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9节
作者:多木木多      更新:2023-06-20 09:07      字数:3447
  包家乱起来的事很快就传遍了。齐藉还赖在董家, 他已经在董家住了大半年了。董诚跟他也渐渐生出了一点类似师兄弟的情谊,就是董诚的爹也对齐藉像对另一个儿子, 他挺高兴齐藉把董诚给留在了家里,特别是义军崩溃后, 他不止一次庆幸没放董诚出去。“你要是也在其中, 我现在都不知道去哪里给你收尸。”董瑞对董诚说。董诚也没料到义军说败就败了, 他以为义军做的是一桩大事,不说能坚持个千秋万代吧, 至少也该有一代的寿命。这才几年?前脚云贼伏诛, 后脚义军就乱了。李家先出事,跟着包家也出了事。伍家现在看着还好,现在也龟缩不出了。对他们这个城来说, 好处就是没什么人来要粮要人了。董瑞趁机给儿子上课:“凡是大家族要败,从里头败起来是最快的。子孙不肖,兄弟之间相争起来,多大的家业也要完的。”李家相传是李家老二有坏心眼, 先害了李家老大, 后来又害了老三,然后李家就剩他自己了。可李家丢了滨河, 也丢了义军中的位置, 更丢了家声与风骨。包家也是如此,包蒸跟妻家有隙, 结果竟被妻家所害, 死得实在是冤枉。纵使有义子替他报仇, 失去包蒸一脉,包家也是元气大伤。董诚既听得心惊,又有些不理解,都是大家族,以前几百年了都没事,怎么突然就败了?董瑞活得久,见得多,对李、包二家的事有一些体悟。他叹道:“这是因为风气坏了,人心就容易变了。”董诚听懂了,有一点懂,但更多的是不懂,他更是不相信就因为没有皇帝了,就能造成这么大的危害?董瑞道:“以前天下没有人想过要去推翻皇帝,自己当皇帝。想都不敢想。现在连皇帝都不行了,那还有什么是不能做的呢?”父子二人正说着话,齐藉求见。他要辞行了。齐藉道:“外面世道越来越乱,我担心家里父母亲长。”董瑞喜欢孝顺的孩子,闻言点头道:“你这样做才是对的。”他替齐藉准备了盘缠,还送了他车马,好叫他回去的时候不受罪。还想托人看能不能寻几个壮士护送齐藉回家乡。齐藉出来半年,基本就是窝在董家过好日子,受董家照顾,他也想报恩。他对董家父子说了一番心里话。“叔父若是不嫌小子,小子有一番话想对叔父讲。”齐藉道。董瑞挺喜欢齐藉的,觉得他聪明,还把董诚也给带聪明了一点。他还是从凤凰台来。董瑞点点头:“你说。”齐藉说,眼前这世道是乱了,以后只会越来越乱。义军已经算是相当有礼的人了。毕竟顶着大义的名头,不好明目张胆的干坏事,来借粮要人也没有强抢。但以后再来的人就未必这么好了。董家只有董瑞和董诚父子两人,其余亲戚都远了,有事也帮不上什么忙。家里的钱不算多,人不算多,如果来一伙强人恶人,董瑞和董诚父子可能就会没命。董瑞听到这里,脸色已经变得越来越严肃了。他近来确实是越来越担心了。“可是,我们没有强邻,城中也无巨财,又要到哪里去求援呢?”董瑞叹道。有强邻可以依靠,有巨财可以请人来保护他们。两个都没有,又能怎么办?他总不能把城背着跑吧?齐藉替他出了个主意:寻一靠山。最好远一点,离得近了容易被勒索,离得远了反倒更安全。这个靠山最好名气大一点,这样离得远了也能保护董城。董瑞连忙求齐藉指点。齐藉小声说:“凤凰台上的安乐公主,便是最合适的人!”董瑞乍听之下觉得这不是个好人选,可越想越觉得,还就是安乐公主合适!首先,她是个公主。如果她是个公子,董瑞就该担心董城会被索取过多,董氏会被赶出董城。但公主的野心总比公子更好满足。其次,凤凰台确实相当远了。既然不能盼她在左近时刻照拂董城,那就只能选一个名气最大的。现在天下还有谁不认识写出《祈君书》的安乐公主呢?最后,比起包、李、伍等,安乐公主真的更好。董瑞是受够了之前被索粮索人的苦楚了,想起来就害怕。他听说安乐公主就是喜欢商人,喜欢个新奇的东西,再加一个美男子。她既不带兵,也不打仗,那就不会像包氏、李氏那样找他要粮要人。他想明白之后,就盘算从哪里寻来几样宝贝好送给安乐公主,求她庇佑董城。齐藉知道后,又指点了他几下。“那些花钱的东西倒是其次,公主更爱人学鲁字,遵鲁俗。”