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节
作者:晏央      更新:2023-06-20 16:03      字数:6185
  然而这种场合,是不能够轻易反驳太子的。魏氏只得拿自家丈夫出气,横竖他也是罪魁祸首,并不冤枉。“你若是不尽快将毛毛给抱回我身边儿来,晚上就独自一个睡去吧!”魏氏狠狠地瞪了林熙靖一眼。林熙靖实在是有苦难言:“回去我试试。”实在不行,他就去求求他家妹子。往日里他对他家妹子那般好,可谓是有求必应,如今他有难,相信他家妹子也不会袖手旁观吧?“我不管过程,只看结果。”接下来一路上,太子、林娇怡与“小皇孙”一家人其乐融融,魏氏再没有给林熙靖一个好脸色看。太子一手抱着小毛孩,一手牵着自己的未婚妻,心情颇好。哪怕小毛孩事情特别多,还喜欢跟太子抢林娇怡的注意力,太子也可以完全不介意了。当然,太子这次出来,也不只是游山玩水来的,本职工作还是要做的,否则,回去后,只怕朝中的言官又有话要说了。“孤看今年春耕情况似乎颇为不错啊,倒是比往年要好上不少。”村长的脸上露出了质朴的笑容:“都是托了殿下的福了。听完太子妃殿下福泽深厚,幼时便能庇佑家国平安,如今,太子妃殿下亲自来我们这儿巡视,今年,怕是一个丰收年啊。”林娇怡听了这话,倒有些不好意思:“这是老天爷赏饭吃,也是村民们自个儿卖力,本宫可不敢居此功劳。”林娇怡不怎么相信自个儿的运道,旁人或多或少却是信一些的,当年那场轰动的战事自不必多说,单只看林娇怡这十几年以来的顺风顺水,就可知她是个有福之人。“太子妃殿下就不要谦虚了,若您有善心,肯年年春耕时来田间走走,让我们蹭上一分二分的福气,我们就感激不尽了。”话音刚落,那农人身侧的一人就训斥道:“快别说这些失礼的话了。太子妃殿下-身份贵重,且事务繁忙,哪能日日往咱们这乡下地头跑?能够偶尔来看看,已是极为关心咱们了。”林娇怡虽然平日里总听人夸自己有福气,也没太当真。她这次出来,原也只是沾太子的光,散散心,并不是真的打算为这些农人做什么,然而,这些人见了她甚至比见了太子还要激动,仿佛她帮了他们多大的忙一样……林娇怡实在有些惭愧。她虽不相信自己真有什么福运,能够庇佑一方风调雨顺,但若是她这样做能够安民心,每年便是跑个几趟,也是无妨的。林娇怡与农人交谈了几句,便由他们带着继续往前走。虽说太子身份更为贵重,但在农民们这儿,却是林娇怡更受关注一些。林娇怡一行人离去后,负责给他们带路的农人还在与同乡们感慨呢:“太子妃娘娘真真是极好的一个人,我从没有见过似太子妃娘娘那般高贵美丽的女性。她身份这样贵重,跟我们说话时,却是温声细语的,半点儿也不拿架子。”“是啊,太子妃娘娘还答应我们,若得了空,明年还来呢。有太子妃娘娘这么个福星镇着,老天爷定然赏饭吃。”“那你们见到太子没?听闻,太子最是威严不过的一个人了,让人见了就发憷呢。”“在见到太子殿下之前,我也曾担忧过,若是在太子殿下面前做了什么失礼的事,岂不是祸害了一家老小?”那农人一拍大腿:“可见了太子殿下,我才知道,我的想法完全错了!太子殿下虽看着严厉些,也不过是不善言辞罢了。他怀中抱着小皇孙,身边儿站着太子妃娘娘,目光别提有多温和了。我若是不曾去,再想不到太子殿下和太子妃殿下都是这样的和善人。”那农人说得兴起,在周围人兴味盎然的目光中,将他今日的所见所闻都说了个遍,“还有那小皇孙也是个极有福气的,金尊玉贵的,一眼看去,就与咱们家的孩子不同。”“那是自然,小皇孙岂是寻常人能够比的?哎,可惜啊,若是我昨日没有进城,今日也许就能见到太子殿下和太子妃殿下了。”那样尊贵的大人物,若是真让他给见上了,可是一辈子的谈资呢。“不过,我怎么听城里的表姐说,太子殿下和太子妃殿下才刚订婚没多久,还没有成婚呢?