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节
作者:晏央      更新:2023-06-20 16:02      字数:6079
  第111章“被,被淳亲王收走了。”那丫鬟蠕动着嘴唇道。“不知淳亲王手上可有那丫鬟说的珠钗?”穆贤妃看向淳亲王。淳亲王点了点头,伸出手,一只小巧玲珑的白玉簪静静地握在他的手心中:“贤妃娘娘看看,这可是您外祖母之物?”穆贤妃接过那簪子,细细地检查了一阵后道:“我幼时曾见外祖母戴过一枝白玉簪,与这支簪子倒是有些相似。只是,这支簪子,不可能是我外祖母戴的那支。那支簪子是我外祖母心爱之物,绝不可能转赠他人,三年前我外祖母因病过世时,舅舅与舅母将外祖母生前珍爱的物事一并陪葬了,那支白玉簪,想来也随着外祖母一起,埋入了土中。”“这支簪子,虽乍一眼看上去与那支簪子十分相似,实则做工较为粗糙。我外祖母是何等细致的一个人,又怎么可能会钟爱这样一支簪子呢?我不知你这支簪子从何而来,制作这支簪子是不是为了嫁祸我外祖母与我母亲,我只知道,你这支簪子,绝不可能是外祖母赠予你的!”穆贤妃久居上位,通身气派自不是一个小丫鬟能够经得住的,那小丫鬟不由得瑟缩了一下:“那簪子确实是秦夫人的簪子,虽说做工不及旁的簪子精致,但因是秦大人亲手雕给秦夫人的,所以秦夫人十分珍爱。”穆贤妃定定地看了小丫鬟半响,道:“你是料定了本宫无法证实此事,所以要死了母亲是吗?”“奴婢不敢,奴婢所言,句句都是实话。”小丫鬟心中狂跳。她也不知道,这支簪子究竟是不是秦夫人的那一支,若一旦证实这不是秦夫人的簪子,恐怕明宣帝就不会再相信她的话,到时候,明宣帝定会以离间皇室骨肉的罪名来惩罚她!幸好,幸好秦夫人已经不在了,无法证实,明宣帝想来也不好因为这点事去挖秦夫人的坟。像这种无法证实的事,端看明宣帝更愿意相信哪一边了。若是她表现得够好,未必不能达成目的……“你的言辞,从头到尾,都十分荒谬!为了对付世子妃一个闺阁小姐,我外祖母居然会把你塞入世子妃的身边!还有,你拿着这不知从何得来的东西,就说是我外祖母的遗物,你当真好大的脸!”“皇上,臣妾无法坐实此贱婢红口白牙,往臣妾的母亲身上泼脏水,侮-辱外祖母的在天之灵。若皇上实在疑心……”穆贤妃一咬牙:“那就开馆查证吧!虽然这么做是对外祖母的不敬,但外祖母若是知道这是为了还她一个清白,想来也会答应的。”“哪里就到这种地步了?”明宣帝安抚穆贤妃道:“贤妃莫急,朕自然是信你的。朕正是因为怕你们蒙受了不白之冤,这才要当着你们的面,将事情问个清楚。”若是因为一点怀疑,就要去刨人家诰命夫人的坟,只怕明宣帝能被唾沫星子给淹死。况且,就算知道了秦夫人的那支白玉簪究竟是不是眼前这一支,又有什么用呢?簪子终究只是死物而已。若是这丫鬟果真有秦夫人的簪子,也只能说明她跟秦夫人关系匪浅,并不能证明她是在帮秦夫人或是其女穆夫人办事情。看来这一次,又要无功而返了。明宣帝摇了摇头。一旁的张婕妤听着这样一番对话,实在是心惊胆战。张婕妤万万没有想到,竟还有这样的事儿。此事分明与张婕妤无关,她却还算被叫了来……张婕妤猜测,若皇上没有猜疑她,那么多半是想给她一个警告。“罢了,你们好自为之吧。你们都是高位妃嫔,平日里与朕最是亲近,应该知道,朕最讨厌的是什么。若是你们有胆子动手,就最好一辈子都别让朕查不出来,否则,别怪朕不顾念以往的情分!”说着,明宣帝示意李淑妃、穆贤妃与张婕妤可以走人了。莫名其妙被召过来受了一番审,李淑妃、穆贤妃与张婕妤眉眼间倒是没有任何不快之色,一如刚来时那般恭敬。三名妃子走后,明宣帝不知是在问淳亲王,还是在自言自语:“到底是她们太能装,还是朕太多疑?”淳亲王才刚在明宣帝的面前告过李淑妃与穆贤妃的状,如今,反倒不好说什么了。