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节
作者:素光同      更新:2023-06-20 12:03      字数:3771
  姜锦年明知故问:“这段时间压力大吗?”傅承林诚实地说:“压力不在我身上。”姜锦年其实不懂他的意思。但她就像一个要面子的学生,即便不明白,也不会再提。她拐弯抹角问了另一个问题:“你们开始善后了吗?”傅承林落座在一把工学椅上。他说:“姚芊的父母双双失踪。没人知道他们去了哪里,不过他们留下了声明,说是要出一趟远门,短期内不会回北京。”姜锦年喃喃自语:“为什么?”傅承林看向她:“他们还在躲债。董事长的意思是,无论如何,赔偿金不能超标。否则开创了先河,活不起的普通人都在山云酒店自杀,一来生意没法做,二来坏了行业规矩。”山云集团的董事长,正是傅承林的爷爷。姜锦年不做置评。她见过太多上市公司。资本集中之地,带来的不是爱与和平,而是高处不胜寒,顶峰险峻。但她仍然希望,傅承林他们能妥善解决问题。哪怕不是在明面上……独生女儿去世,父母毕竟无辜,五六十岁的老人一夜之间失去依靠,未来的路,还不知道要怎样走——这些想法都被姜锦年埋在心里。她叹口气,忽觉人生在世,有谁能过得容易?姜锦年还想起一句话: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应当翻译为:天地生养了万物,对谁都一样,没有仁慈,也没有不仁慈。椅子滚轮滑动,傅承林来到她眼前。他挑起她的下巴,又说:“我刚才下楼,正准备去找你。你来我们公司,竟然不给我打电话,要是错过了你……”姜锦年打断他的话:“你找我干嘛?”傅承林问她:“没事就不能找你?”“也不是,”姜锦年道,“你们家最近麻烦多,我能理解。”她把皮包放在地上:“平常出事也就算了。上市申请就赶在这几天,负面.消息闹得太大,影响你们的风评。”傅承林好不容易抽出空,不想再讨论这件事。他今晚还要探望爷爷奶奶,所以他盘算着,趁此机会,正式把姜锦年介绍给家中长辈。中秋节之前,傅承林已经和长辈们商量好要带姜锦年回家。他觉得再拖没意思,晚一天不如早一天……不存在什么特殊想法,只是介绍大家认识,防止他奶奶总给他介绍对象,怀疑他虚构了一个女朋友。姜锦年没有反对。虽然她感到一丝紧张。*傅承林的爷爷奶奶住在城郊。傍晚八点,姜锦年跟着傅承林抵达别墅门口。姜锦年还没下车,爷爷和奶奶已经出门迎接他们,仪式感十分隆重。傅承林的奶奶还说,本来傅承林的父亲也来了,临时有事推不掉,就先走了。改天他们一家人再一起吃顿饭。姜锦年心中惊叹:现在就是一家人了?她并不知道傅承林曾和爷爷奶奶提起:姜锦年是他好不容易才追到手的女孩子。两人聚少离多,感情关系并不稳定。他总担心她跑了。而且他有点心理问题,暂未痊愈,能找到一个合适的对象,他很感激。第39章 连理傅承林的奶奶喜欢侍弄花草,庭院里一年四季都有常开的花。蝴蝶兰紧挨着木芙蓉,迎风招展,围成一簇,似有花海翻浪的意境。姜锦年停下脚步观赏它们。奶奶说:“我还有几包花籽。你们出门前,就让承林把花籽带上,种在你们自个儿家的院子里。这些盆栽,你看上哪些个,都可以直接抱回家。”她说的是真心话。她没做停顿,抬起一只手,招呼姜锦年:“这两株兰草,你瞧着还行吗?我一个老朋友在深山里找到了它们,品种好,模样俏……两株草长在一块儿,还挺像连理枝,有寓意,正配你和承林。”姜锦年受宠若惊。迄今为止,她什么都没做,话也说的少。姜锦年还没答应,傅承林抢先开口:“我女朋友脸皮薄,总替人考虑,不好意思收贵重礼物。不过这盆兰草,我很喜欢,我代她收下了。”奶奶笑道:“一家人客气什么?”她拉住姜锦年的手,越看这女孩子,越觉得顺眼,心里暗暗高兴。也不知为什么,她很想看到傅承林有一个自己的家,身边有人真诚地疼惜、包容他。但是,傅承林曾经表明,他和姜锦年的关系不太稳定。奶奶决定帮他一把。她带着姜锦年走进大门,去了书房,同时打开了话匣子:“你和傅承林相处多长时间了?听他说,你俩是大学同学,那你们都认识好些年了吧。承林平常不怎么回家。他家里闹过事……他妈还没出来,他爸又再娶了一个……我现在没别的盼头,就盼着你和傅承林能长长久久。他这孩子,太不让人省心了,你说是不是?”姜锦年却道:“他人很好。”奶奶顺口一问:“你们上大学那会儿,他就很好嘛?”书房的规模十分宏大。檀木书柜分层精妙,错落有致,成排镶嵌在墙面里,还有一个旋转长梯,沿着边缘通往楼上。姜锦年抬头望去,忽然与傅承林四目相对——他站在二楼,轻扶栏杆,侧影被灯光渲染,对她安抚一笑。姜锦年喃喃自语:“我念大学时就喜欢他。