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节
作者:贺心渔      更新:2023-06-20 07:41      字数:4083
  她那男伴看起来是不通武艺,又急又气,满面通红地恐吓了几句,跑到灯楼前,想要上台去把女子解救下来。人群中有长者看不下去,出声劝那花脸汉子闹一闹行了,别逼急了人家惹祸上身。“不会的,这位姐儿适才在人堆里可大方得很,不像这会儿这么放不开。”花脸汉子笑嘻嘻地说着十分恶毒的话,假装往旁边让一让,趁那女子松一口气要下台的工夫,猛然伸手,竟将她脸上的面具揭了下来。人群静了一静,闹到这样,众人都觉着有些不对劲儿了。那女子惊呼一声,随即以袖子掩面奔下台去。惊鸿一瞥间,明月瞧清楚此女长相,就见她五官清丽,眉柳细长,额头一点朱砂痣,大眼睛里透着慌乱,叫人颇有些我见犹怜。果然是个美人儿,只是她不认识。这一段由开始到结束不到一刻钟的时间,已经惊动了附近的官差,七八个差役赶了过来,离远呼喝:“谁在闹事?干什么,大过节的是不是都想去牢里呆着?”生事的花脸汉子二话不说,将手里的面具往自己脸上一扣,纵身跳下灯楼,连高跷也不要了,混进人群,三挤两挤不见了踪影。明月道:“回去吧。”她心中有个猜测,想要回去和谢平澜说一说。作者有话要说:感冒了,躺了一天。第171章 抄家“你猜那个女子是谁?”“不用猜, 李妃。”“真是她啊, 你确定?”“李妃在入宫之前有个青梅竹马的相好,男方的父亲是李韶安的部属, 李家想要把她送进宫,担心他们两个不能断得干净,男方的父亲就因为违抗军令被斩杀了, 家人也被赶出了京城, 不知所踪。李家人做事你知道的,向来斩草除根不留后患,李克明暗中打发江湖中人找寻他们的下落, 结果事机不密,我伯父当时听这个消息,觉着有机可乘,也派了人去找。看来最后还是叫谢六他们找着了。”明月暗自咋舌, 她想起同谢平澜定过亲的邵家小姐。这些当朝权贵怎么都这样?结亲结亲,一时不慎就招惹杀身大祸啊。她仔细回想了一下当时那男子的反应,若非知情人, 还真看不出来那小子是在演戏,伙同谢家人来为父报仇来了。那昏君当时就在九春阁楼上, 就算他不去看,谢平贞也会想办法叫他看个清清楚楚。“接下来会怎么样?”“不怎么样。”“不怎么样?”明月瞪大了眼睛, 不可置信地重复谢平澜的话。谢六他们挖空心思布下这个局,可是指望着一举扳倒李家,就连明月也觉着这次他们打蛇打到了七寸, 别看昏君自己荒淫无度,未必有那雅量容忍后妃尤其是太子之母与人有私情。谢平澜道:“齐洪被连根拔起,司徒翰常年不在朝中,就连穆致尧都成了俘虏,李氏父子气候已成,否则李韶安接连吃败仗,连平豫关都丢了,哪会一点事没有,那昏君立这么小的孩子当太子,想必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谢六这时候才动手已经迟了,指望昏君,只能算是兵行险招,但愿他们还有后手吧。”明月托着腮望住谢平澜。由这番话,她听出来,谢平澜对谢家人其实还是怀有感情的。就像上次在京里,明明有那么多地方可以躲避搜查,他偏领着自己和费长雍回到家中,冒着被发现的风险,住进了姐姐的闺楼。这也是人之常情。明月没有点破。这时候的谢平澜虽然身体遭受了重创,失血过多还没恢复过来,脸色苍白灰败,下巴上胡子拉碴的,显得格外憔悴,可他整个人又是这么的迷人。