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作者:祭望月      更新:2023-06-20 02:45      字数:5308
  “知道了知道了,既然您没事,那我也就放心了,我等会还要上晚班,先挂电话了啊。”牛大爷说:“行行行,你去干活吧,你也多注意身体,不要累垮了,生病真的不容易。”打完电话,外面天已经黑了,牛大爷和牛大娘也差不多该回家了,他们要给村长一点话费钱,村长连连推辞:“不用给钱,牛叔您跟我还这么见外嘛,何况接听电话也不要钱啊,您快拿回去,给自己买些菜吃,别又省着吃又把自己弄病了。”牛大爷手里拿着两张皱巴巴的一块钱,村长执意不要,他也不知道该放在哪里。最后村长媳妇接过,一把塞回他的口袋里,拿出村里婆娘不容置喙的气势说:“说不用就不用,您快拿回去。”牛大爷干笑两声:“那就谢谢你们了啊,占用了你们家电话这么久。”村长把他们送到门口,应道:“没事没事,天黑了你们看得清路吗?要不要我回去拿个手电筒?”牛大娘说:“不用了,我带着呢,你回去吧啊。”村长就说:“那你们回去路上注意安全啊。”村里还没有装路灯,小路黑漆漆的,好在有手电筒,两个人搀扶着走也没什么,只是走到一半,突然吹来一股冷风,远处隐隐约约传来一阵唢呐锣鼓的声音。这声音村里人再熟悉不过了,是村里举办丧礼吹奏的曲子,牛大爷牛大娘上了年纪,又刚刚生过一场大病,对这种声音更是忌讳得很,当下就加快脚步回家了。阮惜时也听到了,一阵一阵的,隔着一座山头传来,大半夜听着怪渗人的,他有点害怕,不由自主地往陆择怀里缩了缩。陆择以为他是冷了,抱着他的手臂就紧了紧,问他要不要到床上躺着。阮惜时没跟陆择说他听到了什么声音,怕陆择觉得不吉利,他想着睡着了就听不到了,连连点头说:“我们去睡觉吧。”陆择就带他去卫生间解手,走在走廊上似乎也听到了什么奇怪的声音,就问道:“宝贝,怎么晚上还有人吹乐器啊?”阮惜时心神不宁地解完手,听陆择这么一问,就吓得抖了抖,陆择以为是外面太冷了,直接把他打横抱回屋里。关了灯躺在床上,周围静悄悄的,那丧乐就听得更加清晰了,阮惜时想起一年前差不多也是这个时候,他们家也请了乐师来吹丧乐,是给他爷爷吹的。他听着这断断续续的声音,闭上眼睛就看到了那一天的场面,他作为爷爷唯一的亲人,捧着爷爷的牌位,听乐师们吹奏丧礼念经超度,没有别的亲人在,只有他自己。只要一想起那天,他就感觉自己要绝望到窒息了,身体也忍不住颤抖起来。陆择感觉到他的反应,以为他是单纯害怕,就安抚地拍了拍他的背部,温声哄道:“没事,不怕,有我在呢。”阮惜时紧紧抓住陆择的衣服,把头埋进他怀里,许久才平静下来,点点头说:“嗯,我不怕了。”然后他在自己心里默默补充道:幸好有你在,不然我都不知道该怎么熬过去了。在陆择的安抚下,阮惜时一觉睡到大天亮,连噩梦都没有做。作者有话要说:明天开始,我又要日更万字啦,宝贝们快给我加油,给我码字的动力?(p???)乂(???q)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生命可真美妙啊 1个;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月亮 5瓶;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第94章 冬13 [vip]第二天起来打听一下才知道,原来隔壁村有个老人前些天被冻伤了心肺, 躺了好几天床后终于熬不住去了。村民们一阵唏嘘, 但也不觉得这种事情有什么好奇怪的,毕竟村里物质条件恶劣, 老人冬天的生活没有保障,加上他们年纪大了,身体开始衰弱, 受点风寒就会一病不起,冬天可以说是一年之中最多人去世的季节了。牛大爷去猪肉佬那里买猪肉时听说这件事,当下一阵后怕,他都不敢想象,要是那天晚上没有陆择送他去医院, 他就那样拖着,现在办丧事的会不会变成他了。虽然他总跟别人说不要紧不怕死之类的话,但要是真到了那一步,指不定他悔青了肠子呢!好在他听了陆择的话好好养病, 这才能好端端地站在这里听别人的唏嘘。村民们看到牛大爷走路来买猪肉的样子,更是感叹万分地跟他说:“牛叔,您就好彩咯, 现在没病没痛的,还能来买猪肉吃,要是您那时坚持不去看病, 现在猪肉白白放在您面前,您都不一定有口福了。”牛大爷自知理亏, 闷不吭声地接受了村民们充满庆幸的调侃,确实,活着比死了好多啦,世界上好多东西他都没见识过呢。