿说道,“他觉得在外头快乐,那就让他快快乐乐的长大,这个皇位也的确没什么好的。”“从旁系里头挑一个吧。”傅景鸿轻轻拥住他,“想找个优秀的孩子还不容易?你不要忧心,反正都姓谢,管他是谁呢。”一年后,已故桓帝一母同胞所出的老王爷家的长孙被宣召进宫,傅景鸿考察一番合格后,谢元嘉便直接把他接到宫里来住着,封作了太子,取名长宁。十岁的谢长宁就正式被写进了皇家御碟中,正式入住东宫。至此,大成王朝开始进入休养生息的阶段,谢元嘉放宽了所有的民生政策,重新编制了新的法律法规,安抚周边小国,开设各案码头,重铺丝绸之路,重农工商,提拔所有有才能的人进入管理层,放手让下面有能力的人上位。一时间,大成王朝迅速恢复生机,京城就是最繁华的地段,是天下所有学子无限向往,以及外邦上供朝圣的地方,人人都想去京城一游,看看什么叫真正的太平盛世。平定战乱的第二年,秋阳长公主被指婚给了神武大将军,二人年华正好家世相当,一个是皇家尊贵温婉的公主,一个是战功赫赫的将军,刚好相配。成婚当日,京城大宴三天,季少炎高头大马一身红衣满脸欣喜羞涩的去迎亲,一派春风得意的少年模样,人人都称颂这段姻缘佳话。谢元嘉亲自给秋阳送嫁,“以后成亲就是大姑娘了。”“皇兄,臣妹都晓得的。”秋阳一身凤冠霞帔煞是美丽,她低垂下眼睑,轻声说道:“臣妹一定会与夫君好好地过日子,代柔姐姐也会高兴的。”谢元嘉摸摸她的头,“好。”吉时已到,秋阳拜别了谢元嘉,在宫女的搀扶下一步一步走出他的视线范围,那个在他手心里呵护的小女孩已经长大了,他就算是再如何不舍也要放手,把她交到另一个人的手中,好在少炎是个如意郎君。至于他俩之间是如何互通心意彼此爱慕的,那是另外一个故事了。谢元嘉登基实行良政后的第五年,淳于雅前来辞行。“老师也要走了?”谢元嘉抬头看他。淳于雅目光柔和淡然,轻笑道:“如今朝内外一片太平,皇上的功课也已经结业,臣已无用武之地了,是时候让贤,扶持更年轻有才的人上位。”“是向初吧。”谢元嘉笑道,“朕知道你格外欣赏他。”淳于雅点头,“正是,向初在京中已经三年多了,磨砺的也差不多,臣也得是时候把他举荐上来,替皇上分忧。”谢元嘉低头在他的辞官信上写下一个“准”字,低声问道:“老师是要跟那个人走吗?”“是啊。”淳于雅目光看向宫门方向,那里有一个人在等他,“臣与他蹉跎二十年,也应该放下一切了。”“从前他觉得臣贪慕权力不肯放手,所以心灰意冷悄然离去,如今他回头,臣不想再错下去了。”谢元嘉点头,微笑着说:“虽然喝不上喜酒了,但是朕还是想祝老师此去一帆风顺,与心上人莫要再错过,白头偕老永结同心。”“多谢皇上。”淳于雅深深一拜,“臣,告退了。”谢元嘉看着他渐行渐远,一身月白长袍渐渐地消失在殿门口。偌大的皇宫,最后又剩他和傅景鸿了。谢长宁是个上进认真的好孩子,他虽是旁系所出,但行事作风却很有帝王家的风范,跟着谢元嘉一起学习,被他教育的很好,待人宽和仁爱进退有度,比当年谢元嘉强多了。谢元嘉心里很满意,拿谢长宁就当自己的学生一样看待,尽心教导认真尽责,和长宁的关系也很融洽,两人不是父子却胜似父子,常引得傅景鸿也吃醋。又过了五年,谢长宁过了二十,按大成王朝的律例,该是谢元嘉交还大权的时候了。谢元嘉自己拟了一份诏书退位让贤,自己当了半年的太上皇,在确认谢长宁的确能游刃有余的处理政务后,对外宣称太上皇“病故”,潇洒的拉着傅景鸿出宫去。谢长宁不舍,他带着新娶的皇后红着眼眶问他,“当真要走吗?”“当然啊。”谢元嘉彼时已经是个三十出头的成年人了,但他还是像从前一样带着柔和的笑意看着谢长宁,“阿宁已经长大了,我当年答应他们的事已经完成,是时候离开了。”“你真的不能再陪朕几年?”谢长宁从小就钦佩这个小皇叔,真到了分别的这天,他自然舍不得。“我已经迟了十年,不想再迟下去了。”谢元嘉指了指远处等着的傅景鸿,“不然,你傅叔叔该不高兴了。”“以后,这天下就交到你手中了,要好好对待它。同时,你也要照顾好自己,跟皇后相亲相爱互相扶持,这样我才能放心。。”“回去吧,我走了。”谢元嘉转过身,向着已经等得不耐烦的傅景鸿走去,轻轻地牵起他的手,“好啦不要生气,我们走吧。”他们回身对着谢长宁挥挥手,翻身上马后向着京城门口方向策马而去,看起来是不会回头了。“代皇”已经写在历史书里了,但是谢元嘉却消失在茫茫人海中。