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节
作者:晏央      更新:2023-06-20 15:59      字数:5951
  第31章当朱昭仪听说二皇子与二公主被太子派人扣起来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冲到太后跟前去告状。她还算有些自知之明,晓得明宣帝如今不待见她,没有去叨扰明宣帝。诸位孙子孙女中,太后最为疼爱的,自然是太子。但她老人家对于其余的孙儿辈,也多都有一番慈爱之心。哪怕是先前最不受太后待见的大公主,如今不也因为活泼伶俐,懂得照顾底下的弟弟妹妹,渐渐让太后放下心中的那些芥蒂了么?朱昭仪想得很明白,若是她去找明宣帝告状,明宣帝多半会偏着太子,觉得是二皇子与二公主做错了事,太子在管教他们。即便是太子的错,明宣帝为了维护太子的威严,也不会轻易驳了太子的面子,更不会让后宫轻易插手。但太后不一样,太后或许不会为了朱昭仪所出的孩子斥责从小疼到大的太子,但也不会让她的孩子无故受罚。待太子欺-辱手足之事被证实,多半还是会被压下去。但太后心存愧疚之下,指不定会给她和她的孩子一些好处,聊以安抚。朱昭仪的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响,却忘了,她所设想的这些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二皇子与二公主确实没有做错事,一切都是在太子在无理取闹。她每次做事前,总是按照最好的打算去考量,却从来也没有去核实其可行性。……朱昭仪走进寿康宫的时候,姜皇后、穆贤妃与柳妃正坐在太后跟前,与太后说着话儿。朱昭仪看见了,心中一阵嫉妒。太后可从未与她如此亲近过呢,哪怕是在当初她风头正盛之时,太后也照样不大待见她。凭什么,这些人就能够如此得太后欢心?姜皇后倒也罢了,哪怕朱昭仪再不服她,也得承认,姜皇后是明宣帝正妻,是太后正经的媳妇儿,从各方面来说,姜皇后有着天然的优势,太后看重姜皇后并不奇怪。但穆贤妃与柳妃,却是凭什么!太后面上原带着笑容,可自打朱昭仪一进来,她面上的笑容立马就淡了些。差别待遇如此明显,朱昭仪就是想骗骗自己都做不到,心中越发堵得慌。“臣妾给太后娘娘请安,给皇后娘娘请安!”“嫔妾,给贤妃娘娘请安,给柳妃娘娘请安。”几年前,朱昭仪就因为礼仪之事被当时还是惠安夫人的穆贤妃与李淑妃联手奚落过,如今,她总算是能屈能伸了。哪怕在她心里,依旧不能适应曾经比她地位低的人,凌驾于她之上?那又怎么样呢?人还是要活在当下。曾经的朱昭仪因为自尊心,拒绝接受这个事实,而现在,经过明宣帝多年的冷落,她早就认清现实了。“免礼吧。”太后坐在上首,宫殿中隐有檀香飘散。许是这檀香起了作用,朱昭仪方才还有些浮躁的心静下来不少。“你来哀家这宫里头,可是有什么要事?”太后的话语中带着些微的冷意:“平日里若是无事,你是再不会来哀家宫里的。你一来,哀家这宫里头多半就不得安生了。”朱昭仪险些喷血。合着在太后眼中,她就等同于麻烦?饶是一早便知道太后不待见自己,朱昭仪听了这话,也真是觉得有些诛心了。在这宫里头,不受太后待见的妃嫔也许不止她一个,但唯有对她,太后是连面子功夫都不屑做的。就是当初的李淑妃,太后虽有一阵子不待见她,但也没有这样下过她的脸呢!太后看着朱昭仪突然间变了的神色,凤眸中划过一丝轻蔑。就这样的心性,还敢来她面前搬弄是非?说朱昭仪是事儿精,都高看她了!姜皇后面上一直带着从容的微笑,但在朱昭仪踏进这殿堂中后,却连一个正眼都不曾给过朱昭仪。