“这两名丫鬟毕竟是背主之人,她们能够背主一次,自然也就能有第二次、第三次。既然这件事查不出什么结果来,不如到此为止吧。臣相信,一切终归会有真相大白的那一天。”“王叔说得有理,将这两名丫鬟拖下去,杖毙了吧。”奇怪的是,那两名丫鬟听说自己死到临头了,竟也没有挣扎,只是深深地看了淳亲王一眼,而后,便被拖了出去。淳亲王闭上眼,脑子里浮现出他刚刚揪出世子妃身边的两名细作时场景,他告诉那两名丫鬟,她们做下这等背主忘恩之事,陷淳亲王府于两难之中,他定然不会让她们活着。不过,若是她们能够出面指认她们背后的主子分别是李淑妃以及穆贤妃,那么,他就会帮她们保全她们的家人。在那种情况下,两名丫鬟别无选择,只能同意。如今,外面的惨叫声渐渐弱了下来,想来这两名丫鬟快要不行了。好在,她们也算是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原本很简单的一件事,如今竟变得这样复杂,淳亲王感到啼笑皆非。他的孙子冲撞太子和宝福公主这件事,究竟是意外还是人为,淳亲王自然是知道的。若是他的孙子没有被关入宗人府;若是此事发生之后没有妃嫔推波助澜,企图火上浇油;若是太子没有提前发现这一切,派人来向他传达他的意思;若是明宣帝不是足够的多疑……只怕今日审问皇妃的一幕,就不会发生。可既然发生了,既然有人想要陷害他们淳亲王府,既然太子朝着他们抛出了橄榄枝,淳亲王也就不用客气了。天予不取,反受其咎。在这件事中,让淳亲王最为感慨的,是太子。把萧明德关入宗人府并亲口为萧明德定下重罪的,是太子;如今,要为萧明德减轻罪责、为淳亲王府消除一大隐患的,也是太子。太子真是好人和坏人都做尽了,偏偏,淳亲王还不能不领他的情。没过几日,淳亲王便又当着明宣帝的面,承了太子一次情。明宣帝说是要释放萧明德,可几日过后,却没了动静。太子听说了这件事,主动在明宣帝的面前替萧明德求情,明宣帝欣然应允。后来,人是太子亲自从宗人府中带出来,送回淳亲王府的,就跟太子将人送入宗人府时一样。王府中的人对于萧明德的归来欣喜若狂,虽然知道若不是太子,萧明德也不会有这样一场劫难,但眼见着太子将萧明德送回来了,心中还是忍不住对太子生出了些许感激之意。淳亲王更是亲自叮嘱自家孙子:“要记住,若不是太子,你此刻还在宗人府里呢。太子肯为你求情,你要知道好歹。此次之事,本就是你做得不对,太子才会罚你,你万不可因此对太子生出怨怼之心,明白么?”萧明德在宗人府里过了将近十天,苦的不行,整个人都瘦了一圈。他倒是想摆架子,奈何宗人府里头,最不缺的就是宗室子弟。萧明德一通架子摆下来,非但没有为自己争取到更好的待遇,反而让宗人府之人对自己更加严苛。宗人府的十天,对于萧明德而言,就是毕生难忘的噩梦。此刻他好不容易出来了,哪里还敢去怨恨太子?太子有能力把他从宗人府中捞出来,就有能力把他再送进去!“孙儿明白,祖父放心,孙儿绝不会去找太子与宝福公主的麻烦。不,然后孙儿一见了太子和宝福公主的车架就绕道。”“倒也不必如此,只是,此番,你得吃一堑长一智了。日后,万不可继续在外头做那些伤风败德之事,以前我总是怜惜你身子弱,拦着你父亲,不让你父亲严厉管教你,如今想来,实是我之过。这段日子,你便在府里头好生磨磨性情吧,学学做人的道理……”萧明德一听就头疼的不行,却不敢在这节骨眼上跟淳亲王闹别扭,只得胡乱嗯嗯了两声。他不知道,他水深火热的生活,现在才刚开始……作为被皇帝怀疑的对象,李淑妃、穆贤妃与张婕妤三名妃嫔最近在宫里头的日子可不怎么好过。太后时不时刁难一番不说,底下的妃嫔们也敢趁着她们不注意时嚼舌根子了。这嚼舌根子的人还有点多,不能直接拉下去处置了,三位妃嫔感到十分糟心。倒是柳妃,松了一口气。柳妃原以为,除了这样的事,明宣帝会第一个怀疑到她的身上。