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男儿 分节阅读 122
作者:我是路口      更新:2023-06-21 02:06      字数:4853
  d的祠堂,被烧成了一团漆黑,这意味着他们的先人也曾经和所有人一样为了不过亡国奴而拼死奋战过,可现在看来那些有血性的人都已经死绝了,我们到底还是来晚了,那些人都死绝了。”他的声音颤抖着,就像是一片在秋风中瑟瑟发抖的树叶,在这样的黑夜中简直就像是一头恶鬼“可是他们的后人有怎么样呢想要活着就只能变成牲畜,哈哈,这就是鞑子要给我们的我问你们,你们想要自己的子孙后代变成这样么”“不愿不愿不愿”士兵们都已经红了眼睛,他们何尝不是被眼前的一切震惊了,全都下意识的大声嘶吼起来。“好我以前以为敢于和鞑子奋战到底的都是英雄,但今天我不这么看了,我们从现在开始就是为了自己而战,我们绝不能像这些人一样活着,我们就像个人一样活着,然后像个人一样的死去吧”“死死死”所有人的血液再次被点燃了,他们全都颤抖起来。“好咱们一起死,或者一起杀死所有的鞑子”最后一句话真的像是恶鬼了。第七十三章 机会“好咱们一起死,或者一起杀死所有的鞑子”最后一句话真的像是恶鬼了,他的话让所有人都像是野兽一样粗重的喘息着,这一刻就连那些早已经麻木的老百姓都已经变了脸色,他们看着这些士兵的眼神也都变了。他们的确早就变得麻木了,因为一次次的反抗就会遭到一次次的扼杀,这里曾经也是大宋的中心地带,人口稠密,可是这才不到一百年这里已经赤野千里,难道只是一句都逃走了就能解释的了的么能活到今天的人也许不是最勇敢的,但却都是最有勇气的,毕竟对面惨淡的人生,有时候活着要比死去还难。他们也不是听不懂那些宋军的话,只是故意装傻而已,这个天下还有宋军这一点他们根本就相信,他们看到的宋军或者听说过的宋军不都是一触即溃,不都是像兔子一样只会逃跑的懦夫么怎么会有这样的军队,怎么会有这样凛冽的杀气,这一刻埋藏在血脉中那些残存的勇气终于开始复苏了。徐进终于转向了他们,他的语气带着几分不能掩饰的怜悯“你们都曾经是大宋的子民,都是我的同胞兄弟,你们怎么变成了这个鬼样子我不知道,但我相信你们也可以像人一样活着,只是我很想知道你们想要像人一样活着么”没有回答,甚至连一个吭声的都没有。徐进怅然一笑,像是受了打击似地,不过他还是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然后一字一句的说道“我们这些人以前也曾经和你们差不多,有的是土匪,有的是宋军,甚至其中还有不少曾经投降了鞑子,但好在我们还没来得及像你们一样就被三哥救下了,他让我们过上了像人一样的生活,所以我们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做真正的奴隶。对了,我们的三哥就是西南路兵马大都督张顺,这个名字你们也许从未听说过,但没有关系,以后你们就会知道了。现在我给你们一个选择的机会,想要重做人的到的左手边,还想继续过这猪狗不如生活的就留在原地,你们自己选择吧。”还是没有说话,也没有人动弹,所有人都在翻着眼睛,好在他们还会翻眼睛,不然的话徐进还真的以为这些早都已经是死人了。他苦笑了一下“你们真的不愿意改变这样的生活么你们真的愿意被人不停的欺负像是一群牲畜一样活着你们都问问自己这么活着有什么意思”他的话终于有了一点点作用,一个粗重的声音终于开口了,不过他的语气却是很轻,仿佛生怕打扰到这位将军的谈兴一样“那么将军,我们该怎么活呢”徐进终于笑了,总算是有人说话了,只要他们当中还有人说话那么就以为自己说的这些话没有全都扔进大粪坑里面“跟着我们走,去和鞑子拼命,去杀光这些作威作福的鞑子,把他们变成我们的奴隶,让他们子子孙孙都来还债,只有敢于拼命的人才配活着。”“拼命不行啊,我们都是老百姓而已。”“长官,饶了我们吧,我们可都是良民啊。”“将军,我们不会打仗啊,再说了要是打仗的话可就要离开这里了,我们可都是不能离乡背井的。”