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1639 分节阅读 223
作者:上林春      更新:2023-06-20 22:04      字数:4778
  d触犯地主士绅的利益,一手软,一手硬,两者配合起来,所经之处,望风而降并不奇怪。可是张献忠呢,被追着跑还引以为傲,乐呵呵的作童谣,难怪蜀人不服他。暗暗叹了口气,李定国心情复杂的拱手道:“不知李司令有何见教若是劝降,还是不要提了。”李信微微一笑:“虽然你排斥我,但有些话还是要说,当今天下大势日渐分明,无论是李自成、张献忠还是满清,不过苟延残喘罢了,尤其是张献忠,处境更是艰难,你又何苦做那挡车螳螂,我知道你的家小在成都,让你投降我只是害了你,所以此战之后,我不杀你,放你回去劝说张献忠,我可封他为国公,他若不愿,亦可以让他带着人马去海外立国,照样做他的土皇帝。”第四零五章 摧枯拉朽李定国浑身一震,他的心里,油然生出了一股敬意,他能看出,这一刻的李信是真诚的,真的没有想要张献忠性命的意思。再一细想,论起对李信的威胁,张献忠远远不如崇祯,连崇祯都能流放海外立国,李信又有什么理由,不会放过张献忠呢李信又道:“你完全不用怀疑我的诚意,我再说个事给你听,郑芝龙曾与我为敌,但是我没有杀他,而是放了他,让他带着他的舰队去吕宋建国,从此之后,他就是海外的国王,能打下多少江山,凭他的本事,我也会力所能及的为他提供必要的援助。”“为什么”李定国不自禁的喃喃道。李信正色道:“因为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我们拥有共同的血脉与同共的祖先,我们同处于一个大家庭,崇祯原是这个家里的大哥,但是他当不好家,把这个家搞的一团糟,所以我取而代之,可是我能杀他么,到底他曾是家里的大哥,我只能把他从家里请走,再给他点人手钱财,让他出去自立门庭。而张献忠、李自成与郑芝龙是家里不服管教的孩子,留在家里,只会祸害这个家,所以我会把他们一个个拎出来,和崇祯一样,扔到外面去,外面的世界很广阔,想杀人想放火,尽管去杀去放,只要不在自己家搞破坏,随便你们。另外关于张献忠与李自成的去向,我已经替他们计划好了,在海外有一块大陆,只比大明小一圈,名为澳大利亚,当地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带,丘陵起伏,水源充沛,土地肥沃,气候温润,拥有天底下条件最好的牧场,适于人类居住,唯一的缺点,是距大明过于遥远,走海路约有一万六千里。第二处,则近得多,位于马六甲,附近有一系列大型岛屿,足够你们立足,我希望你能回去转告张献忠,改日我兵临成都,会与他好好谈一谈,但是我必须把丑话说在前面,张献忠如敢屠成都,就是自绝生路,哪怕天涯海角,我必取他性命。”李定国怔怔的看着李信,突然心里生出了一种难言的痛苦,李信有着广阔的胸怀,远大的理想,与这样的人为敌,还要去杀这个人,他极其不愿,可另一边,是张献忠的教养之恩父爱如山呐深吸了口气,李定国沉声道:“李司令,我李定国忠于皇上,不可能背叛大西,对不住了”“杀”说着,就从裤筒里拨出一把匕首,双腿一夹马腹,直冲而去,看这架式,是要把李信给刺个透心凉另外四人,也是现出了狞狰之色,各自拨出匕首,分别冲向黄海、二瓤、何虎等四人,迅若疾电。两边的战士被这变故惊呆了大西军的将士们,现出了刹那的惊愕,他们没想到,李定国会使用如此龌龊的手段,这还是那个英雄气概无敌的李定国么“该死,狗贼”荡寇军一方,则是喝骂连声。“哎呀,贼就是贼,摄政王爷就是不听劝,非要和贼说话”费珍娥急的跺起了脚,紧紧抓住了窦美仪的双手。柳如是虽然没说话,可那美眸中,也满是焦急和担心。李信五人却是不慌不张,各自从腰间一抹,掏出了把手枪没错,正是手枪手枪的结构和燧发枪是一样的,制造起来非常简单,军中也造了些,今日与李定国会面,担心出意外,每人都多带了把手枪,果然,派上用场了。