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作者:莲蓬好吃      更新:2023-06-20 04:39      字数:4896
  李熠觉得自己不用再想了,心中涌起的甜蜜已经把自己浸没了,这种种的猜测都指向,陛下要有行动了,他现在是在保护自己,他不是不喜欢自己了,相反!相反!他是在保护自己!如果陛下觉得这样能让我安全,能让他放心地放手去搏的话,就算自己在这里为他守一辈子城门,自己都愿意!夏明秋····我的夏明秋,我的陛下。想到这里,李熠的凤眼已经亮了起来,不像刚来时那般晦暗,就连双颊都开始染上红晕。“啧啧,你看我们的好陛下把李大人都逼成啥样了。”“就是,好好一细皮嫩肉的书生现在跑来看城门还看的这么开心,哈哈哈哈。”☆、第 39 章不管现在外面刮的什么风言风语,夏明秋只知道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因此也有条不紊的开始自己接下来的行动,唯一不好的就是大皇兄好像还在生自己的气····唉····最近看到自己总是没有好脸色,搞得自己每次一见到他就怕怕的。这边皇宫里连夜审问,皇宫外面的人也在紧锣密鼓的商议着。“太师,中书令等人已经由暗道到达府中。”“直接带到书房来,换个嘴严的把手书房。我随后就到。”“下官参见太师。”“各位同僚,都免礼都免礼。庄全还不快给诸位大人看茶,就我前天才收的六安茶泡给诸位大人品品。”“喏。”“太师,我儿子···”“中书令大人,茶来了,还是先品一品吧,凉了可就不美了。”“下官···下官谢过太师大人。”“诸位都尝一尝看看本官这次收的茶如何?”在座的几位官员看带头的中书令都乖乖端起茶盏轻抿了一口,也纷纷拿起茶盏来。书房里一时安静的不行,只有瓷器轻轻碰撞的声音。“果然是好茶!”“真香!”“太师收的果真是精品!”听着属下一个接一个的马屁,李太师捻着胡子笑而不语。过了一会儿,恭维的声音渐止,李太师才不经意的咳两声,周围就更加安静了。“鸿光啊,这做事呢就像品茶一样,急不得。过急不但尝不出茶的滋味,还有可能烫到嘴啊。”听到李太师别有深意的话,中书令不禁一僵,把杯子放了下来。“还请太师赐教。”“鸿光啊,我很理解你的心情,毕竟我的儿子也在小皇帝手中呢。这,外人都传,小皇帝召你我二子进宫,是想坐享齐人之福,效仿那‘娥皇女英’,但你我清楚,小皇帝必有所图。我等现在共谋大事,一招不慎,就满盘皆输啊。”“太师说的是,是下官思虑不周了。可,我儿是我王家的独苗苗,唉,自从他进宫后,我一天安生的日子都没有了。唉~”“勿急,我今天上午接到线报,小皇帝最近精神不是很好,估计从你我二子身上也没有问出什么有用的东西来,因而常常在屋里发脾气。估计过不了多久,就会迫于朝廷压力,把你我的儿子放出宫。况且,小皇帝没有个心眼城府,估计也难成大事,如今要多多注意的应该是安平王一行人,以免他们里应外合,玩的是暗渡陈仓的把戏。因此今日召集大家前来,也是希望大家能潜下心来,勿要冲动行事,以免破坏大计。”说完,李太师端起茶盏,左手拿着杯盖轻轻撇去茶末,微微低头轻啜一口,眼睛略微上挑观察众人颜色。大家一听就明白,李太师明着是安慰中书令不要急躁行事,暗地里是在敲打他们这群人。因此一个个人精连连点头称是。李太师满意的微微点了点头,这才将话题引到大计上去。其实李太师的这个三儿子和中书令的儿子参与和知情的事并不多,审问也审问不出什么有价值的东西来,因此他们倒不担心会出现泄漏机密这类的情况发生。只是不知道小皇帝现状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因此虽然不惧,但人被他攥在手里也不得不防。“陛下,臣有本启奏。”司农在李太师等人的授意下举着朝笏向前一步。“准。”“近日坊间传闻对陛下和社稷不利,臣还请陛下尽早让二位公子出宫。”“你这老头太没意思了,我还没玩够呢。”夏明秋一脸不开心地往龙椅上一靠。“这···这···”司农被夏明秋突然大变的性情弄的措手不及,一时不知该如何往下接。