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崇祯第一权臣 分节阅读 438
作者:星辰玖      更新:2023-06-21 00:40      字数:4810
  d小太监想了想,再次轻声道:“大人,请用膳。”徐光启还是没有反应,这小太监不由捉急了,他不能老在这里等着啊,回去迟了,管事太监会骂人的。他想了一下,干脆猛着胆子上前,想轻轻推醒徐光启。但是,一走近前他便发现不对劲了,因为这位徐大人胸口一点起伏都没有。人不可能睡着了还在憋气吧他毛着胆子把手伸到徐光启鼻子前一试,没有一丝气感,首辅大人竟然去世了第一四五章 上位内阁首辅徐光启去世了,没有任何征兆,直接猝死任上这个消息一传出来,整个皇宫,整个皇城,甚至是整个京城都震动了。有人悲痛不已,因为他们痛失了一位亲人又或是好友。有人扼腕叹息,因为朝廷失去了一位德高望重的贤臣。有人暗自窃喜,因为他们上位掌权的机会来了薛国观这会儿就窃喜不已,还好还好,还好张斌还没有干掉建奴,收复整个辽东,要不然,这个首辅之位会不会落他头上还真不好说。皇上力挺他而压制张斌的意图很明显,徐光启这一去,他上位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因为这会儿张斌还在辽东跟建奴干仗呢,皇上压根就不可能把他召回来当首辅,而其他人,通通都是浮云那么崇祯怎么想呢,他真的会把薛国观这个大奸臣提上内阁首辅之位吗崇祯这会儿心情很复杂,对徐光启他还是很满意的,因为徐光启不党不群,不争权,不贪腐,而且还有很多名著传世,德才兼备,让这么一个人当首辅,大家都没话说,他也很放心。至于薛国观,他其实并不是很满意。这家伙有点贪恋权势,有点喜欢搞内斗,甚至还有点拉帮结派的趋势,这些,他都不喜欢,但是,也正是因为这些,他才会提拔和重用这家伙。薛国观就是他用来压制张斌的棋子,如果这家伙不喜欢权势,不会搞内斗,不拉拢官员对抗张斌和其党羽,那他用这家伙干嘛徐光启去世以后他就开始考虑把薛国观提上内阁首辅之位了,不过,在此之前,他还得找个人来压制这家伙,因为他已经决定收拾张斌了,张斌一旦收拾了建奴,收复了辽东,他便会开始着手将其收拾掉,包括其党羽,一个不落,全撸了这样一来朝堂之上又变成薛国观一家独大了,这可不是他想看到的,平衡之道可是王道,没人压制这家伙怎么行他边安抚徐光启的家人,边暗中遴选压制薛国观的人,忙活了几天,终于让他找到一个合适的人选。这人就是原内阁首辅周延儒。周延儒这个人,怎么说呢,其实,刚一开始的时候,崇祯对他还是很器重的,因为这家伙特能掰,而且还是万历四十一年殿试的状元郎,在崇祯眼里,这家伙那是很有几把刷子的。可惜,他刚当上首辅不久,他的姻亲陈于泰便高中状元,这事被当时急欲夺权的温体仁给利用了,崇祯当时也不知道温体仁是个大奸臣,所以被温体仁忽悠的冷落了周延儒,结果,周延儒被逼的不得不托病请辞,回家“养病”去了。这会儿崇祯再回忆起当时的情况,全明白了,他当时的确是被温体仁给耍了。周延儒是会试和殿试的主考官没错,状元郎陈于泰跟他是姻亲也没错,难道就因为这样陈于泰就不能当状元了陈于泰的考卷他后面也仔细看了,是比吴建业和陈子龙的差那么一点点,但比二甲和三甲的还是好上很多的,这就说明人家本来就有才华,只是才华比吴建业和陈子龙差一点点而已,其他考官完全有可能给周延儒面子,把陈于泰顶到第一位,这事跟科举作弊完全就不是一个性质。至于后面什么周延儒的亲戚犯事了怪他,朝廷举步维艰怪他,朝臣有过错也怪他,这些纯粹就是温体仁在牵强附会,故意气周延儒呢,自己也是一时糊涂,信了温体仁的鬼话,不但不给人家支持,还颇有微词,周延儒被逼的托病请辞也着实是无奈之举。崇祯这人就是这样,他毛病是特别多,但是,他却有承认错误的勇气,他认为自己错怪周延儒了,那就把人家请回来呗,正好这个时候需要一个压制薛国观的人,用个前任首辅来压制现任首辅再合适不过了。