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论坛回古代 分节阅读 39
作者:雁荡山的雁      更新:2023-06-21 00:07      字数:4668
  d,而且在时间如此短的情况下,很难得啊,于是便引来连连喝彩。而秦余听到这个,却摇了摇头,心道,“我说,怎么有人会比王维还厉害。”王泽他的诗,虽说不错,但想跟诗佛比,还差得远呢。秦余再待了一会儿,便和小六一道转身回去。他们身后,那些学子们仍不放过一鸣惊人的书生王泽。“王学兄,你能不能把在上午所作的诗给我们当场念出来,让我们品评品评。”有学子对王泽十分崇拜,希望能听听他到底写了什么样的诗。王泽心想,终于到自己表现的机会,于是乎,咳嗽一声,接着便将早上写的给一一念出来。“啊这是能让所有夫子变色的诗吗”“虽然有几篇精彩之处,但并不是每篇都很出色啊。”“想必王兄是靠数量取胜了。”“秦铁嘴还是秦铁嘴,不是我们三言两语就能动摇的。”听完王泽的十首诗,全场一片哗然。众人的质疑,令还在云端的王泽十分尴尬,他脸一红,突然捂着肚子道:“哎哟哟,小生的肚子痛得厉害,需要出恭,出恭”说着话,便在所有人诧异的目光下,快速离开这里。“哎呦,腰好痛”回到房间,秦余坐在桌案边,正看着书,却忽然感到一阵难受。小六抱着在秋日下晒好的两床被子,从外头走进来,他见秦余的样子,不怀好意地笑道:“公子啊,你身子本来就虚,一定要注意身体,不可操劳过度啊。”秦余问:“你想说什么”小六一面把收回来的被子,一床床叠好,一面笑着回道:“哈哈,没什么没什么,我看公子刚才和陆姑娘比力气,想来是因为太用力,而伤到哪里了。”秦余站起身,他发现小六话中有话,拿起书,敲着他的脑袋道:“别胡说,我和陆姑娘,清清白白。”小六回了一句,“我也没说什么啊,公子何必抢着证明。俗话说越描越黑,公子啊,你先前还说我呢,这回可着小六的道了吧。”秦余被小六的话弄得差点噎住,这个曹小六,他的嘴巴越来越厉害了,不愧是吹笛子的,比他这个吹箫学生还强。不想跟已经改变人设的曹小六讲话,秦余再次坐回位置上,摇头晃脑地读起手中的论语来。他一边读,一边心中在想,自己的腰最近确实有些不行了,可能跟日日送经给嘤嘤球的原因有关,是需要补一补,不然以后如何面对陆虎女呢。什么东西最补腰,什么东西最补阳气鹿茸、虎鞭,还有那个说不出名字的胶囊。但这些东西,一般来说都是很贵的,不是他这种靠寄居别人家的穷秀才能买得起。还可以买些普通补气药,或许鹿山药庐里就有。不不不,秦余摇摇头,药庐里现在的大夫是个冷面女医生,哪敢向她开口要这种难以启齿的药呢。即使包大娘,他也不敢要啊。不如去鹿山镇上买秦余点了点头,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不过啊,一个十八岁的大好青年,正是朝气蓬勃的时候,居然需要吃这个东西,如果被人知道,那还得了。这样看来,去鹿山镇时还需要精心打扮一番,不能被人瞧出来,不如我最终,秦余打定了主意,这时候,小六早已准备休息。秦余再看了会儿论语,到子时才上床安歇。到了第二天,便是书院选拔的最后一个关口。此时的鹿鸣台站满了观看结果的学生。中央,秦余和其他九个被选出的学子站成一排,都等待着台上的陆山长,对他们进行最后的考核。考核的过程,从书到礼。等轮到秦余与王泽时,太阳早已爬到最顶端的位置。陆山长看着台下的秦余,他和其他夫子一样,很想瞧瞧这个一次性写出十首精绝山水诗的秦铁嘴,今天能给他们带来什么样的惊喜。今天他们要通过相互斗诗或斗词的方式,来决定谁能参加十月初的尼山大赛。两人中间,作为裁判的方夫子正伸手摸进身前装满题目的盒子里。他从里面掏出一张纸条,当场对秦余二人念道:“浣溪沙,春。诶,两位,一个词牌啊,你们需要在一炷香内写出一首词来,还要与春相对。