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节
作者:晏央      更新:2023-06-20 16:04      字数:5369
  接下来的几日,李大人十分忙碌。江南豪族们虽是朝廷派了钦差过来,却不放在心上,该寻欢作乐的,依旧寻欢作乐。李大人看着这样的情景,心中隐隐觉得不妥,终究没说什么。直到有一日,他的亲信来向他禀报:“穆钦差日前已经抵达此地,如今人在总督府。”“穆钦差是何时到的,我怎么没有收到消息?还有,他去总督府做什么?徐总督如今还昏迷着呢。”李大人心中不妙之感越来越甚。那亲信急得满头大汗:“大人,我们都被徐总督给骗了。皇上早早就派了人保护徐总督,那天遇刺重伤的,根本就不是徐总督本人!”作者有话要说:看到有亲很急,为啥李家和李淑妃还没被收拾掉。李家才刚出场,如果一招就被解决,怎么做boss家族呢?别急,肯定会虐的。李家完蛋的时候,李淑妃也就差不多领便当了。第148章“大人,皇上他,只怕是一早就开始防着咱们了。大人可知,此番护送徐总督来此地的是谁?是林二将军!有林二将军在,咱们根本动不了徐总督!”“你说的林二将军,可是林国公的亲弟弟?”李大人一个字一个字地道。“不错,正是他。”林家人大都能征善战,林国公如是,林国公府的两位公子如是,就是林家二房,也是满门将才。虽说林二将军一直被掩盖在其兄长的光环之下,但没有人敢小觑他的实力——北边这些年风平浪静,北凉人规规矩矩的与朝廷做着生意,不敢犯边,正是林二将军的功劳。“他不是驻守在边关么,何时被调回了?这样大的消息,为什么竟没有人告知我!”李大人十分愤怒。这些年以来,他一直小心谨慎,步步为营,就是面对明宣帝明升暗贬的旨意,也是从容不迫。谁知,一着不慎,竟因为错失了林二将军调任的消息,而失了先机!“大人息怒……北边儿向来消息不通,若是有人有心掩盖,咱们不能及时得到消息,也是正常的……眼下最紧要的,不是追究这件事,而是,咱们接下来,该怎么办……”有林二将军在,对徐总督第二次下手不是个明智的做法。如今,与他们不对头的穆钦差又进了徐总督府,形式对于李家来说,可谓是大大不妙啊。李大人的瞳眸阴晴不定,思忖良久,方道:“先静观其变。若是他们想往京城传递消息,全部给我拦截下来。”李大人并不知道,徐总督的手里究竟握着怎样的底牌。若是徐总督还没来得及查出什么,那么对于他们来说,一动不如一静。若是徐总督趁着“养伤”的这段时间,掌握了什么要命的东西,他也就只好破釜沉舟,请徐总督、穆钦差和林二将军三人一起去死上一死了。“幽王那儿,可有什么消息?”亲信左右看了看,对李大人道:“回禀大人,幽王说了,他的人已经准备好了,只要您一呼应,他立刻就可以率兵出击。皇上当初苛待幽王,将幽王发配到苦寒之地,幽王心中早有怨怼。若非如此,这些年来,也不能这么听您的话呢。”“若是可以,我并不想用到幽王这张牌。”李大人摇了摇头。“这是自然,一旦用到这张牌,一切就都无法挽回了。不过大人,我总有种不好的预感。咱们还是得做好最坏的准备啊。”“通知幽王和咱们的人,做好准备吧。”对于这话,李大人显然也很是认同。“是。”那亲信犹豫了一下,道:“大人,我有一问,不知大人能否为我解惑?”“你想问幽王之事。”李大人平静地道。