穆贤妃倒是几次用目光暗示朱昭仪,示意她适可而止,不要惹太后和姜皇后生气,可惜,对于穆贤妃的好心提醒,朱昭仪是从来看不懂的。柳妃看了看太后和姜皇后,又看了看风尘仆仆赶来的朱昭仪,低下头,眸中划过一抹深思。“朱昭仪,你此番前来,可是有要事需要禀报太后娘娘?若是无事,向太后娘娘请个安,就退下吧。太后娘娘平素喜静,常说人多事儿就杂,娘娘身边,有我们几个陪着说笑,也就够了。”穆贤妃见朱昭仪久久不开口,出言道。朱昭仪愤怒地瞥了她一眼,目光却不敢在穆贤妃的身上停留太久,生怕被穆贤妃发现了自己眼神中隐含的怨气,她垂下眼眸,道:“嫔妾自是有要事,才来求见太后娘娘的。太后娘娘都还没有发话呢,嫔妾的去留,似乎轮不到贤妃娘娘管吧?贤妃娘娘在太后娘娘跟前如此越俎代庖,未免太不把太后娘娘放在眼里了!若不是皇后娘娘就在太后娘娘身边儿,嫔妾都要以为……”“以为什么?”听朱昭仪越说越不像话,姜皇后终于忍不住打断了她。当然是以为皇后换人了!朱昭仪在心中愤愤地道。但,在姜皇后慑人的锐气面前,她终究不敢把这话说出口。柿子都要捡软的捏,朱昭仪不敢在太后面前跟姜皇后杠上,遂话锋一转,矛头直指穆贤妃:“以为,贤妃娘娘贤良淑德惯了,一心向往皇后娘娘的气派呢!”“朱昭仪慎言!贤妃娘娘不过是出于好心,这才提点一下昭仪你。昭仪不领情就算了,岂能质疑贤妃娘娘的用心?”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站出来反驳朱昭仪的,竟然是柳妃。“贤妃娘娘可是宫里头出了名的贤良人儿,若不是昭仪你的所作所为确有不妥之处,贤妃娘娘又岂会警告于你?”说到此处时,柳妃的目光极快的从穆贤妃面上扫过,穆贤妃面上带着标志性的笑容,看起来一派平静。越是如此,柳贤妃便越是肯定,只怕当真发生了什么事。柳妃重新将目光转回朱昭仪身上,唇畔含着若有似无的笑意:“朱昭仪,你若是一直这样,把别人的好心当成驴肝肺,只怕日后,也没有人敢提点你了。再者,昭仪你当着太后娘娘的面如此喧哗,怕是也不大把娘娘放在眼里呢。”朱昭仪一激动起来,声音就会不自觉的放大些许,柳妃说她是喧哗,虽有几分牵强,倒也不算完全冤枉她。“你!”朱昭仪瞪着柳妃,只觉得阖宫的人都在跟她作对。“好了,朱昭仪,有什么话,你就直说吧。别在哀家面前咋咋呼呼的了!”朱昭仪满腹委屈,分明是穆贤妃与柳妃与她过不去,怎么到了太后的口中,就成了她一个人在寻衅生事了?果然,得太后喜欢的人,在太后眼中,做什么都是对的;不得太后喜欢的人,在太后眼中,做什么都是不对么?将朱昭仪做事永远抓不住重点,太后也懒得理她了,难怪一路都被穆贤妃和柳妃牵着鼻子走。朱昭仪要是觉得受了委屈,大可以不来找太后!反正,太后也没有多想见朱昭仪!“朱昭仪来求见太后娘娘,到底有无要事?若是没有要事,就退下吧。若有要事……昭仪需想清楚了再开口。”姜皇后慢条斯理地道。她的话语中,似有些言外之意。朱昭仪略一琢磨,便咬紧了下唇,只怕姜皇后一早就知道太后扣住了她的孩子,怕她把实情告诉太后,这才威胁她不让她开口呢!姜皇后越是不让朱昭仪开口,朱昭仪越是坚定了要将一切告诉太后,让太后为她做主的信念。姜皇后这是在怕呢,怕太后知道这一切以后,会对她和太子产生不好的感观!思及此处,朱昭仪便对自己将要做的事充满了信心。“臣妾,是想与太后娘娘说说臣妾那两个不成器的孩子的事儿。今儿个两个孩子去读书,不知这么,就惹恼了太子殿下,殿下派人将他们给扣起来了……当然,臣妾知道,太子素来最是爱护弟妹,定不会仗着年长,欺负年幼的弟弟妹妹的,臣妾想着,这里头许是有什么误会也说不准……”“臣妾那两个孩子素来顽皮,也不知是不是有哪儿做得不好,惹殿下不高兴了。若是他们两个果真无意间惹恼了太子殿下,臣妾可以代他们向太子殿下和皇后娘娘赔罪。