而李太师和中书令的脸色因着这句话也变得不太好看。再看那安平王脸色阴沉的更是能滴水。“陛下···”黄门侍郎眼珠一转也捧着朝笏向前一步,可惜夏明秋没给他说完话的机会。“好了,好了,你们一个个的烦死了,这样吧,寡人听说中书舍人家的二公子也是盛京出了名的青年才俊,要不然明天就请二公子来宫里做做客吧,寡人也向他好好学习。至于那两位公子在宫里做客时间也不短了,还是让他们回去陪陪家人吧。”中书舍人一听,连忙上前一步跪在地上,“陛下,陛下,犬子无状,怕冒犯陛下,冲撞御前,还请陛下收回成命。”“寡人就要他!”“陛下!还请不要恣意行事。”安平王终于没忍住发话,中书舍人感激地看了他一眼。“安平王,寡人受够你了,你处处管着寡人,你只是个王爷,寡人才是皇帝!哼!退潮!”这下再没眼色的人也能看出安平王的脸色难看至极。夏明秋出去后,整个大殿里安静的掉根针都能听的一清二楚,大臣们都大气不敢出的顺着墙边往外走,就怕被波及到。直到走到殿外开阔处,中书舍人才急急忙忙找上李太师,“太师太师,您···”“皂清,为了大计,姑且忍忍吧。”李太师停下来拍了拍中书舍人的肩就走了,只留中书舍人抱着拳看他越走越远。失魂落魄四个字形容此时的中书舍人真是再恰当不过了。这种感情在见到自己儿子的时候简直达到了顶峰。一向内敛的中书舍人紧紧攥着自己儿子的手泣不成声,直喊“爹对不起你啊!”“父亲,那皇宫又不是什么狼窝,父亲毋需如此,还请慎言,若是被有心人传至皇上耳中,只怕要遭来杀生之祸啊。”中书舍人望着这高了自己一个头的爱子,恍惚觉得孩子长大了,这种临危不惧的气度蓦地让人对他生出一丝放心。后院的中书舍人夫人一听闻消息就坐不住了,心中默念那个杀千刀的皇帝,一边往中书舍人的书房赶。好好的安抚了父亲和母亲之后,二公子王为念一个人走到月下的花园里,坐在透着凉意的石凳上,看着天空那圆圆的月亮叹了口气。“但愿人长久吗?呵。”早几年自己就劝过父亲不要与李太师之流为伍,此人奸诈狡猾,心中城府深不可测,父亲根本不是其对手,不如安分的当个小官,一家人其乐融融该有多好。可惜父亲一意孤行,卷入这朝廷的纷争,每天都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临深渊···“陛下,王为念到了。”“那是谁?”“陛下,他就是中书舍人家的二公子啊。”“哦,把他送去和那俩公子一起吧。”夏明秋一手支着头,一手随意的翻着书。“喏。”喜福出去了一会儿又带着一脸难色回来:“陛下,此人恳请陛下能够见他一面。”“见寡人?”“是,陛下意下呢?”夏明秋靠在椅背上,随手把书丢到一边,理了理衣服,“见呗,寡人倒要看看这名满盛京的王公子卖的什么药。就把他叫来书房吧,寡人就在这里等他。”“喏。”☆、第 40 章“草民拜见陛下,吾皇万岁。”“平身吧,你要见寡人,所为何事?”夏明秋微微眯着眼打量对方。对方穿的是一身天青色绣竹纹的袍服,不浮夸,同时也能更好的衬托出对方清雅的气质来。看起来不像是王皂清那个老匹夫能生出来的儿子。“这····”王为念左右撇了下,喜福立马意会让左右退下,自己也轻轻地带上门出去了。“这下可以说了吧。”“谢陛□□恤。草民知道陛下必定不是贪图颜色之人,招草民进宫应该另有目的。”“怎么可能,你忘了?前传胪李熠因为不屈从寡人,被寡人撵去看大门去了。”看着夏明秋半垂着眼,一手支颐,一手玩着桌上的毛笔,阳光透过白色纱窗照在明黄的常服上,更是显得他面白如玉,唇如点朱,两扇毛茸茸的长睫毛在眼睑下投下长长的影子,明明是只小兔子却偏要演大尾巴狼的活。想到把夏明秋比喻成小兔子,仿佛真的看的他的头顶有两只长耳朵,王为念不禁被自己的比喻逗笑了。还好夏明秋半垂着头没捕捉到他脸上的笑意。“草民不知陛下和李传胪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但草民知道陛下让草民进宫必定不是因为草民的颜色。”“那你是觉得因为什么呢?寡人可是兔子王呢。”夏明秋的脸颊不自知的鼓了起来。“咳咳”,听到夏明秋对自己的形容,王为念被自己的口水呛了一下,没忍住轻咳出声。