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手 分节阅读 46
作者:可大可小      更新:2023-06-20 22:55      字数:4663
  d但徐国臣还要亲自验证。徐国臣迟疑了一下,问:“张兄弟,蒋思源有没有做过抗日的事情”张晓儒轻轻摇了摇头:“暂时还没发现。”徐国臣突然问:“我听说,几个月前,蒋思源收购过一批狗皮”张晓儒马上解开衣服,露出里面的狗皮背心:“是啊,我还帮着收了几千张。多出来的,给自卫团每人做了件狗皮背心,你摸摸,真是暖和。”徐国臣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张晓儒都帮着收了几千张狗皮,蒋思源至少收购了上万张狗皮。这么多狗皮去了哪里徐国臣突然想到,八路军的冬装中,多了狗皮大皮和背心徐国臣饶有兴趣地问:“能详细说说过程吗”张晓儒介绍着说:“当时蒋会长把我找来,主动介绍的生意,一张狗皮赚三到五角。那两个月,着实赚了一笔。可惜,还有几百张,他不收了,只好拿来做背心。”张晓儒“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徐国臣很是满意。通过这次接触,加上常建有之前的结论,徐国臣认为,张晓儒是可信的。至于蒋思源,如果他是为了私利,诬陷崔同元是游击队,可以理解,徐国臣甚至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如果蒋思源参与过抗日活动,那对不起,一定要把蒋思源扳倒。徐国臣为上次疏远张晓儒而内疚:“张兄弟,喝一杯,以后是自家人了。兄弟在三塘镇办事,还要请多加关照。”张晓儒佯装不喜:“徐大哥说这种话就见外了,你的事情就是我的事情,有事尽管吩咐。”张晓儒表面与徐国臣亲热,回到酱菜馆后,让陈光华安排人盯着他。徐国臣问了很多关于蒋思源的事情,要不是蒋思源的身份,恐怕早把他抓起来了。张晓儒很想配合徐国臣,但表面上不能太主动,他可以暗中配合,让徐国臣把三塘镇搅个天翻地覆才好。他相信,这几天徐国臣一定会有所行动。张晓儒叮嘱道:“跟人的原则一定要记得:宁可跟丢,也不能被发现。”陈光华笑着说:“一个人不行,那就安排两个人嘛。”张晓儒摇了摇头:“徐国臣是特务队的,很警惕,不是人多就可以的。”盯梢是一门技术活,不是勇敢、坚强就能做好的。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还得熟悉周围一切环境。晚上,张晓儒回了趟淘沙村,与李国新见了面后,把张达尧叫到暗室。“达哥,县城特务队来了个叫徐国臣的小队长,上次日伪袭击北庄沟,就是他提供的情报。初二回县城后,今天又来了三塘镇。此人必有图谋,我让陈光华安排人盯着他,三排的人没经验,再上道保险,你去盯两天。”张达尧没有多话,张晓儒安排的事情,尽力而为就行:“好。”张晓儒提醒着说:“去镇上,尽量不要带多余的东西。现在各个哨卡、警卡,不论是贩牛的、挑小担的,还是其他做小买卖的,哪怕是串亲访友的,只要身上搜出红布块、红线、铜元、制线、小镜、黑豆、烟袋、火柴等,都看作共产党暗号,抓住就杀。”张达尧吓了一跳:“这么严重了吗”张晓儒缓缓地说:“有个冬闲在临汾做工的青年木匠,春节回家,走到良马被警卡卡长武志英查住,裤上缀的红布,本是取吉利的意思嘛,被武志英以共产党犯送到县里,砍了脑袋,武志英得奖银洋一百元。”李国新也说道:“西关有个卖小壶的,被搜出一撮黑豆,另外一个人搜出一只小圆镜,统统按共产党人杀掉。桃园村有个来县城赶集的人,也被搜出几根红头火柴,被拉到西门外杀了。他们以为,这样能把我们吓住。恰恰相反,人民群众更痛恨日本鬼子,他们更愿意参加抗战。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太岳军区七七二团,已经进驻双棠县,将为我们重新打开局面。”