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1639 分节阅读 76
作者:上林春      更新:2023-06-20 21:56      字数:4670
  d你对慧英不好,我不会放过你的”李信眉头一皱,这话他很不爱听,就好象前男友对现男友说,你要对她好,不然我不放过你,潜台词就是我会在一边虎视眈眈,随时我会找机会把她夺回来“李双喜,你谁呀,你和慧英是什么关系,有资格对我说这种话么”李信斜眼瞥了过去。“你”双喜气的满脸通红,但是想想,自己和慧英非亲非故,凭什么去关心她好一会儿,才底气不足道:“我我是她哥”“哈”李信哈的一笑:“什么哥她娘和你娘有什么关系她爹是你爹么”“你你要怎样”双喜大怒。李信淡淡道:“你对慧英好,我知道的,也很感激,但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有资格对慧英好,就凭你喜欢她这什么逻辑简直是笑话,除了你真当了慧英的哥,刚才慧英要与你义结金兰,你贼心不死,还想着纠缠慧英,不肯答应,爱一个人是祝她幸福,而你只是私欲缠身,我能相信你会对慧英好除非你与她义结金兰”“好,慧英,我们立刻结拜,以后这姓李信的做了对不起你的事,你来找我,我为你出气”双喜悲愤的大叫。慧英又叹了口气,但心里对李信还是感激的,虽然话说的难听,最起码却给自己与双喜的关系做了个交待,算是有头有尾吧。李信叫人布置起来,在高一功、慧梅与张鼐的见证下,双喜与慧英义结金兰,从此成了异性兄妹,在现代,异性兄妹与干爹干女儿的含义差不多,可在那时,是受道德约束的,如果双喜还对慧英有心思,不仅自己的良心要受谴责,也会被押上道德的审判台,受天下人唾骂“姓李的,你要是对不起慧英,我不会放过你”双喜再次向李信放了狠话,带着浓厚的底气。李信拱了拱手:“小舅哥放心便是,若我他日负了慧英,任你处置”“哼”双喜哼了声,但奇怪的是,他的心胸仿佛舒畅了,再也没了被李信横刀夺爱的羞耻感,这让他不免反思起自己对慧英的感情,是爱,还是占有李信又向张鼐,正色道:“我还是那句老话,李闯不是什么好东西,为了他自己,可以冠冕堂皇的出卖任何人,将来有过不去的坎,可以随时来找我”张鼐难得的没有反驳,毕竟高一功把慧英卖给李信,让他心寒。高一功不悦道:“李公子,请慎言”“大舅哥,你在闯军中的地位挺尴尬的罢哈哈,他日若不容于李闯,亦可来寻我。”李信哈哈一笑,便拱了拱手,与慧英离去。出了院子,慧英心潮起伏,却又怕李信多想,一副闷闷不乐的模样。李信拉着她的手,问道:“怎么了有心事”慧英摇了摇头:“心里乱乱的,觉得双喜哥很可怜,我这样说,你会不会不高兴”李信笑道:“爱一个人,是包容她的过去,更何况你和双喜根本就没有什么,纯属他单相思,难道还有谁能强逼着双喜不能喜欢你不成别多心了,我没那么小心眼,今天大家把话说开,对双喜也是好事,走出一段感情的方法,就是尽快去开启另一段感情。”“李公子,你干嘛对我这么好”慧英幸福的把身体偎上了李信。恋爱中的女人会智商陡降,李信虽然失去了恋爱的心境,但看着慧英的娇憨模样,还是心头触动,把慧英抱在怀里,幽幽道:“爱一个人,不需要理由,你已经问过我两次了,我不希望听到第三次,除非我对你不好了,你才可以问我。”“嗯”慧英轻点蝽首,心里甜甜的,笑道:“李公子,我想为你做些事,不如我去帮红娘,再给你弄个健妇营出来,如何”“健妇营”李信眉头一皱,其实他不愿意女人上战场,体力、战力能力方面的差距不说,每个月的那几天也不提,关键是女兵一旦被俘,会面临非常悲惨的命运,男人被俘,要么死,要么做苦力,而女人被俘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也就李闯这种人会拿女人去打仗。