只望太子殿下和皇后娘娘看在他们尚且年幼,乃是无心之失的份儿上,莫要与他们计较……”朱昭仪开口便将不友悌弟妹的帽子往太子头上扣,话语中虽看似是在为二公主和二皇子求情,实则满是兴师问罪的意思。她向来是出了名的不会说话,周围在场的又个个都是人精,岂能听不出她话语中的意思?当下,太后和姜皇后的脸色就变了。穆贤妃摇了摇头,目光中流露出不赞同之意,柳妃眼中则露出些看好戏的光芒。“朱昭仪,你果然派人去问过了,两个孩子是因为冲撞了太子才被太子扣下的?”朱昭仪眉头微蹙,刚听闻这事时,她只想着率先抢占先机,事情的具体经过,倒没有仔细打听。不过想来她的孩子与太子之间的矛盾,也就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不管怎么说,太子年长,欺凌年幼的弟妹说出去总不好听。朱昭仪思忖片刻后,开口道:“是的,太后娘娘。虽不知我那两个孩子是因什么惹恼了太子,但人千真万确是太子扣下的,想来……”“哼!想来?就你这榆木脑袋,能想出些什么好东西来!穆贤妃,你来告诉朱昭仪,她的好儿子和好闺女究竟做了什么好事吧!”听到这儿,朱昭仪心头终于浮现出不祥的预感。作者有话要说:昨天留评的45位亲红包已经全部赠送,没有收到的可以告诉我哦。/(tot)/~~从来没有见过那么多爪爪……要是每天都有那么多爪爪,估计宝宝做梦都能笑醒这章的爪爪要是有昨天那章的一半,晚上就加更。第32章“二皇子与二公主今日上课迟到了大半个时辰,不以为意,还公然顶撞先生,将先生给气晕了。二皇子与二公主毫无悔改之心,言语辱及先生,太子遂命人将二皇子和二公主压到了皇上处。”穆贤妃不掺杂任何私人情感地叙述道。穆贤妃到底也不是什么圣人,刚刚朱昭仪当面说她的坏话,挑拨她与皇后的关系,穆贤妃决定给朱昭仪一个小小的回敬。她看着朱昭仪的脸色,补充道:“皇上有多尊师重道,朱昭仪你是知道的。皇上听说了这件事,如今正大发雷霆呢。”“那位苏先生的大名,我也曾有所耳闻,他乃是苏相的族叔,虽为人有些刻板,学问和人品却是没话说的,当今文坛泰斗正是苏先生的同门师兄弟,其在文人中的影响力自不消多说。苏相也因小时候曾受过这位族叔的大恩,视这位族叔如父。”“二皇子与二公主把苏先生气晕了,只怕日后,在清流中,很难再寻到什么好师父了。”穆贤妃看着朱昭仪的脸色一点点变白,心头浮起了畅快之意。——你以为你的孩子们所犯的错只是得罪了一个教书先生,进而惹恼了皇上?错!你的孩子们是在自断前程!非但如此,他们还得罪了清流与苏相这两股强大的势力!得罪了清流,还想有什么好名声?只怕从今日起,二皇子与二公主就会成为纨绔和不学无术的代表了。二公主倒也罢了,横竖只是个女流之辈,日后稍微放低一些择婿要求,还是能嫁的出去的。至于二皇子……以后只要他进入朝堂,这件事就会被人咬着不放,欺师灭祖将是他一辈子的污点。明宣帝为何会对这件事这么生气?难道仅仅只是因为他自个儿尊师重道,自家小崽子却把师父给气晕了吗?不,他更气的是,这两个孩子在自毁前程而不自知!朱昭仪现在已经没有精力去纠结太子有没有欺负自己的两个孩子,或是明宣帝还在生两个孩子的气该怎么办了。她担心的是,以后她的孩子该怎么办?该怎么做,才能够把这件事对两个孩子的影响降到最低?不知,她备上重礼,让两个孩子去向苏先生请罪,还来不来得及?这件事,万万不能够传出去,否则,她的两个孩子,就真的完了!朱昭仪越想,心里头越乱,她简直恨不得直接冲回明宣帝那儿,将她所想的一切付诸实践。“朱昭仪,你记着,二皇子与二公主会有今日,有大半都是你的过失。若不是你这样溺爱他们,不给他们树立正确的观念,他们也不至于如此。