谁知,明宣帝从头到尾都只宣召了李淑妃、穆贤妃与张婕妤三人。柳妃颇有种劫后余生之感。然而这时,四皇子看着他的母亲,摇了摇头:“母妃,你当真以为,父皇不怀疑你么?你当真以为,只要父皇不再追究下去,你就高枕无忧了么?”柳妃闻言,蹙起了眉:“你这话是什么意思?”作者有话要说:抬头看了下上章的评论╭(╯^╰)╮然后好不想发这一章。这么点投喂,要两只更新菌分着吃怎么够呢?分分钟被饿扁辣!来投喂嘛!第112章柳妃总是觉得四皇子与自己间缺了一份亲近。虽是自己亲生的,四皇子却更喜欢缀在林娇怡的身后当小尾巴,仿佛林娇怡才是他的亲姐姐一般。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四皇子就不再黏着柳妃,不会再用软软糯糯的嗓音唤她母妃,张开小手臂等着她抱,把他自己喜欢的糕点偷偷藏起来带给她吃。那时候,柳妃正忙着跟别的妃嫔别苗头、绞尽脑汁的想着怎么恢复柳家的荣光,没有注意到,她最大的倚仗,她的儿子,正与她渐行渐远。如今,四皇子也不过是个半大的少年,跟林娇怡在一起时,他会像小孩子一样撒娇,可在柳妃的面前,他却一点都不像个孩子。当四皇子用他那双清亮的黑眸注视着柳妃时,柳妃竟然有种被看透了的荒谬感。然而,下一刻,柳妃就知道,她的那些感觉,并不是错觉。“您怂恿郑贵人到父皇面前给大哥上眼药之事,您不会以为,父皇真的没有察觉吧?郑贵人深居简出,唯一走的近的,也就只有您而已。”柳妃心中一紧,面上却越发表现得不在乎:“那是郑贵人的事,郑贵人见不得太子好,与本宫又有什么关系?你是本宫的儿子,是本宫十月怀胎生下来的,没得听了些乱七八糟的闲话就来质疑本宫的理儿。”“若您不是我的母妃,我连话都懒得与您说!您不要以为自己才是聪明人,能够把别人玩的团团转!您的那点小心思,连我都看出来了,您说,父皇和大哥有没有看出来?”四皇子蹙着眉,有些不耐地道:“您知不知道,淳亲王世子妃将要离宫的时候,有人在她耳边嚼舌根子,教唆她利用宗室的力量,与大哥和林姐姐撕破脸?”“这与本宫有什么关系!”柳妃面儿上一派轻松。此事若是成了,她倒是该好生庆祝一下,也不知是谁出的手,倒是暗合了她的心意了。四皇子见柳妃这副事不关己的模样就来气:“母妃可知道,出了这件事后,父皇头一个怀疑的,就是您!”“你说什么?那两个怎么可能会是本宫的人?”“您前脚才派郑贵人去父皇面前挑拨离间,后脚就出来这种事,若我是父皇,也会头一个怀疑到您身上。李淑妃、穆贤妃和张婕妤被皇上审问了,您是不是觉得特别高兴,觉得您自己安全了?错!在我看来,父皇愿意把她们叫过去当场问一问,说明还没有放弃她们。至于您……父皇分明已经开始怀疑您了,您这儿却没有听到任何风声,您该好好反思一下了。”柳妃面色苍白,说不出话来。“母妃,您日后,还是莫要再做多余的事了,父皇的耐心是有限度的,就是大哥,也不是那等以德报怨的性子。儿子这就明明白白的告诉您,儿子对那个位子没有什么想法,就是大哥被父皇厌弃了,还有淑妃娘娘和三哥呢,无论如何也轮不到儿子,您就死了这条心吧。待日后儿子成了年,出宫建府,自会向父皇申请,接您出去奉养。”“你,你这是什么态度!”柳妃被自家儿子气得心肝儿疼:“本宫辛辛苦苦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谁,你有没有良心?本宫为你费心筹谋了那么多年,你嘴皮子一掀,就要将本宫的努力化为乌有,本宫,本宫怎么就生出了你这么个不孝子!是不是林娇怡,是不是她教唆的你!本宫就知道,跟东宫亲近的,没一个好东西。本宫嫡亲的儿子,竟然都被笼络了过去,那林娇怡端的是好手段!本宫真是小瞧了她,没看出来,这也是个面慈心狠的……”四皇子看着眼前满脸怨愤的柳妃,竟觉得眼前的女人有些陌生了。