红娘子带的女兵已经在按照李信的构想,渐渐转型医疗后勤了,他怎么可能再弄个健妇营出来于是,李信问道:“慧英,你识不识字”慧英点头道:“夫人教的,我和慧梅还能写文章呢。”“哦”李信问道:“写过什么可还记得”慧英有些不好意思,红着脸念了几篇文章,大多是给李自成的上书,以及对军务的处理,另有两首诗,这让李信刮目相看。“那好”李信点点头道:“慧英,我拨些人手钱粮给你,帮我办一份邸报,叫做中华日报,每日发行,除记载奇闻异事、风土人情、发生在江淮大地的大小事件之外,还要对朝庭和建虏发起舆论攻势,要旨是生动有趣,通俗易懂。”第一五零章 年少气盛邸报源于汉朝,历朝历代都有传抄,自崇祯年间起,采用活字印刷,使得邸报发行的规模呈井喷式增长,明代的邸报是由通政司出版发行。慧英想起曾看过的一封邸报,那一篇篇如豆腐块般的文章,那五花八门的信息,好象非常复杂,顿时不自信道:“李公子,我怕办不好。”李信摆了摆手:“没有谁一开始就能成功,不要怕出错,错多了才能积累经验,走上正确的道路,其实你最基本的文笔是有的,思想上又足够独立,我看好你,我再配些落魄文人和有才华的青楼名倌给你,你要有自信。”“嗯”慧英有些紧张的点了点头。李信补充道:”办中华日报,最重要的是一点,你不能被那些腐儒影响,要传播新思想,新观念,鼓励妇女走出家门,倡导科学,高举平等,自由,公平、公正的大旗,客观报道淮扬一带日新月异的变化,让人能够自觉的与日薄西山的大明作出对比,渲染出淮扬是美好人间的这一事实。这是大的方向,你要把握好,要多举实例,多下基层,说出老百姓的心里话,简而言之,中华日报是我们的思想武器,宣传我们的价值观,维护我们的意识形态,这是不可愈越的红线。当然,有黑即有白,有阳即有阴,无论我们怎么努力,社会上总是会有丑恶现象与官员贪渎行为,对于这些,报社要尽情揭发,舆论是革命军的喉舌,反映老百姓的心声,是对官府的有力监督,监督的出发点不是要推翻我们这个政权,而是要剔除革命队伍中的毒瘤,使我们的官府能够健康有序的运行,这与丑化抹黑是两个概念,其中的度,你作为报社一把手一定要把握好,知道吗”慧英不自信了,讪讪道:“你讲的很多我都不明白。”李信微微一笑:“这段时间我会尽全力帮你办报纸,为期一个月,你在李闯军中能做到健妇营首领,能力是有的,你要对自己有信心才对。”慧英摇摇头道:“你交待的担子太重了,我怕自己会承担不住,坏了你的大事。”李信沉吟道:“那你先坚持一段时间,明后年我有把握把慧梅弄来,到时让慧梅帮你。”慧英立时瞪大眼睛,望向李信,哼道:“原来你对慧梅也不安好心”李信连忙叫起了冤:“我是那样的人么,张鼐和慧梅两情相悦,我怎么可能拆散他们”慧英问道:“那你哪来的把握让慧梅留下,要不我帮你去劝劝张鼐和慧梅”李信摆了摆手:“你现在去劝,他们肯定不会留下,先让他们回去,我自有主张,走吧,我现在带你去准备。”“嗯”慧英没有坚持,偎着李信向前走去。李信给慧英配了十余名人手,按照现代报社的结构,把慧英任命为总编,下有娱乐、时政、经济、文学和自然科学五大版块,各有编缉主持,又找来近百名印刷工匠,编入报社,至于记者,交给慧英自行招聘。其中文学是以长篇连载和诗词为主,李信打算在中华日报上连载红楼梦,诗词也由他一手操办。慧英得到重用,又紧张又兴奋,投入了忙碌的前期准备当中。两日过后,孙传庭领军抵达南京,南京镇守太监刘元斌,内守备张云汉,内守备太监孙象贤、外守备陈光裕、协同守备方一元、参赞机务仇维桢和余瑊,年纪老迈的魏国公徐弘基、马士英等数百文武官员出外郭麒麟门迎接,孙传庭虽然为人严苛,但也表现出了恰到好处的礼节,稍作寒喧之后,与众人向内城行去,过路孝陵时,特意拜祭了太祖,出孝陵不远便是朝阳门,刚一进朝阳门,就看到上千士子成群结队,振臂高呼。