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1639 分节阅读 227
作者:上林春      更新:2023-06-20 22:05      字数:4805
  d不住,但必然是尸横遍野,难道你要做历史的罪人么”刘宗敏浑身都在颤抖李过在闯军中,素来以冷静著称,他也明白,此时放下武器,对于顺军、对于关中父老、也对于全国都有好处,但一边是大义,另一边是他与李自成的兄弟之情刘宗敏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了与李自成并肩作战的一幕幕“总哨,是战是降,您速拿个主意啊”这时,几名跟了他十余年的亲兵急声催促。刘宗敏虎目四顾,关外的袁田两营,已经陷入了内乱当中,荡寇军反而袖手旁观,再看关头,气氛越来越压抑,仿佛只要他敢说半个不字,那些投降过来的明军会立刻动手。死有很多种,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刘宗敏不是怕死,而是死在荡寇军手里不值,毕竟只是立场不同,本身之间没有国恨家仇。“唉”刘宗敏叹了口气,满脸的落暮,挥挥手道:“降吧,都降了吧”城头军卒顿时松了口气,别说明军,就是老八队也没几个愿意和荡寇军死战,投降是再好不过的结果,于是立刻扯出白旗,一遍遍的挥舞起来。田见秀与袁宗第一看城头扯白旗了,长叹一声之后,只得下达了投降的命令。内哄戛然而止,一队队士卒放下武器,被荡寇军战士领到指定地点集中,他们的脸面没有太多的沮丧,更多的是如释重负,甚至某些有野心的都隐隐带着渴望。刘宗敏、李过、袁宗第与田见秀也于第一时间被带到了李信面前。四人都不吱声,平静的与李信对视,可那心里,多多少少都有些波澜起伏,毕竟这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好一会儿,李信开口道:“我对李定国说过,将来可以放张献忠去海外建国,我也可以把李自成放走,你们四人既然降我,我不会为难,我放你们回西安去劝说李自成,若是想通了,就到城外迎我,来人,备马”有战士牵来四匹马,四人均是神色复杂,各自拱了拱手,默然离去。这一战,顺军的伤亡不足千人,病号却有近万之众,以伤风咳嗽等常见病为主,荡寇军立刻安排人手治疗,并且把原明军与闯军区分工来,明军会留在当地,闯军将跟着李自成,送往海外。两日后,刘宗敏等四人回到了西安,把经过如实禀出,李自成召急文武群臣,殿内的气氛憋闷异常。李自成头戴平天冠,冠前有十二行宝石珠串直垂到眉毛上边,腰系玉带,足踏直缎粉底金线绣龙嵌珠云头靴,身穿黄缎绣龙袍,前后的潮水全用蓝色,寓意大顺朝是水德,按五德始终说,大明是火德,水灭火,无独有偶的是,大清朝也是水德。今次朝会,李自成的穿着非常正式,也许这是最后一次再着皇帝的朝服了。端坐在宝座上,李自成面目阴沉,沉默不语,底下人心惶惶,文武百官,各有打算,士兵无心恋战,哪怕他数次被明军打散,都没有这样绝望过。而且随着潼关失守,山陕各地叛乱频发,当地乡绅老百姓将大顺朝的州县官,或杀死,或赶走,大局已经彻底崩坏。牛金星与宋献策交换了个眼色,别人投降尚能善终,哪怕李自成投降都能去海外建国,可是他俩心里没底啊,当时是他们向李自成提议,把慧梅嫁给袁时中,李信会不会还揪着这事不放二人再看向袁时中,不管怎么说,袁时中在名义上是李自成的女婿,是大顺朝的附马,在朝堂上也有一席之地,这时正面如土色,浑身不自禁的打起了颤。他清楚,这次落到李信手上,绝无可能再活命了。前次李信留他,是因为他可以恶心李自成,现在再留着他,只能恶心慧梅与张鼐,李信怎么可能会做出这种事呢不过在场群臣,均是心事重重,无人留意到他。不片刻,牛金星拱手道:“皇上,李信兵锋虽盛,但我大顺朝尚未到绝路,皇上可退守银川,哪怕银川不保,亦可去西宁,河西走廊,请皇上马上商定,如何退出长安,路上如何抵御追兵,不能有一刻迟误,最迟明日夜间一定得全部退干净,不能耽搁。”李自成眼里,闪出了一抹厌恶之色。