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节
作者:庭外红梅      更新:2023-06-21 01:16      字数:6838
  想了想,几个老臣捏着鼻子想要给戴权这个他们素来厌恶的阉奴塞些钱财,请他代为在太上皇面前说些好话,若是以往戴权只为了看他这几个老对头难受的表情也是要把钱收下来的,但今日他刚受过敲打,可没这个胆子,赶紧正颜厉色地拒绝了贿赂。见到以往贪婪的阉奴竟然拒绝了他们的钱财,这几个老大臣便以为皇帝是下定决心不见他们了,深知太上皇脾气的他们可不敢硬来,也只能叹着气离开了宫殿。送走他们戴权这才进入侧殿,殿内正有两个小太监来回交替的念着奏折上的文字,见戴权进来,他们没有任何反应,连看都没看他一眼,继续面无表情念着。过了好一阵子,太上皇突然打断他们的话道:“顺天府的知府递上来的这份奏折说这些提议是谁提的呀?”被问到的小太监看了一眼手里的奏折才道:“说是一名叫王玥的考生在考场上写的。”“王玥?”太上皇轻轻地念了这个名字,神色莫名,戴权也记起了这个名字,前几天他才向太上皇汇报过这人的事。他赶紧在脑海里回想当时说起这个人的情况,果然没过多久,太上皇便转头对他问道:“这个名字朕恍惚在哪里听过。”“昭亲王前些时候为陛下准备了寿礼,是一幅画像,便是请他动的笔。”“朕记得他今年只有八岁吧?”“是。”“八岁,他的画像能够让晖儿跟皇帝都满意,想来画工不错,还能写出这样的策论,很聪明啊!”戴权跟着附和了一句,又听太上皇问道:“朕记得他家中有个外祖母,人称刘姥姥,是吗?”戴权那里会注意这种无关紧要的事情,他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太上皇怎么会关注这种边角上的细节,吭哧吭哧半天也没说出什么来,太上皇这回没有生气,而是笑着道:“这样的年轻才俊应该多多关注才是,戴权,你再遣人去查一查他!”“是,老圣人!”戴权忙应了一声,躬身退出大殿,心里却想着这回别说外祖母了,便是祖宗十八代都要查的详详细细的,一定不能再让太上皇给问住了!!作者有话要说:你们帮我看看上一章发出去了吗,刚刚发今天的文才发现昨天的又变成存稿箱了!!第61章 乾清宫交代完戴权去调查王玥的事情之后天玺帝又在侧殿呆了一会,见政务中并没有什么要紧的事情,完全可以交给皇帝或者内阁处理,他便直接离开了侧殿。大齐建朝之后并没有如同前朝洪武皇帝那般极力收缴大臣们手中的权力,将政权集于皇帝手中,反而设立内阁,内阁有总理一人,副总理两人,下设有财政、卫生、教育、文化、外交、民政、商务、农业、水利九个部门,各有部长一名,副部长两名,各司若干,几乎囊括了大齐国内的大小行政事务,而内阁总理只需要在处理重大事务时需要上报皇帝之外,其余事物可独立处理,只需要到最后把结果上报给皇帝就行,与大明朝早年内阁几乎沦落为皇帝的智囊、应声虫,没有任何实权相比,内阁总理的职位已经实现了文人们千年来士大夫与皇帝共天下而治的梦想。据说当初□□提出内阁总理一制时几乎得到了天下所有文人的欢迎,虽然这项决定遭到了宗室内部还有军队的一些大佬们的反对,但是在天下文人的推动以及□□的威权之下,这项制度很快就得以实行。文人们为将皇权套入了一个笼子而欢呼雀跃,但是很快他们就发现皇权的威势并没有因此而损坏。先不说内阁总理以及各部部长的任命都要通过皇帝的允许,而且内阁总理作出某项决定是必须要得到各部部长的共同认同,最起码也要超过一半的人数同意,要知道内阁总理手下的几个部长可未必都听他的话。而且皇帝手中握有一票否决权,只要皇帝不认同内阁总理的决议,那么这项决议就无法施行。除此之外,原本属于六部中的吏部并未并入内阁当中,而是独属一部,被命名为人事部,天下官员的调动并未掌握的内阁总理手中,而是掌握着人事部手中,而且凡是五品以上的官员升迁之时都要前来京城的政法大学学习三个月方才能够出任。这一下子就把重中之重的人事大权从内阁手中剥离,不过对于天下的文人来说,能够从皇帝的手中抢到内阁总理这个权力已经是泼天大喜了,至于其他则可徐徐图之。