那小皇孙……是哪儿来的?”众人面面相觑:“真的假的?不可能吧?”那人见众人不信他,顿时有些不高兴:“我表姐可没有那个胆子乱传太子殿下和太子妃殿下的谣言。不信,你们只管请人帮忙打听打听!”“听闻太子殿下和咱们平头百姓不同,除了太子妃之位,还可以有很多小妾。难不成,那小皇孙是小妾生的?不像啊,我看太子妃殿下对那小皇孙颇为宠爱。”“这你就不知道了吧?皇家最是注重贤德。譬如太子妃,身为太子的正妻,为太子开枝散叶便是太子妃的职责。就算那小皇孙不是从她肚皮里爬出来的,她也得好好待小皇孙,否则,若是让人看见了,就该说太子妃不贤德了。”“那太子妃也太苦了吧?”在场不少人因深信林娇怡是福星转世,颇为偏心她。见太子妃在太子身边儿竟要忍受这些烂七八糟的事,纷纷替太子妃抱不平。“哎,有什么法子呢?皇家就是这样,规矩大。皇家的事儿,咱们也管不了。散了,都散了吧……”原只是乡下地头一些农民们的谈资,不知怎么的,就传到了宫中。太子才刚带着林娇怡回京,还没来得及歇歇脚呢,就被明宣帝叫了去。“朕怎么听说,你此番出去巡视春耕,竟弄出个皇孙来?”明宣帝似笑非笑地看着太子,目光在太子的身上转了一圈:“这皇孙在哪儿啊?你准备何时把他带回来给朕看看?”太子心中暗自叫苦不迭:“回禀父皇,没有什么皇孙。儿臣去巡视那一日,抱了福儿二哥家的孩子去——小名唤做毛毛的——那孩子可爱得紧,儿臣一抱着就舍不得松手了。那些农民许是把毛毛当成皇孙了,这是个误会。”“误会?”明宣帝冷哼一声:“你以为,朕不知道你心里头那点小九九吗?你恐怕巴不得别人生出这样的误会来吧?”太子尴尬一笑:“什么都瞒不过父皇的眼睛。别人以为儿臣、福儿与毛毛是一家子人,儿臣心中十分高兴,就没有出面纠正他们。”“真想着一日早点儿到来,你就赶紧将福儿娶进宫来,与福儿生一个才是正经,在外头捣鼓这些,不过是不入流的微末手段罢了!”早点娶回宫?太子倒是想呢,可谁让明宣帝自己把婚期定在了一年之后呢?怪谁?太子心中虽这样想着,面儿上却不敢透露分毫。这种时候,他是傻了才会跟明宣帝对着干。“父皇教训的是,日后,儿臣再不敢如此了。”“知错就好,朕这关,你算是过了。你皇祖母和母后那儿,你自己解释去吧。你皇祖母刚听说你有小皇孙时,险些直接派人把你给逮回来了。”修理完太子之后,明宣帝直接选择了端茶送客。闹出这么件事儿来,总得自己去解决。太子不过是一时爽快,竟惹出这许多麻烦来,也有些懊恼。林娇怡的便宜,果然不是白白占的,瞧他,如今不就付出代价了么?不过,若是让太子再选择一次,太子怕是当时仍然会保持沉默。那感觉,实在是太过美妙了。他在那个时候,也只能顾及眼下,出去本就是散心的,自然怎么高兴怎么来,哪里能够管得了回京之后的事?半路上,太子碰到了三皇子,三皇子凑上前贼兮兮地问道:“大哥今日回宫,怎么没把我小侄子一并带进来?我可是很好奇,我那小侄子到底长什么样呢?说起来,那小侄子是什么时候出生的啊?福儿这次跟你出去,见了我那小侄子,难道没有不高兴?”那模样,简直是唯恐天下不乱。太子都懒得搭理三皇子,直接道:“日后你再犯事,可别指望我给你求情。”“别啊,大哥,这次,我可是在皇祖母面前替你求过情的,你不能这么没有兄弟情!”听三皇子这样说,太子心头生出不好的预感:“你跟皇祖母说什么了?”“我就跟皇祖母说,‘咱们皇子皇孙,有个三妻四妾的,实属正常。大哥也到了年纪了,迟迟不曾娶妻,心忧子嗣也是有的。只要大哥不给那皇孙的生母名分,也算是全了福儿的脸面了。待福儿嫁进宫,正是她展现贤良淑德的时候。’大哥,你放心吧,皇祖母会理解的。”“理解你个头!”太子屈指狠狠敲在三皇子的前额上:“你等着,我回头再来找你算账!”作者有话要说:投喂好凄惨= =更新菌和加更菌快要饿死了。