牛宋二人的心思,他如何猜不出,不就是怕被李信清算么,竟然撺梭自己往西北奔逃,这一逃不打紧,恐怕将来被逮着,就是人头落地,李信不可能给他第二次机会第四一二章 反省自责李自成的目光在牛金星与宋献策身上停留了片刻,便意兴蹒跚的问道:“大家还有什么话要说,尽请说罢。”李来享拱手道:“退守银川断不可为,银川比起关中还要贫瘠,若是退了,必将一溃千里,但是眼下人心离散,战也没法战,孩儿冒死直谏,请父皇下令降了李公子,去海外建国。”牛金星还不死心道:“谁知那李信是否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皇上,万不可将生死交于人手啊”田见秀哼道:“李公子还算是守信的,丞相,你是没上过潼关,若是上了,见着荡寇军的军威,必然不会有退走的想法。”“哎”李自成叹了口气:“真的无路可走了么,想不到,朕还要受此之辱,他娘的,怎么会弄成这样”刘体纯猛一咬牙道:“皇上,臣亦为此事苦思良久,今有肺腑之言,不吐不快”“你说”李自成抬了抬手。刘体纯道:“破了西安之后,军中有了骄气,以为燕京唾手可得,以至根基不稳,悬军东征,一战被打回了原形,臣敢肯定,即便没有李信引军北上,我军与鞑子交手,怕是也难幸免,想鞑子率十余万大军孤注一掷,又招降了吴三桂,而我军一路分兵,到北京仅七万多军,又不得民心,如何能守”“还有什么继续说”李自成沉着脸道。刘体纯略一沉吟,又道:“当时誓师东征之前,文武百官纵有一二清醒者,明知悬军东征不妥,亦不敢劝说,若仅止于此倒也罢了,关键还是在北京不得人心啊。我朝数万将士驻扎城内,住民宅,军民混杂,发生抢劫百姓、尖银妇女之事,致使许多妇女自尽,这是最失人心,而且北京虽是繁华京城,俗话说在皇帝辇毂之下,居住着许多勋旧世家,达官贵人,可最多的还是平民百姓,他们既不能靠俸禄,也不能靠庄稼,好像是在青石板儿上过生活。他们平日生活就十分艰难,何况乱世,千家万户的平民百姓常听说闯王率领的是仁义之师,所到之处开仓放赈,救民水火,但是我军进北京后不但无开仓放赈之事,反而骚扰百姓,使百姓大失所望,日子反不如前,北京城内和四郊地方常贴出反抗大顺的无头招贴,防不胜防,禁止不住。还有我大顺兵进了北京,军纪迅速瓦解,士气低落,这种情况,陛下清楚,总哨刘爷清楚,军师清楚,我们自己人清楚不打紧,可要命的是,李信与皇上比邻而居,他的南城秩序井然,皇上的北城却如人间地狱,老百姓一对比,自然心里明白的很。”这话可谓大胆之极,李自成与刘宗敏均是心中震动。李自成的心里满是悔意,既后悔不该高燕京悬军东征,又生气文臣武将不听嘱咐,致有今日灭国之祸。刘宗敏因为离开西安后任提营首总将军,位居文武百官之首,刘体纯在李自成面前的披沥陈词,所奏的每一件重大失误都与他有关,心头无比沉重,脸色铁青道:“旧事重提又有什么用还是商量该怎么办吧”李自成道:“不,让二虎说下去,东征以来,孤对进占幽州以后的许多事情处理不当,也是深为后悔,虽然说出来于事无补,却可以惩前毖后,引以为鉴,二虎,你还有什么要说的”刘体纯对牛金星和刘宗敏很有意见,牛金星首先是名不符实,自加入闯军以来,除了考据典仪,处处讲究排场,并未出过什么有用的点子,其次便是硬生生拆散了张鼐与慧梅,在军中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而刘宗敏的问题更大,在北京被赶走,除了军事上不如荡寇军,刘宗敏主持的拷饷也功不可没。只是平时他话藏在心里,没有机会吐出,此刻因大顺朝前途难保,所以经李自成这一鼓励,便狠心道:“皇上,我大顺军数万将士驻在北京城内,军纪败坏,引起士民不满,但源头,还是上梁不正下梁歪啊。有一天臣骑马从田皇亲府的门前经过,恰好遇到两辆轿车也在田府的门外停下,许多人驻足观看,小声谈论,臣也勒住马缰往里面看,兄见从第一辆轿车上下来四个穿戴标致的仆妇丫环,走向第二辆绿呢亮纱轿车,揭开车帘,从车中下来一大一小两个花枝招展的漂亮姑娘,又扶下来一位浓装打扮的大家小姐。那小姐下车后,由丫环仆妇们前后左右侍候,进了田皇亲府中。