齐藉劝他在城中试行鲁律,也不用全都照办,挑合适的用几部就行了。董瑞与亲信商议数日,都觉得此计是可行的。亲信道:“某曾拜读《鲁律》中的《商律》与《户律》,还有《女律》,受益非浅。公若肯遵行此律,则城中受用无穷!”董瑞自己还真没读过,当即请亲信多讲讲。亲信从齐藉那里得到不少真传——更收了一大笔钱——立刻慢慢道来。他跟董瑞议了十几天,董瑞就决心要在城中行鲁律了。为了不引起反对,董瑞决定先拿《商律》试试。管商人的嘛,跟百姓没关系,世家也碰不到,影响应该是最小的。结果董城的大小商户竟然都很愿意!他们听说董城要用《商律》了,纷纷去问以钱赎罪这个有没有!保证金制度有没有!有的话他们肯定都愿意啊!商律剩下的内容像固定的度量衡什么的,早在城中商人跟外地商人做生意时都学过了,也早就开始用了。因为……方便啊!以前各家店铺用的都是自己的尺子自己的斗,多了少了,很容易出矛盾。曾经就发生过粮店用小斗给百姓盛米,最后引发打斗的事。就是百姓,买惯了鲁商的东西,也都催着本地商户“跟鲁人学一学嘛!”。董瑞才知道,原来城中的商人早就跟鲁商学得差不多了。而且他们自己也因为这样,慢慢的变得“亲密”起来,不知不觉就联合在一起了。早在听说别的城市开始用鲁律时,他们就盼着本城什么时候也能用鲁律,那个赎罪钱就很让人羡慕!商人本身微贱,最怕见官。真到见官的地步了,结局也多是倾家荡产。人还要受苦受罪。有了赎罪钱,他们都愿意直接把钱送给当官的,只要能留下一条命!钱可以再赚回来。董瑞没犹豫多久就在亲信的劝说下同意了商人的赎罪钱和保证金制度。——因为董城穷了。被各路义军英雄豪杰索粮索钱索物,董城早就内囊倾尽,捉襟见肘。虽然可以向各家族借点钱周转,但如果一直这么做,董氏在本城的威望就会下降,早晚会被推翻。看在钱的份上。《商律》的施行让董瑞的腰包鼓起来了,底气也更足了。亲信又趁机劝他试试《户律》。因为《户律》是可以分裂家族的。董瑞在亲信的支持与指点下,借《户律》将一些对头推翻,扶植了更听话的人上去。在董城本地世家重新建立了他身为城主的威信。董瑞开始觉得鲁律是个好东西了!他时常翻着《女律》对董诚说,“可惜这个东西没早点出现。不然你的姐妹都可以招婿在家,家里也不至于就咱们父子二人。”人多,家族才壮大。“不过幸好现在有了。”董瑞对董诚笑着说,“以后你生女儿也没关系,全都留在家里招婿!儿子女儿都留下,家里的人很快就会变多了!”齐藉携董城城主的名帖归来,王姻当即把他给带到姜姬面前去了。姜姬近几日得到不少好消息。云贼死得干干净净,徐公平安无事,姜武就要回来了!外面各城正在一小拨一小拨的乱斗,风迎燕已经走了四个地方,都被他给挑拨的开始为“英雄”和“贤人”而争斗起来。霍九弈离了包家,却受各方招揽。季张离开李家,前往伍家,她正在等他的下一步动作。现在齐藉回来,立下大功,还带回了董城。姜姬对王姻说:“当赏。”王姻含笑望着底下已经激动的不能自禁的齐藉,“秋实立有大功,公主看如何赏才好?”齐藉,字秋实。如今是到了收获的季节了。姜姬温柔问道:“齐公子想做什么呢?”齐藉是个政斗的人才,说客。这种人需要好好安排,让他能发挥所长。齐藉努力镇定下来,抖着声音说:“全凭公主!”果然是个忠心之人。姜姬就把他交给王姻了,由着王姻怎么安排都行。王姻把齐藉领回来就安排他去吏事局。“官员任免,赏功罚恶,都在此局中。”王姻对齐藉道,“公当一心做事,休要令公主与我失望。”齐藉深知这是一个重要的位置,但也相当危险。他求王姻教他:“不知公主最恶什么?”——底限在哪里?他要知道,避免一不小心踩上去了。王姻:“我侍奉公主多年,只知一事,便是忠心。只要忠心,公主万事都可包容。若是心藏奸恶,公主是绝不会放过的。”忠心。齐藉知道该怎么做了。凤凰台上,阿陀前来禀告:“公主,段大夫回来了。”段小情回来了。他不像徐公名气大,被抓的时候就没人注意他,回来了也照样没什么人关心。姜姬:“让他回去好好休息,明日再来见我。”阿陀:“公主,大夫还带回来一个人,现在就在殿外。”姜姬:“……”她猜到他把什么人带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