现在他托陆择的福也算是吃过奢侈营养品的人了,也体验过了自动泡脚盆的按摩,以后他就要让他的儿子像陆择看齐,努力奋斗,争取让他在百年之前见识更多的新鲜事物。回到家他又跟牛大娘感慨说:“昨晚那个丧乐啊,是隔壁村传来的。你还记得榨油坊旁边那个老大姐嘛,比我们大几岁,头发花白,天天去油坊门前跟人聊天的。听说就是她,前段时间天冷的时候被冻到了心肺,卧病好长一段时间了,这几天天气回暖,大家都以为她会慢慢好起来,就没怎么注意,结果一下子人就没了,可惜咯。”牛大娘听后也一阵唏嘘,而后又感到侥幸,幸好牛大爷听得进陆择的话,好好养身体,不然现在操办丧事的,说不定就是他们家了。也不是说大家都在咒牛大爷,而是这就是村里的事实,多少老人就是舍不得看病的钱,活生生把人熬没的,大家这样说,其实就是在庆幸牛大爷还能好好活着,让他学会惜福。阮惜时放学的时候经过村里的街道,也听说了这件事,回到家后他放好学生们的作业本,走到厨房帮陆择做午饭,顺口就跟陆择说了这事。陆择听说隔壁村有个老人冬天被冻死之后,也是一阵惋惜,他帮得了一个牛大爷,却帮不了千千万万个牛大爷那样的人,世界上的人那么多,他也帮不过来,看不到的,就只能自求多福了。不过归根结底还是村里太穷了,医疗条件也不好,要是镇上的医院规模能大一点,设备齐全一点,费用低一点,说不定老人们就能长寿一点了。陆择开始思考在镇上投资医院的可行性。今天是隔壁村那位老人出殡的日子,锣鼓声从早上开始就没断过,村长在家也听到了,突然想起来问他媳妇:“老婆,是不是快到阮老师除服的日子了?”村长媳妇被他提醒这事,掐着手指算了一下,呀地一声说:“好像是,过了冬至时仔就该给他爷爷除服了。”除服就是脱孝,古时候是守孝三年,但现在的人觉得时间太长了,就改成了一年,各个地方的除服习俗又有些不同,不一定要满一年。如果年初去世,男的就要在今年的年尾之前除服,女的就要过了年才能除服,如果是年尾去世,男的就在来年年底之前除服,女的在来来年年初除服。除服之后,就不用守孝了,家里就可以办其他大事情了,所以这是一件挺重要的事。村长怕阮惜时忘记,下午放学的时候就去了一趟阮惜时家,跟阮惜时提醒这件事。阮惜时其实没忘记要除服,爷爷下葬之后,他接受法师撒符水去晦气脱孝服时,法师看他一小孩孤苦伶仃什么都不懂也没个人帮衬的,就多关照了他一些事情,比如说头七该做什么,三七该做什么,末七该做什么,什么时候除服等等,阮惜时都一一记着,并且严格按照法师说的做。只是他毕竟是第一次经历这种事情,又还是个半大的懵懂孩子,着手做起来难民会觉得无从下手,生怕自己做的不好,影响爷爷在另一个世界的生活。之前他只能自己想着怎么办,现在村长找上门来,跟他说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可以跟村里人说,阮老师是大家的恩师,能帮肯定都会帮的。村长看阮惜时一个小孩,也没比他女儿大几岁,看着就很可怜,于心不忍地说:“这样吧,这几天我找几个有经验的村民商量一下,看要怎么帮你办这事,到时候你按着人家的经验来做就好了。”见阮惜时很紧张的样子,村长拍拍他的肩膀安慰他说:“没事的啊,有大伙在呢,到时候肯定会有人来帮忙的。你这几天休息好,除服那天会比较累,冬至也好好跟阿择过,该大鱼大肉就大鱼大肉,该吃饺子就吃饺子,生人的生活肯定比死人的重要,你爷爷在天之灵,也一定是希望你能过得好好的。”阮惜时感激地点头:“我会的,谢谢高伯。”陆择在旁边听了他们的谈话,他不知道除服又是村里的什么习俗,但是事关阮惜时的爷爷,他也跟就把这事放在了心上。等村长走后,他才斟酌着言辞,小心地问道:“除服是什么?”阮惜时跟他解释说:“就是守孝期满,给家里过世的人举办一个仪式,让法师来做法,把过世的人的灵魂请回家,放在高堂里享受家人的供奉,保佑家人平安。”这话外人听着肯定觉得渗人,但却是村里最普遍的习俗,村里人觉得祖宗日日夜夜都在山上,肯定没有在家里过得舒坦。头一年不把牌位安在家中,是怕死者的魂魄留恋家里不舍得升天,等过了一年,就能把亡魂请回来,安在家里的厅堂正前方供奉,亡人逢年过节初一十五都能享受后人供奉的香火,确实比待在山上,每逢清明重阳才能享受来得好。其实城里也有这种做法,家里人舍不得已经过世的人,把照片供奉在家里,每天上香,只不过城里人这样做单纯是为了怀念亡人,而村里就带上了一些迷信色彩,认为先人能保佑家宅。