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手 分节阅读 124
作者:可大可小      更新:2023-06-20 22:59      字数:4741
  d他对张晓儒说的很感兴趣。两人聊得兴起,也就顺便问起了张晓儒以前的工作。得知张晓儒给皇军当过翻译,还是特务队长,高桥三郎对张晓儒更有好感。在他的印象中,中国人都不喜欢学习,只想混吃混喝得过且过。像张晓儒这种,主动学习日语,进而能做翻译的人,实在少之又少。这说明,张晓儒是真心愿意替皇军做事。高桥三郎问:“你是一个善于学习,善于思考的朋友。你觉得,以后三塘镇要如何做好经济工作呢”张晓儒管着一个乡镇,还是与八路军占领区很近的一个乡镇,他面临的情况,与城市又不一样。张晓儒谦逊地说:“这正是我来学习的原因,我想,通过向高桥教官学习,一定可以找到答案。”高桥三郎缓缓地说:“在军事上,我们要坚决消灭八路军。但对我们来说,可以通过物资交换接触敌方人员及敌区商民进行情报、策反活动。我们也可以借助有利身份,在敌区活动,出入茶坊酒肆,了解社会动态。然后,根据情报线索,有针对性的活动。任何军事行动,都要情报优先,通过一些手段,特别是经济手段,可以更容易获得敌人的情报。”张晓儒激动地说:“高桥君一番话,令我茅塞顿开。回去之后,我会认真研究。或许,我开办的榨油坊,就能有这样的效果。”他暗暗警惕,回去后要马上汇报,防备敌人用这种方式进入根据地。高桥三郎问:“榨油坊”张晓儒介绍道:“是的,我们那里有野生的杏仁,有种植的核桃、花生和一部分胡麻数理,产地分布广泛,差不多各个山庄都有。只要榨油坊办起来,八路军控制区域下的百姓,也会来榨油。到时候,我的榨油坊,就是一个情报收集站。”“你的想法很好,但八路军很狡猾,你要分辨哪些是他们的人很困难。”张晓儒笃定地说:“刚开始可能不容易,但时间一长,肯定会知道的。就算不知道也没关系,通过榨油坊可以很好地宣传东亚共荣的政策,让他们知道,只有跟着皇军,才能过上好日子。只有跟着皇军,才能幸福快乐。”高桥三郎点了点头:“不错,如果经营好了,你的榨油坊确实大有所为。”在他看来,榨油坊只是给老百姓榨油,可以宣传奴化教育,也能收集八路军的情报。至于经济上的作用,他觉得不会太大。张晓儒突然叹息道:“可惜,榨油机器实在太贵了。这次来太原,原本想买套榨油设备回去,看来很能如愿。”高桥三郎问:“你要买什么设备”张晓儒说道:“我们的规模不大,买不起蒸汽机,也买不起柴油机,只能用人力和畜力,用螺旋榨油设备。可就算如此,一套机器下来,也得一万五千元。”高桥三郎问:“你这是为了宣传东亚共荣,为了搜集八路军情报,应该特务机关出面。机器买了没有”张晓儒轻声说:“还没有,钱不够。”高桥三郎笃定地说:“我帮你问问,一定要给你一个合理的价格。”张晓儒忙不迭地说:“多谢高桥教官。”他怎么也没想到,随便一番话,竟然能有这样的收获。高桥三郎拍了拍张晓儒的肩膀:“好好在这里学习,我很看好你。”用日语与张晓儒无障碍沟通,令他不知不觉说了很多机密。张晓儒坚定地说:“一定努力学习,报效皇军的栽培。”高桥三郎满意地点了点头发“哟西。”张晓儒“诚恳”地说:“高桥君,真希望你能去三塘镇看看。到时候,我能带你翻过白云山,看看八路军治理下的百姓,过着怎么悲惨的生活。”高桥三郎微笑着说:“有机会一定去。”他在太原的经济巡回班,接触的都是本地商人,不管他们是否与八路军做生意,至少都会披着一层伪装。如果能去根据地,亲眼看看那里的景象和百姓,也是另外一番滋味。张晓儒走开后,孙世润马上凑了过来,他很是感慨:“张兄弟可以啊,刚来就和高桥教官聊一块了。”他来太原两个月了,至少只学会了几句打招呼的日语,再想多说几句,就得用中国话交流。