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节
作者:多木木多      更新:2023-06-20 08:34      字数:4031
  她想应该是那几道题的缘故。题乍看之下并不难,所以才有小儿沿街数人之举。但细思起来却并不好答,甚至还另有玄机。这就此起了很多人的兴趣,于是一传十,十传百。人一多,麻烦就多了。就算是现在也是有穷书生的。虽说能读书的都是世家子弟,但哪个地方都不缺败家子。多的是空有一室书香却不事生产, 等父母去后衣食无着的傻瓜。除此之外,还有那些在家千娇万宠,出来后没了下人就连穿衣吃饭都不会的傻子。所以,最近街上的骗子、小偷也多了。而冬天一到,天气寒冷,保不齐就有衣食不济的读书人回不了家,在街上冻饿而死。本来是件好事,何必要留下瑕疵呢?只要分些钱财,买些衣食,再替他们找个暂时安身的地方就可以了。这都是现成的。龚獠可以敞开大门欢迎一些暂时囊中羞涩的士子和读书人到他家来,吃他的,喝他的,住他的。这是好事,是美事,是可以流传出去赚名声的事。他相信乐城中打着这个主意的不在少数。稍微有点脑子的都能想到这个。这些小事还不至于让龚獠特意跑来找姜姬,他更多的是为了向公主表示他的伏首之意,于是就拿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来表白一下他有多蠢,行动都需要公主的关爱啊。姜姬就从善如流的关爱了他一下。“既然有这么多外人到乐城来,城中又放不下,不如就设个区吧。”“什么区?”这个说法倒是新奇,龚獠来了兴趣。听了半日,他口中喃喃的出去了。公主所言的区不是设在城内,而设在城外。近日天寒地冻,客似云来,担忧这些来客如果衣食无着怎么办?大王和公主特意在城外设一个迎客村,村中房舍、衣食、医药统统免费!龚獠摇头,公主啊公主……这点便宜都不肯让别人占。这名声、人望、人心,她统统都要,一点都不给别人留。试问,有了大王的迎客村,谁还会住到别的地方去?又有谁的名声会比大王更响亮?以前还有蒋家、冯家。现在……龚獠笑一笑。恐怕有房子的也会跑过去住吧?不住在大王的迎客村里,怎么能算是大王的人呢?迎客村的事很快就传出去了。现在盖石头房子需要打地基,而盖百姓们住的那种木头房子,或者草房子是不需要打地基的,只要材料够,人手够,盖起来很快。甚至村落也是现成的,就是乐城附近的荒村。姜姬早早就命人看好了乐城附近的许多荒村,打算日后把这些村落都填满!现在这一群人虽然留不下来,但好歹能添些人气。而且樊城来的流民现在还在城墙根下住着呢,这个村子日后绝不缺住的人。为了替迎客村宣传一下,也是为了替日后的计划打基础,姜姬和姜旦、姜扬也在城外建起了行宫。有大王、太子、公主三个招牌在,迎客村果然人气暴棚。姜姬是打算仿着商城的例子,也给乐城扩大一下。要知道乐城自从鲁国立国起七百年来可从没变过,但人口数量却是年年增加的。那些不停的往乐城涌来的家族,还有新王继位冒出来的新贵,这些人都往哪里装?也亏得这么多人都挤在乐城还能挤得下。早在人口统计之后,她就想把乐城给变一变了。她本来就打算借着这次大批人潮涌入乐城的机会,借着姜旦的名义成事。龚獠冒出来也算是恰到好处,但这件事不能只交给他,她还选了两拨人。一个是刘氏兄弟,一个就是姜奔了。刘竹和刘箐在答完题后,不见大王有任何反应,心中难免不安。这一日,忽然大王宣召,还是叫了他们两人。“是不是上回答的题,大王终于有话对我们说了?”刘箐有些激动,道。刘竹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说:“不要急。大王说这只是第一道题,后面还有两道题呢,可能大王是想等这三道题都解完了再论个输赢,排个座次?”刘箐点点头,深呼吸,“我懂了,我不会急着问大王的。”结果两人到了以后才发现殿中不止他们,还有另一个大汉和龚大夫。龚大夫指点他们:“这是姜御史。”刘竹和刘箐赶紧行礼。这个姜御史的大名可是如雷贯耳。他与姜大将军同为先王养子,得先王赐名姜奔。先王对他的宠爱丝毫不亚于姜大将军,听说在姜大将军随公主离去时,姜御史寸步不离先王。但此人的品德却不好,凶狠毒辣。之前姜大将军离开后,乐城中有不少人蠢蠢欲动,在街上散布公主的流言。大王把姜御史叫进了宫,他出来后就不做将军,改任御史,然后把街上说公主坏话的人全都抓了起来,短短十日,共有五十六人入刑,三十几家被判了重罪,都被押送到山陵去给先王修王陵了。这番动作后,城中再也没有人敢说公主的坏话,或看不起年轻的大王了。如果说姜大将军是护家犬,这姜御史就是一条疯狗。先王留下这两人,可谓是思虑深远。姜旦坐在台上,姜智与姜仁都在他身边,姜扬坐在下首第一位上。龚獠与姜奔都坐在右侧。刘竹与刘箐度着这座次,起身后都坐到了末尾,却坐到了姜旦左手边。龚獠见状不免嘴角一翘。这两个人还挺聪明,这么快就发现哪边是大王自己人,哪边是大王的臣子。他们这是把自己算在了大王自己人这一边了。姜旦开口道:“今日请诸位来,是孤有一桩为难的事,不得不请各位来替我参详参详。”