但他们很快又发现,除了人事权,司法权、监察权也掌握在皇帝的手中,虽然名义上监察部和司法部独属于各部之外,国家的各项法律必须要通过皇帝、宗室、内阁共同审定之后方能颁行,而法律颁行之后司法部便可按律行事,无论是皇帝也好,内阁也罢,都不得插手司法部办理案件。但谁都知道历届的司法部部长都是皇帝的心腹,虽然内阁尽力在其中安插人手,但也无法改变皇帝在司法部刻下的烙印。同样监察部负责监察司法部内阁军队上下官员,哪怕内阁掌握着全国的行政大权,可监察部却可以不甩他们的帐,而监察部单独对皇帝负责,可以说名义上独立于外的监察部同样是皇帝手中的棋子。除了司法部和监察部之外,独立于内阁之外的还有公安部和国家安全部,原本负责全国案件侦缉的衙役们现在已经沦落为各个地方政府的杂音,而他们的职能则被公安部接管,至于国家安全部则有点像前朝的锦衣卫,在私底下巡查天下,名义上是保护国家的安全,但他们真正的职能谁都知道。最初在设立国家安全部的时候可是遭到了许多文人的反对,锦衣卫当年留下的阴影这些人可记得清清楚楚,但□□却技高一筹,直接将国家安全部的设立同内阁的设立绑在了一起,要么国家安全部同内阁一起设立,要么都别设,两相取舍之下朝廷的文臣们还有天下的文人们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可以说□□除了放出行政权之外皇帝的权力并没有损失半点,但即便如此比起以往那些不断分权剥夺宰相手中的权力,甚至不设宰相,将皇权集中于自己手中的皇帝,□□已经是开明许多了。就冲着这一点,哪怕□□一向主张武力外侵,在夺得天下之后并未停歇,而是带着手底下的部队,将一向属于中国的附属国朝鲜、琉球、安南、日本,占城、浡泥、缅甸、南掌等国不断找借口将其国土纳入了中国的版图,而这几个国家的国朝已经断绝,除了琉球的国王非常识时务的,直接在太祖的大军还未进入琉球便献上降书投降,而被迁往京城封为安侯,其他几个国朝的皇室都在战争中灭绝。至于西北边境的浩罕、廓尔咯、坎巨提、拉达克、哲孟雄、不丹,也不再像是前朝疏散的纳贡宗蕃关系,这些国家的百姓已经被朝廷编户齐民,全部成为大齐王朝的百姓,至于他们的君主虽然被封王,但就像前朝的藩王一般只能收取封地的赋税,靠着这些财富享乐,至于拥有武力?那是想都不用想,甚至到了现在,距离□□收服他们已经近百年了,国家安全部的人还在盯着他们的后。东北的朝鲜那就更不用提了,他们倒是忠心,明朝都已经灭亡了许久了,他们还暗中使用着明朝的年号,因为这个当初还博了不少文人的同情心。可是不知道他们怎么得罪□□了,□□对他们是厌恶至极,直接借着这个借口连声招呼都不打便大军压境,朝鲜的国王吓得当即派人到京城来献上降书,可□□对他们视而不见,虽然很多人反对□□的做法,但是□□当年的威势实在太盛,根本无人敢反驳他的命令,这朝鲜也就在□□的执意之下被灭亡,而成了皇室子弟的一处封地,现在的朝鲜王就是天玺帝的第六个儿子。上一代的朝鲜王自己作死,想要造反,被撤了封号,这块膏腴之地便引起了皇室子弟的争夺,后来落到了六皇子手中,由此也可见天玺帝对这个六子还是非常喜欢的,这也是戴权当初敢收他银子的原因。□□在放手行政权的同时却加紧收拢了军权,□□成立了军事委员会,由他自己担任主席,军队里的士官必须要由毕业于士官学校的学子担任,如果因为立功而由普通士兵升任士官的也要去士官学校深造两年。军官也要有军官学校毕业的,学生担任,立功的军官升迁也要到军官学校学习一年。另外□□又设立了十大军区,由当年跟随他的大将们担任军区的司令员,原本还有人会担心会不会演变成唐朝末年的藩镇割据,但当□□拿出了无线电报时大家就知道这种情况根本不可能发生。先不说底层的士官还有军官们都出自于学校,他们在学校经过几年的思想教育,根本不会再出现一人登高千呼百应的情况,也根本不会在像以前那般一个人就可以掌控一个地区的军权的情况。更何况有了无线电报,巡查天下的监察官们只要在地方发现任何异动,完全可以直接报告朝廷,再也不会像以前那般中央朝廷对于地方处于两眼瞎的情况了。可以说现在的朝廷跟王玥认知中的古代,又或是他生活多年的现代都完全不同。不过这一点王玥现在体现到的只有他身边的情况,至于官场上的变化他还没有来得及发现,如果很快他就能接触到这一情况了。天玺帝从侧殿中出来,戴权忙走上前道:“老圣人,可是要用膳?”天玺帝却摇摇头道:“去乾清宫吧!”