泥萌都去过圣诞节了吗qaq第135章太子才一进寿康宫,便见一向慈眉善目地太后颤抖着指向他:“哀家还道是谁来了,原来竟是太子!好啊,现在太子翅膀长硬了,可以不听哀家的话了,也开始学着外头那些不通礼仪的人家的做派了!你说说,你在要求你父皇为你和福儿指婚时,是怎么向咱们保证的?若是你真等不及,想要子嗣了,趁早寻个年纪大些的早日完婚便是,何苦这样打她的脸!若早知你是这样的,哀家断然不会让你父皇为你和福儿指婚!”太后一向和蔼,上了年纪后,脾性越发温和,鲜少动肝火。更何况,太子一直以来,说是她的心肝儿也不为过,就算是明宣帝挨骂,太子都不会看太后一分脸色。眼下,太后却问都不问,直接把太子给骂个狗血淋头,可见她有多生气了。到底精力不济,太后才这样骂了太子一通,面上看着便有了些许倦怠之色。太子赶忙上前扶住太后劝道:“皇祖母,莫生气,您的身子可受不住这些。”太后一把挥开了太子的手,拄着拐杖冷笑道:“你还怕哀家生气?哀家看,你是巴不得把哀家给气死吧!哀家早些去了地下,便再也没有人管你这些混账事儿了!哀家早与你说过,你若是实在憋不住了,寻几个宫人泄泄火也不妨事,可你呢?你倒好!当着哀家的面一副正气凛然的样子,说除了福儿之外,再也不愿意碰别的人,私底下却在宫外金屋藏娇,还弄出个庶长子来!你,你说,哀家怎么跟福儿交代啊!若福儿嫁的不是你,她嫁给哪个人,不是被人宠着捧着的份儿,偏你这样作-践她!”太子心中早已将罪魁祸首三皇子给骂了千百遍:“皇祖母,事情不是您想的那样的。孙儿没有什么庶长子,那个孩子,是福儿二哥的嫡长子……”又将在明宣帝面前的那套说辞拿出来说了一遍。太后听得将信将疑:“真的,你不是在唬哀家吧?若那个孩子不是你的庶长子,你为何默许村民称他为小皇孙?”明宣帝可以一眼看透太子的小心思,太后毕竟年虽有些大了,不若年轻时那般机敏,太子只得苦笑着继续对太后解释道:“原也是孙儿的一点小心思……孙儿见那孩子生得实在可爱,便一直抱着他……后来,有人将那孩子误认为孙儿与福儿的孩子,孙儿听了心中十分高兴,便也没有反驳……”将自己羞于示人的那些小心思亲口说出来,饶是太子脸皮再厚,也有些不好意思了。好在眼前的这个是自己的亲祖母,就是丢人也没有丢到外边儿去。谁知,太后听了太子的话,越发恼怒,拄着拐杖将太子给捶了一顿:“这种事儿,也是能够由得人误会的?你知不知道,现在外头传得有多难听?你自个儿的名声受损倒也罢了,现在外头还有不知道有多少人等着看福儿那丫头的笑话呢!你说说你……真是让哀家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在太后跟前,太子可一点儿都不敢狡辩,老老实实认错道:“皇祖母教训的是,孙儿这次实在有欠考虑。孙儿立即命人出去辟谣,必定不会让这则流言对福儿产生什么不好的影响。”太子是真没料到,这件事会引起这样一场风波。早知如此,他当初就该谨慎些才是。太后还有话想说,太子扶着她坐下,将脑袋枕在太后的膝头,颇为依恋地说道:“皇祖母,不生气了好不好?孙儿年轻,行事难免有不周全之处,还需要皇祖母好生教导。若是皇祖母气坏了身子,可就没有人教导孙儿了。”太后素来心软,尤其在太子和林娇怡面前,是一点儿也硬不下心肠,此时,见太子这样软语跟她撒娇,说些依恋的话,太后便是有再大的怒气,也消了。“哎,你这孩子……哀家虽明白你的心思,可你也懂得人言可畏的道理。你只顾着眼下快活了,却不知有了这等传言,你的风流名声也就传出去了。待福儿进了门,若是日日听着这些,你猜,福儿会怎么想?”太子心中一凛:“皇祖母放心,孙儿记下了,日后,孙儿再不会做这种事。”“你还能听得进劝,哀家就放心了。一会儿哀家召福儿入宫,你可要好好待福儿。对了,辟完谣后,你就亲自送福儿回府吧,也好堵堵某些人的嘴。”