“不错。对于幽王之事,我从前一直有些疑惑,却也没有去深究。如今,大人既然要与幽王合作,有些事,总得弄明白才好。”“你想知道何事?问吧。”“听闻当初幽王,极得皇上信赖的,虽非皇上的同母胞弟,但其生母先太妃娘娘以性命救了太后娘娘,无论是太后娘娘还是皇上,对幽王都十分优容。当初给幽王准备的封地,也不是如今这苦寒之地,而是一块富饶之地。从某一天开始,幽王似乎骤然失了宠,前后反差如此之大,不知这其中,是否有什么缘故?”“也没什么,不过是幽王在皇上还没有坐稳皇位时,仗着皇上的信任,干了一件蠢事儿罢了。”李大人目露不屑:“这蠢货,贪污了本应发往边关的军饷。那一年,边关有不少将士被冻死饿死,险些酿成大祸。为了安抚人心,户部尚书庄德忻被推出来顶罪。不过,这蠢货,也自此受了皇上的厌弃。若不是有太妃娘娘留下的遗德在,只怕他连这苦寒之地都讨不到,会被困在京中,碌碌一生呢。”“这也太……没想到,竟还有这样的事。”“现在,你知道,为何我说幽王这张牌,能不打就不打了吧?幽王此人,眼界狭窄,偏又刚愎自用。只可与之相互利用,不可与之共谋。”“幸而这些年来,大人与江南豪族之间关系匪浅。有这些江南豪族相助,想来,咱们还有些许胜算。”没过多久,事情便真的向着最坏的一步开始发展。穆钦差递出的几份折子均被李大人派人拦截了下来,谁呈想,这份折子最终,还是到了明宣帝的手中。虽说李大人将江南之地看管得很严,但林二将军驻边多年,与帝都自有一套联系方式。穆钦差的折子上,不仅罗列了李大人与江南豪族相互勾结,把持盐政,贪污巨额银子的证据,更是将李大人派人刺杀徐总督的证据也给列了上去。徐总督在折子中向明宣帝哭诉:“若非早有准备,只怕老臣就见不到圣上了。李大人在江南之地如此猖狂,实在出乎了老臣的意料……”接着,又对被李大人贪污的那些银两进行了揣测:“此等巨银,足可养成百上千的死士了,就是林二将军在边关时,麾下将士的供给,也不过如此。李家其心可诛!”诸如此类的种种消息,看得明宣帝心惊肉跳。明宣帝当然知道,若那账本上的贪污数额是真,李大人如今绝对是一个极大的威胁。既是威胁,那就不必再忍了。明宣帝虽然总是容易心慈手软,但在面对威胁到自己的事物时,还是极硬得下心肠的,他当下便命令林二将军将李大人押回京中。李大人在得知此事时,果断的反了。无论如何,他是绝对不会束手就擒的。现在放手一搏,天时地利俱在他这一边,还有些希望。若是真的让林二将军把自己给押回京中,就完了。在决议造反后的第一时间,李大人就派人围了总督府,准备将徐总督与穆钦差这两个将他逼迫至此的人拿下。谁知,徐总督与穆钦差早已逃之夭夭,总督府中只有林二将军在。李大人看着林二将军那张脸,咬牙切齿:“你们早有准备?”“那是自然。从信件寄出后,我们就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而你,也果然没有让我们失望,李大人。像你这等却背主忘恩之人,人人得而诛之,来人,将这个乱臣贼子给本将军拿下!”论用兵,李大人显然不如林二将军老道,一个照面之下,就险些被林二将军擒住。幸而李大人身边带足了人手,仗着人多,李大人才终于狼狈的从林二将军手下脱身。可这么一耽搁,林二将军手下的大部队也赶到了。论打仗,李大人手下的那些军士显然不如林二将军手下的人。