说不清楚哪里好,他也不像子约那么俊美,可自己就是愿意这么守着他,听他娓娓而谈。来日若有麻烦,就由他凭着心意做决定吧。自己那么喜欢他,一个谢家又算得了什么。但若是有人想拆散他们,将谢平澜从她身边抢走,她是绝对不肯的,像谢家、李家的那些招数对她一概不好使,逼急了她什么事都做得出。谢平澜感慨完了半天不闻明月吱声,再看她两眼发直,咬牙切齿的样子,不由觉着好笑,道:“想什么呢?”“谁也别想把你抢走!”谢平澜失笑:“谁会抢我?一把年纪了,孤身一人,没有家族可以依靠,上无片瓦,下无立锥,身上常常一个大子都找不出来,还整天被人追杀,一怎么就半死不活的,也就你拿着当宝贝。”明月趴在他身边,和他头挨着头,肩碰着肩,喜滋滋地道:“这才好,他们有眼不识金镶玉嘛。”谢平澜笑看着她,停了停,道:“明月……”“嗯?怎么了,想要喝水,翻身,还是要方便?”“都不是,就是想要叫叫你。”转眼又过去了好几天,元宵节的正日子到了,这几天外头没什么动静,李妃那事也没听到有什么后续。明月觉着可能是自己消息不够灵通,十五晚上出去转了转,一时兴起,还特意买了盏走马灯带回去送给谢平澜。谢平澜其实搞不懂明月为什么对走马灯情有独钟,但这灯叫他想起在安兴明月外祖父家度过的那段日子,那时候他和明月还不大熟悉,却已经聊得投机,偶有试探,现在回想起,也都是美妙的记忆。正月十七,元宵灯会已经到了尾声,大忙人谢平贞也终于想起来明月还住在她的宅子里,打发了丫鬟芊柳过来瞧一瞧。明月不想叫谢平贞知道谢平澜在这里养伤,没让芊柳进屋,留下帮忙的两个下人已经被谢平澜收服,没有露出口风,明月到是借着这个机会跟着芊柳悄悄去同谢平贞见了一面。谢平贞明显心情不错,一点都不像那天预感到前途叵测,要给自己留条后路的样子,提都不提请明月代为照顾她亲娘那回事,开口就问:“你还没有和谢平澜会合么?等找着他了就赶紧离开石安吧,最近要变天了。”明月听她轻描淡写地说出“变天”二字,心中一动,趁机套话:“是终于要对付李家了么?”谢平贞脸色微变:“你怎么知道?”“你们现在最关心的不就是这个么?其实初十那晚,我去了福寿大街瞧热闹。那个女子就是李妃?真叫人没有想到。”谢平贞望着她神色阴晴不定,停了停才道:“你瞧见了?那也没什么,反正是确有其事,不是谁冤枉她。等扳倒李家之后,再找机会叫圣上赦免我哥,这么久了他在密州军那边也没什么名声,可见混得不怎么样,不如回来,一家人团聚才是正经。”换作以前,谢平贞可不会说这样的话。谁给了她信心?明月没有辩驳,提醒她道:“你小心些。”谢平贞“嗤”地一笑:“关我什么事?不过你放心吧,没见十五晚上圣上出来赏灯带的是姑姑么,那贱人和她的儿子都被关起来了,这次她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别想洗脱干净。”这个还真不知道,看来那昏君醋劲儿还挺大。明月回去说给谢平澜听,谢平澜没有说话,夜里却是翻腾了好久才睡着。说是很快要变天,景国公父子却嚣张依旧,手下的探子依然遍布石安城的大街小巷。一直拖延到正月二十五,果然出事了。皇帝遇刺宾天。他被内侍发现赤身露体死在皇宫偏殿的龙床上,和他同在一张床上被杀死的还有许编修之妻,谢家已经出嫁的四小姐谢平贞。虽然对黎民百姓封锁了消息,朝堂上却是一片哗然。到底是君辱臣妻,还是臣妻不要脸地勾引帝王?群臣无需多想便知道该如何选择。