张晓儒谦逊地说:“我在双棠别的没学会,就学会了日本话。”孙世润说:“你这日语水平很高啊,要不是我知道你是中国人,都听不出来。”张晓儒转移了话题:“孙兄,晚上出去喝一杯”孙世润连连点头:“好啊。”不是每个汉奸,都能大富大贵,很多人只是勉强混个温饱罢了。在这里训练,有吃有住,如果自己花钱到外面吃饭,傻子才干。只有像张晓儒这种,刚来太原,什么都不懂,又想跟人亲近的人,才愿意花这冤枉钱。下午训练完后,两人溜了出去,这次张晓儒学乖了,没再穿军装。穿着日式军装,确实能横冲直撞,但看到别人望向自己的目光,心里就跟吃了一百只苍蝇似的。孙世润也特意换了便装,他们出去喝酒,还是低调点比较好。不仅不要去大的饭庄,还要尽量僻静些。张晓儒先去了旅馆,把陈景文和王朴堂叫来。孙世润大开眼界,张晓儒官当得不大,这架子实在不小:“张兄弟,你来太原,竟然还有人跟着啊。”张晓儒说:“他们是来办事的,过两天就回去。王朴堂,机器问得怎么样了”王朴堂欠了欠身:“今天又问了几家,价格都一样,谁也不松口,他们似乎早就知道,我们要买榨油设备。”张晓儒微笑道:“暂且等一等,今天我已经拜托太原宪兵队的高桥三郎,他会帮我们去压价。”孙世润惊诧地说:“今天你跟高桥三郎就是说榨油设备的事”第二百六十五章 还是日本人好使陈景文在旁边听着张晓儒的话,心里暗暗竖起大拇指,连长刚到太原一天,就认识宪兵队的日本人了,还让他帮着压价。这要是换成别人,除了接受一万五的价格外,恐怕也没其他办法。王朴堂也是一脸敬佩,张晓儒到哪里都能抱日本人的大腿,有了日本人撑腰,什么事都好商量。他笑着说:“真没想到会长,竟然能让皇军给压价,这次肯定妥了。”张晓儒说:“明天你们好好歇一天,也逛逛太原城,给家里人买点东西回去。兄弟们每人给五块钱补贴,你们两人每人二十元。”“多谢会长。”陈景文和王朴堂异口同声地说,这次来太原,本只想着办事,没想到张晓儒还给钱买东西。王朴堂很感动,只有陈景文知道,张晓儒这是为了方便他活动,监视济民大药店的田子光。孙世润在旁边看着,感慨地说:“张兄弟,你对手下挺仗义啊。”张晓儒笑道:“这又不是我的钱,是镇公所的摊派,大家都是兄弟,有钱大家花嘛。”这钱他可以用,但不能装腰包,而且还不能全用到公事上,否则,他这个汉奸特务,岂不是名不正言不顺拿摊派的钱送人情,就算别人知道,也说不出什么。孙世润叹道:“看来还是要当官。”他虽是新民会成员,但没什么油水,就算有油水,也只能过过手,最多手上沾点油,肥肉都进别人口袋了。就像今天一样,吃吃喝喝可以,但口袋里落不下。张晓儒微笑着说:“孙兄回长治后,肯定是要做官的。”孙世润叹道:“希望如此。”张晓儒晚上带孙世润出来喝酒,原本是为了接近距离,但他也发现一个问题,自己想跟陈景文接头都不方便了。孙世润一直跟着他,晚上还得跟他回警察教练所,两人睡的是上下铺,可以说,孙世润无时不刻地跟着他。陈景文只是与他传递了几个眼神,让他知道事情正在进行。第二天,高桥三郎主动找到张晓儒,跟他说起了榨油设备的事。高桥三郎拿着一张纸找到张晓儒:“这是华北支那开发株式会社太原分部的地址,你们要的榨油设备,他们有,价格七千五联银券。”张晓儒高兴地说:“真的那太好子,原来一套设备的钱,现在可以买两套设备了。”他是真的高兴,只花一半的钱,就能买到同样的设备,再好不过了。高桥三郎问:“你原本打算买几套设备”看到张晓儒如此高兴,高桥三郎感觉很有成就感,这或许就是帮助别人所带来的快乐吧。张晓儒笑着说:“原本打算买两套,这些机器设备很难买到,就算买到了,也很难运回双棠县。所以,得有一套备用的,否则机器一坏就全白瞎了。”高桥三郎笑着说:“现在呢”昨天听了张晓儒的介绍,他觉得张晓儒的设想很好,让那些愚昧的百姓尝点甜头,让他们知道皇军的恩惠,有利于占领区的奴化教育。