于是乎,在家养病的周延儒便莫名其妙的接到崇祯的旨意,大致意思就是,抱歉啊,朕错怪你了,现在朕明白了,是温体仁在故意陷害你呢,朕对你还是相当欣赏的,赶紧的,回来,继续当内阁大学士,帮朕分忧。这周延儒官瘾本就大,崇祯这么一召唤,他立马屁颠屁颠的跑到京城,报道来了。他抵达京城的第二天,崇祯便组织廷推内阁首辅、内阁大学士和礼部尚书,当然,没廷推之前崇祯便跟薛国观打过招呼了,朕让你当内阁首辅,你找人把周延儒也推举一下。不得不说,这崇祯还真有点恶趣味,他竟然让薛国观把自己给其安排好的对头给推上来张斌不在京城,这朝堂之上就只有崇祯和薛国观发声,他两想要干什么自然是一帆风顺。就这样,薛国观如愿当上了内阁首辅,周延儒也被重新启用出任礼部尚书兼内阁大学士,徐光启留下的空缺就这么被填上了。薛国观掌权以后表面上是配合崇祯,为收拾张斌做准备,背地里却买官卖官,任人唯亲,很多阉党余孽都被他借机提拔到了六部侍郎的位置,就等崇祯收拾张斌,这朝堂之上便是他的天下了。而周延儒这会儿才刚刚复出,他原来培植的亲信也早被温体仁清理干净了,一时半会他还没办法培植自己的势力,这样一来,整个朝堂慢慢又有了被阉党余孽掌控的苗头。话说徐光启去世这么大个事,作为其好友兼盟友,张斌为何一点反应都没有呢张斌不是不想做出反应,而是不能做出反应,他是早就收到徐光启去世的消息了,但是,崇祯为了阴他却下旨不让任何人通知他,没任何人通知,他能知道吗,他能快速做出反应吗他当然不能知道,如果他知道了,就证明有人违抗圣旨,崇祯那性子,有人这么摆明了违抗圣旨,那还得了,所以,他只能装聋作哑,当做不知道。结果,这一装,坏事了,薛国观竟然开始蒙蔽崇祯,大肆排除异己,提拔阉党余孽,一时之间,都察院、六部衙门,还有五寺、通政司等各个衙门到处群魔乱舞,很多正直官员被罢免甚至陷害入狱,朝堂之上再次变得乌烟瘴气,蔡善继、毕懋康、邹维琏等人都被气得七窍冒烟,一个劲的给张斌写密信诉苦。张斌收到密信,真的有点怒了。第一四六章 了结徐光启去世了,崇祯再次自以为是的玩起了小聪明,他为了压制张斌,不惜将大奸臣薛国观提上了内阁首辅的高位,同时,为了制衡薛国观又将另一个奸臣周延儒请了回来,让他再次入阁并执掌了礼部。他以为自己的平衡之术玩得相当巧妙,殊不知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薛国观上位,阉党余孽复炽,朝中贪官污吏的春天又来了,薛国观祭出了“先烈”魏忠贤和温体仁的手段,瞒上欺下,提拔亲信,排除异己,为所欲为。贪官污吏的春天就是忠臣贤士的冬天,每次奸佞当权,朝中清廉正直的官员几乎都会被清洗的一干二净,朝中清廉正直的官员如果被除尽还拿什么来中兴大明张斌被逼的不得不出手了,他如果再不出手,清廉正直的官员就要被清洗完了,他就能护住手下几个能吏,就算以后掌权了又能怎样,下面一堆的贪官污吏,让他们办什么钱都给你吞了,事却越办越差,自己岂不白费力气,徒劳无功他可不认为自己长了三头六臂,朝中的事能一个人全包揽了,他也不认为手下那几个能吏一个个都是神仙,能把大明上万官员的事全包办了,所以,他不能坐视薛国观把清廉正直的官员全祸害完了,他必须尽快回朝掌权。至于崇祯,到时候如果要翻脸,那就翻脸把,反正,等自己把辽东的事了结离太子成年也就几个月了,就让崇祯蹦跶几个月,又能如何大明朝堂是群魔乱舞,后金内部却是兄弟相残,多尔衮兄弟和代善所统辖的顾命大臣已经大打出手了,双方为了争夺沈阳周边的粮食已经干了好几仗了,多尔衮兄弟毕竟势单力薄,干不过代善等人统领的两黄旗、两红旗和两蓝旗九万大军,最后,他们只得退到抚顺和铁岭,据城而守,继续顽抗。此时的后金就如同历史上的大明,内忧外患,不过,后金的内忧更厉害,多尔衮兄弟可比那些流寇般的农民军强多了,他们手下的两白旗三万精锐更是后金仅次于两黄旗的势力,代善等人要收拾他们可比崇祯那会儿收拾李自成和张献忠难度大的多。