可论对江南之地的熟悉程度,后者则远远不如前者。更不要说,李大人还有江南豪族相助。两边儿顿时僵持了起来。就在此时,位于帝都北侧的幽王也反了。当然,作为宗室郡王,幽王得给自己找一面靠谱的大旗。他抬出的大旗就是“清君侧,诛奸佞,挽人伦,救贤良”。按照幽王的说法,他是明宣帝的嫡亲兄弟,明宣帝却听凭小人的挑拨,疏远、猜忌、打压他;李大人是朝之栋梁,如今却被小人所诬陷,即将被明宣帝问罪。幽王作为宗室郡王,断然不能坐视这一切发生,因此,他决定兵谏自己的兄长,以匡扶社稷。明宣帝听到幽王这番无耻的论调,隔夜饭都险些要吐出来了。“当初,他犯了那样的大错,朕看在太妃的面子上宽恕了他。看来,是朕错了。”明宣帝饶恕了幽王,只是将幽王的封地从富饶之地改为之地,这不仅是对幽王的惩罚,也是对幽王的另类保护。可幽王,丝毫没能理解他的苦心,还将他的这种行为视作打压。可笑,若是明宣帝真的想打压幽王,幽王就只能像许多皇室宗亲一样,在京城做没有实际封地的空头王爷了。“来人,传朕旨意,幽王大逆不道,令林卿即刻启程,将此乱臣贼子给朕拿下!”明宣帝所说的林卿,指的自然是林国公。林家人骁勇善战,又深得明宣帝信任,一提及用兵之事,明宣帝自然第一个想到林家人。林将军在收到旨意后,连夜带着两个儿子出了京城,除此之外,有不少贵族子弟,或是为了立功,或是为了镀金,也跟随在林将军身后奔赴战场,京城一时陷入了紧张的氛围之中。不少贵族不再寻欢作乐,贵妇人们为了祈求家中子弟平安归来,开始吃斋念佛。这时,林娇怡忽然收到了大公主派人送来的信儿,说大公主想邀请林娇怡一起去寺庙中为出征之人上香祈福。这也在情理之中,此次叛乱,林家男丁可谓全家出动。林娇怡的二叔如今在江南平乱,林娇怡的父兄则北上与幽王对恃,为他们祈福,也在情理之中。只是,林娇怡还是觉得,这件事有种说不出的怪异。“你是大姐姐身边的宫女,本宫怎么觉得你这么眼生?”那宫女低下了头,一副怯懦的样子:“回禀宝福公主,大公主最近心情不好,皇上见奴婢还能给大公主说些宫外趣事儿,便把奴婢调到大公主身边儿了。”“这么说,你是皇帝叔叔派给大姐姐的人?”“是的。”“撒谎!”作者有话要说:宝宝们晚安安~第149章“公主,奴婢不敢撒谎。奴婢所言句句属实,望公主明鉴!”那宫女看起来没怎么经过事,林娇怡脸一沉,她就开始慌了。可林娇怡并没有被她的表面功夫给骗过去:“用不着骗我。我自幼与大姐姐一道长大,大姐姐的性子,我怕是比淑妃娘娘还要了解几分。自佩佩出了事,大姐姐自觉愧对于我,再也没来见过我,更别提若无其事的邀我一起上香。只怕,真正想邀我前去的,不是大姐姐,而是淑妃娘娘吧?”“公主,您在说什么?淑妃娘娘如今正在宫中养病,她就算想要邀请您,也有心而无力呀。”“闭嘴!你满口的谎言,我一个字也不想听!淑妃娘娘莫不是真当我是个傻子?”林娇怡冷笑一声:“淑妃娘娘身子素来健朗,这突然间就重病缠身,当谁不知道是因为什么吗?”林娇怡漂亮的黑眸中闪过一丝憎恶和杀意。李淑妃害死了她最好的朋友,先前又曾算计过那么多人,简直如一条剧毒的美女蛇一般。林娇怡还是第一次像这样,恨不得一个人去死。哪怕是面对当初不断挑衅的朱妃,她都没有过这样的想法。朱妃横归横,却都表现在面上,若论心肠的歹毒程度,怕是拍马也及不上李淑妃。