他对所有人都一样,不会因为一个人丑、穷、胖,就不愿意和她做朋友。他有同理心,帮助过许多人,他本质很善良,至少比起大多数人,他很善良。”这是平凡无奇的一段话。姜锦年说得有点儿想哭。但她没哭。她只是眼眶微红,态度轻松笑了一声。傅承林站在二楼,正要回应她,就被爷爷拽走了。爷爷一边往餐厅走,一边缓声劝告道:“别盯这么紧,你媳妇儿跑不了。你得给人留点儿空间,年轻人都喜欢有空间、有自由。你时刻不离盯着人家,弄得像监视,这样好吗?你媳妇儿会高兴吗?”傅承林认同道:“她确实比较独立。”爷爷拍了一下他的后背:“你知道就行。”两人的谈话声和脚步声逐渐消散。而在一楼书房内,傅承林的奶奶趁机坦白:“我们承林呢,高三那年出了事,被一群人打了一顿,卧床休养好几个月。你看他左耳上有一条长疤,那是医学修复的。有人用剪刀剪他的耳朵,哪怕抢救回来,也溃烂了好一阵。还有别的苦,都没少吃……亲戚朋友那边,说话也不好听。他还总关注那些‘受害者’的新闻,就是揍他的那帮人。他们的赔偿金都是我和我老伴出的……”奶奶失笑:“为什么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因为人的恶意能传递。伤害施加到一个人身上,他会愤怒,再把恶意传到下一个地方。”奶奶并不想博取姜锦年的同情,只是想促进他们双方的交流。因为傅承林死要面子活受罪。哪怕打断他的脊梁骨,他也会装作毫发无损。*当晚的餐桌上,气氛凝滞,稍显沉重。姜锦年漫不经心地吃饭。别人给她夹什么,她就吃什么。傅承林很久没见她这样乖。傅承林讲了一个笑话,姜锦年非常捧场地笑了,又与傅承林对视,眼神含情脉脉。他端起一瓶酒,她主动靠近他,声音轻微,只有他能听见:“你还是少喝点儿,别喝醉了。”香槟起泡,两人碰杯。高脚杯之内,月白色的水光波纹荡漾,傅承林仍然看着他的杯子,说:“酒不醉人人自醉。”他的爷爷奶奶瞧见他俩这架势,纷纷借口告辞离开。像是上一次傅承林在爷爷家,和那位姑娘相亲时的场面一样……不同之处在于,那一天,傅承林百无聊赖,而今日,他和姜锦年情意缠绵。桌布四周绣着蕾丝,垂落在姜锦年的裙摆上。她提起布料的一角,揪在手里,揉搓把玩,傅承林坐在一旁,偶尔低声和她说话,偏偏不往她的方向靠近。姜锦年玩心乍起,抬起膝盖,若即若离地蹭他。他握着筷子夹菜,处之泰然,不动声色。他还有空剥开一块贝壳,挑拣嫩肉,扣在姜锦年的饭碗里。姜锦年不甘被他忽视。她踢掉了高跟鞋,脚尖紧挨着他的西装裤线,缓慢地、短距离地滑动。她微侧着头看他,眼中明亮的光彩焕发,显然正在向他表示:没错,她知道自己做了什么。傅承林端起香槟。姜锦年以为他还要干杯,她就握着杯子,递到他的面前。傅承林的手腕与她交叉,她才明白过来,他们即将喝上交杯酒。姜锦年为之莞尔。她认真品味,酒水很甜。饭后,她和傅承林在后院散步。两人就像朋友一样相处,谈笑有加。他们沿着一条幽深小路,径直向前走,草丛里藏了几块石雕,表面覆盖着青苔和落叶,缠绕了盎然绿意。姜锦年弯下腰,观察石头上的刻字。她还伸出小拇指,勾上傅承林的手。她勾他一下,他靠拢一分,等他离得特别近了,她就指着石头说:“傅同学,你帮我瞧一瞧,这里写了什么字?”傅承林解释道:“很久以前,我爷爷家里办私塾,贴了不少名言古训。老人家喜欢这些东西。”他凭借记忆念出石头上的字:“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还没说完,姜锦年亲了他一口。他身高一米八.九,穿鞋之后,轻轻松松一米九。姜锦年原本够不着他,趁他俯身端详石头,她赶忙抓紧机会,亲得热烈而迅速。落叶掉在肩膀上,傅承林拍了拍衣服,捋起袖子,坐上一块石头。他用眼神示意姜锦年,她的座位就是他的大腿。姜锦年挺不好意思的,四处环视一遍,确认树木茂密,足以遮掩,她才侧身坐下来,单手搂住他的脖子,半张脸埋在他颈窝里。她鼻尖紧挨他,连连吸气。夜色微凉,草木清香。他忍不住叫她:“姜锦年……”姜锦年应道:“我在你怀里。”他揽住她的后背:“陪我坐一会儿,哪儿都别去了。”姜锦年戏笑:“我本来也没打算走。”傅承林又问:“今天晚上,我家里人都跟你说了什么?”“你等一下,让我想想,”姜锦年重新坐直,慢条斯理回复道,“好像说了你大学以前的事。”她垂首,借着幽暗月光,打量自己的左手食指,指甲盖透着粉色光泽,关节处稍微皴裂一点点。她刚才听傅承林奶奶说话时,无意中抠破了一小块皮。傅承林料定爷爷奶奶掀了他的老底。他并没有生气,也没有高兴,压抑的情绪无影无踪,无迹可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