一时间谢、许两家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年仅四岁的太子即位,李贤妃当上太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下懿旨赐谢贵妃自尽,为皇帝殉葬。景国公李韶安重兵封锁了宫廷内外,谢家人惊慌失措,全无还手之力。大正月的两处侯府被官兵团团围住,那边谢贵妃刚上吊断气,李克明便手拿圣旨带着人长驱直入,宣读完圣旨便下令查抄侯府,男丁女眷先全部下狱,等待圣裁,有反抗者当场格杀。迁来石安之后,承德侯府和顺德侯府只隔了一道墙,原意是两家相互守望,而今只闻哭声震天,不管男女老少尽皆铁索加身,李克明的手下对着名册拿人,等抓到两位侯爷和谢家几位少爷的时候,直接绳捆索绑,押到李克明跟前。李克明居高临下望了几人片刻,撇嘴笑笑:“两位侯爷,六少,可没想到会有今日吧?别着急,好日子还都在后头呢。”挥一挥手,叫将人带走。谢六的长子才刚两岁,还未戒奶,也跟着母亲一并锒铛入狱。谢家子弟在朝中多是担任闲职,以大学士陈华舟为首的朝臣眼见谢家大势已去,没有人敢这时候站出来帮他们说话,只是督促着京卫赶紧缉拿刺客,勿使真凶走脱。抄家的人也去了许家,许编修拿出一早写就的休书,表示要退回谢平贞的嫁妆,同谢家一刀两断。李克明看在他休书写得文采飞扬,读着颇解恨份上,饶过了许家,只抄家了事。即便如此,许家人也是不敢出门,生怕被人指指点点,打算等风声一过就全家搬离石安,去别处谋生。明月他们所住的棉花大街这栋宅子没在明面的嫁妆单子上,侥幸逃过被收没的命运。谢平贞入宫当天芊柳刚好有事没有跟去,服侍她的丫鬟下人全都被扣下,生死不知,芊柳听说之后直吓得失魂落魄,许、谢两家都不敢去,犹豫一番,跑来投奔明月。明月闻讯大吃了一惊。出了这么大的事,不可能瞒着谢平澜。如今谢家数十口都在狱里,其中还有他的父母,不知谢平澜知道之后会有什么反应。明月悬着一颗心,简单扼要地跟谢平澜讲了讲。谢平澜听罢长叹一声,半晌没说话。“怎么办,住这宅子的时候,我还答应谢平贞一旦有事,会照顾她的亲娘。”现在想想,那时的谢平贞不知是不是就有了不祥的预感。“想办法救人吧,能救多少是多少,像姨娘那样的罪不至死,新君登基在即,李家也不会杀太多的人,最后十有八/九是发卖,找个合适的人走走门路买下就是了。”真正伤脑筋的是怎么能救出他的父母。至于承担了李家大半怒火的谢四、谢六等人,怕是要在牢里受罪了,只要想一想李克明的手段,谢平澜就对救他们出来不抱什么希望。第172章 允嫁明月和谢平澜这里绞尽脑汁想不出什么好办法, 却有人雪中送炭。石安这边的变故传到京城, 杜昭听说谢家人尽皆入狱,提出来军前换将, 要以穆致尧交换谢家男女老少数十口。消息传来,满朝文武都有些傻眼,第一反应先是不信, 然后才揣摩杜昭为什么要这么做。自打穆致尧城破被俘, 朝廷这边一直没有断了营救。谈判从来没停下过,可不管是拿金银去赎,还是想要交换俘虏的密州军将领, 杜昭都不为所动,显然是对穆致尧有几分忌惮,不愿放虎归山。谢家别看人多,男丁碌碌无为, 不过仗着谢老太傅的遗泽才在朝中有了一席之地,如今被打落尘埃,徒留笑柄, 真要比较起来,他们的价值自然无法和穆致尧相提并论。只能是因为杜昭念旧, 念在当初谢平澜冒着风险救他全家,现在他以这种方式投桃报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