“砰砰砰砰”接连四枪,李定国的四个随从均是胸口被轰出了个血洞,坠落马下,而李定国本人,也是额头冷汗淋漓,强行勒住马缰,因为李信的枪已经指住了他“哎”李定国叹了口气道:“杀了我罢”李信摇了摇头:“这次我不杀你,我放你回去给张献忠传话,等你归队,我会立刻发起进攻,是降、是战是退,你自己决定,我们走”说完,勒转马头,向回驰去。黄海等四人并没有立刻跟着李信,而是冷眼看着李定国,待李信走远了,才勒转马头,疾驰而回。李定国心知这一战没法再打,回队之后,下令撤退,连石钟山都不要了,荡寇军根本不给李定国从容退走的机会,发动了冲锋,大西军斗志全无,一路溃退,不断有士卒离队投降,九江、武昌,乃至重庆,都相继丢失,得知九江战场大败的消息之后,艾能奇与刘文秀也双双献出了长沙与南昌,就地投降。如今在整个西南地区,荡寇军对张献忠呈现出了全面包围态势,各地明军将领在黄得功与白广恩的引导下,纷纷向李信投降,李信一一安抚,并根据他们的意愿,有愿意留在荡寇军的,他欢迎,愿意跟随崇祯的,将来一起去北美,想当个富家翁的,可以拨给田宅土地。荡寇军的进军非常快速,大西军则是呈现出了兵败如山倒的态势,军心浮动,无心恋战,毕竟李信是代表着朝廷的,又兵强马壮,以前张献忠尚能利用朝廷各路兵马之间的矛盾,周旋于其间,可是在李信面前,这招行不通了,除了节节败退,无法可想。在历史上,张献忠兵马是抵抗清军的主力,让人不免以为张献忠会有多强,可这完全是一种错觉,首先是李自成的部队在北京之战中几乎被打残打光,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其次是张献忠残部盘踞在西南山区,占据有利地形。事实上随着孙可望的投降,永历朝廷的大量机密被泄露给清军,失去了地形优势,倾刻间,永历朝就土崩瓦解。这也是李信打算把张献忠安排去澳大利亚,把李自成送去东南亚的原因,毕竟李自成的军队更能打,更加适合在海外开疆拓土。但李自成也有弱点,那就是假仁假义,该杀的不杀,不该杀的乱杀,换句话说,分不清谁是敌人,谁是朋友,这倒是挺让李信头疼的,他就怕李自成在东南亚也搞假仁假义那套,面对该杀的种族,下不了狠手。相对而言,张献忠更加狡诈,也善于利用敌人之间的关系周旋。要不要把二人换个地方呢就在李信犹豫难决的时候,成都,李定国跪在了张献忠面前。张献忠原本就有好色的毛病,不论到哪儿打仗,身边都带着几百个美人儿,到了成都这种自古出美人儿的地方,更是了不得,瞬间就将自己的后宫扩大到了千人规模。但是他与李自成都有同样的难言之隐,绝嗣李自成好歹还有李兰芝这个女儿,但张献忠连个女儿都没有,纯粹是光打雷,不下雨,这时,正抚着满把大胡子,听取李定国的汇报。李定国没有任何隐瞒,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对荡寇军的印象,以及李信的劝说一字不落的和盘托出。张献忠这一两个月来,也是惊惧莫名,军队的溃败之速,远超他的想象,成都平原以外的所有地盘全部丧失,各战略要点被明军与地主乡绅团练陆续夺回,就等着荡寇军来接收,他预感到,自己恐怕是连跑都没法跑。而且成都也是谣言纷传,一些官员已经托病不再上朝,士兵军心涣散,局面之恶劣,仿佛一夜之间急转直下。张献忠的性情里有暴戾的一面,史传张献忠屠四川,虽多出自于清廷的污蔑泼脏,但是张献忠自入川以后,与明军及地方乡绅武装的拉锯作战,确实给当地带来了巨大的破坏,而张献忠作为外来者,又是流贼的身份,明显不得人心,恶性循环之下,杀人也越来越频繁。眼下的张献忠心里就有一种杀人的冲动,但是好歹还记得李信的警告,勉强吁了口气,问道:“你是怎么想的,都说出来”第四零六章 李自成的困境李定国期期艾艾,这两年来,张献忠越发的疑神疑鬼,很多大臣只要稍稍有点异常,就会被他认定心怀不轨,不知道有多少人枉死于屠刀之下。他清楚大西朝没救了,但是又不敢劝说张献忠投降。