陆择听后,神情凝重地说:“那这一定是个很重要很庄重的仪式,有什么需要忌讳的,或者有什么需要我做的吗?”阮惜时见他紧张的样子,噗嗤一声笑了起来,安抚他说:“现在还不到时间呢,我们该怎么过就怎么过,等到时候,会有人来指导我们的。”陆择点点头,想起刚才阮惜时提到法师这种角色,又问道:“那请法师有什么要求吗?需要多少钱?”阮惜时想了想说:“除服需要的法师应该不多,毕竟不像办丧事那样隆重,请一两个应该就够了吧,爷爷的钱还剩了不少,肯定够请法师的……”陆择:“附近最好的法师你知道吗?我们请他们来给爷爷做法吧,也好让爷爷过得舒坦一点。”阮惜时苦恼道:“这个我也不太清楚,得问一下村里的人才知道。”陆择点点头说:“行,这两天我打听一下,不管花多少钱,都给爷爷请个最好的法师,迎他回家的仪式一定办得风风光光的。”阮惜时看他对爷爷这么上心的样子,也为爷爷感到了欣慰,爷爷在天之灵,看到他孙儿的伴侣这样敬爱他,应该也会感到很高兴的吧?冬至之前,赵四带着他的媳妇和女儿从医院回来了,还因为担心回家途中母女俩会突然出现什么不良反应,特意请了医院的救护车送回来,随行有一位专业的护士陪着,好不隆重。村里路修好了,救护车开得四平八稳,很快就开进了村子里,村民们起先看到一辆救护车开进来,还以为是谁家有人生病了,纷纷四处打听。结果听说是赵四的媳妇出院了,特意请救护车送回来的,村民们又是一阵唏嘘。“赵四自己不就有车吗,干嘛还要请救护车啊,救护车得多贵啊,真是钱烧得慌。”“嘿,赵四那辆车是小货车,就前面驾驶座能坐人,他媳妇抱着个女儿坐副驾驶座,哪里有躺在救护车上舒服啊,赵四他这是疼老婆呢。”“生了个丫头而已,有什么好疼的。”“哎,你这话可不能到赵家人面前说,他们家宝贝着这个丫头呢,小心他们家跟你闹翻脸。”那人讪讪道:“难道不是吗,一个女儿而已,以后又不能养老又不能传宗接代的,有什么值得宝贝啊?”……阿梅还没出月子,这会穿得厚厚实实的,一点风都不让吹到,她怀里抱着刚出生一周的女儿,在赵母和亲妈的搀扶下进了屋里,后头赵四提着母女俩大包小包的衣物用品跟上,赵四的父亲和岳父就在答谢救护车的司机和护士,非要给人家塞烟和红包,一副高兴坏了的样子,搞得人家医院的工作人员挺不好意思的。护士推辞着他们的红包,连忙说道:“这个我们不能收,是医院订下的规矩,收了要是被人检举揭发,是要被处分的,大爷你们拿回去吧。”司机也说:“是啊,为了保持救护车的干净,我们司机身上是不能有烟味的,这个烟我也不能收。既然已经把你们安然无恙地送到了,我们也该回医院报道了,这就先走了啊。”赵父遗憾地喊住他们说:“不收东西,那先进来喝点水吃点东西也好啊,麻烦你们大老远地走一趟了,怎么也得招待一下吧?”木……木……整……理……护士上了车,从窗口探出个头说:“不用了,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你们快回屋里照顾产妇和婴儿吧。”救护车很快又开出了村子,因为不用看护产妇了,护士闲着没事做,就趴在驾驶座的椅背上跟司机闲聊。“刚才那家人可真热情,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家生了双胞胎儿子呢。”“是啊,我在医院做了这么多年司机,第一次见有人生了个女儿这么宝贝的。你看咱们医院之前那些生了女儿的产妇,别说请救护车送回家了,生了孩子之后婆婆愿意来服侍她都不错了。”护士也感叹道:“是啊,他们这一家倒好,一天二十四小时都有人在病床前陪护,婆婆每天在家里熬了鸡汤坐车送到医院,老公任劳任怨,可以说是不重男轻女家庭的典范了。”司机笑着说:“按我说啊,这个女婴上辈子一定是积了善德,这辈子才投了这样的好胎。”护士叹息道:“如果每一个女婴都能出生在这种家庭,那才是皆大欢喜了。”赵四和家人安顿好母女俩后,在赵母的授意下,拿出从镇上买的喜糖花生,准备到各家各户送一点,以告诉别人他们家添丁了。走之前赵四还恋恋不舍地回到床边,摸了摸女儿的脸颊,又亲了亲媳妇的手,幸福地说:“老婆,我先去报喜,你和女儿乖乖等我回来啊。”阿梅红润的脸上洋溢着喜悦,对他说好。赵母见他出门办个事都这么磨磨蹭蹭的,还在拖地呢,直接就用拖把棍子打了他一下,佯怒道:“还不快去,要磨蹭到什么时候,回来了你还得做饭给阿梅和亲家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