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1639 分节阅读 22
作者:上林春      更新:2023-06-20 21:53      字数:4780
  d,浑身瑟瑟发抖,从头到尾,他都听的清清楚楚,他终于明白李信夺兵权的手段了,就是强迫底层士卒把将领杀死,作为投名状上交,这简直是狠辣无比,得有多么的冷酷无情才能做出这种事啊,他自问自己做不到,也更加的为自己的命运担心。高桂英看着那血肉横飞的场面,心里也不由浮现出了冷酷无情四个字,她曾经听红娘子说过交投名状的事情,当时没什么感觉,今日亲眼见到,心里很不适应。李自成攻城掠地,杀明朝官员是满城满城的杀,却也不象李信这样,逼迫下层士卒交投名状,她转头看过去,想看清楚,李信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李信也在看着场中的屠杀,眼神毫无波动,既没有激动兴奋,也没有不忍自责,而是平静如水,毕竟前世死在他手上的人多到数不清,杀人真不算什么。高桂英还是头一回见到这种眼神,平静的让人害怕,她拿自己与李信做对比,回忆着自己杀人时会有哪些情绪,一时竟忘了收回目光,就这样盯着李信的侧脸看。李信有所感应,笑道:“桂英姐,可有风姿卓越,玉树临风之感,我与李自成相比怎样”“呵”高桂英又好气又好笑,不屑道:“自成是天生的英雄人物,仗义豪爽,受百姓爱戴,你却只会欺侮妇孺,和自成相比差远了,给他提鞋都不配”“哦”李信淡淡道:“这一个月来,我没拿你和兰芝怎样吧,若是换了其他人,你娘俩早在我的胯下承欢了,再说拿自己的妻女与军中的老弱病残去引开追兵,给自己创造逃生的机会,这就是你所谓的英雄人物难道你没想过你和兰芝万一落到朝庭手上会是怎样凄惨的下场桂英姐是过来人,忍一忍无非是凌迟,可兰芝还是黄花大闺女啊,你就忍心让她小小年纪受此凌辱还是说米脂婆姨都有一颗勇于为相公牺牲的伟大的心”“你少来挑拨”高桂英的俏面现出了刹那的不自然,随即若无其事的冷哼一声,而她的心里,却难以平静。是的,自己与兰芝生死未卜,李自成娶了妻,自己娘俩被李信掠走,他不闻不问,你既便投虎忌器,最起码派个人来谈谈条件吧,可是没有从理智上来说,高桂英或许理解李自成的苦衷,但她始终是一个女人,女人是感性的,在感情上,她难以原谅李自成的绝情。李信肆无忌惮的观察着高桂英的神色,清楚适可而止的道理,不再多说,他现阶段只需要在高桂英的心里埋下一根钉子,反正来日方长,高桂英落他手上,别想跑掉,只要锄头挥的好,就没有挖不倒的墙角渐渐地,场中安静下来,五十来名军官倒在了血泊当中,普通士卒也死了三十来人,还剩下五百二十人不到,均是茫然的看着手里那滴着鲜血的刀枪。他们不敢相信,前一刻还对自己呼来喝去,动辄打骂的军官们,这刻却死在了自己的屠刀之下。李信不吱声,只是冷眼看着,旁人自然也不说话。“啊”突然有人开始狂叫起来。“哈哈哈哈”又有人歇斯底里的狂笑着。甚至还有人跪在地上,抱头痛哭,众将均是投来征询的目光,李信摆了摆手,示意无碍。其实这些人只是心理压力过大,吼个两嗓子,发泄下就没事了,果然,随着时间流逝,哭喊声渐渐地安静下来,李信啪啪拍了两下巴掌,笑道:“明军弟兄们,我们中华革命军欢迎你们,或许会有人埋怨我,但是我敢保证,你们将来都会感激我,因为我为大家指引着正确的方向。好了,时间紧急,废话不多说,我先简略的讲一下我军的军纪”李信把军纪和待遇大概讲了讲,就指了些人手出来打散收编,那些明军已经无路可走,又亲手杀了上官,群龙无首,再也没法组织起来,只能跟着李信,一条道走到黑。明军虽然军纪差,欠饷也很严重,但是装备齐全,营地里,共获得马匹近百,火绳枪百条,三眼铳三十支,红夷大炮两门,佛朗机炮三门,还有虎蹲炮五门,另有弹丸、火药与刀枪箭甲。虎蹲炮类似于现代的迫击炮,自重五十斤,以大仰角发射散弹,射程在三十到四十步之间,弹道呈曲线,专用于杀伤建筑后方和壕沟里的敌人。