抗日政府控制的地区,不仅遭到日军不停扫荡,位于路南的国民党军队,也经常来骚扰蚕食,抗日政府已经被压缩到了永丰附近的区域。张晓儒兴奋地说:“太好了”李国新叹息着说:“还有个消息,根据县委的调查,发现了向日军提供情报的叛徒杨玉海。此人革命意志不坚定,见日军大肆扫荡,见人就杀,见房就烧,见东西就抢,为了活命,主动去县城自首。”这种事情,不可能发生在真正的共产党员身上。张晓儒鄙夷不屑地说:“前有刘影东,现在杨玉海,之前还有个李万田,这些人混入革命,只是为了享受,从来没想过,要为抗日牺牲自己。”李国新正色地说:“革命队伍就像个大熔炉,炼出了真金,也会淘汰渣滓,这些叛徒,就是渣滓,他们早晚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张晓儒觉得,终于可以松口气:“既然知道了杨玉海的身份,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李国新缓缓地说:“还不行,因为杨玉海跑了。”杨玉海暗地里背叛了党,但表面上,装得很正经。要不是组织审查越来越严密,自知瞒不下去了,也不会逃跑。张晓儒惊叫着说:“跑了”如果能除掉杨玉海,或者像刘影东一样,让他给日伪带去假情报,说不定可以打日伪一个埋伏。李国新叹息着说:“没暴露身份前,谁会想到,他是叛徒呢县委已经下令,要想尽一切办法,除掉这个叛徒”说到后面时,李国新的语气越来越严厉。张晓儒问:“杨玉海知道七七二团的事吗”李国新摇了摇头:“不知道,这是军事机密,七七二团昨天才到北庄沟。”张晓儒一拍大腿:“那就好办了。”第九十五章 害怕了徐国臣原本与杨玉海约好,两天后三塘镇赶集时,在关帝庙接头。杨玉海身份暴露,如丧家之犬,等不及赶集,提前到了三塘镇。他不敢进红部,只能在外面默默等着。一直等到傍晚,杨玉海在对面的角落里,不停地跺着脚。大冷的天,待在室外还不烤火的话,全身都会冻僵。杨玉海像只受了惊吓的耗子似的,不敢相信任何人,只想单独见徐国臣一面。看到徐国臣出来,杨玉海正想迎上去,却发现徐国臣身边还有一个身着黄绿色棉军装的男子。他犹豫了一下,又将身子缩了回去,等他们走后,在后面悄悄跟着。徐国臣身边的正是张晓儒,这几天,每天晚上都要请徐国臣喝一杯。前两次都在新辉饭馆,后来张晓儒觉得太不划算,把他带到了酱菜馆旁边宋启舟的小酒馆。在这里喝酒,张晓儒可以挂账,哪怕吃再多也不心疼。张晓儒走出红部时,目光一瞥,看到远处有个人影一闪。当时他没在意,以为是张达尧。张晓儒还在想,张达尧怎么会犯这样的错误,幸好徐国臣没注意,要不然就坏事了。张晓儒收回目光,随口问:“徐大哥,还去昨天那里喝一杯”徐国臣应道:“可以,那里清静,酒菜也不错。”在红部吃饭,不要说喝酒,也不要说吃好,能吃饱就不错了。进小酒馆时,张晓儒让徐国臣先进去,他借机朝身后一扫。果然,他又发现了那个人影。张晓儒暗暗诧异,那个人影并不像张达尧啊。他突然心里一动,难道是杨玉海张晓儒进去后,酒馆的伙计看到他,脸色顿时一变,但又不得不挤出笑容。张晓儒可不管伙计的脸色,大咧咧地说:“老规矩,来坛汾酒,牛肉、羊肉摆上来,再杀吃鸡。”徐国臣觉得张晓儒太豪爽了,每天这么吃喝,以后回了县城,还吃得下东西吗徐国臣笑着说:“张兄弟,不用太客气了。”张晓儒不以为意地说:“这算啥,晚上反正也没事,多喝一杯,回去好睡觉。”他们在里面推杯把盏,杨玉海在外面冻得快成冰棍了。等他们喝完,已经是三四个小时之后。徐国臣站起来后,一个趔趄:“张兄弟,早点休息,今天就到这吧。”他也知道,张晓儒在这里吃饭,是不用结账的,这让他更加相信张晓儒。张晓儒似乎站立不稳,兀自撑道:“好,明天再喝。”张晓儒等徐国臣拐过弯后,身子不再摇晃。而徐国臣走远后,也立刻稳住了身子。两人在酒馆里喝得热闹,嘴里也称兄道弟,但两人都留了一手。