没想到徐进这句话就像是捅了马蜂窝,一时间不少人已经纷纷叫嚷起来,他们忽然就从废物变成了主子一样。徐进本来已经缓和的脸色再次变得铁青,他没想到的是这些混蛋竟然是这样,宁愿意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不人鬼不鬼的活着,也不愿意去拼搏一个更好的生活,他们还真是一群不可救药的家伙。他再深深地长吸了一口气,然后狠狠的吐了出去,而当这口气完全吐干净之后他心中那一闪即逝的怜悯也消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心若铁石,对于这些人来说商量是没有用的,他们只是听从命令的畜牲,和他们商量一点屁用也没有,反而会让他们一下子就忘记了自己的身份。一想到这些他的嘴角立刻泛起了一丝残酷的冷笑,笑容中带着说不出来的寒冷“好吧,既然是这样,那就这样吧。来人,把这些人全都绑起来,用绳子穿起来拉上一起走,把这个村子的房子全都烧了,一点也不留,把他们留给鞑子以后也是祸害,今天就给他们来个釜底抽薪吧。”“将军,不行啊”不少人全都大声地喊了起来,一个个激动地浑身发抖,仿佛这些要烧掉自己村子的人才是他们真正的仇敌一般。徐进却是毫不犹豫的猛的一挥手,他手下的士兵立刻像是饿虎扑羊一般冲进了人群,不一会工夫就把这些人全都捆了起来,而一些实在不能走路的则都被扔在了车子上面,然后也不管他们怎么哀嚎挣扎便直接开始烧房子了,当那些破烂不堪的草房子在熊熊烈火中烧成了飞灰的时候不少人已经大声痛哭起来。徐进的声音再次响了起来,这一次他就像是判处这些人命运的神“凡是不想抗击鞑子的人,都是人人得而诛之的汉奸,这样的人没有资格活着,你们的运气很好遇到了我,我给你们一个活下去的机会,很快你们就会在心底感谢我的。”很多年后这些人也都想是人一样活在了灿烂的阳光之下,不过只要一说起那一天,他们就会毫不犹豫的狠狠地啐上一口,然后大声的诅咒着“该死的徐进,徐阎王要不是他,我们怎么能没了故乡”人有的时候真的有些可笑,他们竟然就那么轻易的忘记了那些曾经的主子对他们做的所有事情,而是牢牢的记住了给予他们像人一样活下去徐进,徐阎王而从这一天开始,这片大地上不停地发生着这样的事情,烽烟四起之处张顺派出来的队伍开始到处抢人,抢粮食、抢东西,只是短短几天就把这里变得天翻地覆,几乎已经沉寂了百年的江北地区像是被点燃了一样炸开了。第七十四章 漕帮一江北也不是全是萧条之地,这里毕竟还有不少曾经是大宋的领土,有些甚至十几年前才从金国回到了大宋的怀抱,不过后来因为贾似道签署的协议,才又转给了大元。大元本来也想要来个赶尽杀绝,可当他们看到这些比较大的城市基本上都至少及三五十万的居民时也有点手足无措了,人太多杀不过来呀,要是全都杀了那一定会造成这些人的强力反弹,说实话这么多人要是都起来造反,别说一个元朝,就算是体量再大个十几倍,也一样会狼狈不堪的,所以只能暂时用怀柔政策对付他们。元人的怀柔政策说起来其实也比较不错,毕竟他们的税负是比较低的,这一点在历史上都是很有名的,也不知道元朝的统治者是怎么想的,反正就是不怎么喜欢税收,可能是因为他们认为抢比较简单吧,所以一直到他们灭亡的时候税负也不算高,只不过其他的各种苛捐比较高而且数量繁多而已,但那也只是针对普通百姓,对于一些豪门大族其实并没有什么大的影响,反而还让他们觉得这个朝廷挺好的。这也是为什么在明朝统一全国之后,还有不少汉族文人写诗怀念前朝,毕竟和大元相比,明朝的统治者就有点变本加厉了,而此时历史已经出现了偏离,也许这个时空再也不会出现朱元璋,不会出现大明了。下午阳光明媚这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了,虽然已经快到深秋,可也不知道为什么今年的秋天并不热,反而还有点反常的热,特别是每一天下午的时候和几年前的盛夏也没有什么区别了。而就在晒的人昏昏欲睡的灿阳之中一艘小船出现在长江下游一个破落的小小码头边上,船上只有一个戴着斗笠的船工,当船只靠岸的时候他便立刻跳上了码头,熟练地把缆绳系在了岸边的石墩子上面。