“上下一心,同守南京”“皇上圣明,启用制军”“制军在此,流贼却步”那一阵阵的喧闹传入耳中,孙传庭不由想到了过路扬州时,所见的革命军军容,以他目前的力量,对战胜革命军毫无信心,再想起崇祯的半年之约,心情愈发的烦躁,那一声声的呐喊,仿佛一根根针刺入心底。“都是些什么人”孙传庭转回头问道。马士英看出了孙传庭的不满,哼了声:“一群士子,自号复社,空谈国事罢了。”孙传庭又问道:“莫非南京城已无上下尊卑之分了么”不知是谁,嘿了声:“天高皇帝远呗”孙传庭脸沉了下来,在北京,何尝有人敢于聚众喧啸刘元斌也道:“制军,要不把那些目中无人的士子驱散”“不忙,且让开便是”孙传庭考虑到自己初来乍到,应谨言慎行,南京官场自成祖迁都之后,因其陪都的地位,又东南赋税天下近半,极其错综复杂,别一不小心着了道,于是挥了挥手。眼下他的当务之急,并不是恢复南京的秩序,而是向崇祯的半年之限交差,突然他想到了民心可用,或许能以这些热血士子为先锋,仗其年少气盛,冲破南京官场那层层叠叠的关系网,寻找破局的机会他清楚,要想征钱粮,首先要打破南京官场的官官相助。“且随本部院去看一看”孙传庭改口,策马向士子们行去。“制军来了,制军来了”一见队伍越来越近,士子们志气高昂,面现振奋,纷纷翘首以盼。“学生参见制军”以候方域、冒襄和陈贞慧为首,上千士子齐齐向孙传庭施礼。孙传庭呵呵笑道:“本部院初入南京,便吃了个下马威,着实是后生可畏啊”众人暗暗交换了个眼神,未听出孙传庭话语中的愠怒,不由心头大定,候方域道:“请制军见谅,学生们无意使制军为难,皆因贼寇已陈兵江北,南京汲汲可危,故以非常手段向制军明志,愿为护疆守土尽绵薄之力”“说的好”孙传庭向北方拱了拱手:“本部院受皇上委派,出镇南京,正是为保江南财税之地不失,过路扬州,见贼势浩大,尚有忧虑,今见南京人心可用,本部院又何惧之有”随即便转回头问道:“你是何人”候方域心中一喜,恭恭敬敬道:“学生候方域。”“哦”孙传庭眯了眯眼,问道:“你与候若谷候恂字号如何称呼”候方域道:“正是家父。”孙传庭叹了口气:“本部院你与父在诏狱曾有一面之缘,令尊尚安,如今朝庭正值用人之际,早晚会蒙皇上开恩予以任用。”“托制军吉言”候方哉勉强挤出一丝悲色,实则内心暗喜,他的父亲与孙传庭是狱友啊,有了这层关系,还怕自己不被重用孙传庭又把目光移向另外两人。陈贞慧、冒襄纷纷报上名号见礼。孙传庭有数了,向人群中打量了一番,才捋须笑道:“本部院舟车劳顿,改日再邀各位才俊共商国是,告辞”“制军慢走”复社众人齐声恭送,内心振奋之极,孙传庭的到来,仿佛让他们看到了复社势压东林的美好未来第一五一章 任为赞画两日后,高一功、张鼐、慧梅与双喜留下十万两银子,带着一千条燧发枪离开了扬州,双喜虽有诸多不舍,但已经能坦然面对慧英,落落大方的抱拳告辞,也在这一日,孙传庭召见候方域、陈贞慧、冒襄等十余复社名人,商讨国事。候方域拟屯田奏议,计分官屯、军屯、兵屯、民屯、商屯等十目,洋洋万言,条畅练达,明显做足了准备,可是他忘了一点,江南一带,田地皆有主,官田也多被侵占,又哪来的田去给孙传庭屯田呢更何况孙传庭有半年大限,水稻等的及,他等不及。陈贞慧进言:读圣人之书,自知讨贼之义,但知为国除奸,不惜以身贾祸,方今流寇作乱,而以小人阴险叵测、猖狂无忌,若不早行惩冶,则酿祸萧墙,将危及陪都。这就是俗称的攘外必先安内,可南京派系林立,有东林,有复社,有阉党,还有以魏国公徐家为首的勋贵,又有新兴士绅阶层,而孙传庭除了一万京营官兵,在南京毫无根基,他如果行安内之策,只能是联合一派打压另一派,不说被当枪使,他所联结的那派,就真的甘心听命么陈贞慧的目地,也只是诱使孙传庭打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