张斌原本是想让他们再斗上一年,斗的两败俱伤,斗的精疲力尽再出手,这样,他就能将手下将士伤亡降至最低,后金步卒毕竟不是什么乌合之众,他们只是在火器上比自己这边落后太多而已,要真比冷兵器的战斗力,他们虽然比不上天雄军和戚家军这样天下有数的精锐,比辽东军和东江军这种大明边军还是要强上那么一点。现在,张斌也顾不上手下将士的伤亡问题了,再拖下去的话,不知道多少大明百姓要死在以薛国观为首的贪官污吏手里,作为一个统帅,必须权衡利弊得失,当必须付出牺牲的时候,那就得付出薛国观在朝中越做越过分的时候,张斌终于忍不住出手了,他直接集结了天雄军、戚家军、福广军、秦军、川军和关宁铁骑等二十余万精锐直扑沈阳城,辽阳城和鞍山城就留下三万东江军驻守。这次他可没玩什么堡垒推进了,就是一路急行军,早上出发,下午便冲到了沈阳城南十余里处,傍着浑河北岸,扎下了二十余里连营。这下着实把沈阳城里的代善吓一跳,因为这会儿城中仅有三万守军,其他六万人马正由萨哈廉和鳌拜率领,围攻抚顺和铁岭呢他一直以为张斌不会冒然来进攻沈阳城,因为张斌装的太像了,就好像故意养着他们拥兵自重跟崇祯对抗一般。这个并不是什么无稽之谈,因为崇祯跟张斌不对付这事不但大明朝堂上下都知道,他们也知道,张斌如果一鼓作气收复了辽东,回去之后,崇祯很有可能卸磨杀驴,把张斌给宰了这张斌难道不怕死吗大明朝那些皇帝兔死狗烹,卸磨杀驴的事情还做的少吗代善着实想不通是什么事情让张斌突然间神经病大作,一下就率大军冲到了沈阳城下。不过,他并未惊慌失措,因为皇太极如同诸葛亮一般,在死前留下了锦囊妙计,张斌来攻的情况皇太极死前已经预料到了。他倒也不用取出锦囊,该怎么做,他早已心中有数,张斌刚率大军兵临城下他便将巴布海招到跟前郑重的道:“老十一啊,你应该清楚,明军凶猛,我们这点人马肯定是干不过的,我们必须将派出去的人马全召集回来,并派人到科尔沁去借兵。这些,都需要时间,所以,还要请你出马,去明军大营跟张斌虚与委蛇,拖上一拖。”巴布海心中这个无奈啊,为什么,为什么又是我他虽然不想去,却不敢拒绝,因为他现在的身份和地位都是通过跟张斌和谈得来的,他如果不愿意去,代善很有可能会恼羞成怒,收拾他不过,他这会儿已经没有当初那么害怕了,在他看来张斌并不是那种心狠手辣的屠夫,两国交战,不斩来使,这点最基本的礼仪张斌还是有的。他想了想,干脆问道:“张斌如果让我们明天日落之前出城投降怎么办”今天日落之前出城投降这话张斌应该不会说了,因为今天已经快日落了,等他赶到明军大营这太阳就差不多落山了。代善对这个自然也早有对策,因为上次张斌就是这么说的,他不假思索的道:“你可以答应下来,说回来请示我,明天又过去说,我们愿意投降,但是要有他们大明皇帝陛下的赦免诏书,免我们死罪,这样一来,就能拖上个十天八天了,那时候科尔沁的援军应该也到了。”他为什么认为蒙元科尔沁部这次肯定会派援军呢,原来皇太极在世的时候为什么不向科尔沁部求援呢其实,很简单,就因为现在的后金大汗福临是蒙元科尔沁部大领主巴雅尔戴青的亲外孙,当初皇太极为汗的时候巴雅尔戴青可能不会出兵相助,因为皇太极只是他的女婿,但是,这会儿,福临为汗了他十有八九会出兵相助,因为自己的外孙掌控着后金这样的强大势力对他有数不尽的好处,他应该不会眼睁睁的看着后金灭亡。这也是皇太极让福临继承汗位的原因之一,他要用这种隐含的利益诱使蒙元科尔沁部出手相助巴布海肩负着拖延时间的重任来到明军大营,张斌并没有表现出任何异常,他就是要求代善明天日落之前率军出城投降。代善和巴布海都以为他们拖延之计成功了,却不曾想,巴布海刚走,张斌便果断下令道:“传令,明天寅时三刻晨起造饭,卯时集结,准备攻城。”想跟他玩拖延战术,门都没有,他之所以没表现出任何异常只是将计就计顺便麻痹一下巴布海和代善而已这会儿他可没时间拖了,他要尽快了结辽东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