“徐队长”徐国臣听到有人喊自己,手连忙伸向腰后,摸到了手枪。杨玉海低声说:“是我。”徐国臣低声惊呼:“你是杨”杨玉海又冻又饿,在刺骨寒冰中等人,跟受刑一般难受。但此时的杨玉海,没时间计较这些:“出事了。”徐国臣连忙说:“走,换个地方说话。”张晓儒晚上原本睡在酱菜馆,但他在徐国臣走后,也悄悄跟了上去。没过一会,就发现了张达尧。张晓儒悄声说:“达哥。”张达尧诧异地问:“你怎么来了”张晓儒问:“有什么发现”“下午,有一个穿着棉长衫的男子,在红部外面游荡。你们出来后,也跟到了酒馆外面。”张晓儒心里一动:“找徐国臣的”“对。”张晓儒意味深长地说:“前面是三塘客栈吧”“是。”张晓儒缓缓地说:“从现在开始,你的任务不再是盯徐国臣”第二天,张晓儒刚到红部,就被叫到了小川之幸的办公室。在办公室,除了小川之幸外,还有范培林、徐国臣,以及一名穿着棉长衫的男子。张晓儒的目光,在这陌生男子脸上停留了一秒。张晓儒站到小川之幸身边,准备随时给他翻译。徐国臣见人到齐后,指着杨玉海说:“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是原中共双棠县贸易局干事杨玉海,他心向皇军,此次弃暗投明,愿意协助我们,清除双棠县的共产党。”小川之幸问:“中共在哪里”杨玉海朝小川之幸躬了躬身,恭敬地说:“原来中共主要在永丰一带活动,后来转移到了北庄沟,遭到皇军打击后,又到了西村。”小川之幸瞳孔一缩,冷冷地说:“西村”之前中共二分区的区委就在西村,他带部队去西村扫荡,把西村的房间几乎全烧光了。就算没烧光的,也被游击队给炸了。小川之幸也有十几个手下,死在西村,还有十来人,在西村负伤。杨玉海犹豫着说:“西村遭到皇军打击后,那些村民更加仇恨皇军,也更加支持中共。”日本人总以为,通过三光政策,能压迫中国人。他们并不知道,中国人从来不会屈服,压迫得越重,反抗的力量就越强大。小川之幸问:“西村距离北庄沟没多远吧”徐国臣说道:“只有几里。”昨天晚上,他与杨玉海见了面后,很是兴奋。要不是太晚,他真想连夜突击西村。然而,对三塘镇来说,徐国臣是客,调不动一兵一卒。小川之幸走到地图前,张晓儒马上给他指出西村的位置。这个地图很详细,很多地名,要不是看地图,张晓儒都不知道。徐国臣一直在等着小川之幸下命令,然而,小川之幸一直没说话。他给张晓儒使了个眼色,但张晓儒也只是无奈的苦笑。别人不知道,他很清楚西村对小川之幸,是痛苦的回忆。等了一会,小川之幸才突然说:“袭击西村,我们只配合,应由旅团部派出部队。”徐国臣急道:“小川队长,机不可失,现在出兵,正好一举破获中共双棠县委机关。”小川之幸怒吼:“八嘎”徐国臣吓得脖子一缩,不敢再说话了。第九十六章 害怕散会后,徐国臣垂头丧气地走着,他百思不得其解,小川之幸怎么会是这样的反应换成其他日本军官,得知共产党双棠县委机关在西村后,还不马上扑了过去看到张晓儒,他放慢脚步,轻声问:“张兄弟,小川队长为何不出兵呢”张晓儒低声回道:“小川队长之前在西村吃过大亏,死了十几个,伤了十来个。现在让他再去西村,能不慎重吗”他其实也希望,小川之幸能马上出兵。西村附近的北庄沟,驻扎着太岳军区772团,这可是主力团,哪怕小川之幸倾巢而出,也占不到便宜。遗憾的是,小川之幸经受住了消双棠县委的诱惑,只愿意配合。徐国臣叹道:“正好报一箭之仇啊。”张晓儒看了后面的杨玉海一眼,轻声说:“报不报得了仇,还是另外一回事呢。我倒觉得,小川队长的谨慎是对的,毕竟,你的情报未经证实。”徐国臣解释着说:“杨玉海是贸易局的干事,共产党贸易局与县委在一起办公的。上次北庄沟的情报,就是他传出来的。”张晓儒问:“杨玉海为何不回去”徐国臣叹息着说:“他的身份暴露了,晚走一步,就要落到共产党手里了。”张晓儒反问:“既然共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