过了两三天,有士兵们纷纷议论,说打了十几年的仗,皇上争得了天下,将领们封了侯、伯,分了金银美女,士兵们平时卖命,破了北京后依旧两手空空,大家都不服啊。再看看同城为邻的李信是怎么做的,他不抢一女,所有得来的女子,均是配给军中将士,他对大小官员,即便不任用,也保全其财产家人,对于百姓,则是调拨粮食救济,他以身作则,树立榜样,他的士兵怎么可能会有怨言,没有一个敢于劫掠民女,寇掠百姓。臣曾打探到,李信离开皇上后不久,夜袭福王府,有两个随他从杞县起兵的老人尖银了王府都人,如搁咱们军中,怕是就算了,甚至把那都人赏赐下去,坏事变好事,可李信偏偏把那两人枪毙了,这才有了今后荡寇军的严厉军纪,臣时常在想,他能做到,咱们怎么就做不到”李自成不由得叹息一声。李过从旁道:“皇上,李公子是从一开始,就有了明确的目标,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而咱们起兵之时,哪知道将来会怎样,大伙儿都如无头苍蝇似的,败的不冤啊。”田见秀鼻子一酸,哽咽道:“国家到此地步,京城不能守,天子无处去,咱们都有责任呐,臣不怕皇上怪罪,皇上从北京回来以后,脾气大变,焦躁易怒,以严峻刑法试图挽救败局,可是以陕西一省之力实在无法支撑。当时如果每占领一个地方,就设官理民,抚辑流亡,奖励农桑,岂不很容易站住脚跟百姓苦了多年,只要使他们有一天好日子过,谁不感恩戴德当日急着占领北京,好像只有在北京登极才算数,难道在长安登极就不一样么我虽然读书少,可是我知道汉、唐君主就是在长安登极的倘若我们大伙儿都敢谏争,皇上不急着去北京,先将河南、陕西、山西、湖广各地治理出一个眉目,然后派兵去占领北京,再下江南,岂不是可攻可守,立于不败之地唉,如今我大顺国的土地在哪里人民在哪里在哪里呀”田见秀这话说到了众人的心坎里,无不现出了悔恨难当之色。忽然,刘宗敏叹了一口气,心情沉重道:“当初我大军渡河北伐,我就任提营首总将军,代皇上指挥全军,占了北京北城以后,我朝虽然有牛金星任天佑阁大学士,位居开国首相高位,又有献策任军师之职,代皇上谋划军事,决定用兵方略,可是皇上钦命我位居文武百官之首。我在皇上面前,说话最为算数,正如人们常说的,一言重于九鼎,但我是打铁出身,没有多读书,所以凭心而论,我为大顺立过战功,也做过错事,到今日后悔无及。皇上,我是个直性子人,该说的话不能憋在心里,刚才,刘二虎兄弟在皇上面前痛痛快快地说出了平时揣在心里不肯说的话,有些事牵涉到我,只是他没有提名道姓地说出责任应该归在我宗敏身上。其实,自从东征兵败之后,我的心里何尝不很沉重。只是我没法说出罢了。比如进了北京,将六品以上的官员抓了几百人,酷刑拷打,追索赃银,有的受不住拷掠死了,这事虽然是东征之前在西安就商定的,可是在皇上左右亲信大将中,我是主张最力的人。我出身很穷,起小学打铁,看见明朝从上到下,无官不贪,叫百姓没法生活,所以在商议破了北京以后,如何筹集军饷的时候,有人说,崇祯连年打仗,加上天灾不断,国库如洗,从宫中找不到多的银子,只好向皇亲国戚和大官僚们想办法,将六品以上的官僚们抓起来,逼他们拿出银子,不拿银子就叫他们受点皮肉之苦,不怕他们不是出血筒子。我因为平日最痛恨贪官污吏,对这个意见竭力赞成,皇上也因为我平素做事铁面无私,更不会贪污公款,所以命我负责对明朝官员们拷掠追赃,可惜我拷着拷着,越发的不择手段,名声也越来越败坏,现在回想起来,自己的所作所为和明朝的那些贪官有什么区别,还亏得补之在潼头城头点醒了我,我们起兵,到底是为老百姓,还是打着吊民伐罪的旗号,为自己牟利”众人面色肃穆,无不扪心自问,只是随即,又化作了一声声叹息。李自成苦涩道:“自朕登基以来,天下老百姓对朕大失所望,到了这时,我才恍然明白,李信为何能得天下,我们仍是流贼习气不改啊,并没有得天下的样儿。自古得天下的,都是时时处处抚恤庶民百姓,千方百计招降文官武将,可是我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