暂时李信没时间清点,留了数十人归类整理,然后带着全军匆匆赶往西门的营地,整个过程如出一辙,出示了腰牌与调令,轻松入营,再召集守军,突然翻脸,喝令斩杀上官。却是让李信意想不到是,东门的守军居然出言帮腔,窜唆着西门守军去砍杀自家的军官,这或许就是传说中的拖人下水心理。依然留了数十人整理军械,当李信离开西营的时候,手里已经有了超过两千人,又相继赶去南门和北门,到下午,明军全部收编完毕,四营合计斩杀自总旗至参将的各类军官近四百人,总兵力也达到了四千一百之数,最后又去王绍禹的标营大杀一通,将家丁全部杀死。这倒不是李信杀红了眼,而是家丁属于王绍禹的私军,忠心耿耿,留着是麻烦,杀了反而是最省事的。看着那落日的余辉,李信吩咐道:“传道台与兵主爷令,有李闯奸细窜入城中,意图与李闯里应外合破城,今夜全城大搜,命各衙官吏安守衙门,未得命令不许私自离开,店铺与行人分别于半个时辰之内关门归家,半个时辰后,街上再有行人,一律拘捕拷问”“得令”近百人齐齐施礼。高桂英不由暗道一声好手段,假传命令,把老百姓弄回家,更加易于精准打击,肃清全城,哪怕她嘴上不承认,心里也不得不叹服李信的手段比李自成高明多了。只是那李闯奸细四个字非常刺耳,她不禁狠狠瞪了李信一眼。李信莞尔一笑,他不怕高桂英恨自己,恨到极致便是爱,他怕的是高桂英对自己抱有一种无所谓的态度,但从目前来看,一切都在向着预设的方面发展,也许不用多久,就可以骑上高桂英这匹野马了。第四十三章 砂棒套枪管洛阳四座城门相继闭合,一道城墙隔绝内外明末因商业发展,人口逐渐向城市集中,那逼仄的城池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又因承平日久,沿着城池发展出了一片片的居住区域,突然关上了城门,城外的居民都不清楚里面发生了什么。而城内,一队队军卒敲打着铜锣穿街过巷,颁布戒严令,一间间店铺提前关门,行人也步履匆匆往家赶,各衙的官员不许回家,大街上除了难民,几乎空无一人。李信又下了一系列命令,有收拢难民,命人把难民带往王府集中,有派军分往各衙,拘捕官吏衙役,有去府县库房,搜罗钱粮,有去攻杀驻洛阳的东厂番子与锦衣卫,还有人去抄福王位于洛阳的店铺产业,他自己则带着数百人闯入了军器局。明朝的火器制造分为中央和地方两个系统,中央属工部,以制造武器为主,地方上制造如硫磺、硝石等原料,在嘉靖之前,中央军器局占主导地位,据史料记载,隆庆年间,中央军器局尚有工匠近三千名,但到了嘉靖二年,工匠只剩下两百不到。与之相对应的,地方军器局则快速发展起来,火器制造归入卫所,由朝庭严密监视。革命军刚刚闯入军器局,十来个番子拥着个太监气急败的冲了来,那太监看都不看,就扯着尖鸭嗓子喝骂:“什么人吃了熊心豹子胆敢闯咱家的军器局来人,给咱家拿下,往死里打”出乎他的意料,平时耀武扬威的番子,此时如老鼠见了猫,畏畏缩缩不敢上前。那太监这才抬眼一看,面色剧变,一群王府护卫,足有上百人,手持刀枪,面色不善。“你们你们,谁让你们来的”太监声音颤抖了。李信猛一呼喝:“杀”一群军卒旋风般冲了过去,一阵砍瓜切菜,地面多了十余具尸体。“走,不得伤害工匠”李信又一挥手。事实上军器局的枪炮火药固然重要,但李信更看重的还是归于军器局的匠户,别看明朝枪械粗制滥造,可那是体制问题,匠户本身手艺不差,真正严格要求,按标准化计件生产,明朝匠户做的枪,不见得逊于同期欧洲。整个军械局有五十余户匠户,祖祖辈辈制造火药,嘉靖后开始造枪造炮,洛阳乃至整个豫西明军的枪炮,几乎都出自于他们手上。要知道,火药虽然在名义上有配方,一般人也能做,但是代代相传的经验,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事故发生,毕竟事故这种事情很难说,现代那么精细化的工序,还常常有鞭炮工厂爆炸,更别提古代了,而且火药是手工制做,手感也非常重要。