这里据说在很久之前曾经是一个比较繁荣的大码头,很多南来北往的货物都要从此地经过,那个时候金人和宋人虽然也是征战不休,可是真正的大战却已经根本不打了,反而开始了双边贸易,也就在那个时候这里变成了一个繁华之地,而也就是那个时候成了漕帮最鼎盛的一个阶段。曾经有人说过当时的漕帮人数最多的时候有不下两万人在这里混饭吃,每天南来北往的船只看不到尽头,漕帮也是日进斗金。可随着蒙古人的异军突起,金人很快就吃不消了,野狐岭一战金人主力被尽数歼灭,而就从那个时间之后金国的国力迅速衰退,而这里也就成了鸡肋所在,在短短的不到十年的光阴中,这里就从一个鼎盛繁华之地变成了破落之地,再也看不到什么商船在这里经过,偶尔出现的也不过就是一些运兵船或者战船。说起来这段水域是老天爷赐给漕帮的吃饭之所,此处河道狭窄水流比较湍急,要是顺风顺水自然没有问题,而偏偏要是逆流而上那就成了最大的麻烦,就算是风再大也不能行驶过去,就必须要靠这纤夫拉过去。以前吃商船的时候,商人们自然会毫不犹豫的选择漕帮,毕竟他们是这里的地头蛇,又熟门熟路人手也多,可现在情况变了,一切也就都跟着变了。元人根本就不需要漕帮进行拉纤,他们有的是宋军战俘或者投降的士兵,实在不行随便在附近抓一批老百姓也就直接开始干活了,谁还会付给这些人工钱呢所以就这短短的两年漕帮的人数已经直线下降,从最开始的两万多人到了现在还不到一千个纤夫,而这些人也还是全都靠着偶尔帮着元人拉补给才勉强度日,而元人也不会付给他们足够的报酬,只是随手扔个仨瓜俩枣应付一下而已,所以就算是这些人也一直都生活在温饱的边缘。他们不是没想过离开另谋生路,但是元人却根本不允许,由于元人在自己统治的地方实行严格的户籍制度,所以他们当中绝大多数人都已经被钉上了渔户的标签,想要另谋生路那真是痴心妄想了。小船停靠在了岸边,然后船夫搭起了跳板,这才恭恭敬敬的对着船舱里面说了一句“掌柜的,到地方了。”随着他的声音舱帘一挑,从里面走出了两个人,其中一个壮汉一身这个时代最平常的商人打扮,但是身上却看不出一点商人的气质,反而处处都透着一股刚强蛮横的架势,只是一眼就让人有种军人的感觉,而另外一个人则是打扮成了账房先生的模样,不过这个人的气质比那个大汉还像个军人。但这也不算奇怪,毕竟这里已经很久没有真正的商人到来了,来几个军人倒也不算什么了不起的。两个人熟练地两步就跳上了岸边,他们并没有多说什么而是四下看了一圈,满眼都是破破烂烂的木房子,哪里还有一点当初繁华的样子呢房子中已经出现了不少小孩子或者老人的人影,他们都不敢直接走出来,但是却都会藏在房子里偷偷的观察着来人。而偶尔出现在视线中的人,不管是老人还是孩子,都是一身的破烂,衣服烂的就像是一堆破布条凑在一起似的,小孩子几乎每一个都是大大的脑袋,仿佛是一根竹竿挑着一个打灯笼似的,一看就知道是因为吃得太差的原因了。纤夫是个超级费体力的工作,所以但凡能有一口好吃的就都要留给能干活的老爷们,至于这些孩子老人也就勉强能活着就行,毕竟在这么个年头他们能不能活到赚钱养家都是问题,给他们吃好的,没有价值啊。那名打扮成了掌柜的汉子看了一圈之后忽然红了眼眶,猛地在地上狠狠的躲了一下脚,这才回头对身边的船夫说道“老实,你把我准备的糖和罐头都拿出来,给这些孩子分分,娘的,这里哪里还是我当初离开时的漕帮了,这不已经变成了花子窝了么就是花子窝也比这里强不少呢。”第七十五章 漕帮二很快船工就从船舱里面搬出了一大堆东西来,有水果和午餐肉罐头,这两种东西已经成了张顺现在的标准军粮,出现在这里也不算什么大不了的,还有就是糖块了。糖块是最近一段时间才制造出来的,由于今年张顺大力推广的甘蔗取得了丰收,张顺终于有时间开始制糖,其实扎的甘蔗汁制糖这也不是一个很困难的流程,所以很快他们就取得了很大的紧张,至少红糖已经成型。红糖制造出来之后张顺暂时也没有有想法把他们变成高档的白砂糖,所以干脆就用了后世制造牛轧糖的方式来制造糖块。把饼干、干果等东西放进糖中,然后制造出方形的糖块,然后用蜡纸包装发给士兵,增加热量,这东西在士兵们很受欢迎,而且也能当做礼物送给一些