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手 分节阅读 162
作者:可大可小      更新:2023-06-20 23:02      字数:4746
  d众入会,势力得到很快发展。长毛道内部,实行军事编制,设团、营、连、排、班五级,秘密进行捐款、屯粮、派鞋。据说,双棠县的长毛道众,有数百人之多。有些,还是不明真相的抗日群众。张晓儒收到消息后,马上向上杉英勇报告,并且建议,营救长毛道的道头田实。张晓儒在上杉英勇面前,信誓旦旦地说:“共产党想除掉的,我们就要营救,共产党的敌人,就是我们的朋友。”上杉英勇问:“消息可靠吗”张晓儒笑了笑,自信地说:“连荣春的情报,什么时候出过差错”上杉英勇沉吟道:“这样吧,我向山本队长汇报后,再决定下一步行动计划。”张晓儒回去的时候,把孙世润叫到了办公室。太岳区公安局的行动,孙世润恐怕不知道。他已经接到消息,那个所谓的回流一号,已经被逮捕,不日将被枪毙。也就是说,孙世润的回流计划已经流产,他的回流一号,再也不会给他传递情报,很快,就永远也见不到了。张晓儒看到孙世润进来后,也没站起来,坐在办公桌后,拿起桌上的烟,斜睨了他一眼,问:“孙世润,你的回流一号最近有消息传来吗”孙世润还是很有眼色的,马上掏出火柴,给张晓儒点上火,恭敬地说:“还没有。”他上次接头失败,心里已经很慌乱。他现在不想提及任何关于回流计划的话题,特别是与张晓儒、上杉英勇、山本常夫等人。张晓儒缓缓地说:“可连荣春已经传回了最新消息。”孙世润眼中一惊:“什么消息”张晓儒随口说:“太岳公安局,准备对长毛道的道头和道首动手。”孙世润眼中有些慌乱:“什么”如果没有连荣春,回流一号就算没传回情报,也不算什么。可有了连荣春后,连荣春得到了什么情报,回流一号也得有什么情报才行啊,否则,日本人岂不就知道,他的回流一号失踪了回流计划如果失败,他这个特务队长也干到头了。这不是恐吓,而是会实实在在发生的。张晓儒问:“你的回流一号到底怎么回事”孙世润叹息着说:“张科长,实话跟你说吧,上次就没接到头。”张晓儒吃惊地说:“没接上头他没出意外吧”孙世润摇了摇头:“那倒不会,回流一号级别要高一些,应该不会出事。我也向上杉英勇汇报了,下次一定会接上头的。”张晓儒说道:“如果下次没接上头呢总不能为了照顾你,连荣春的情报也不向上面报告吧”孙世润突然有个主意,犹豫着说:“这个张科长,有件事想请你帮忙,可又难以启齿。”张晓儒不置可否地说:“说说看。”孙世润迟疑着说:“在没有联系上回流一号之前,能否借用一下连荣春的情报张科长,我知道这不妥当,可我刚到双棠县,如果表现不好,甚至回流计划失败,日本人是不会放过我的。”张晓儒缓缓地说:“这个,咱们是同学,帮你一二次也没关系。但时间一长,难免会走漏风声。”孙世润高兴地说:“多谢张科长,你可是救了我的性命啊。”张晓儒说:“但有一件事,我要提前申明,如果日本人知道了,我是不会承认的。连荣春的情报,都是你在这里窃取的。”他怎么能无缘无故的帮孙世润呢,掐断孙世润的情报线,让宪兵队只能使用连荣春的情报,他就可以省心了。孙世润忙不迭地说:“可以可以。”只要张晓儒不说,这件事就不会暴露,回流一号与连荣春传回同样的情报,不是说得过去么随后,孙世润向上杉英勇报告,回流一号也传回了消息,中共太岳区公安局,准备让八路军和游击队配合,镇压长毛道。第三百四十九章 调开孙世润带着特务二队的人,潜到张店和下庄一带,寻找长毛道的道头田实。然而,他们才到张店,就得到消息,田实已经被镇压,其他道首,不是被抓捕,就是逃得不知所踪。孙世润很沮丧,好不容易得到的情报,却晚了一步。既然到了张店,自然要与回流一号见一面。只是,孙世润再次失望。这次他终于得到确切消息,回流一号也出事了。共产党对叛徒绝不手软,早在几天前,回流一号就被处决了。