“草民御前失仪,万望陛下原谅。”“那就看你说的对寡人来说有没有用了。”啧啧,再是小兔子,在这皇家的水里浸了久了,也多多少少变成了芝麻馅的,搞不好也会吃肉的。思及此处,王为念收敛了心神,垂首肃立,恭敬道:“草民斗胆,此为李太师一脉。”话音未落之际,王为念恍惚中听到了一声极轻极短的刀剑出鞘声,还来不及细想,脖子上已觉出凉意。“啾啾,退下,听他细说。”“喏。”啾啾听话地把架在王为念脖子上的剑收入鞘中,只是不知道是不是为了威吓王为念,剑入鞘中的声音格外响亮,想必是把削铁如泥的好剑。完了之后,啾啾也没走开,只是从王为念的肩上捻起几根断口光滑的碎发,放到王为念的眼前松开。至此,王为念知道,若不是夏明秋及时出口的那一声,现在落下的就搞不好是自己这颗脑袋了。“草民父亲虽与李太师私下交好,但与他并不是一路人,与他为伍,只求自保,因此父亲私下里也收集了李太师的一些证据。为表忠心,草民可将其全部献给陛下,以作投名状。”王为念垂首行李恭敬道。“那寡人怎么知道你所说的是真是假呢。”“陛下一查便知。草民愿意性命作保。”夏明秋听他这么说,伸出手往前招了招。王为念:??夏明秋看眼前这人不为所动又招了招。王为念:??夏明秋维持着招收的动作,想眼前这位不会是傻子吧?看到夏明秋疑惑的望着自己,还上下打量的时候,王为念终于抓到一点灵光,连忙弯腰行李:“陛下,证据草民没带在身上,但是草民已将这些全部记在脑子里,带回可以默写下来。”夏明秋听了,只能怏怏的把手缩回去。“除了这个你还有什么能耐吗?”“草民猜测,陛下请二位公子进宫根本不指望从这两位纨绔子弟身上得到什么有用的信息,无非是想让他们的父亲自乱阵脚,露出马脚。草民还知道,李太师将举大计,且和某一亲王关系密切,想必陛下心中已有人选,只是暂无切实证据罢了。草民这里有一计,不知陛下是否采用。”“你先说说看。”“此计名为‘反间计’。想必陛下已经知晓,李太师和中书令关系最为紧密,也是这脉中的主导。但只要有利益,这二人就不可能是铁板一块。据草民所知中书令和李太师当年是同窗,中书令殿试的名次也略高于李太师,然而自为政以来,李太师处处压他一头,此人心高气傲,难免会有不满。加之李太师儿女颇多,但是成器的只有大公子,现从六品下侍御史。而中书令早年无一儿半女,直到中年才得一子,此子就是现在在宫中的王福安,王公子。全家上下捧在手心里的主,陛下何不从此子入手。如果陛下放心,可全权交与草民处理。”“你有什么条件?”“陛下圣明”王为念立马跪在行地上顿首五拜的大礼,“陛下圣明,如果成事,草民愿以我一人之命换我一家不死。”“那你就拿出漂亮的结果来看看吧,退下吧。”“草民叩谢陛下圣恩!”“老爷!老爷!”“干什么事慌慌张张的!”中书令放下手中的笔,看向一脸慌张跑进来的管家。“老爷”管家抖着手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宫里,宫里传话来说,让老爷您进宫带···带少爷回家。”“这不是好事吗?慌什么?!”“宫里···宫里传话说,少爷不行了,还请您尽快到宫里见少爷最后一面。”中书令一听,只觉眼前一片血红,脑子像被重锤抡过一般,耳边都是血液急促流动的的声音,就连呼吸都忘记了。管家一见中书令情况不妙,赶紧大着胆子上前掐了一把中书令的人中,又往他胸口捶了两下,这才让中书令缓过劲来,苍白着脸,紧抿着唇,一把推开挡路的管家向府外走去。到了大门口,管家早已着人备好轿子候着,中书令掀开轿帘还没坐稳就催促着轿夫快快起轿,一路上不断厉声催促轿夫快点快点再快点,吓得两个轿夫四脚翻飞,等到了皇宫门口的时候只觉得腿都软成了面条。可能是得了皇上的话,中书令一路畅通无阻,走的飞快,要不是碍于礼节直想跑起来。可等到了清风居门口,中书令反而不敢再往里面走。踟蹰了两步,终于一握拳狠狠心走了进去。当看到锦绣华被里面的儿子时,中书令再也忍不住,一个箭步冲上前握住儿子的手,低低啜泣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