大公主和三皇子原本多好的人,因为李淑妃和李家,他们现在在宫中的地位无比尴尬。可以说,大公主和三皇子,几乎已经被李淑妃和李家联手给毁了。除此之外,林娇怡与大公主、三皇子的关系,也再回不到从前了。虽然现在,林娇怡知道周佩佩的死与大公主无关,但李淑妃与大公主之间的母女关系,总是割舍不断的。大公主对林娇怡避而不见,林娇怡也不知道该用怎样的态度来面对这个一度被她视作亲姐姐的存在。李淑妃一定不会知道,被她毁掉的,究竟是多么珍贵的东西。不,就算她知道,恐怕她也不会在意。否则,她根本就不会做这样的事。“来人,把她给我拿下,绑起来,堵上嘴!”“公主,您不能这么对奴婢,俗话说,打狗也要看主人,您这样,是在下大公主的脸呜呜……”宫女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林娇怡身旁的品朴和品芳给制住了。林娇怡身边儿的大宫女,都是跟林夫人派来保护林娇怡的女兵学过一些拳脚功夫的,对付区区一个丫头,根本不在话下。林娇怡眼神冰冷地看着眼前的宫女:“我说,你听。放心,等我说完,就放你回去。回去告诉淑妃,她的自作聪明,把大姐姐和三弟弟都给毁了!如今,大姐姐已入了皇家寺庙,余生将常伴青灯古佛之侧,这一切,皆是拜淑妃娘娘所赐。三弟弟不日便要启程,去看守皇陵,不知何日才能归来。你替本宫问问淑妃娘娘,淑妃娘娘把她的一双儿女害得如此之惨,她可满意了!她如今得以在宫中苟延残喘,是用大姐姐和三弟弟的牺牲换来的,她这日子,过得可还舒坦!她到底要把大姐姐和三弟弟连累到什么样的程度,才肯罢休!”“呜呜呜!”宫女听了林娇怡的话,情绪极为激动。如果她此刻能够开口说话,一定老早就反驳林娇怡了。林娇怡轻蔑地看了她一眼:“怎么,这种程度,就受不了了?本宫可还没说完呢,你得好生听着才行。若是本宫知道,你回去之后,没有将本宫的话好好转述给淑妃娘娘,你可就要小心你家人的安危了!”“本宫猜,大姐姐和三弟弟是否安好,淑妃娘娘怕是一点儿也不在乎吧?也对,像淑妃娘娘这样的人,在乎的怕是只有自己,哪里会去管大姐姐和三弟弟的死活?”“听闻当初,淑妃娘娘为了夺‘长’,抢在皇后娘娘之前生下了大姐姐。这一举动,使得大姐姐在皇帝叔叔和太后娘娘面前,不知有多尴尬。作为长女,大姐姐原本该受尽万千宠爱才是。但是据本宫所知,大姐姐在小时候,并不受皇帝叔叔和太后娘娘的待见。后来,大姐姐不知花费了多少工夫,尽了多少孝心,才终于让皇帝叔叔和太后娘娘喜欢上了她。”“可惜,这些年处出来的情分,如今都被淑妃娘娘给毁了!皇帝叔叔和太后娘娘虽然依旧疼惜大姐姐,但再也不能对她像以往那样毫无芥蒂。对于大姐姐来说,她那样善良的人,却要因为淑妃娘娘造的孽,而背负上一条人命,她心里该有多难过?别说这一切都是为了成全大姐姐,这分明是在成全淑妃娘娘自己!淑妃娘娘为了达成她自己的目的,将大姐姐利用了个彻底!末了,还要让大姐姐替她背负这份罪孽!”“三弟弟虽看似愚钝,实则却是个眼明心亮的。淑妃娘娘妄图以三弟弟的婚姻牟利,淑妃娘娘问过三弟弟的感受么?既然不是慈母,又何必做出慈母的嘴脸来,连亲生骨肉都算计,简直让人恶心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