听到这个消息,孙世润感觉天旋地转,回流计划彻底破产。他这个特务队长,恐怕也快干到头了。回到县城后,孙世润不敢向任何提起此事。一旦有人知道,他马上完蛋。得知孙世润回来,张晓儒将他召来,询问张店之行有何收获。孙世润撒起谎来,脸不改色心不跳:“回流一号去中共太岳一地委的党校学习了,估计要学习两个月。这两个月,恐怕还得借用连荣春的情报。”张晓儒随口说:“你是特务队的队长,连荣春这条线,你直接掌握也没关系。”孙世润惊喜交集地说:“这真的可以吗”如果掌握了连荣春这条线,他就不用担心回流一号了。可以将连荣春的情报,以回流一号的名义传回来,日本人更加不会怀疑。张晓儒不以为然地说:“你把他接过去,我还巴不得呢。”连荣春提供的情报,就算没有孙世润,他也能知道。将连荣春交到孙世润手里,以后这条线出了事,跟自己也没关系。孙世润感激地说:“多谢张科长。”他这次是真心实意的感谢张晓儒,有了连荣春这条线,他这个特务队长的位子,算是暂时安稳了。张晓儒突然说:“最近,白晋铁路接连有火车头发生爆炸,日本的工程师排除了机器故障,怀疑是被人安放了炸药,你带人去查一下。”苏宗才制作的煤块炸弹,外表与普通煤块一样,混在煤堆里,火车头里的铲煤工人,根本就发现不了。近日,有两个火车头被炸毁,日本人怀疑是抗日分子所为,但到现在也没找到原因。孙世润说:“这件事我听说了,马上去查。”张晓儒提醒道:“如果不是机器出了故障,那肯定是人为。我估计,不是军统就是游击队。军统,可以让史建德打探消息,如果是游击队,连荣春也应该能知道些什么。”孙世润说:“我带二小队的人先去看现场。”张晓儒说道:“日本人很重视,把一小队也带上。哪怕查不出原因,至少让他们觉得,我们是竭尽全力的。”孙世润感激地说:“多谢张科长提醒。”他现在明白,张晓儒为何能深得日本人的信任了。兴师动众去调查火车头被炸,不管能不能查出原因,日本人都会认为他是忠诚可靠的。张晓儒提醒道:“多带人去,既是为了让日本人看到我们做事的决心,也是为了保护自己。到了城外,可就是抗日分子的天下了。特别是到了晚上,一定得小心小心再小心。不管有没有调查出原因,都要多待几天才回来。”张晓儒让孙世润带着特务队的大部分人离开,不仅仅是想让特务队表现给日本人,也是为了暂时消除县城的特务。因为,张晓儒得到一个最新消息,县委书计阳诚,将来县城布置工作。为了保护阳诚,给他营造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张晓儒才让孙世润去调查火车头。就在孙世润离开县城的当天中午,阳诚化装成一名商人,悄然住进了新天客栈。得到消息的张晓儒,晚上与阳诚见了一面,他们没在新天客栈见面,而是在张晓儒家里。陈国录和关巧芸,以及李国新,也都到了。张晓儒看到阳诚,快步走过去,双手握着他的手,亲切地喊道:“阳书计”阳诚微笑着说:“你好,晓儒同志。”张晓儒说:“喊同志有些生分,你还是喊我晓儒吧。”阳诚微后退一步,打量着张晓儒,笑着说:“好。晓儒,我们有三年多没见面了吧”张晓儒感慨道:“是啊,三年零七个月了。”旁边的李国新惊讶地说:“阳书计,七书计,你们以前认识”他一直都不知道,张晓儒与阳诚竟然是认识的。阳诚笑道:“我们确实早就认识了,在太原时,我们一起工作过。”张晓儒说道:“阳书计当时是我的上级,也是我的入党介绍人。”阳诚说道:“好了,大家坐下开会吧。我在县城只能待一晚,明天就得离开。”张晓儒坚定地说:“请阳书计布置任务。”阳诚坐下后,正色地说:“我们要继续进行反清乡、反扫荡、反维持的斗争,巩固和发展根据地,加强党建、政建、民兵和经济建设。根据县委的统计,我县有一个党委、四个区分委、五十五个党支部,四百八十五名党员。二区分委的工作一直很出色,你们的民兵是全县发展最好的,为根据地的经济建设,作了很大贡献。希望你们能继续保持优良作风,加强党的建设,做好敌工和情工工作。”