最后的结果,由老夫判定。比试总共三次,这是第一场,现在便开始吧。”方夫子说完,秦余盯着身前桌案上的宣纸,脑子在飞快运转,一时间想要写出一首有关春天的浣溪沙来,确实有些难。余光瞥见对面的人,那王泽已经开始奋笔疾书,想必心中已经有了佳作。看来此人虽不在王维之上,但确实有些实力。秦余握着笔,默默打开了千度论坛。第六十八章 秀一炷香的时间很快过去,对面的王泽在香燃尽前,早已写好了词。而秦余他却是到最后一刻才勉强将心中拟定的浣溪沙写进去。当然,无论哪个快,他们都在一炷香内完成了考核要求。方夫子首先拿起王泽写的词,他当着众人大声地念了出来。王泽的浣溪沙,写的是早春在他家乡齐州时所见到的情景。方夫子读罢,连连赞叹,场外的学子们听完,也无不佩服,这首词写景也写情。把早春的寒冷,与人心的淡漠都描述了出来,就连一直在关注秦余的陆山长也是眼前一亮,“这个学子叫什么,哦,王泽。”听完王泽的词,便轮到秦余了。方夫子拿起来一念,原来秦余的正好跟王泽相反,他写的是暮春景色,“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读完后,细细品味一番,觉得词句工整,朗朗上口,即惜春,又感叹时间易逝,算得上是首好词了。和王泽的词比起来,各有各的特色,方夫子表面公平地比对一番,然后才向在场的诸人说道:“两首浣溪沙各有千秋,老夫判定,第一场比试没输没赢,是为平局。”平局场外的诸生听了,心生疑窦,刚才的词中,明显是秦铁嘴的更胜一筹,怎么会是平局呢,不过也有人觉得有理,反正方夫子是裁判,他是书院的老人,做事向来公正,不可能会偏袒某个人的,而且王泽还曾得罪过夫子,那样就更不可能了。“所以说,夫子判得公允吗”有几个学子在下面窃窃私语。“这东西,总是要靠夫子自己判定的,有些我们觉得好,但从他老人家的想法中来说,或许又不一样了啊。”“有理有理”众人这一刻大多都认为方夫子判定得没有错。鹿鸣台上,陆山长摸摸胡须,摇头苦笑道,“这个继长啊”方夫子很满意自己的判定,他抬头剜了秦余一眼,然后问道:“两位,老夫的判定,可有什么疑议”王泽自然不会有疑议,可他也什么都不说,就等秦余说话。秦余细细回味,王泽的词是有一些味道,和晏殊的浣溪沙比起,一时间还真分不出个雌雄来,反正还有两场比试,不如看看后头的罢。“夫子,学生无异议。”秦余拱了拱手道。“王泽也无异议。”王泽听秦余如此说,自己还能有什么不同想法呢。方夫子点了点头道:“那好,我们便开始第二场比试吧。”说着,伸手再从盒子里抽出一张纸来,他对着秦余王泽二人念道:“猜诗谜,嗯,这回又有好玩的了。”方夫子一边说,一边从身上拿出一本诗迷集来,他对场内二人道,“老夫说一个诗迷,二位率先举手者回答,最后以答对多者,为胜。时间依然是一炷香。”他的话说毕,秦余和王泽立即绷紧了神经,两人的右手都鼓足了劲,只等方夫子把诗迷念出来。方夫子翻着集,在到第十三页时,发现这里的一个谜语非常有趣,于是当众说了出来,“两位听好,某日,有两个书生,一个高个子,一个矮个子,他们在花园中相见,互问姓名。高个子的向矮个子的道,颠来倒去都是头,大河失滔滔。矮个子的道,夏商之时夜间光,老牛过板桥。嗯,怎么样,两位听清了没”方夫子念完,把头从王泽那里转到秦余这边。两人都在思考这道题的谜底,场外的学生们,也都纷纷低头思量,一时间,鹿鸣台又恢复了宁静。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一炷香很快就要燃尽。这时,王泽眼前一亮,他想到了谜题答案,欣喜若狂,可等要举手时,对面的秦余早就把手举到了半空,顿时整个脸就垮了下来。“夫子,谜底可是王可,胡生那高个子的叫王可,而那矮个子的便是胡生罢。”秦余兴奋地把迷给说出来。面前的方夫子听后,表面上笑道:“嗯,你答的不错,是这个谜底。”