乾清宫是□□当年居住处理政务的地方,□□去世之后这里就被圈了起来,只留下当年伺候过□□的太监宫女在此守着,里面供奉着□□的牌位。天玺帝是□□带在身边亲手抚养长大的,父子二人感情深厚,至今天玺帝隔三差五都要去乾清宫拜祭□□。对于天玺帝的命令戴权习以为常,扶着他老人家上了銮驾,一行人便直接到了乾清宫。乾清宫这边的宫女太监们经常见到太上皇过来,都有经验,给太上皇请过安之后便退至一边,戴权也只跟着到了殿门口便停步不前,只有天玺帝一人进了大殿。进了殿,天玺帝先给□□上了炷香,接着他便从牌位后面拿出一个小匣子,脸色严肃的打开,小心的从里面拿出一叠纸。这张纸上的文字除了他世上再无人能够看懂,不过现在或许又添了一人。天玺帝仔细的将纸上的内容看完,这才叹了口气,又将纸张重新放回原处。虽然纸张上面的内容他早已经倒背如流,但是他还是忍不住查看一下才能确定。果然,已经变得不一样了,即便有父皇的影响也不能让一个普通的幼儿再没有任何外力的情况下突然变得如此聪慧,那个王玥与父皇一样来自另外一个世界吗?那些人不是说过再也不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吗,为何还会有这样的疏漏,这是不是意味着父皇有机会回来呢?作者有话要说:真是一场秋雨一场寒啊,连着下了三天雨,气温一下从三十多度降到了二十多,昨天晚上临睡的时候下面铺的凉席,半夜被冻醒了,爬起来找被子,今天就直接铺被子盖被子了!真的,这种气温变化大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身体啊,我已经感冒了,希望大家注意一点,不要跟我一样!第62章 改革阻力乾清宫的正殿原本是天正帝与大臣商讨政务的地方,现在已经改为供奉天正帝的牌位,两边的侧殿是天正帝当年居住生活的地方,现在已经被打通,所有的东西都保持去世前的模样,没有任何人敢乱动里面的东西。天玺帝将手中的小匣子再次藏好,便直接往东侧殿走去,那里原是书房,现在整个房间里摆满了书架,书架上塞得满满当当,全部都是书本。天正帝最初提出设立国家图书馆的时候曾经向全国各地的书香世家发出邀请,希望他们能将家族传世的书本捐出来,然而响应者寥寥无几,国家图书馆的计划便只能暂且搁置。后来天正帝用了十多年的时间慢慢收集了上万本图书,然后将其刻印,下发到各地充做国家和地方图书馆的书籍。而在天正帝去世是之后天玺帝直接下令将原版的图书全部集中在乾清宫中。书架上的书可以说是天正帝多年的心血所在。因为天正帝的威名,还有天下文人的颂扬,这里的图书被蒙上了一层别样的色彩,因此备受文人追捧。当年内阁的第一任总理退任时天正帝亲手赠予他一本原版的图书,据说如今已经有人出价到了五万两白银的地步想要购买这本书,但是那位内阁总理的后代却直接拒绝,说是要将这本书留下来作为传家宝,世世代代传下去。有人甚至笑言,如果哪一天皇帝的内库没钱了,直接把这里的图书拿出去卖,换来的钱财绝对立刻能把内库填满。在外人看来,价值千金的图书天玺帝却根本不放在眼中,他看也没看这些图书,而是直接走到最里面的一个书架上,伸手对着书架轻敲了三声,很快,书架后面便出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木门,一个面色苍白的黑衣人从里面走出来,见到天玺帝,他也只是恭敬的低下头,不发一言,天玺帝对此像是习以为常,一点不以为意,而是直接对他道:“去查一查一个叫王玥的人!这次的任务等级为s级。”黑衣人听到这话,诧异的抬头看了他一眼,但很快又低下头来,沉闷的来了一句:“是!”然后又直接退回木门当中,随即木门又消失的无影无踪。天玺帝又在殿中呆了一会儿才出了殿门,戴权立刻上来回报道:“老圣人,陛下已经从佛堂中出来了,想要同老圣人一同用午膳。”天玺帝随意的点点头道:“的确很久没有同他一起用午膳了,让他过来吧。”因为天正帝在的时候每日午膳经常同天玺帝一起吃,用以培养父子之间的感情,同时这短短的一顿饭的时间也是天正帝百忙之中抽出来给儿子答疑解惑的时间。因为这个父子两人的关系并不像以往那些皇帝与皇子之间冷漠的如同君臣一般,反倒比一般家庭中的父子更加和睦,所以天玺帝也顺势保持了这个传统,不过等到永宁帝登基,其他的儿子前往地方上就蕃之后,陪天玺帝用午饭的就已经变成了孙子徒晖。