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节
作者:小长平      更新:2023-06-20 06:09      字数:2185
  两人都笑笑,彼此并不说话。行了一路,就见萧瑟的河边,似乎有人。“这天寒地冻的,莫不是有人在投河吧。”周宜道。薛皓眯着眼睛看了会儿,前头枯树旁,有个人坐在地上,也不怕冷,鼓捣着什么东西。“不会吧。”薛皓说,却忍不住催马向前。等到了近前一看,周宜乐了。这人不是别人,竟然是当日在周家马场的那个呆头呆脑的书生苏芷萱!“我说这位书生,这春闱还没开始呢,你怎么跑来投河,说不定就真考上了呢。”周宜打趣道,“好久不见哈,真巧。”苏芷萱茫然的看了一眼马上的周宜和薛皓,站起身来,拍拍身上的灰尘。“姑娘,我不是要投河。”“你是来这里画画的?”薛皓自马上跳了下来,指着地上一个旧书囊道。书生大概跟薛皓差不多大,但是看着有些质朴清雅,薛皓穿着一身锦袍,背上还背着箭囊,腰上还配着宝剑,一看就是世家公子。他被薛皓天然的贵气一逼,就有些窘迫起来,轻声道:“嗯。”薛皓感觉到他有些紧张,跳下马来盯着他的书囊看:“你画的是这小河?”苏芷萱听人说起他的画,有些激动,热切的看了看薛皓,又看看周宜,然后小声道:“嗯。”周宜笑了,也跳下马来,说道:“可否给我们看看。”苏芷萱看薛皓虽然话不多,一身贵气,但是天然生的明朗,看样子像是个好相处的人,周宜又和气的很,就兴致勃勃的将自己的画掏了出来递给周宜。周宜看了看,将画又交给薛皓。苏芷萱怯怯的看着周宜。这小书生怎么跟个小孩子一样!那眼神,就跟自己小时候临帖交给父亲看一样。想要得一句夸奖。“你画的很好。”周宜昧着良心说,这家伙画的画吧,是真的像,就是干巴巴的,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河边几棵枯树,毫无意境可言。苏芷萱听见周宜这么说,脸上立即有了光彩,他瘦瘦的,长得眉清目秀,朝着周宜温温一笑。薛皓嘴角露出来一丝丝笑意,忍俊不禁的那种。周宜心底里微微叹了口气,知道薛皓也是同自己一样的想。“画的河是河,树是树,不错。”薛皓简短的点评了一下,将画细心的卷好,却不还给苏芷萱。他轻声问道:“你不是进京才加科举吗,怎么春闱还没开始,你就跑到这里来了。”苏芷萱微微愁苦的笑了笑:“京城里米价房价暴涨,我想着反正这次也考不上,还不如回家乡再学一学,下回再考。”周宜皱眉:“你从京城回来四方城,千里迢迢,怎么也不比你再在进城呆几个月便宜。胡说什么呢。”“额。”苏芷萱脸微微红了,他仿佛不想跟周宜多说,转过身就背着自己的书囊要走。薛皓几步上前拦住他:“把话说清楚再走。”他做惯了太子王爷,说话难免有点命令的感觉,这小书生眼里的他还是个年轻公子,不是什么特殊的身份。不高兴起来,急红了眼道:“京城里头拉帮结派的,到处都在结社,天天都打起来,我哪儿敢再呆下去,反正我又考不上。”“打起来?”薛皓皱眉。“举子们分了好些学派,日日在城中酒楼茶馆以文会友,斗诗斗文章,要不就是吵架,吵不过就打架。我连吵架都吵不过人家,还是回家吧。”苏芷萱不太高兴地说。“怎么这么严重?”周宜道,“官府也不管吗?”苏芷萱眨眼:“这,官府也管不了人家吵架啊。再说了,起头闹事的都是金贵的才子们,官府总不敢把周家的苍舒公子抓进牢里去吧。”第一百二十二章:苍舒公子周宜听了这小书生的话,大怒:“胡说八道,周苍舒公子那是清正君子,他又不参加科举,怎么会扯到这里头去。”苏芷萱看了一眼周宜,淡淡道:“姑娘有所不知,京中汇集了这么多的才子,不免有人借机生事,找苍舒公子挑战。”薛皓嗤笑一声:“不自量力,苍舒公子家学渊源,岂是寻常人能比的。”不说胸襟远见,就是吟诗作赋,苍舒周苍舒也是无人能及的。这些书生们想要同苍舒公子比试,这不是找虐吗!周宜冷笑:“苍舒公子身体病弱,根本没有心思跟他们斗。”苏芷萱摆摆手:“我两个月前离开京城的时候,京城里的才子们都在传,世家豪族垄断仕途,举子们就是考中了也只能在朝中担任闲职,他们正要找苍舒公子比试一番呢,苍舒公子在周府举办琅琊会,应对前来挑战的才子们,好不热闹。”周宜无赖道:“这真是冤枉,苍舒公子根本就没有官职,他打了一场仗,身体败了,哪有精力去做官,他们若是要找人挑战,应该找兵部的侍郎江大人,他出身世家子弟,举荐入朝,还做了大官。”薛皓在一旁听得好笑,讲苏芷萱画的画还给了他,笑道:“画的不错,很像,只是你不该画山水,应该画美人图。”苏芷萱不解其意,薛皓淡笑着解释:“你笔法细腻传神,画的却有些刻板,画的像,但是意境上却是缺了,你若是去衙门里给囚犯画像,那必然不错,只是要拿你的画同风雅的文人比较,就显得不解风情了点。”他笑着指了指周宜:“你若是能照着她画一幅仕女图,必定成国手。”周宜瞪了一眼薛皓,拉着他道:“回家。”薛皓任由她拉着往前走,回头朝着苏芷萱比了个手势,狡黠的笑道“哪天她心情好了,你就找她画画。”回了王宫,周宜就烦躁了,周苍舒竟然卷进了这乱子里,他那样的性子,卷进去就出不来了,父亲在怎么也不管管。周嘉是乱世英雄,他能力挽狂澜,能在战乱中让天下安定下来,这样的人。而周苍舒,他是治世的贤臣,他能在太平年岁里,让天下百姓变得丰衣足食,劝课农桑,教化万民。但是一到乱世,他就只能躲起来。如今的天下,将乱未乱,将定未定,他身体又不好,最好是躲在家里读书写字,不要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