只要占领区的老百姓不跟皇军作对,甚至还感激皇军,皇军的压力就小多了。张晓儒高兴地说:“买三套高桥教官,我还想在三塘镇开家药店,可是这药品是管制物品”高桥三郎蹙额攒眉,沉吟道:“药店不是那么好开的,药品更不是那么好弄的。”张晓儒看高桥三郎脸色不太好看,连忙解释:“是啊,我也知道,在太原弄到药品很难。我出马,最多也就能弄点中药,想要西药,特别是紧俏的西药,简直难如登天。这种事,除了高桥教官出面,谁也没办法。”高桥三郎想了想说:“这样吧,药品的事,你让华北支那开发株式会社的人办。能办则办,不能办也没办法了。”下午,张晓儒又出去了,他到旅馆找到王朴堂,让他与华北支那开发株式会社太原分部联系购买机器。王朴堂高兴地说:“会长出马,比我们瞎跑要强得多。”张晓儒说:“赶紧去办,机器一到手,马上起运,机器早一天运转,咱们就能早一天赚钱。”王朴堂连忙说:“我马上去。”张晓儒叮嘱道:“你先去问一下情况,看他们还有什么货物,如果有适合我们的,也顺便买点。特别是药品,最好能让他们给我们长期供应。拿着高桥三郎的名义,不多占点便宜,可就吃大亏了。”王朴堂走后,张晓儒把陈景文叫来。他们在太原,反而没有在三塘镇那么方便。张晓儒问:“济民大药店的事办得怎么样了”陈景文说:“根据我们的调查,田子光还有个同学,叫赵耕夫,两人昨天晚上又出去贴标语了。”张晓儒苦笑着说:“除了贴标语,就不能干点其他的吗那个赵耕夫是干什么的”陈景文说:“赵耕夫也是北平药剂专科学校毕业的,两人都在济民大药店当药剂师。”张晓儒说:“那行,把他们两人都弄回去。”陈景文叹道:“怎么弄啊,又不能表明身份。”张晓儒笑着说:“不表明身份,不代表不能带他们回三塘镇。你准备好,明天晚上,我让警察去抓他们,你的任务是让他们去三塘镇。”张晓儒跟宪兵队扯上了关系,高桥三郎对他还很欣赏,不要说让警察抓人,哪怕就是让日本宪兵队抓人也没问题的。至于警察,张晓儒就在警察教练所,里面不是新招的警察,就是办训准备提拔的警长。只要向他们透点风声,收拾田子光分分钟的事。只是这个度得把握好,既要让田子光跑掉,又不能让警察怀疑,还得让田子光与陈景文碰巧遇上。甚至,张晓儒都不用使用这方面的关系,只要给警察局打个电话就能办妥。第二天晚上,田子光和赵耕夫刚到街上贴了两条标语,就被警察发现了。他们好不容易甩掉警察,可是刚跑回济民大药店,又发现了楼下也有警察。第二百六十六章 碰面田子光回到房间后,习惯性地走到窗户旁,拉开窗帘看了看,发现了下面走动的警察,他顿时脸色大变。警察到了楼下,显然发现了自己。他焦急地说:“耕夫,不行,咱们得马上走”赵耕夫也跑到窗口,看了看下面,也是脸色剧变。从他们第一次到街上贴抗日标语开始,两人就预料到了今天。两人迅速收拾东西,他们也没什么行李,主要是些书籍,拿箱子一装,马上就能离开。然而,刚到门口,警察突然猛地敲着门,让他们马上开门。两人自然不敢开门,连忙从后门往外走,可是后门也有警察,只不过,两名警察已经被人打倒在地。两人顾不上惊诧,提着箱子就跑,刚跑到外面的大街,就看到有两辆黄包车停在路边,车夫正坐车车边聊着天呢。田子光还没坐稳,就急着说道:“快走”田子光并没有说目的地,但车夫拉着他们后,却迅速跑了出去。半个小时后,田子光才突然发现这一点。田子光急道:“等等,停车,你要拉我去哪里”车夫低声说道:“到地方就知道了。”田子光突然醒悟,这两个车夫在街口是故意等自己:“我们后面的警察,是不是你们打倒的。”车夫笑了一声,却没有回话。田子光不于说话,他对车夫的身份,突然好奇起来。离开北平后,他一直在苦苦寻找抗日组织,然而,他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