不知朱昭仪可曾听过一句话——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这句话,用来形容你和二公主、二皇子,真是再恰当不过。”在朱昭仪心神大乱的时候,穆贤妃又在她的心上狠狠捅了一刀。这一刀捅下去,实在是太疼了,朱昭仪身形晃了晃,险些跌倒在地:“不,不是这样的……不是这样的……”从来没有哪句话,比这句话更能够刺痛朱昭仪了。不管她为人如何,对自己膝下的一双儿女,她还是十分疼爱的。现在,却有人告诉她,正是因为她的过分疼爱,导致她的儿女移了性情,反而害了他们,她自然难以接受这个事实。可她心里隐隐明白,穆贤妃说得是对的。似乎,她总算在得罪不该得罪的人,连带着她的儿女,也有样学样。“无论你相信与否,这就是事实。该说的,我都说了,朱昭仪,你好自为之。”说完这话,穆贤妃就退到一边,不再开口。穆贤妃说这些话,虽然有些存心要让朱昭仪不痛快的意思在里头,但说的话,也句句都是金玉良言。若是朱昭仪能够听进去,从而做出一番改变,日后定会比现在过得好。只是,朱昭仪能够听进去多少,又能够改变多少,着实不好说。穆贤妃与朱昭仪之间关系并不好,自也不会替她操这份心。“朱氏,哀家素质你目光短浅,但想着你是大家出身,在大是大非上,总该知道一些。没想到,你就是这样教导哀家的孙子和孙女的!哀家现在真后悔,后悔让你来教哀家的孙子孙女!当初,他们一出生,哀家就该让人把他们抱走!”“不,太后娘娘!不要把他们从我身边夺走!我只有他们了!”朱昭仪扑通一声跪在地上,不住地向太后磕着头。她已经没了圣宠,自打她连累父亲降职后,家族对她的支持也大不如前。如今,她能够靠得住的,确实只有自己亲生的骨肉了。要是二皇子和二公主被夺走,她就真的什么也没有了!太后听着朱昭仪哭哭啼啼的声音就烦。这会儿知道哭了?早干嘛去了!“你起来吧,这事儿哀家说了不算,皇上说了才算。等皇上来了,你问问他究竟是什么意思吧!”在太后看来,明宣帝会同意让二皇子与二公主继续留在朱昭仪身边的可能性很低。如今才不管八-九岁的年纪,便这般顽劣,若是任由这个女人继续娇惯下去,日后指不定会长歪成什么样儿。恰在此时,前往乾元宫中打探消息的小太监回来了,向着殿里的主子们行完礼后,道:“苏先生如今已经醒了,只是不肯原谅二皇子与二公主,直说没有他们这两个学生,让他们日后也不必去他那儿上课了……”“皇上眼下气得狠了,正命人打二皇子与二公主的板子呢……说二皇子与二公主只知道惹先生生气,不知天高地厚,打死算数……”“什么?皇上在打我儿的板子?”朱昭仪被人打过板子,最是知道那是个什么滋味儿,如今,听闻自家孩子也在被打板子,顿时就坐不住了。皇上亲口下令打的板子,底下的人有哪个敢含糊?她的儿女还那么小,身娇肉贵的,哪里受得住啊!思及此处,朱昭仪像一阵风一般奔至门口,恨不得立马赶到二皇子与二公主的身边护住自己的一双儿女。她的身后,太后一叠声地喊着“回来”,她却听而不闻。太后一跺脚:“真是慈母多败儿。本来皇帝在苏先生面前将他们两个好生收拾一顿,苏先生的气消了,这事情也就有转机了,朱氏偏要去多事!这事儿,被她这么一搅合,还不知道会成什么样子呢!哎,这蠢货!”太后一个劲儿地骂着朱昭仪,也顾不得什么仪态了。早知这蠢妇要坏事儿,她方才就该多派几个人在门口守着,把这蠢妇给拦下!“母后,朱昭仪行事素来没有分寸,儿媳实在不放心。不然,我们也跟过去看看吧?”姜皇后向太后提议。“就依你所言。”姜皇后神色淡淡地看着门口朱昭仪离开的方向。但愿,她们到的时候,二皇子与二公主还没有被他们不着调的亲娘给坑惨。有时候,姜皇后真怀疑,朱昭仪和她的一双儿女前世究竟是不是冤家,这世专门来坑对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