第111章 番外一那是刚平息战乱的时候, 谢元嘉指挥着文武百官们一点一点的把京城里的秩序重新扶持起来, 百废待兴,大家都很忙。跟着向初一起来救驾的那个男子叫做向黎, 荥州向氏的族长, 谢元嘉依稀还记得很久以前傅景鸿曾对自己科普过的向氏一族的事, 忙亲自接待了他。向黎看着仙风道骨,实际也的确如此,宠辱不惊不卑不亢的坐在椅子上喝茶, 向家虽然入仕的年轻人不在少数,但本家却一直很低调隐秘,轻易不掺和世俗事, 尤其是朝廷的这些大事,以往的族长都是这么处理的。但这次却突然带着族里的精英出来救驾, 应该是为了向初。“朕心中感激, 不知先生可有什么想要的赏赐没有?”谢元嘉虽然觉得像向黎这样的人肯定不会有什么想要的东西, 却也还是要问上一问,不然就太失礼了。向黎放下茶杯,恭敬地对着谢元嘉拢了拢手:“皇上过誉了,草民只是一介村夫,担不起一句‘先生’,至于救驾一事, 本就是我大成子民应做的, 皇上不必如此言谢, 草民也不需皇上赏赐什么。”这是何等拾金不昧的大无畏精神啊!谢元嘉感动万分, 千里迢迢前来救援,却什么都不要,这种好人他必须要想法子表彰一下,不然对不起人家这么老远的过来。一边的向初笑着说道:“皇上有所不知,臣这位叔叔二十年前也曾是在朝为官的,对这里自是有感情的。”“哦?”谢元嘉看过去,不住的点头称赞:“这么说来,先生也曾与老师一起为官过?”神奇的是,从来都满面春风笑容盈盈的淳于雅此番却没什么表情的坐着,眉头微微蹙起,看着有些心不在焉的样子,谢元嘉喊了好几声才把他喊回神。“啊……是。”淳于雅立刻点头,也不抬眼去看向黎和皇上,“早年,早年确实互为同僚。”谢元嘉看出他精神不大对,心中很是担忧:“老师,你的脸色好差,是不是近来没休息好?”“回皇上的话,臣很好。”淳于雅扇子也不摇了,“臣只是发了会子呆罢了。”谢元嘉不懂淳于雅为什么一脸的失魂落魄,就听那头向黎说话了,“草民看丞相大人面色苍白,想来也不仅仅是没休息好的缘故,怕是饮食也不大规律吧。”听他这么说,谢元嘉立刻附和了:“是啊,老师总是吃得很少,朕每每让他多用些膳食,他总是不肯,推说要节食清减体重,他都已经瘦得不像话了,还要减,对身子伤害很大的。”向黎看向淳于雅,语气也不甚赞同:“丞相大人怎能不顾着自己的身体?三十好几的人了,还似那些个少年人一般不知轻重,如何能行?”淳于雅沉默不语,头低的看不清脸上表情。不对啊……谢元嘉困惑的看了看这俩人,怎么看这两个人都不像是在朝时关系融洽的样子,尤其是向黎,听那口气不仅有点责备,还透着些……心疼?忽然想起那时傅景鸿跟他说过,当年和淳于雅有过一段露水姻缘的人也姓向,难道……?“皇上,臣身子有些不适,可否允臣先一步告退?”淳于雅站起身来对谢元嘉拜了拜,面上确实很是疲惫。谢元嘉意识到他俩的关系不一般,他怎么好意思打扰老师的好事,坏人家姻缘是要被驴踢的,忙点头说道:“好的好的,老师你快回去吧。”果然他要走,向黎也站起来了,拱拱手也表示自己想出宫去走走。谢元嘉连忙摆手让他们一块儿走,心里还挺高兴,“这要真成了,爱卿你只怕是又要多一个婶子。”向初一脸懵逼,他还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婶子?什么婶子?”谢元嘉有心要替自己老师打探打探底细,循循善诱问比他还单纯的向初:“向爱卿,你叔叔可有妻室?”“臣小叔叔未曾娶妻。”向初老实的回答,尽管他不知道皇上为何对他小叔这么关心,但他心里认为皇上必然有皇上的用意,有问必答。谢元嘉满意了。“那,他这些年身边可还有什么亲近的人?比如心仪之人?”“不曾有过。”向初答道,“族里头有人也曾传言,说小叔叔早年曾爱慕过一个人,不过他情场失意回来了,一心一意处理族里的事,再没找过什么人。”这么痴情啊,看样子淳于雅果然不是单相思。“这次你是怎么搬来的救兵?朕记得你们向家是不出世的。”向初挠挠头,有些不解:“臣也纳闷这事,京城出事后,臣那时还未接到宸王的人递来的锦囊,只能连夜回族里搬救兵。”“臣那小叔叔从来都是性子冷淡之人,原本这事他必定是不管的,改朝换代再正常不过,我们向家族规就是不得插手这些事,但他听说京城被围困,第二天就带了人随臣一同回来。”“他甚至还亲自跟着一道来了。”向初想不通这个原因,“小叔为何这么热心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