他还记得,在他小时候,柳妃是个温柔而美丽的女人,后宫之中也是人人夸赞的。那时候的柳妃,仪态优雅、举止大方、待人和气,那才是一位高贵的皇妃该有的气度。而现在,不知是不是日子过得不如意,柳妃的那份优雅美丽、从容淡然,都没有了,行事也越发没有章法,不管不顾。现在在四皇子面前的,只有一个求而不得的怨妇。四皇子任由柳妃发泄了一通,才道:“母妃,儿子不是在与您开玩笑,儿子是认真的。您想走上这条不归路,儿子却不想和您一起。若是您一意孤行,儿子会亲自到父皇面前向父皇请罪,请父皇将您软禁在宫里,直到儿子出宫建府。”柳妃听闻此言,又待发作,四皇子却突然低声问道:“母妃,当您为大哥和林姐姐被冲撞之事幸灾乐祸的时候,可曾想过,儿子那时,就在林姐姐的身边?您可曾担心过儿子的安危?”柳妃沉默了片刻,不知怎么,在这个半大少年的面前,竟有些心虚,片刻后,她才道:“你们出宫时带了那么多的侍卫,有他们护着,总不至于让你受伤的。”“原来,这就是您的真实想法。儿子的安危在您看来,并不重要,是不是?”四皇子深吸一口气,眼眶有些泛红。到底还是个半大的孩子,不能自如的调节自己的情绪:“若是如此,当年那件事,也就可以理解了。”“你在说什么?什么当年的事?”“您是怎么恢复妃位的,又是怎么让蒋嫔和郑贵人为您所用的,母妃您,心知杜明。”柳妃仿佛骤然间被抽干了所有的力气,瘫软在地。四皇子却没有再看她一眼,径直出了房门。直到柳妃身边儿的嬷嬷进来,这才将柳妃扶了起来,这名嬷嬷曾是柳妃身边儿的大宫女,到了婚配的年纪,没有出宫,选择留在柳妃身边做了嬷嬷,对柳妃很是忠心耿耿。“主子,您这是怎么了?是不是与小主子发生了争执?哎,小主子也是,纵然心里头有什么不痛快,也不能对着您发作啊,您到底是他的长辈呢!”对于这些言论,柳妃充耳不闻,她只伸出一只消瘦的手,紧紧地攥着嬷嬷的衣襟,仿佛是想从中汲取一点力量。“嬷嬷,当年的那件事,皇儿他兴许已经知道了。这些年,我一直觉得皇儿不与我亲,反倒与东宫那边,更像一家子人。或许,或许就是皇儿他在记恨我呢!”作者有话要说:一只更新大家喂,两只更新对半开,三只更新……没人喂……会不会是酱紫的/(tot)/~~今天需不需要加更,亲们用投喂告诉我吧!第113章嬷嬷是跟在柳妃身边伺候多年的老人了,旁人不敢说的话,她却敢与柳妃说上一些。提及四皇子的事,嬷嬷摇了摇头:“主子,当年那件事,您做得实在是太冲动了。”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当年那事,柳妃做得虽然还算隐秘,但知情人可是不少,柳妃身边的宫女,负责救人的蒋嫔,以及蒋嫔身边的宫女……甚至,当初那个真正要害四皇子的人,恐怕也猜到了真相。四皇子打小儿就是个聪明的,他能够从什么人口中得知这个消息,嬷嬷还真不感到意外。在嬷嬷看来,她家小主子倒比她家主子活得明白。她家主子手上如今也没有筹码了,还不如守着小主子安安稳稳的过日子。这世间,想要坐上那至高位置的人,不知凡几,可最终能够安安稳稳地坐上去的,又有几个?做人还是要有自知之明才好。当年柳妃得意时,四皇子尚且没有机会一争,如今柳妃失宠了,柳家落魄了,若是再肖想着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迟早有一天要惹来灾祸。“可本宫那时候遭了皇上厌弃,有人想要对付本宫和皇儿,本宫连自保都做不到。本宫也是没有法子了啊!”对着自己积年的心腹,柳妃也没什么可藏着掖着的:“那件事,本宫知道是本宫对不起皇儿,可本宫也专程找了会水的蒋氏去救他啊!本宫也怕,若是一计不成,那人会再生一计。下一次,兴许本宫就无法提前做好准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