张献忠不悦道:“难道老子的处境朕自己还不清楚你是朕的义子,唯一一个回到朕身边的义子,朕只是想听听你的真实想法,你不用担心。”李定国咬牙道:“父皇自入川以来,蜀人处处为敌,举步维艰,而那李信占据东南富庶之地,有充足的钱粮,故其势愈发壮大,又于北京击退了李自成和满清,挟持崇祯以令天下,此消彼涨,我大西已非敌手,孩儿觉得,如今只有向其称臣方是唯一出路,还请父皇决断。”张献忠的眼里精光直闪,神色不停的变幻,他想了很多,他也不甘心,可是眼下的他,只剩一个成都了,而且士卒已经安定了下来,再想如过去那样流窜,很难。“哎”张献忠叹了口气:“朕自崇祯三年起义,转战川陕两湖,历大小数十战,荥阳会议后,直下凤阳,杀尽满城贪官,掘了朱家的祖坟,何其痛快,后受招抚,奈何朝廷官员贪索无度,遂于谷城再次起义,顿时群雄响应朕击败过左良玉,活活拖死了杨嗣昌,转战淮南湖北,克武昌,杀楚王,入湖南,进四川,终建立大业,不料倾刻之间,遭此大劫,难道老子真的没有帝王之命老子不甘心哪”李定国没有接腔,以他对张献忠的了解,只是感慨下,不需要旁人说话。果然,摇了摇头之后,张献忠又道:“陈涉曾说过,王候将相,宁有种乎今日我知道了,王候将相确实有种呐,想我姓张的,祖上就没出过皇帝,而他姓李的,有十八子主神器的谶语,不管是李自成还是李信,都姓李,哪怕我改元大顺也没半点用处,罢了,罢了,即然我张献忠无缘天下,只能退而求善终,你说我是做国公好,还是去海外称王”李定国不假思索道:“留在大明,性命终究操于人手,李信能留父皇一时之命,难道还能奢望他留一世倒不如去海外,苦是苦了点,可是再苦再难能有父皇当初起兵时苦况且打下的基业,是自己的,孩儿会陪在父皇身边,助父皇在海外再建一个大西国”张献忠眼里莫名之色一闪,他没有子嗣,只有四个义子,张可望被李信斩杀,艾能奇与刘文秀向李信投降,这两人即便再回到他身边,也不会受重用,只有李定国才有资格做太子,将来在海外立国,即位为王。他的年龄比李自成稍大一些,但是长期浸于酒色,这两年来,越来越力不从心,无论体力和精力都大不如前,他知道自己也活不了多久,海外的江山,迟早是李定国的啊。把江山传给异姓,总是不甘心,可是张二忠不争气,他能怎么样呢。“嗯”张献忠点了点头:“朕就知道,你是最忠心的”接下来,张献忠仿如变了个人似的,不再上朝,不再对部下和大臣拷打杀戮,而是把国事交给了李定国,他缩在后宫里,与千多名妃子逍遥快活,一副自暴自弃的模样。李信在占了重庆之后,了解到张献忠的作为,没有立刻入川,而是把双喜与高一功留在重庆,黄得功、白广恩、吴长功与王强的四个军,以及海军陆战队、前锋营调往江北,休整了一个月之后,兵分两路,一路由黄得功与吴长功走襄阳入商洛,从武关攻打关中,另一路由李信亲领,直接从正面进攻关中,李自成收缩战线,屯重兵于武关和潼关,欲与李信决一死战。如今的潼关,早已不是汉唐的潼关,是于洪武年前重建的潼关。明代对潼关非常重视,城墙依山势曲折蜿蜒,东南有麒麟山、印台山和笔架山,西南囊括凤凰山和蝎子山,并将潼河入黄河的河段收进了关城,由此,潼关城的防守能力大大增强。全城南高北低,北临黄河,东西北三面城墙高达五丈,南边城墙最高竟有十丈,城池周长十三里,建有六个城门,东城门为关门,西城门名怀远,又有上南门、下南门、大北门和小北门,并有南水关和北水关,隆庆年间,又兴建了东西瓮城,可谓固若金汤。李自成曾在潼关一带,被孙传庭打的大败,后来攻潼关,如果不是明军自己崩溃,怕不是到弹尽粮绝,决然没有攻下的可能。关城由刘宗敏与李过驻守,总兵力三万,南北各有袁宗第与田见秀率兵一万驻扎在山上,一城两寨成倚角之势,互相守望。荡寇军两个军连同海军陆战队与前锋营,合计六万余人驻于潼关以东,架设火炮,挖掘工事,一副热火朝天的景像。刘宗敏与李过,站在潼关关头,各自举着望远镜,面色凝重的观察着荡寇军。许久,刘宗敏放下望远镜道:“果然不愧是百胜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