他背完这一句,底下人自然就接话了。龚獠道:“大王请讲。”姜奔被抢了先,不乐道:“直管说就是!”他声音大,底下就是一静。刘竹与刘箐都道:“大王有事请吩咐。”姜智就开口了,首先就是大王看到这么多人到乐城来了,他高兴啊,激动啊,就想更贴近大家,与民同乐!姜奔这回抢了个先:“好!”龚獠呵呵,也点头称好。刘竹与刘箐当然只剩下唱赞歌的份了,好,大王说的就是好!姜智又道,大王就想在城外建一个行宫,再替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们建一个专供他们使用休息的村落,村落里全都是士子,左邻右舍俱是同窗,耳边尽是读书声,这生活何等的惬意。而且士子们想见大王也不必跑到莲花台来,到行宫来就行了,大王想见士子们也简单多了。“好!”这回是龚獠占先,道:“大王此举不亚于先人栽树!日后他国提起我鲁国,必会先提起这个迎客村!”只要有学识,有所长的人都可以到迎客村来,这还不够天下读书人向往的吗?刘竹与刘箐也激动起来了!这件事如果做成了,他们何愁刘氏不兴?开元城刘家就算不是莲花台八姓,日后也不会有人不认识刘家了!姜智把前因后果解释得清清楚楚后,姜旦出来做了个总结:“既然如此,孤就都托给诸位了。”他起身对着天地一个长揖,在座诸人也都起身对他一揖,这件事就算是完成了。等人都送走后,姜旦问姜智:“姐姐这么做是为什么?”好像就是想盖房子?盖很多房子?姜智笑道:“这样我们就不必自己盖房子,就会有别人替我们盖房子了。”龚獠回去后就命人去准备钱,买木料、石头等物准备盖房子。他一边花钱一边兴灾乐祸,“这回,花钱的不止我一家了!”确实如此,等刘家把这个消息传出去后,无数人争先恐后的去这个迎客村盖房子了,都等不及大王赐下金银。大半的人去盖的原因都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有资格住进去。我家的子孙学富五车,难道还不能住一住这个士子村吗?你家的子孙自己也要住,你家也很有钱,难道连一点钱都舍不得掏吗?等姜旦把金银赐下来后,盖房子的人就更多了。姜奔当然不必去盖什么迎客村,他“抢”回来的任务是给姜旦盖行宫。姜姬说她想住在姜旦边上,“这样我日日都能去见大王了”。她让姜奔把她的行宫盖在姜旦的行宫旁边,要紧紧挨着。姜奔也想天天见到姜旦,他觉得姜姬是住得近,想见大王都见得到,才哄得姜旦只听她的话。等他住得近了,不也能天天见到大王,让大王听他的话吗?蓝如海难得跟他是一个想法,都觉得想住在莲花台边上是不可能了,能住到行宫边上不是也很好吗?所以他和蓝如海趁着这个机会,先替蓝家和姜奔自己在姜旦的行宫边上圈了块地方,跟行宫一起盖起来了。蓝家的行为很快被其他人家发现了,这下,乐城的其他家族都明白过来了,他们一窝蜂的涌过来,也围着行宫周围盖起了房子。想想以前的八姓,不就是他们的家都是围着莲花台盖的吗?现在他们也都住得离大王这么近,日后大王走出行宫,走两步就能到他们家去。近水楼台先得月啊!龚獠就看迎客村那里,想出名的士子和想替自家子孙出名的人都疯了,再看行宫那里,想抱大王大腿的人也都疯了。一边是乐城以外其他地方的人,一边是乐城里那些流散的小家族。联想起商城附近的二环区,公主这不过是故计重施而已。就算这行宫大王一年住不了两个月,但只要建起来了,人气就聚在那里了,慢慢的,人就会往那里迁移了。但他只能看出公主在聚拢百姓,替乐城积攒人口,却想不出公主要这么多人干什么。她是还嫌手中的兵不够多吗?第308章 观澜“这就是迎客村吗?”羊峰从马车上下来就看到眼前拥挤的人潮。到处都是车辆、牛马、人。谁能想到这里十日前还是荒地?这里原来是个不大的村落, 有二十几户人家, 耕读为生。因为靠近乐城,乐城税赋取得不多,劳役也都是从别的地方征, 称得上是安居乐业。但不知是从何时起,这座村落就渐渐荒芜了。年轻人都离开去城里做工, 村子里只剩下了老人、女人和孩子。之后当老人离开之后,村子里就没有人了。村中荒草都有一人高,在荒草的掩没下仿佛曲径通幽般, 不知偶然在哪里一转就能看到以前荒村留下的半片草棚、半亩荒田、半副石磨。人一走近, 色彩斑斓的野鸡忽的从草丛中飞出。不由得就有诗兴大发的文人, 擅写小品故事的士子灵感似泉涌。刘竹与刘箐并不打算自己把这建村的事全给吞下来,事实上,龚大夫早在大王发令过后就已经高风亮杰的表示要后退一步, 把这个好机会让给他们, 他只送了钱和人手过来, 还答应说如果他们需要采买大批木材、石材,他愿意替他们周旋。姜御史去给大王建行宫了。这就意味着建这个士子村的人, 只剩下刘氏兄弟。刘竹激动过后,转了下眼珠, 问刘箐:“你觉得如何?”刘箐道:“大哥, 我觉得士子村,士子建才是更好。”刘竹欣慰道,“你能想到这个, 我就能放心了!”这个大饼不能由他们刘氏一口吞下去。龚大夫、姜御史都让了一步,这说明他们都看出大王想要的是什么。刘氏还没有能耐代替天下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