父子两人虽然还隔三差五的在一起吃饭,但是因为这阵子永宁帝每日都要到佛堂以掩盖他出宫的事情,下午又要忙碌国事,有时候事情逼急了午饭也顾不得吃,父子两人见面的时间就更少了。也的确是同天玺帝说的那般,父子两人很久都没有一块吃午饭了。用过饭之后,永宁帝便让徒晖自去读书,徒晖便知道他父皇要和皇祖父议事了,于是听话的离开了。“九月份又到了开学季了,徒晖今年也要到宫外读书去了吧,可选了人手?”天玺帝说的是从无忧院中选人,无忧院是天正帝创办的孤儿院,专门收养那些为国捐躯的烈士之后,如果家中有人为国捐躯,家中困难无以为继,又或是家中无人抚养孩子,便可直接把孩子送到无忧院,国家出钱抚养这些孤儿。天正帝设立这些孤儿院,一方面是为了给那些替国捐躯的战士们解决后顾之忧,另一方面这些无忧院出来的孩子基本上都对大齐忠心耿耿,这百年来从未出现过背叛之事,比起那些更关心自家家族利益的大臣,这些人更受大齐皇室的信任。再有一则,这也为大齐皇室赢来了声望,不论民间的百姓、文人,朝中的大臣们对此都万分赞扬,就连那些为国作战的士兵们也比以往更英勇了,因为他们知道,即便他们死在战场上,家中也会被国家照顾的好好的,他们根本没有后顾之忧。大齐皇室看到了这其中的好处,因此无忧院虽然颇费钱财,却一直得以延续下来,并且每个皇子在满八岁之后会到宫外读书,而这个时候他们身边都会有从无忧院中挑选的孩童相伴。徒晖作为皇帝的儿子自然更要以身作则,遵循这个规定。“已经选好了,我挑了些人出来,他自己从里头挑了两个。”“也好,八岁了,虽然在外头那些人家里算是小的,但在皇家,却是时候该长大了。更何况他自己的人,自然是要自己觉得合适才好,咱们这些做长辈的也不好太过插手。”对于天玺帝的话,永宁帝自然是赞同的,他皇爷爷对于几个儿子虽说关爱有加,但在他们的成长方向上却完全是放养的,他有好几个皇叔从小跟着皇爷爷一块儿征战天下,后来他父皇继位之后,虽然将他们封作藩王,他们却不愿意困守一地,直接放弃了他父皇封给他们的封地,带着人马到海外去为大齐朝开疆拓土了。到了他这一辈的兄弟们,成长的时候,也完全按照皇爷爷当年教养的方式来的,至于他的儿子,自然也要遵循这个传统。“除此之外,可还安排了什么人?”永宁帝正要摇头,突然想起了王玥,于是他便道:“他自己倒是遇到了一个朋友,上回特地带过来让我见过,还不错,正好那孩子是今年顺天府的小三元,也要去国子监读书,儿子估摸着晖儿的意思是想跟他做个好友。”“那也挺好的,咱们家孩子交友又不看什么门第,只看这人人品好不好,合不合的来,你既然见过又很满意,那就说明这孩子人品没问题,晖儿又自己愿意,那肯定是合得来了,若能给他找个好朋友其实挺好的,总比到了你我这种地步,连一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强的多吧。”“儿子也正是考虑到这一点,那个孩子颇有有点淡泊之心,而且他非常擅长画技,他虽然已经中了小三元,但儿子看他在为官之道上用心的倒不多,反倒在画技上更愿意投入心力,这样的人其实跟晖儿相交才是最好的,总比那些一心只有权欲的人好。”天玺帝点头:“你说的没错,晖儿日后是要继承皇位,掌管这个国家的,他的朋友好不好,不仅仅是他自己的事,还关系到天下苍生,宁缺毋滥,不过那人若真是有问题倒也能给他上个课,我们虽然平常传授了他不少为人处事的道理,但终究还是要他自己真正去经历一番才能体会到的。”“父皇说的有理,这也是皇爷爷定下规矩,让咱们家的孩子必须要到外面历练一番的用意啊!”“的确如此。”提到了天正帝,天玺帝也笑了起来,他道:“你皇爷爷当年可是说了,咱们家要是出现那种说什么何不食肉糜话的孩子,咱们这些后辈就可以直接抹脖子自杀了,也省得盘踞在皇位之上,祸害天下百姓,趁早把这个皇位让出去,也算是积德行善了。”永宁帝便也跟着笑了起来,这话虽说不过是皇爷爷开玩笑说的,但也能看出他的态度。这天下又有几个王朝能做到万代永传呢,哪一个不是败在后世的不肖子弟手里,所以当初皇爷爷提出内阁总理制的时候宗室那些人虽然反对,却还是被皇爷爷给说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