方夫子说完,身后的王泽暗自懊恼,刚才就差那一会儿,自己心里的答案也和秦余的一样,可就是差了那点时间啊。场外的学子听到答案,皆点头赞同,颠来倒去都是头可不就是个“王”字吗,大河失滔就是个“可”喽。夏商之时夜间光,那便是古时的月,所以答案是个“胡”,而老牛过板桥,牛的下面加一横,可不就是个生字。妙啊,妙啊,真是一个有趣的谜语。见此,方夫子很勉强的开口说道,“第二局,秦余胜。时候也不早,现在开始第三局吧。”说罢,让一侧的王泽心里紧张了起来,第三局,他必须赢。方夫子第三次把手伸进盒子中,很快的,便又抽出一张纸条,他读到,“是个楹联的楹字,这道题,由你们当中的一个出上联,另外一个出下联,对得出的人取胜。那么,现在,你们中谁先出上联呢”夫子说完,秦余王泽脑子立即又飞转起来。王泽在思考有什么上联能难得倒鹿山第一铁嘴呢忽然,他想起前几天的一件事情来,当时宁州的醉月楼那里不正有副对联,一直没有被人对出来吗。哈哈,王泽喜不自胜,他看了看对面,秦余还没有对联出来,心中好笑,这一回终于能赢了。他举起手来,方夫子见到,便抬手让他说出来。“我刚得一个上联,秦学兄,你且听听。”说着,顿了一下,再道,“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秦余一听,没想到对方会出这个。“太卑鄙了,这可是秦兄的联。”场外面的韩溪,听到上联,非常愤怒,记得当时秦兄是说自己也对不出来。“是啊,这个王泽怎么这样。”还有那天去过鹿山镇参加比赛的那两个学子,也是诧异。其余的人虽不大清楚对联到底是出自谁的手,但听到这上联时,便觉得肯定不好对,都替秦余捏了把汗。“迎客舫,迎客访,迎客舫中迎客访,客访几人,客舫几人。”这时候,秦余不假思索地将下联给了出来,这让对面的王泽目瞪口呆,“你你怎么会”秦余没有直接回答,只是拱了拱手道,“不知在下对的可还好”方夫子听了听,起先王泽的上联起非常之高,自己一时半会儿,也给不出好的下联来,但没想到的是,这个秦小子,脑袋瓜竟这么灵光,他难道真的是怪物吗“夫子,学生对的可还工整”秦余见方夫子一动不动,便那手在他眼前晃了一晃。“好好。”方夫子从失神中醒来,连续好好两下,再说道,“既然你对出下联,也算赢了一半。”秦余笑道:“那好,学生这儿正好有个上联,还请王学兄对一下。”讲罢,也学着王泽停顿一下,然后将自己的上联娓娓道来:“且听好了,咳咳地震高岗,一派江山千古秀。”第六十九章 铁骨铮铮“地震高岗,一派江山千古秀。”当秦余念出这个上联的时候,除对面的王泽外,方夫子,还有场外的众学子,以及台上山长等人都在思考如何对出这首楹联的下联来。这上联看似简单,但要对出其中味道来,却也不容易。眼前的那柱香快要烧尽了,王泽心中紧张,额头上有汗水渗出,他思考了很久,“千古”“一派”还有“地震”这几个都有了对应的词语,只是这江山和高岗又该如何去对呢。“门朝大海,九曲河水万年流”。在最后一刻,王泽竟生生憋出了一首下联来,他喘着粗气,这短短的一炷香,却好似过了一万年。“好,对的妙”方夫子听到后,第一个发出喝彩,随后,鹿鸣台上的学子、夫子,还有山长都无不惊讶,更有甚者,还当场啪啪啪起来。地震高岗,一派江山千古秀。门朝大海,九曲河水万年流。秦余细细品读着这首下联,跟那句“门朝大海,三河合水万年流”,就差几个字而已。这个王泽,不简单。门朝大海,正对地震高冈,而九曲河水,与一派江山,对起来也算工整。奇才,奇才。啪啪啪秦余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掌声和外面的喝彩声联合起来,在这瞬间,鹿鸣台的啪啪声达到了最高潮。台上的陆山长,心情激动,不曾想鹿山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