张晓儒说道:“请阳书计放心,我们目前在警备队、特务队都有自己的同志。”他相信,李国新已经将二分区的情况,向阳诚详细汇报了。陈国录除了在特务队任职外,还在军统担任行动队长。只是,陈国录的身份,除了他和李国新外,其他同志都不能知道。阳诚点了点头:“这方面你们做得很好,我们能多次粉碎日军的扫荡,得亏你们及时传回的情报。”张晓儒在太原从事过地下工作,当时的张晓儒,对地下工作显得青涩,可现在,他不但成功打入了敌人内部,还能担任要职。最重要的是,他还带着这么多同志。二分区的同志,除了李国新外,几乎都没从事过地下工作。就算是李国新,以前也只是交通员。他们不但形成了一张严密的情报网,而且安全高效。第三百五十章 敌工部阳诚刚到双棠县时,就听了李国新的汇报,当时他对张晓儒真是刮目相看。就算是自己,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也很难建立这么严密的情报网。最重要的是,张晓儒竟然还学会了日语。日语虽然不算复杂,一般与之经常接触的中国人,都会讲几句。但要能给日本人当翻译,那就不容易了。对二分区的工作,阳诚没什么好说的。他这次来县城,除了与张晓儒见一面外,还要与四分区的同志碰头。阳诚沉吟道:“按照去年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政治家部的决定,在统一指挥党、政、军、群的对敌斗争中,经县委反复研究,准备挑选一批党性强、久经考验、智勇双全的中共党员干部,成立双棠县敌工部。”张晓儒喃喃地说:“敌工部”阳诚点了点头:“对,敌工部的工作,是打入敌人内部做地下工作,通过秘密的统战工作,掌握日伪军辗转扫荡的情况,为双棠县和附近襄漳县党政军群提供军事情报。”李国新笑着说:“我们现在虽没成立敌工部,但已经在做敌工部的事情了。不仅如此,我们还故意让敌人在内部安插了卧底,好给他们传递假情报。”阳诚摆了摆手:“除了县城和三塘镇外,还要在青树镇、印塘、新泽、张店,以及县城周围,都布天罗地网。除了二分区外,四分区,甚至三分区的同志也会参与进来。”张晓儒自信地说:“阳书计,有我们二分区就够了,何必再麻烦其他同志呢”阳诚严肃地说:“晓儒,你是二分区的书计,眼睛就只看到二分区我们党,从来不准讲个人英雄主义,更不准搞山头主义”张晓儒连忙解释道:“我只是觉得,让其他区的同志参与进来,反而不好保密。”从工作需要考虑,二分区的同志,足够完成这个任务了。他只是二分区的书计,其他分区的同志参与进来,一起工作时,难免会出差错。李国新问:“阳书计,敌工部由谁领导”阳诚一眼就看穿了李国新的心思:“当然是县委直接领导,你是想问,敌工部的部长,是不是张晓儒吧”李国新诚恳地说:“阳书计,我不是要给七零五要官,但是,这个敌工部长,没有谁比他更合适了。”张晓儒却说道:“我倒觉得,老李才是最合适的人。我的身份,不便公开露面,也不方便与同志们经常见面。”他考虑问题,首先想的是实际需要。敌工部长,需要与打入日伪军内部的同志联系。阳诚说道:“你现在的身份,也不公开露面,也不方便与同志们联系,但不也一样领导着二分区的抗日”张晓儒摇了摇头:“敌工部的情况不一样,我担心完成不了组织交待的任务。我建议,还是由老李,或者其他同志担任。”阳诚严肃地说:“你什么时候学会跟组织讨价还价了经组织研究决定,由张晓儒同志担任敌工部长,李国新和纪俊秀分别担任副部长。”张晓儒蹙起眉头:“四区的区长纪俊秀”阳诚点了点头:“对。敌工部的工作,主要由二分区和四分区挑选优秀的同志加入。李国新和纪俊秀担任副部长,便于敌工部开展工作。”张晓儒问:“四分区会有多少同志加入敌工部”阳诚说:“四分区的同志,主要由纪俊秀同志负责,二分区的同志,由李国新同志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