李信相信,他的科学火药配方到了老匠户手上,定然能发挥出最大的威力,因此他对匠户客客气气,不厌其繁的申明革命军宗旨,详述洛阳的情况,并给出高于明军标营三倍待遇,匠户自然愿意跟他走。实际上匠户也不傻,见这架式,就知道是先礼后兵,不跟着不行。整个军器局里,枪炮火药不多,几乎都被王绍禹拿走了,主要还是原料,这让李信更加欣喜,毕竟火药没法还原,但是有原料,可以按照新的配方做火药。李信向一名被任命为军器连连长的老匠人问道:“王师傅,火药是怎么配比的”王师傅五十出头的年纪,一脸皱纹,双手因长期做火药,又黑又黄,他没有名字,由于是头一胎,爹妈叫他王大,别人也是这么称呼。这时沉吟道:“回总司令,火药配方武备志上有记载,炮用药硝七成一,硫一成四,炭一成五,枪用药硝七成六,硫一成,炭一成四,几十年啦,咱们一直都用这方子。”李信道:“我重新给你个配方,枪用药硝七成五,硫一成,炭一成五,炮用药硝七成八,硫八分,炭一成四,明天我们就离开洛阳,在路上你抽空按我的配方把火药做出来,两相对比一下,再用我教的方法,做成颗粒药,成了,我记你一功。”老王有些不以为然,但还是恭恭敬敬道:“总司令放心便是,俺会照着吩咐去做。”李信读懂了老王的眼神,如这类老匠人,生来唯唯诺诺,但是在自己引以为傲的领域上,对别人的意见是为不以为然的。暂时李信不多说,事实会证明他的火药配方更加合理,只是问道:“目前做枪管,是以四棱钢锥从两张卷起的熟铁皮中钻过去,打滑内壁,这种方法过于笨拙,又耗日长久,我有个构想,王师傅你看行不行我画给你看。”李信的办法是做一根砂棒,把枪管套上砂棒,再用把手转动砂棒,把枪管内部磨平,而砂棒和砂轮是一样的,先用石英砂、煤焦和木屑经高温冶炼,制出金钢砂作为磨料,再以烧制陶瓷的方法,把磨料加入陶土,经压坯、干燥和焙烧,即可烤制出砂棒。老王看着李信画出的图纸,渐渐地现出了凝重之色。“怎么”李信笑着问道。老王突然抱拳施礼:“总司令果然是做大事的人,这砂棒制做起来并不复杂,原料也很好找,可这么多年下来,匠人都习惯了拿钢锥硬刮,怎么就没人想到如此简便之法呢,老汉敢断言,一旦砂棒做出来,枪管制做将比以往快上百十倍都不止,也会更加平滑。”李信听出了老王是真心恭维,也有些讨好的意思,不由呵呵一笑:“成与不成,还得做出来再说,路上是没法了,不过我会尽量搜集原料,到了高邮,立刻开工。”“得令”老王带着手下的工匠郑重施礼。李信却是暗暗叹了口气,他想要的,不是平滑的枪管,而是带有膛线的枪管啊,可是在铁皮上刻膛线根本不可行,因为铁皮本就毛糙,刻上了膛线会更毛糙,如果不打磨的话,子弹极有可能堵在枪管里引发炸膛,而打磨过,膛线也会被磨平,刻画毫无意义。要想在枪管里刻画膛线,需要用到一种组合刀具,异常精密,设计制做都非常困难,暂时米尼枪是没法想,能用上燧发枪就很不错了。第四十四章 留吏杀官在和老王与工匠们约定好,明日一早派兵来接之后,李信就带人离开了,当回到福王府时,黑压压一片,聚集了近万难民,已经被甄别开来,其中丁壮有两千多,妇孺也差不多,其余都是老弱。按照最经济的做法,是征丁壮入伍,可是面对着那么多妇孺老弱的殷切面容,他终究没法硬下心肠,毕竟这些人与他同属于华夏民族,也是他的先人,他的无情冷酷是针对敌人,如果只把丁壮带走,老弱妇孺留下,恐怕不待冬季过完,就会活活冻饿而死。虽然目前他还很弱小,但至少有了一定的能力。李信回头向红娘子问道:“我们的粮食够不够吃”红娘子掰着那秀气的手指计算起来:“从福王府抄到了四万石粮食,福王在洛阳的产业和府县两级库房得到了六千石粮食,每人每日食用一升的话,我们大概有一万五千人,即使算上牲口,食用百来天也不成问题,从洛阳到高邮肯定是够吃的。更何况从王府抄了四十多万两银子,福王的产业也得了近十万两,两级县衙约千两,而从王胤昌和王绍禹的住所,居然各抄出三万两,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