若是在往日,能有送林娇怡回府的机会,太子自然是很高兴的,不过今日,这机会来得实在是太过憋屈。太子一面应承着太后,一面阴测测地想,他的三弟给他送了这样一份大礼,他该怎么好好回报回报呢?太子不知道,他心心念念的三皇子萧明舟,此刻正在李淑妃的宫中听自家母妃的教诲呢。“舟儿,你此番行事,实在是太过鲁莽了些。本宫知道,你素来与太子关系好。可就是关系再好,也没有这么不讲究的。事儿还没有搞清楚,你就急匆匆去太后宫里头禀明太后,你说说,太子知道了你的所作所为,会作何感想?”三皇子感觉十分委屈,摸了摸自己的鼻子:“我,我那不也是为了抢占先机,争取在大哥去皇祖母那儿之前先为大哥求个情吗?皇祖母刚知道这事儿的时候,肯定是最生气的,待那阵儿过去后,可不就好了?”李淑妃听着她家蠢儿子的话,头都大了:“你那是自作聪明!太后或许本来不会动怒,被你这么一搅合,倒要生气了。先不论旁的,若是太后因为你这番话气出个好歹来,你待如何?”三皇子想到近些年太后的身子骨一直不大好,低下头呐呐道:“我……我没想过……我走时,皇祖母非常生气,母妃,你说皇祖母不会有事吧?”“现在知道急了?日后多长点儿心眼才好。”李淑妃恨铁不成钢地看了自家儿子一眼:“本宫的话,还没说完呢。本宫说你此番做得不对,太后受不住气是其一;其二,太子与你现在毕竟都大了,虽说是兄弟,说话做事,也该讲究些了。譬如你今日做的这事,知道的,说你是关心兄弟,不知道的,只怕还以为你想挑拨太子和太后之间的关系呢。”“不会的母妃,大哥不会那样想我的!”对于这一点,三皇子还是颇有信心的。“太子或许不会这么想你,但他身边定有人会这样想你,届时,三人成虎……你和太子之间的信任又能保持多久呢?舟儿,万事还是谨慎为好,莫要让人抓住了小辫子。”见三皇子面上犹有些不服气,李淑妃语重心长地道:“舟儿,听话,母妃总是不会害你的。”三皇子不情不愿地道:“好吧。”就算他再怎么不想承认,也意识到,自己这次恐怕真的是好心办坏事儿了。他一直都不聪明,一直都在闯祸,连他自己,对自己都没有多少信心了。兴许,他真的应该多听听母妃的话吧……“对了,舟儿,你最初来找母妃,是为了什么事?”萧明舟绞着手指道:“是为了荣大姑娘的事……先前儿臣曾来请求过母妃,让母妃允许儿臣娶荣大姑娘为妻。可现在……儿臣发现,荣大姑娘可能不如儿臣看到的那样美好,所以儿臣……”“所以,你犹豫了,是不是?舟儿,你终究还是太年轻了,你要明白,婚姻大事,不是凭着一时冲动,就能够解决的。今日你看到荣家姑娘好,就想娶她,明日你觉得荣家姑娘不好了,说不娶就不娶了……舟儿,行事没有这么草率的道理。”李淑妃的手抚上了萧明舟的面颊:“每个人,都有好的一面,与不好的一面。你想娶荣大姑娘,必然是看到了她好的一面,你忽然不想娶她,只怕也是因为同样的理由。母妃希望,你的每一个举动,都是深思熟虑之下做出的,而不是出于一时冲动。你回去再好好想想,观察观察,再告诉母妃,你是否还心悦荣大姑娘,可好?”李淑妃的话充满了知性,让人有一种想要信服的力量。三皇子看着她,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那,我再回去好好想想吧……”“你也别怪母妃管着你,实在是,你的心意总是那么的多变,看人的眼光又不是很准,稍不留神,就要出大漏子。母妃也希望你能够借着观察荣家姑娘的这个时机,好好锻炼一下你的眼力。”若是在以为,三皇子听到这样一番话,只怕早就跟李淑妃跳脚了。不过现在,他才刚看走两次眼,对自己的眼力正是最不自信的时候,倒也将李淑妃的话听进了耳朵里。作者有话要说:想不到说什么了,晚安吧(*  ̄3)(e ̄ *)第13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